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傍晚,阵阵蝉鸣催促时间而过。刺眼的阳光细细密密的笼罩一切,夹带着灼人的温度蔓延开去……
林府的青芴阁静静的,像是时间停滞不前一般。
此时的林三小姐正自睡得迷迷糊糊的,醒来发现日已渐西沉,整个屋子笼罩在霞光里,连黑漆漆的紫檀木家具都像是度了一层金,有些不真实......
已经多久没有想到以前了,该怎么解释这样的变化?跌入这莫名其妙的时空。林如蕙目光放在了绣着粉色玫瑰的帷帐上……自己醒来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房间,看顾自己的就是贴身侍候的杨五娘,除了最初的恍惚,渐渐稳住自己的心神,消无声息的打探这里的一切。谁说穿越只是YY,这不是让自己赶上了……
已经三年过去,除去养病的大半年,林如蕙低调的进行着自己古代宅女的生活。林府算是大周朝新贵人家,家主是林如蕙的父亲——林宗扬,太仆寺少卿,加封光禄大夫,正四品的朝廷官员。林如蕙的母亲——孙氏,成华郡主,掌管府内中馈多年。
孙氏为镇南侯嫡女,上有两个哥哥,自小时养在闺阁时就颇有贤名。镇南侯为女上乞圣恩,嫁于名不见经传的探花郎林宗扬,婚后孙氏追随夫君各处仕途,也受了不少辛苦。林安感念镇南侯提携之恩,更对孙氏情深意重。但孙氏自诞下长女不久即跟随夫君远离京都,操持家庭,期间两三个孩子皆未养成,林氏夫妻深自为憾。直至长女十一岁才得幼女,疼爱愈甚,虽后有嫡子,却对两人疼爱不分轩轾。
大姐林如芊21岁,嫁于五皇子秦王李承琪,育有两子。二姐林芷娘今年11岁,却是父亲已故的简姨娘所出。还有个弟弟林致远,是孙氏最小的孩子,现年7岁。
往事如尘,林如蕙抚了抚额头,有失必有得,莫名的穿越却给了她重回家庭温暖的机会,补偿了前世缺失的亲情。
对外界的消息知之甚少,最远也就涉足二门,所得信息多是府内诸人的口口相传,或者是孙氏的谆谆教导。
这具身体的主人叫林如蕙,是孙氏所出,现年10岁,因孙氏多年期盼而得之女,宠爱异常,自小颇顽皮。三年前跟随镇南侯府二少爷——表哥孙齐恣出门游玩,因躲避横冲出街道的孩童而坠落马车。重伤昏迷之时,孙氏夫人前往西山寺许下宏愿,更机缘得老僧法缘大师加持,渐渐好转,却将养了近半年的时间。阖府称奇的是,自此林三小姐渐乖巧懂事,以往种种竟似两人行事一般。(本来就是两个人嘛……)
那是人家刚来,不低调能行么……林如蕙不禁腹诽,手却不经意的碰到床板。
听到屋里的动静,丫鬟碧痕撩开了倾容纱帐子,仔细打量着三小姐林如蕙。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绵绵的声音里有着淡淡的慵懒。
碧痕着天青色比甲,蓝色襦裙,低了头轻轻地说:已经申末了。让奴婢伺候小姐梳洗吧。
林如蕙轻轻点点头,让碧痕扶着去了净房。出来后,坐在了临窗的妆台前,红纹带着两个小丫头伺候她净了面,从新拢了拢头发。碧痕从掐丝珐琅的匣子里拿出枝雕了芙蓉花的白玉簪轻轻插在林如蕙的发间,又拿了相配的芙蓉样式的耳坠给戴上,转身接过鹅黄色绣嫩绿柳枝的褙子。
这厢收拾停当,林如蕙凑着红纹的手用了些口脂。起身扶了碧痕的手往前院林夫人所住正屋去。
走了约盏茶时分,就看见林夫人正屋婆子乔嬷嬷远远赶来给她见礼。林如蕙微微福了福,道了辛苦,就往正屋走去。
林夫人孙氏身边的魏嬷嬷亲打了纱帘,笑着说:太太刚刚还念叨三姑娘,快些进来给拿拿主意吧,奴婢这会可是挑花了眼了。
林如蕙但笑不语,却近前几步给坐在榻上的母亲行李。回身给魏嬷嬷福了福才到:嬷嬷跟着太太什么样的好的没见识过?这回能把嬷嬷看花了眼?我虽年纪小,却是不信的。
孙氏身穿藕荷色对襟褙子,上绣万字不到头纹饰,着淡绿色十二湘长裙,袖口和裙摆边绣着浅浅的云纹,手腕上碧玺石手串,整个人虽是中上之姿,却给人舒适沉淀之气度,一双眼睛更是灿若星辰,素雅衣衫难掩通身柔和华采。
几句话说的孙氏也笑,放下手边的册子,拉了林如蕙的手让她坐在身边,看着她轻轻的点头。
魏嬷嬷也凑趣到:别看我们三小姐,虽年纪小,确不糊涂,真真的玻璃心肠。
原来,去年林宗扬把二小姐芷娘许配了同年进士,安徽布政使唐景逸之次子,唐志贤。唐志贤一直养在老家乐安,前段时间说是中秋前后进京,一是参加明年的秋试,再来却是希望明年端午与林芷娘完婚。
日前,唐府即派了家人来禀,说是唐三公子月底即到京城,会尽快来拜访,带了乐安诸多土仪。
孙氏正与魏嬷嬷检视些许礼单,就赶上林如蕙前来请安。
林如蕙每天跟随母亲用餐,弟弟远哥是跟随侯府表兄在家学里读书,每十日中休息一日才回的府里。二姐芷娘只每日早晨来正房请安,其余时间多在自己的松岚院。所以大多时候晚餐都是林如蕙陪着孙氏一起。
孙氏轻轻抚着林如蕙的头发,感慨良多:打小不知道随了谁了,竟然比恣哥儿淘气的还出圈儿,也是我多偏疼她,原不知长大了如何是好……自打……见过了大师,却渐渐有了些闺阁模样,言谈之间也不失礼数,却是陪我打发了不时光啊。
几句话说的魏嬷嬷也抿嘴轻笑,像是想起来她小时候的事情一样。
林如蕙听闻,颇不自在,谁知道原来的如蕙竟有那么顽皮,虽不是自己……也忍不住面颊绯红……
魏嬷嬷看三小姐像小孩子一样嘟了嘟嘴,越性扑在孙氏怀里,抱着母亲胳膊一味磨蹭……孙氏果然收敛思绪,转移了话题,吩咐魏嬷嬷着人快将中午放下的银耳莲子拿来,还有冰糖绿豆粥拿来。
魏嬷嬷连声应是,交代下面的仆妇摆饭不提。
孙氏一向持家有道,晚餐不过是两个小菜,两样汤品,毕竟是侯府出身,菜式虽然简单却处处透着精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二小姐芷娘定亲起,孙氏就开始盯紧林如蕙身边诸事,除了每日的读书习字、针黹女红等日常之外,更是每日下午带着林如蕙打理府内诸事,听取各管事回话。侯府更是送了外祖母配房嬷嬷郑氏来服侍林如蕙。这郑嬷嬷可是侯府的针线房上主执事之一,原本是准备给孙氏陪嫁的嬷嬷,后孙氏婚后常年跟随林宗扬外任,并派了郑嬷嬷侍奉侯府夫人。今次,郑嬷嬷来了之后,除指点林如蕙的针线,看待她跟孙氏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