登陆注册
6958500000005

第5章 我爱问熊daddy(1)

09年秋天,有好心的同学怕我“自杀”

这同学,也已经毕业了,在幸福的道路上迈进……

关于其对我表示担心并关心的背景材料:当年(2009年),浙大引进了个涂博士,都是已经有小孩子的人了,然而,引进没几天却自杀了。浙大随即发布消息,把自己撇清,说还给提供了微波炉呢……

wow,好吧。可我没有微波炉哟……

先照登同学来信;然后是我的回信。

敦哥:

先祝您一切安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家庭幸福哈!

这一阵子一直在看关于浙大海归博士自杀的相关报道。从一开始的震惊、愤慨,到后来的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到现在的冷静思考。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一直想到的跟涂博士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人,就是您——亲爱的敦哥哥,今年春天才从美国回来的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不得不提的是,您现在也是讲师的职位(请允许我这样冒犯的写哈),作为您的学生,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或者是介意的地方,因为您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这就够了,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于您来说,您当初回国的原因,养活肉身应该算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吧(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爱人和孩子的您来说——尽管我们对您的评价是您跟我们差不多的长相和一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最初看到涂博士自杀的事件,第一反应就是您的内心想法,不过很快就释然了,想到您那样子的生活态度与生命哲学,是不可能会作出像涂博士那样的选择的(当然可能涂博士也是有苦衷的)。

我觉得您很喜欢韩寒的人生哲学,只是您不像他那样子“愤”,因为您有一颗足够宽广的心,可以去包容这个社会,还有您周遭的人和事。涂博士有爱人、有孩子、有岳父岳母,可最终还是选择一条不归路,让我们这些人唏嘘不已。尚且不论网上的人如何去猜测他的妻子、他的家庭给他的压力,单单是把幼年的孩子和相濡以沫的妻子抛弃在身后这点,就让我不能理解。有人在痛斥现时中国高校里的学术潜规则或者说是高校里的学术圈之黑暗,还有中国高校不合理的教学科研机制。我觉得这些是事实,但也不是会让我们绝望到要轻生的地步,毕竟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不只是事业的成功,如果我们做不成历史英雄,也不必让自己成为历史的牺牲品,那样子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敦哥,您说,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是不是当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时,内心的防线真的会崩溃?这是一个唯一我能接受涂博士自杀的理由,而其他诸如职称评不上,家庭经济压力大,工资低、待遇过于卑贱,我想这不会是一个值得信服的轻生的借口。我想,您应该也能够理解,一个内心足以强大的人,一个有着自己坚定的人生哲学的人,是不会轻易选择死这种方式来逃避生活的。我一直觉得您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永远能够给自己积极向上的理由,永远不会缺少乐观生活的动力。这也让我想到了大文豪苏东坡(好吧,暂且不谈东坡居士强大的人生哲学吧,况且我也相信我们不会有他那样子坎坷的人生)。

敦哥,写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在呢喃似的没有主题(发现我好像有点罗嗦)。或许您在国外时,总是会一心思念着祖国、思念着故土;可当再次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时,又会发现现实原来是那么的艰难、残酷,现实的推进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甚至有时都让您难以接受。这里就要讲我发这封邮件的初衷了,就是想告诉您,如果您在涂博士的遭遇里找得到共鸣,如果您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烦心事儿挺多,那么,请您大声地说出来,通过文字、言语等各种形式都可以的(当然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跟您的学生交流哦)。其实我自己心里很清楚,这封邮件其实有点多余,不过还是想跟您说出我的心里话,虽然会有些不恰当的,请您多谅解包涵,我只是有些琐碎的话语想念叨一下而已的。

想跟您请教一下,我想写关于当代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与视觉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论文,请问应该阅读哪些书目?可否指点一二?我也知道我说得太抽象了似乎比较难回答,不过因为我自己暂时处于探索期,没有确定到底写哪部小说里的什么人物,所以想请教一下您呢。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书目,您可以给我推荐一二吗?

最后呢,祝可亲可敬的敦哥哥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事事如意,还有,希望您和您的家人永远幸福快乐!

您的学生×××

Dear Rebecca:

谢谢。你是好人,而且说在点子上。(你的sensibility和 sense是强大的,值得我敬且谢。)

“在自己的世界里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是没有大困难的——现在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校园和居室没有在炮火中燃烧。恕我冒昧:涂博士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小肚鸡肠的理科生傻子——按照我的标准而言——虽然很多令人同情的小肚鸡肠的傻子是真诚地、义愤填膺地看不出来自己是个小肚鸡肠的傻子。让他们欲仙欲死的那点东西,对一个大少爷来说,是要加倍领取的。但加倍之前,就当是个笑话。

北京,除了北大和北师大、人大,我是不屑去的。既然没去成,我就要去上海和广州,与上面两个地方在一个水平上的学校。我的强大不是属于我自己。我的强大离不开家人的爱和支持,否则我不会幸福并强大着。

我的可爱的学生们,国家的希望在你们身上。如果你们救不了国,还有90后,00后和我一起混。我的心灵会一直比新青年还要年轻。

前几天刚刚评上了一个似乎该垂涎的项目。对如此的笑话,还得端庄起来才行。

你的写作意向“当代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与视觉文化研究相结合”——可以写得很妙,又不难操作。《长恨歌》里面那个王琦瑶,其登场,其形象,其人生记忆,不就建立在程先生的“视觉艺术”之上吗?书单好办,本雅明对摄影有过说法。“表征”课上有相关章节。我这里还有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别的,我们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再添加。也请充分利用我的 office hours。

Rebecca, thanks really.

DW(王敦)

给“犹豫是否要献身学术”者的回信

老师,您好!

看到您在豆瓣上写的日志,颇有启发。窃认为您也可算做中文系最佳“学生之友”(没有之一)。因此冒昧向您请教两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够指点迷津。拜谢!

说实话,我是一个热爱文学,并且有一定学术理想的中文系学生。可是,我也比较犹豫是否要献身学术。主要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

学术外部的,就是当下的学术环境。我的家庭是小城市工薪阶层,供养我将来读博买房是个不小的负担。到了三十岁才能做一个小小讲师,自己绝不靠如此收入养家买房的可能。另外也听说很多关于学术路的吐槽,人穷志短,只怕将来难有大的作为,甚至可能为生计发愁。另外,学术环境本身的腐败,也是让我犹豫的很大的原因。如果学术只是争权夺利的硝烟战场,倒不如在商界拼杀呢。这是其一。

至于学术内部的,则是我更大的疑惑。小子只是区区本科生,对于学术本身没有太多实践或者体悟。但是就我本身的一些接触而言,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学问何为?从来都说,学问乃天下公器。只是凭我这点粗浅阅历,还很难体会其中的涵义。开始的时候我单纯地热衷学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术的内在信仰与动力慢慢转化为怀疑。不知您是为何走上学术这条路的?学术又给您带来了什么?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能抽空阅读我的这封不甚成熟的问题邮件。如能解答,小子不甚感激。拜谢!

不认识的同学:

谢谢来信。我愿意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学的“学生之友”。谢谢鼓励。春节休假,家事为上,迟复为歉。

我来试着回答你这个“热爱文学”、“有一定学术理想的中文系学生”的学术“外部”和“内部”两个问题。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我常被问到。提问者都说,热爱文学,有学术理想——但临到该“献身”学术时,就开始“外部”和“内部”了。

你首先说到的这个“外部”问题,也真够丢中国和丢中国学界的面子。听起来真是糟透了。具体情况到底怎样,是每个人内心自己的判断,并不一定都示于人,但显然公开于网络和媒体上的种种吐槽,确实容易让年轻人知难而退。但,世间频率很高的一种情况是——“比这更糟的还有得是”。我听过一首牙买加说唱,里面两个人对话,一个不停地吐槽,什么飓风把房子刮走了,老婆跟别人跑了,等等。另一个人不干别的,只是在头一个人的每一段唱词的末尾,加上一句:“could be worse”。——还可以更糟。

很抱歉,你那么年轻,我却送不出两碗心灵“鸡汤”喝喝。但鸡汤到处都有,不必来我这儿。“商界拼杀”?谈何容易?——需要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职业的时代性niubility发生契合,刚好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这个振奋的效果。9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高校教师穷得丁当响。妈妈说,你看那读研究生的连女朋友都弄不到。对于正处于小伙子阶段的我来说,那个下场可不是我所愿意的,所以就去混社会了。与此同时,我们P大,比中文系更不好找工作的哲学系和历史系等毕业生,有200个外地男生,很不情愿地、骂骂咧咧地去了北京市各城区政府去工作。他们都是外地男生,在当时所谓“留京名额”之外的。当时可以说是无人愿意当公务员,也没有公务员考试。北京各城区提供额外的户口指标,这帮文史哲的毕业生还骂骂咧咧,“苦闷”,没两三年就辞职了一大半儿……二十年后的今天,你听起来,都如同笑话了,但都是真事。——当时不知道大学会扩招和产业化,“牛×”起来,也不知道公务员会“牛×”起来。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变化最无规律,让人目瞪口呆,所以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也没用。况且,哪一个“界”,都不是容易混的。学界至少不用坐班,还有寒暑假,将来可以帮着在家带孩子,也很实惠的。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是个高精尖很深课题,别人不能代劳。我个人觉得,兴趣很重要。人性是好逸恶劳的,若从事不喜欢的职业,就是百分百的折磨了。若与自己兴趣相投,则在战胜自己“内部”的懒惰、“外部”的官僚体制、繁文缛节与乏味之余,仍然能够享受几分乐趣。这已经是人生奢侈了。

再看你第二个“内部”问题:“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学问何为?从来都说,学问乃天下公器。”面对这样一本正经地回答。我要忍不住对苦闷的你说:——离大尾巴狼远点儿,不吃亏,学问从来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和给生活照镜子。也许你会进一步问:人为了自己好奇心而干的事有很多,为什么有的被称为学问,有的就不行?——好吧,那我回答,一切都在变化。现在无需想这些。学问的本质和学问的外壳是两码事。我说的是本质,不是外壳。

这些话,归成一句:跟着感觉走,就对啦。如果一个东西真喜欢,诱惑力足够,你就会自己给自己编出非此不可的理由的。

关于基督精神的通信

前面是我的回信,后面是一同学的来信。

×××:

你求索基督教(或任何一种伟大的宗教)的路子不太对。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于是就南辕北辙了。

我在内心需要这里面的甘泉和食粮,所以觉得基督教(触类旁通,也包括一些其他的博大精深的宗教),适合我的心灵。而且,我之所以如此,其兴奋点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样。我当然也喜欢智慧和真理什么的了,也对一切宗教和思想好奇。但基督教给我的,主要是情感和谦卑。这些都和真理智慧、深刻渊博什么的无关。

其实不仅是基督教。我其实是在触类旁通地谈谈各种伟大宗教的精髓。但若一一谈起则过于驳杂了,一封信装不下,所以把论述仅限于基督教吧。

基督教本来就不是去寻求逻辑上和知识上的答案的。它的很多说法,本来就是打比方,像任何真正深深的、沉甸甸的东西那样,是无法一、二、三、四那样地讲的。打比方说,一个吃奶的孩子偏偏不睡觉让人心疼和着急,你怎么办?给他讲生理学上面说的婴儿不睡觉的巨大危害?他听不懂的。于是你可能需要吓唬他,哄来哄去,就睡着了。OK,关键是睡着了——搞定。在上帝那里我们就是吃奶的孩子,听不懂道理的,于是用旧约吓唬吓唬,再让耶稣来哄,使得我们获得心灵的安宁。上帝为什么又吓唬又哄我们呢?还不是出于爱,你说对不?孩子不睡,你就说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把他抓起来,就如同耶和华说你们以色列人要是再不听话就会有霹雳火把以色列彻底轰平一样。听众就是这水平,就只能如此对他说,才对其最好。——那吃奶的孩子不睡觉,多让人心疼……

基督教的核心是爱,旧约烘云托月了半天,到耶稣这里就出来了。他以人的身份出现,来示范爱。人爱他相信他,学习他,关键在于有这么个态度就OK了,从此就如同做了错事也不要紧的孩子。人从此又“懂事”了一些,也就是说具备了自省对错的可能,不再需要耶和华的原子弹核爆(《旧约》里面耶和华降下的一些灾难,真的如同核爆之后的场景……)来裁决对错了。

于是,爱,成为这个世界最核心的价值,所谓自由平等甚至民主皆是其体现和延伸。

爱的前提是不要自以为是,因为自以为是往往最后是以自己的能力和权威来做恶。

而爱确实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特别是若去体察耶稣对人之爱,则会如五雷轰顶一般;而我们很难做到同样去爱他。

而且我们的心中充满贪欲、嫉妒,及很多见不得人的东西。但这很正常,因为人就是这样,谁也hold不住。于是,最重要的,不是责备别人不完美,而是要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不完美。想到耶稣爱如此不完美的我们,我们也就没有资格自命清高和打着指责别人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此做的,也包括历史上和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教会。人终归是人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学会更理解别人,我们这个不完美的物种里面的同类。

我们也不必过于自卑过于自责hold不住。——天上的父早就预先原谅所有的孩子了。对他来说,最头疼的不是那些犯了错的孩子,而是那些个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不可能犯错的。这状况,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危险的。基督教里面最大的罪,就是自命不凡吧,而其结果,就如同一个小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反而招致最大的危险一样。他可能觉得自己真如同小鸟一样会“飞”,而从高楼跳下,也可能像亚当的儿子该隐那样杀死亲弟弟亚伯,也可能像以色列人那样自以为正义凛然地钉死了耶稣。“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OK,体验的东西,就说到这里。我只说体验。你目前当然不能说已经有足够体验了。

下面是诗篇里的一段和一篇主祷文。若能触动你,那说明是基督精神的效用。若触动不了,则说明你内心还没有基督精神的呼应。

这就算是我的回答吧。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热门推荐
  • 我爹是皇帝

    我爹是皇帝

    胆小怕事的可怜娃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很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相似与华夏的盛世大唐,可是其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却是深深打击着可怜孩子的不泯童心。前世本来无父无母的他,来到这里居然是一个悲催圣上的儿子、而圣上则是武则天捡来的弃子,战战兢兢的做着傀儡皇帝。本来主角想要借着我爹是皇帝的名号,游山玩水、嬉戏人间,可是圣上的命令却是改变了主角的命运。有皇朝,就有勾心斗角,有百姓,就要安居乐业,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可是最可气的是,这世界之中居然还有玄之又玄,奥妙无穷的绝世武功,这对胆小怕事、不知所谓的主角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 生活方式与长寿

    生活方式与长寿

    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身体的没有疾病或虚弱。”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人格健全,且具有适应社会(包括各种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由于工作繁忙和心理压力较大,现代人常常违背应有的作息规律。工作起来不分昼夜,娱乐起来又通宵达旦,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远离亚健康,寻求健康长寿,应该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随身带着古代田庄

    随身带着古代田庄

    平凡女子平凡生活突遭无情男弃,想要改变努力奋起前路却迷茫看不清……异乡漂泊单身女出路在何方?冥冥中,传说中的“刺客之吻”要把自己当主人!从此五色玫瑰招摇,花气袭人醉芬芳一个人,可以有两种生活,风云变幻和风清云淡茶香袅袅起;清泉过农田……白马王子衣袂飘飘;黑马俊郎青衣翩翩情深深意切切情醉不想归梦想正在实现,生活风生水起……
  • 妖孽王爷幸运妃

    妖孽王爷幸运妃

    “你……你在酒里下了毒?!”男人瞪大眼睛怒道。“因为宝宝在下面会很想爸爸啊!”女人微笑着,眼前一片晕乱,曾经爱过的那个男人慢慢的倒下,死亡……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从此之后,她再也不会被利用,被欺骗,被伤害了。然后,她穿越了……命运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她决定永远不依附男人而活。花花不会写简介,不过内容真的很精彩,敬请期待。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武御九重天

    武御九重天

    宅男酷爱仙侠网游,一日梦游仙境,修成真仙,……待他醒来,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带来了在仙界纵横时的元神。有了神秘元神力量的加持,身体素质飞速飚升,修练事半功倍,……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飞冲天,变成雄霸寰宇,众人敬仰的神话传奇。
  • 婚婚恋恋:霸爱总裁弃妇妻

    婚婚恋恋:霸爱总裁弃妇妻

    结婚六年的纪念日这天丈夫亲口告诉兰馨语从来没有爱过她,让兰馨语痛不欲生差点车祸时,被妖孽一般的霸道总裁宇艾辛救下,从此后,兰馨语就沦陷在这位妖魅霸气地男人手里,被纠缠、被折腾、被爱恋……就在她决绝拒绝时,又发现了另一个真相,原来她也是他的……
  • 赔心交易,总裁大人索情无度

    赔心交易,总裁大人索情无度

    丈夫的情人挺着大肚子来搞砸她的广告招标会,致使她瞬间沦为众人口中的笑话。一向冷静强势的她万念俱灰,深夜到酒吧买醉,却遇到自己的大客户,而且还酒后那个啥,把这个客户给睡了醒来之后,他说,“给你三天时间,跟那个男人离婚,然后跟我结婚。”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天意还是设计?且看楚大总裁是怎么套路小宋童鞋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纸废婚:离婚潜规则

    一纸废婚:离婚潜规则

    新婚之夜,老公和她分开睡。原本幸福的婚姻路,从此成了一纸废婚。我欲离婚,怎料此路艰难。渣男老公,放言折腾我一生。绝望之际,他的出现逆转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