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4300000069

第69章 御人篇(4)

在做十八路诸侯盟主时,袁绍曾向大家宣布:“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过犯。”但是当他的弟弟袁术出于私心,不给孙坚发粮草,坑害孙坚时,他却不闻不问,不能做到“有罪必罚”;当华雄搦战,无人可敌,关羽请命出战时,他一再考虑,“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等到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的弟弟反而要将关羽、张飞这些“县令手下的小卒”赶出帐去时,他也一言不发,“有功者赏”成了一句空话,这大大地伤害了人心,令其下属莫不心生不平。

颜良、文丑二人跟随袁绍多年,屡建战功,是心腹爱将,在与曹操军马作战时,此二人皆为关羽所杀。二人被杀后,这袁绍居然没有半点悲恸的表示,而当刘备提出要为他招降关羽时,他竟然十分高兴地表示:“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更有甚者,刘辟曾经一度归顺他,合力攻曹操。但是当刘备提议要去说服刘表联合攻曹时,他竟然当众表态:“若得刘表,胜刘辟多矣。”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听得心寒。如此鄙视部下,鄙薄将士生命,还有谁愿意为其效忠呢?袁绍的这些做法与曹操对韦典的一祭再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也可知,为什么他的部下要一个接一个地离他而去,而曹操却能笼络大批人才了。

曹操在袁绍死后平定河北时,曾喟然长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安能正眼觑此地哉?”用人点拨对于领导者来说,即使个人的能力再高,也是微不足道的。事业成功的保证在于集中良谋、使用良才。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根本,而良好的环境更是人才得以发挥自己才干的重要舞台。领导者如果不能深怀惜才爱才之心,真正地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必然导致人才外流。

法外有情

三国时魏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刑罚非常重。当时魏国的官吏宋金等人从合肥叛逃吴国,按照魏国法制就应治罪斩首。

曹操还嫌处罚太轻,要加重刑罚。于是主审官就奏请将其母亲、妻子和两个做官的弟弟全部斩首。

这时尚书郎高柔上书说:“士卒逃亡,确实可恨;但我也听说其中颇有后悔之人。我认为现在应宽待逃亡者的妻子。这样,一可以使敌人对逃亡者不信任,二可以诱其还心。像以前那样处理,本来就觉得太严了,若再加重刑罚,使现在军中士卒看到,一人逃亡,诛及全家的后果,今后怕都要逃走了。刑罚过重非但不能制止逃亡,反而会促使更多的人逃亡。”

曹操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就照着他的话去办。结果从那以后逃亡的人数大大减少,而且还真有一些叛逃者又偷偷地跑了回来,重新加入曹军。

用人点拨管理者按章办事、严格执法是必要的。但是,罚不失爱,严中有情,这是管理者惩戒部下时一条很好的处理原则。

虽然表面上看来严肃的法规被破坏了,但是从长久来看,罚不失爱,抓住了下属的心,这样更能有效地维护法律规章的严肃性,被管理者们也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

赏不逾时

曹操每次带兵出战,攻破敌方的城池后,都把掠获来的贵重财物,全部拿出来赏给有功劳的将士,而且,秉公无私。对于功勋大而应受重赏的,他不吝千金;而对于没有功劳而妄想受赏的人,则分毫不给。所以,作战中将士们都争着建功立业,表现得很英勇。

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准备北伐乌桓和辽东。决策之时,有些将领认为孤军深入,作战不利,反对这次出兵,但曹操仍然坚持己见。在北伐途中,由于道路有敌军把守,加之阴雨连绵,泥泞难行,不得不改道,凿山填谷而行。接着又遭敌军断绝水源、粮食,曹军只好杀掉几千匹军马充饥。一路之上,历尽艰险。当到了距乌桓军驻地还有二百余里的地方时,曹军与敌人主力又突然遭遇,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曹操亲自到阵前指挥督战,化险为夷,一战成功。

在凯旋开庆功大会时,曹操问道:“出发前是哪些人劝我不要北伐的?”当时劝谏过曹操的那些将领都很恐惧,认为将要大祸临头,纷纷跪下请罪。曹操哈哈大笑,非但不予治罪,反而每人赐以重赏。曹操说:“这次北伐,差一点全军覆没。虽然侥幸取胜了,但这样的冒险行为只能偶尔为之。其实,当初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曹操行赏见解独到,受赏者无不感叹,旁观者也都非常佩服,,部下献计献策的积极性更高了。

用人点拨

设奖行赏,是历代兵家治军都十分重视的一种制度。奖赏的目的,在于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如果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就能很好地调动将士的积极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大凡英雄主义的荣誉感与个人主义的贪欲性,常常埋藏在同一个心底。恰当的奖赏,就在于激发荣誉感,而不是滋润贪欲的种子发芽。如果能像曹操那样赏不逾时、论功行赏、见解独到,奖赏的作用将会更大。

曹操焚书稳军心

东汉末年,出现了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长期混战。关西势力失败后,关东势力间的最大决战,是在曹操与袁绍之间进行的。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他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割据势力相互争斗中,以曹氏、夏侯氏豪族及其佃客、部曲为骨干,又招纳其他豪强武装、收编部分义军,组成了他的“青州兵”,逐渐成为一个较有实力的军事集团。曹操是当时地主阶级中较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不断总结经验,很快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顺应潮流的政策。他善于用人,先后吸收了一大批名人贤士,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将汉献帝迎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在许都一带屯田,保证了军需供应。所以,他抢先占据了富有战略意义的兖、豫二州,成为中原唯一能与袁绍抗衡的力量。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他出身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大族,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占据着冀、青、幽、并四州,号称“谋士如云,战将如雨”,精兵十几万,是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袁绍和曹操之间,最初实力悬殊极大。曹操手下的不少将佐士卒、文人谋士都与袁绍一方有秘密书信往来,以备万一曹操被袁绍兼并,能有个退身之地。对此情况,曹操心中明白,只不过迫于时局而不便挑明。不久,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利用奇计,首先突袭白马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继而大败袁军于延津,随后偷袭鸟巢,烧毁袁绍军粮,又一举在官渡全歼袁军,取得了彻底胜利。

之后,曹军在清理战利品时,从袁军大营缴获一大筐书信,都是官渡之战以前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件。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贬低曹操,说自己身在曹营心在袁军;有的表示随时可以叛曹降袁。曹操的心腹们认为事关重大,即将书信交给了曹操。那些写了信的人见秘密败露,一个个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人人紧张万分之际,曹操却接过信件,看也没看,就下令把它即刻全部烧掉,并笑着对众人说:这些信都是过去的东西。那时候袁军占的地盘比我们大,军队比我们强,粮草比我们多。我们和他争战,确如以卵击石,连我自己也曾考虑过败后的退路。我的属下们这么做,也迫于无奈。这本属常理,不足为怪。那些提心吊胆的人见丞相如此态度,又目睹那一大筐书信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如释重负,感到空前的轻松,同时,也都流下了无限感激的热泪。

此事迅速传遍了曹军大营,一度惊恐不安的军心,顿时稳定下来。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争相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为曹操的争雄做出了很大贡献。用人点拨管理者应该从大局出发,站在全局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制定决策和采取措施,不能因为小事情而失去了下属的支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正确看待下属工作中的失误或失败,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妨来个该糊涂时就糊涂。

孙权忆兄遗嘱问公瑾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下荆州后,领八十三万大军南征。

曹操首先向东吴发出了诱降信,孔明深知曹操的这一手,目的在于联孙破刘。

他反其道而行,自告奋勇地与东吴派来的鲁肃去江东,劝孙权联刘破曹。

东吴众臣,程普等武官主张联刘攻曹,张昭等文官主张降曹攻刘。孙权在这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忽见吴国太进来说:“你曾记得你哥哥临终的遗嘱吗?”

孙权如梦初醒,记起了其兄孙策在临终时所说“外事不决问公瑾”的话,便派人去鄱阳湖请正在那里训练水师的周公瑾回来,共商对外决策。

公瑾,即周瑜,得知孙权召见,速回柴桑郡见孙权。孙权向周瑜说清情况后,征求周瑜对曹操战和降的意见。周瑜建议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此一大事,让他听听双方具体意见后再说。

满朝文武官员为此争论不休,周瑜在听取双方不同意见后,说:“孙将军以其神武雄才,依仗父兄余业,又拥有江东宝地,兵精将多,为什么要向曹投降呢?曹操北土未平,有马腾、韩遂为后患。现在南征已久,官兵疲劳。他们不熟水战,不适应江南水土,多生疾病。当前又正是隆冬盛寒,粮草衣被奇缺,官兵饥寒难度。他们虽然兵多将广,口称百万雄兵,其实只有十五六万兵,加上所得袁氏之兵,也只有二十多万。而我们则兵强马壮,既习水战,又熟地理,更适应水土,粮草也足,优势甚多。所以,我们必须正确估量双方利弊,不可长他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我看,对曹操只能战,不能降。我愿带五万雄兵,联合刘备,共同破曹。”

犹豫不决的孙权,听到周瑜这一席坚强有力的话后,疑虑尽去,信心百倍,决意联刘破曹。便毅然站起来,拔剑砍了摆在面前的一角奏案,斩钉截铁地说:“公瑾所言与我的想法一样,现决定联刘破曹,诸位不要再议论不休,再有说降曹的人,与此案同处。”

孙权即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并赐御剑给周瑜作尚方宝剑,宣布如有不服者,用此剑诛之。

周瑜随即率大军联刘破曹,夺取了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捷。用人点拨管理者应该同下属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打交道,与下级平等相处。遇到不好处理的问题多与他们交流,们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体会到主人的感觉。

此外,管理者应该学会适当的放权,适当地给下属一定的权力,更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孙仲谋数伤敬美酒

周泰,字幼平,下蔡人,原是东吴一位部将。有一次,孙权领兵住在宣城,突然数千山贼把他包围起来。孙权左冲右突无济于事,连他身边的几位大将也惊慌失措起来。这时,周泰却毫无惧色,他呼喊着冲入敌阵,手起刀落,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时他已身受重伤12处,血染战袍,但他不知疼痛,依旧追杀,终于保护着孙权冲出了重围。而他终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此后,周泰也便成为孙权独当一面的大将,更受孙权信任,连徐盛、朱然这样的名将都成了他的部下。但徐盛、朱然等对他并不服气,有时也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孙权得知后,思忖半天,就召集文官武将同来参加盛大的宴会。他首先致词:

“今天是庆功宴”,说着,便东张西望寻觅周泰的座位。人们不知主公在找谁,也不知为谁庆功,都三三两两地猜测着。这时孙权收回目光,接着说道:“这第一杯酒,大家同饮,然后,我们再按功敬酒。”说完,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随后,他捧着酒来到周泰面前说:“他身上的伤痕,就是战功的标志,我们按伤为他敬酒吧。”周泰连忙站起来想说些什么。但没等周泰开口,孙权就命他解开衣服,露出了满身伤疤。孙权按伤疤的上下左右顺序,逐一盘问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留下的。周泰每说完一处,孙权就提议为他干一杯,如此共敬美酒十几杯。人们见他伤痕累累,又听他言简意赅的介绍,不但为其勇猛而折服,还深为他从未显示过自己而赞叹。尤其是看到孙权如此敬爱功臣,都极受感动,决心以周泰为榜样,誓死报效贤明仁义的主公。

宴会之后,徐盛、朱然等都一改以往的态度,对周泰由衷地佩服和尊重了。用人点拨对于下属的成绩一定要认可,并且适时地加以宣传,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来可以让下属知道你想到了他,对他表示了认可;二来也可以增加个人情感,也是一种情感投资。

管理者应该为下属撑腰,在关键时刻应该站在下属的一边,替自己的下属说话,维护下属的利益,爱护下属,使下属感到一种“知遇”的感觉。

治国无能暴虐有余

孙皓,三国时期孙权的后人,是东吴的第四代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对臣下的暴虐直接导致了群臣对他的怨恨和东吴政权的颠覆,其教训极为深刻。

孙皓是继其叔父孙休之后登临皇位的。当时,正值东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其内部政治不稳,外有强敌威胁。东吴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可谓危机四伏。上台伊始,这孙皓倒也应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实实在在地“烧”了三把火:优恤士民,开仓廪赈济灾民;释放宫女,赏给民间无妻者;宫中留着供赏玩的禽兽一概放生。正因为这“三把火”,史籍中曾一度称之为“”,这也算是孙皓留给后人的唯一的“德政”了。

“三把火”烧过之后,孙皓就原形毕露,他变得越来越粗暴骄淫。他先是好忌讳,贪酒色,刚愎自用,后来又变得爱杀人。当初拥戴他即位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这时也深感失望,只恨自己看走了眼、选错了人。孙皓知道后,将二人“斩立决”,并诛灭其三族。

本来大家盼望能有个拨乱反正、转危为安的治国之君的出现,现在却来了个治国无能、残暴狂虐的亡国之君,许多贤良的大臣失望之余纷纷退避以求自保,以致东吴国运日衰。

但可悲的是,孙皓这个昏君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伟大,就重用那些献媚取宠的奸佞之人来为自己涂脂抹粉。比如,他原来的侍从何定,无才无德,后来被遣出宫担任地方小吏。孙皓即位后,他自恃是旧人,仍任内侍。由于他擅长拍马奉迎,趋炎附势,孙皓便让他做了都尉。何定为了讨好孙皓,要各地官员进贡好狗,一只狗价值数千匹布。他带兵狩猎,每个士兵都须预备好一条狗,以捕兔给孙皓食用。国人认为何定罪当该诛,但孙皓认为何定乃忠臣,非但不加惩治,反而赐其列侯之爵。何定获宠,坏事做尽。少府李勖有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何定代他的儿子向李家求婚,李不同意,何定到孙皓处告了一状,孙皓竟然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李勖给杀了,而且还焚尸扬灰。手段之残,令人瞠目。

孙皓生性残暴,自从濮阳兴和张布被斩首之后,他认为朝中文武已经没有几个人再敢和他顶撞了。文臣武将们只要稍有不合者,便施以极刑。极刑中最厉害的是剥面皮、挖双眼。剥面皮是由刽子手执牛耳尖刀沿发际割开一个小口,然后将面皮和头皮一起一点一点地剥下来,最后剩下一具血淋淋的头。这样的酷刑当然使受刑人痛苦至极,但这个凶残的孙皓却特别喜欢看着他“不顺眼”的人受此刑。他在一旁看着血淋淋的场面,听着一声声的哀号,连眼睛都不眨,仿佛看戏一般,怡然自得。

同类推荐
  • 按制度办事大全集

    按制度办事大全集

    风驰电掣的火车,自有其不可脱离的轨道,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风筝,自有其不可松脱的线索。天高才能任鸟飞,海阔才能凭鱼跃。万物轮回,四时更替,皆有不可改变的法则。管理亦是如此,这种法则就是规则,就是制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每个人的利益得失密不可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每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息息相关。好的制度犹如好的道路,它可以让人们来去自由,行走便捷,并很容易抵达人生理想的目标。人们之于社会的理想,主要指向理想的制度,人们之于企业的理想也主要指向理想的制度!
  •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一书以销售理念为突破口,分析了金牌店员和普通电源之间的诸多差异,并从塑造职业形象、掌握产品知识、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做好服务等方面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从而帮助业绩起伏不定的您实现从普通一兵到金牌店员的飞跃。
  • 狼族精神

    狼族精神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现代职场共通的生存铁律,在相同的困境之下,如何生存?如何胜出并发展壮大?本书借狼族精神指导职场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用拼搏扭转发展逆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韧性等待先机……掌握狼族的精髓,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职场高手和人生强者!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热门推荐
  • 云光集

    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想在另一个世界开始

    梦想在另一个世界开始

    我有一个梦想,站在台前,发光发亮。我有一个梦想,风靡大陆,万众瞩目。我有一个梦想,让崇拜来得更猛烈些吧。平淡的生活不再,我该何去何从。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把她们都发展我的歌迷吧。原来,不管在哪个世界,那些疯狂的歌迷们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偶像付出一切的。
  • 爱情白米饭

    爱情白米饭

    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多的话,语无伦次,然后泪流满面。他把她揽在怀里,让她轻轻地依靠在自己的肩上。两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可是只要有坚持下来的勇气,还是要好好活着。阴差阳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不适合。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 也许你有以下问题: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 那表示,你正在失控! 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大秦之铁血帝国

    大秦之铁血帝国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热血激昂的时代,一个杀伐果断的灵魂占据了扶苏的身体。大秦虎狼,兵锋所指,樯橹灰飞烟灭!兄弟并肩,敢问苍茫大地,谁堪与我一战?浩瀚华夏,煌煌武魂,一腔热血,铸就民族不败战魂!
  • 穿越之红颜天下

    穿越之红颜天下

    她,是一个生活在继父利用,生母讨厌仇视,亲人利用……在一次意外中,她由于失足摔到了一个与唐朝风俗习惯相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老天似乎也知道自己错了,给了她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但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给你一个机会的同时,也会降临相等的灾难让你选择去跨越,去实践灾难也是一个机遇。重生...
  • 末世奇迹

    末世奇迹

    末世来临,少年意外回到远古,修仙法、养灵兽,他会有怎样的奇遇?又能否阻止末世降临?
  • 挽歌project碎魂

    挽歌project碎魂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5年日本以失败结束了多年来的征战请大家牢记那个年代但是这一切却被我们逐渐淡忘我们忘却了,我们不愿去想起那个年代,那个国家,那些军人,那些国民以及他们许下的誓言。“以我之命,换得华夏百年安宁!”这是他们破碎的灵魂,在青史书页中留下的呐喊。
  •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转世重生,她是灵芃山上的小妖茯苓,也是散花楼的头牌慕容嫣儿。若如初见,一个是与她生死不弃的四皇子,一个是得不到所爱宁肯用阴谋毁去的三皇子。阴谋斗争,里面是大秦的皇储之争,外面是大周的虎视眈眈,她又该如何帮助四皇子打败诸位皇子,夺得储君之位。江山美人,在权利与爱情面前,她选择了爱情,而有些人依然执迷不悟。前朝宝藏,引起一场场血雨腥风,最后却在她的手上付之一炬。马蹄狂乱,淝水之战她毒杀三十万大周兵,松坡之战她烧死六十万九国联军……为了保住四皇子,她可以牺牲一切。绿蓑细雨,最后一场阴谋,最后一场乱战,是记忆复苏,还是相忘江湖……五代十国,传奇末代女将慕容嫣儿的一生烟华。
  •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本书是一本告诉人们如何选择,如何放弃的励志书。人生中有许多时候,不管是面临事业、生活、爱情、为人处世、经商理财等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放弃,这样才能抓住并创造机会,努力向目标前进。书中以一个个关于选择和放弃的案例,深入浅出分析讲述,举例生动,条理清楚,使人有所启发,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