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贾府。贾母带回的,是装着贾珠的棺材。王夫人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卧病在床。贾政白发人送黑发人,严肃的面孔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悲痛。李纨几次哭死过去,苏醒过来,对着贾珠的灵位,痴痴地发呆。
贾府办丧事,府门洞开,闹哄哄的,人来人往。站在荣宁街上,便能听见里面哭声摇山振岳。贾代儒,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珍,贾琮,贾珩,贾琛,贾琼,贾琏,贾蓉,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菌,贾芝等都来了。王府来人,王子腾夫妇、王子胜夫妇、凤姐之父母、就连薛姨妈夫妇也赶来了。忠靖侯史鼎夫妇、保龄侯史鼐夫妇也来了。邢夫人和凤姐等人将来者刚迎入上房,又有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等家的祭礼摆在灵前。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
李纨丧夫,哭得像是泪人一般。贾政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最终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之内,请了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又另请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在贾珠的灵前另外还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王夫人稍微恢复元气,便由金钏儿和彩云扶着走出来。来至贾珠的灵前,大哭了一通,骂道:“我不争气的儿子,你活着的时候没给父母争脸,如今死了,也不让人省心。”骂了一通,又心疼,哭道:“我苦命的珠儿啊……”李纨在一旁,撑不住,也大哭起来。王夫人哭了一会儿,缓过神来,细细地看贾珠的棺材,对旁人道:“为何选这么差的杉木?快去备一副上好的来。我可怜的孩子,活着的时候没享什么福气,如今去了,还不让他用一副好的。”说着,又要人打开棺材,想要再看看贾珠的脸。
此时,早有人去报告贾母。贾母带着鸳鸯等人赶来,阻止王夫人。贾母对王夫人道:“珠儿已经获得了安宁,你这般大弄大闹,让珠儿死了都不得安心。”王夫人垂泪道:“我这个儿子最懂事,从不让人替他操心,如今早早地去了,怎叫我不伤心。”贾母唤人把宝玉叫来,带至王夫人的面前,道:“你不是还有宝玉么。”王夫人看宝玉长得粉粉嫩嫩,一身丧服,素白的颜色更凸显宝玉的可爱,便哭着把宝玉抱进怀中。
到了出殡的那一日,前来送殡的官客不可枚数。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各家路祭,在路旁搭建彩棚,设席张筵,和音奏乐。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之孙石光珠,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等诸王孙公子,还有贾赦、贾政、贾珍等诸同僚属下各家祭棚。
荣国府送殡,一路上热闹非常。贾府之人接祭,一一的谢过,然后出城,往铁槛寺去。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将贾府的人接入寺中。演佛事。设香坛,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外面款待一应亲友,也有扰饭的,也有不吃饭而辞的,一应谢过乏,从公侯伯子男一起一起的散去,至未末时分方才散尽了。里面的堂客张罗接待女眷,先从显官诰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错时方散尽了。
操劳了些许日子,好不容易办完了丧事,众人各归其府。且说那李纨,自贾珠死后,便终日以泪洗面,待丧事办完,李纨似耗尽了大半的元气,大病了一场。待病情好转,李纨也心如枯井,将自己从前的衣物首饰之类的,尽送与他人,把屋子里的锦绣摆设一一撤出,穿戴朴素,安心守寡,将自己弄得如槁木死灰一般。贾府的长辈们暗暗赞叹,觉得李纨实在是难得。
李纨自那次大病以来,身体一直都不好。王夫人挂念李纨,请大夫前来复诊。那大夫把了把脉,神情严肃,收拾东西,告知王夫人道:“奶奶是怀有遗腹子了。”王夫人听了,又是悲伤,又是欣喜,悲的是贾珠早逝,喜的是李纨怀有遗腹子。李纨得知自己身怀贾珠的骨血,也便不再糟蹋自己,每日吃饱穿暖,调理身子,十月怀胎,终于生下一子。贾政大喜,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贾兰。自此,李纨的生活便围绕着贾兰展开,无论何事,都一心为了儿子,也算是对她自己的一点安慰。
贾母初抱玄孙,乐得何不拢嘴。鸳鸯看着李纨和贾兰,心里有一丝内疚。自贾珠死后,王夫人没有再为难她。她知道,不是王夫人不想发落她,而是贾母在护着她。鸳鸯打心底里感激贾母,没有贾母的庇护,她无法在这个府里生存。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鸳鸯觉得心累。天气渐渐地转凉,应是加厚衣服的时候。贾母唤了鸳鸯去,细细地吩咐了一番。鸳鸯出了贾母的屋子,领了一些钱,备了一些衣物之类的东西,上了一辆马车。
马车行了半日,在一个胡同前停住。鸳鸯下了马车,让车夫在胡同的出口等候,自己提着包袱,往胡同深处去了。
走了许久,在一间民舍前停下脚步,抬起手,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听见一个男子的声音:“你来啦。”这声音格外的温润而清新,仿佛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入鸳鸯的心田。鸳鸯看到那张熟悉的脸,清秀的脸庞几乎没有半点瑕疵,面如冠玉,眉如墨画,目若秋波,鼻梁端正挺拔,嘴角带着暖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