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1100000131

第131章 边镇苦楚谁人知?(保底第二更)求月票啊

“二公子慎言。”一位老将军站了出来沉声低喝道,虽说是喝止那杨能,省得他口不择言,说出更多不该说的话,可是在场之人,又有谁不明白,两相对比下来,诸人都觉得脸上微微发烫,堂堂大明,在对待自家太上皇的太度上,居然连向来被大明视之为蛮夷与死敌的瓦刺都比不上,这让人如何不觉得丢脸?

“泥玛的,咱湟湟大明号称天朝上国,万邦来朝,诸藩哪一个不赞我大明仁厚无双,华夏礼仪、气度更为当世之冠。不想今日,居然当着戎狄的面出了这档子事,实在是丢脸都丢到外国去了。”罗亨信这个倔老头也不由得满腔的怒火。

想一想至土木堡之败以来,眼前这位太上皇的所作所为,再与之对比一下当今天子的作为,实在是天差地别,真不知道当初朱祁镇是如何想的。一念至此,罗亨信更加地痛恨那已化泥尘的王振,若非是那个奸宦,大明朝焉会有今日之动荡和变故。

看着诸人脸色泛红,小声地议论与交流,罗亨信不由得干咳了两声,待室中诸人都把目光投来,这才言道。“今日,那刘柄忠当着外使之面,对上皇出言不逊,妄谈国政,当诛之,老夫一会自会上表与天子分说。”

“老大人言之有理,我等亦会上表朝庭,述说事情经过由来。”在场之人,但凡有资格上表的都纷纷表态,朱祁镇脸上挂着笑容微微颔首,心里边却不停地盘算着,自己既然恶狠狠地扇了自己那位好弟弟的脸蛋子,那丫的怕是不会罢休,接下来,自己该如何做,就需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等诸位官员告辞离去之后,朱祁镇邀罗亨信留于行宫之中宴饮,一面又悄然着人暗中吩咐了两位杨公子和王进昌,不大会的功夫,这三人又悄悄地回到了朱祁镇的行宫之内,虽然不知道朱祁镇唤他们来有何事,但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就算是他们跳出来说自己不是上皇一党,怕是这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至少那位在京师的天子就不会相信,他们如今只能甘心为朱祁镇效命了。

罗亨信刚刚抿了几口酒,便见王进昌等三人去而复返,不由得一愣,不过,久历官场的罗亨信却也没有表露出太多的表情,只是向着这三位打了招呼,目光再次落到了朱祁镇的身上,倒真想瞧一瞧朱祁镇这位太上皇意欲为何?

--------------------

朱祁镇也不废话,待这三人坐定之后,理了理龙袍前襟之后便道:“三位爱卿,朕也没有想到,会与我那皇弟,闹到今日这步田地,朕自无忧,只是,苦了你们这些兢兢业业,为大明效命的才志之士。”朱祁镇这番话的的确确是属于有感而发,如果不是自己凭着太上皇的身份,可劲地耍阴谋诡计,这三位大明边镇精锐军将,焉会落入自己的套子里?

听到了朱祁镇之言,三人面面相睽,心里的苦涩着实难言,罗亨信倒仍旧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可是实则暗暗心惊不已,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人,俨然已为太上皇视之为心腹,自己却在这里呆着,怕是……

“上皇陛下,其实臣等做这些事情,本就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上皇乃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而非为一已之私。”杨信昂起了头,表情坚定而果决,没有半分犹豫地答道。

“朕知道你们很好,可惜……”朱祁镇的目光扫过眼前这三位,不由得沉吟了起来。

“上皇若是有不便,老臣就先告辞了。”罗亨信见到朱祁镇沉思不语,赶紧起身道别。

朱祁镇看到罗亨信的表情,自然明白他在想什么,呵呵一笑,朝着罗亨信道:“罗老爱卿,你且宽坐,有些事情,朕今日便把话给你挑明了,朕知罗老爱卿与吏部老尚书王直乃是至交,正有事相托于汝。”

“还请上皇明示。”罗亨信只得顿住身形恭敬地答道。

“朕知道,当今天子如此做,分明就是表白了他的态度,不希望看到朕回京师。”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心中有担忧,这朕很清楚,也明白得很,既然他不希望朕回去,那朕不回京师,也未尝不可。”

听得此言,四人不由得齐齐色变,罗亨信更是老脸发白:“上皇使不得,您乃堂堂上皇之尊,焉能久居于边镇这等兵荒马乱之地,若是您有个万一,臣等百死难恕其罪啊。”

“老爱卿莫急,你且听朕一言。”朱祁镇不由得温言劝道,看到罗亨信稍稍平静之后,清了清嗓子道:“朕自土木堡受掳以来,痛定思痛,方知朕过去,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不知民间疾苦,不明天下大势。

成日只知道听信宦官蛊惑,自以为大明天下歌舞升平,万邦来朝,仍旧活在太祖,世祖的荣光里,不知世事变迁,大明已然危机重重……”

朱祁镇深吸了一口气,看到四人皆尽凝神倾听,又续道:“数十载之安定,已使我大明的百姓和文武,都快忘记世祖他老人家在位之时逐之于漠北之戎狄已然南侵,今瓦刺已定草原之大势,纠合统属草原诸部,势头之强悍不亚于昔日之元蒙。常常有虎视南方饮马中原之野心。”

“昔日,有杨洪杨老爱卿这位大明宿将据守宣府,练精兵,筑坚堡,有罗老爱卿治民生,抚民心,总算是堵住了瓦刺南进之野心,使方可使我大明边镇得安……卿与杨洪,使得大明疆土,多得十数年之安泰,当居首功。”朱祁镇目光落在了已然动容不已的罗亨信身上,恳切地道。

听闻此言,不论是杨氏兄弟,还是罗亨信,皆不由得感动得难已自己。朝中诸位大臣,虽知边镇乃大明之要害,地处边陲,需时时警惕大明的宿敌,又还要内治民生,外修甲兵,十数年来,保得一方安宁,更迫得瓦刺不敢大举南侵。保得大明内域安泰。

可是这样的滔天之功,在朝中诸臣的眼中,却似乎很正常,很寻常,不历边镇,不知边镇之厉害,不历边镇,安知边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苦。耐何朝中经历边事的大臣早已老去,致仕的致仕,养老的养老,军中勋贵,也早褪去了早年的精悍与勇气,剩下的就是靠着祖、父辈的恩泽吃老本。

只有他们这些身处边镇,知知其中厉害的老家伙在苦苦支撑罢了。可即使这样,却常让朝中诸位大臣攻讦不已,常拿世祖之时的老黄历来说事。

不提还好,朱祁镇这么一提,罗亨信顿时两眼发红,拜伏于地。“上皇陛下,边镇……苦啊。”杨氏兄弟与那王进昌也皆尽眼眶发热,随其拜倒于地。

--------------------

朱祁镇本欲起身相扶,奈何那罗亨信却不愿意起来。“老臣如今也已年过花甲,早已身衰力竭,若非是为了我大明边镇之安,又何苦让那些御史抨击老臣尸位素餐,恋权位而不去?今日,老臣心里边有许多话,不吐不快,若是再不明言,怕是日后,就再没机会了……”

“老爱卿只管讲来,朕就在这儿听着,袁彬,速速去取纸笔来,将老大人的真知灼见记下来,以备日后查询之用。”朱祁镇这般谨慎的态度,让罗亨信老怀大慰,当下振奋精神,细细地将这些年来,他在边镇的所闻所见一一道来。

大明的边镇历史由来以久,从明朝建立,逐元蒙于草原开始。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子朱棣﹑朱权等将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洪武时,平时只让出生于本地的士卒和有罪谪戍者守边,边境有事才调动内地的军队,称为客军。

而到了成祖之时,常常北征草原的成祖认为,单凭边塞之力,实难以给予元蒙以毁灭性的打击,便命内地的军队都要轮流戍边,称为边班,一,可以增加边镇的兵力,保障后方的安全,使其可以从容地对草原用兵。

其二,轮流戍边,不仅仅可以使边镇的兵力维持一个足以保障后方,而且还能使得国中无战事的时候,保持大明各地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成祖没有想到的是,边班虽然带来了好处,但是这些轮流戍边的兵卒,却常常思归,不愿受那边寒苦寒,渐渐地边兵逃亡的人数逐渐多起来。

而大明边军的屯田制度,从宣德、正统时起也开始遭到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宣大巡抚罗亨信深知问题严重,对宦官及其私党的所为极其不满,为维护屯田制度不废余力,且多次上表措辞严厉的奏本,可是至今渺无音讯。

听得朱祁镇脸色铁青得怕人无比,双目之中凶光闪闪,心里边实在是有种说不出的愤忿,你妹的,打生打死的将士们,还有那些辛苦在边镇劳作的百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快维持不住了,那些个勋贵藩王,还有那些死太监,还有一些品德败坏的军将,居然这么做,让正大展雄心,准备要以宣府为基地,进行反击草原的朱祁镇如何不恼,如何不恨?!

--------------------

PS:保底第二更到达,童鞋们,二更杀至,求点月票啊,快月底来了,啥票都整,使劲整啊。

嗯嗯,快前三了都,嘿嘿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正统

    正统

    正统十三年,天下之势波诡云谲。瓦剌窥边,流民蜂起,山雨欲来,大厦将倾。少年林毓适逢其会,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书写了一段不为后世所知的历史。
  • 回到南宋当少卿

    回到南宋当少卿

    现代刑警离奇穿越到南宋初年,依靠着自己的推理和侦查的本领,在普陀寺救赵构与危难之间,并与赵构第一宠妃结成了莫逆之交。因其有功,被赵构封为大理寺少卿。山河破碎,风雨飘渺,大宋江山内忧外患,在赵构的密令之下,携丹书铁劵彻查屠龙堂谋反一事,经过重重险阻,最终直捣狼窝,活捉欲谋朝篡位的活死人赵柽,立下赫赫之功。被官封丞相,领假节钺,兼一字并肩王,泉州侯;与秦桧同掌朝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男儿当志在四方,驰骋疆场。岳飞被害,丞相挂帅,效仿武侯,北渡黄河,六战大名府,直捣黄龙,雪耻靖康!此书与2014年7月18日在起点签约,为了准备存稿,近期内一日两更。待情况稳定之后,一日至少三更,绝不断更!
  • 朔望集

    朔望集

    引子诗歌对于日益喧嚣的生活环境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了,之所以还忘不掉,也恰是她独特的魅力之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风光霁月,亦或者是阴雨晦冥,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始终是相对接近大众所熟悉一种体现途径,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虽然消除了一些古体韵律方面严格的旧鄙,但对于诗歌来说,她还像正值豆蔻年华翩翩少女,魅力无限!不才对于诗歌是爱好而非专业,每有会意,便试着将自己所见、所感以诗歌的形式写出来,仅此,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读者予以指出,不胜感激!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热门推荐
  • 小姐赖上贵公子

    小姐赖上贵公子

    最美的爱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陌倾寒能为萧清妍专情,校园爱情往往是最真实的。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一路上什么事都有,他们的爱情面对着怎么样的考验?他们会守护自己的爱情吗?
  • 我死以后的故事

    我死以后的故事

    那天,我终于约到了心目中的女神。那天,她说她爱我,要和我在一起。那天,她伸出獠牙,要吸干我的鲜血!那天,我死了……在我死后我依然能用某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尸妖而滞留人间。但我究竟还算不算是人?人类和尸妖的立场我又该如何选择?强如超人的力量近在咫尺,要?还是不要?鲜血淋漓的血肉放在眼前,吃?还是不吃?我只想生存而已,别逼我!!
  • 无极通天

    无极通天

    现今灵域变.东域天涯,挥堕镰,黑炎焚天地,西域黎叶,帝尺天莲,双焰震乾坤,今朝,枭雄四起谁与争锋唯我掌苍穹一份屈辱!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拜恩师,逆苍天,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的强大,我不想去守护什么,我只想破坏那些伤我守护之物的人!这个世界的规则,与我何干!
  • 校草爱上拽公主

    校草爱上拽公主

    步入冰楠贵族学院的拽公主,拥有着令人想不到的强大,可是却把自己的身份给隐秘,见到冷酷校草的她,见到如此倔强酷炫的他,又会怎样度过接下来的一切呢??
  • 未冥

    未冥

    “我用整个世界为你造一座大坟,希望你愿意居住。”那时的少年,仍不知道这句话的深意,还有那,少女的感情。
  • 墨笔修仙

    墨笔修仙

    一觉醒来穿越到了古代,从襁褓中弱弱睁开眼的她,看到的却是生母将将咽气的尸体。生父视她为不详,将她囚禁在一方小院中不见外人。“你想要修仙吗?”在被父亲关了数个年头后,她见到的第一个陌生人,居然是御剑飞在空中,如谪仙一般的美人。此时,这个美人正专注且温柔地看着她,问道:“你可愿随我去修习仙法,追求长生大道?”终于……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从此,天高海阔任她翱翔。且看她凭一支墨笔,修炼成仙。
  • 截拳道

    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 亿万总裁:完美追爱恋人

    亿万总裁:完美追爱恋人

    一个无心,一个无意,两条毫无相葛的平行线从此相搭,相连,爱恨缠绵,误会连连。??初夜付他,换回的却是他一句“只要是男人的床你都会爬?”初心付他,却被他伤得伤痕累累,支离破碎,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勇敢的奔向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却发现那一切都只是泡沫。?????????为了和他一起,她放弃一切,不顾一切后果,得到的却是他抱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转身离开的背影…爱恨纠缠,她早已心灰意冷,捧着一个颗曾一厢情愿,却伤得一败涂地的心。她决心一狠从此离开了他的世界,她本该不会输到如此地步,却只因贪恋那么一点点温暖,以为把心给了他,便是永远。原来,一切都只是以为而已!
  • 不败的传说之EXO

    不败的传说之EXO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类型的文。先声明,此文一切内容皆为虚构。切勿当真。侵权立删。她是唯一的银发紫眸,被哥哥姐姐宠到无边。他们是狼族上古一族的十二子,不知为何而来到这里。一次游玩,她和姐姐与他们相遇。渐渐相熟。她们与他们在来来往往中会发生哪些趣事?一次意外,埋藏心底多年的禁忌之恋瞬间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又能否获得美好结局?
  •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