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100000015

第15章 哲学与做事:真正的美丽源自善良 (1)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巢禅师的住处去请教。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不要背负心债过日子

良心通常只以沉默的形式说话。

——【德】海德格尔

人的内心常常受到良心的束缚。一旦做了“有愧”的事情,心中就会涌起难以消解的悔恨,尤其是面对他人的宽容与安慰,那种揪心的情绪便更加挥之不去。良心,是人的道德情感的“试金石”。人活着,无论多大的磨难和挫折,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良心受到谴责。做了错事坏事,或许可以逃过别人的眼睛,甚至逃过法律的制裁,但是唯一逃不过的是自己心灵的谴责。

在一次海难中,除了船长彼得,其余船员集体遇难。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亡,船主也按照有关规定及当地的惯例给每位遇难者的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没想到他劫后余生,成了唯一的幸存者。他几经磨难,死里逃生,在回家的途中,当他听说因为这起事故,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可以得到十几万的补偿费后,立刻打消了回家的想法。因为他一回去,这笔钱就得还给人家。而这些钱,如果让他去赚,至少得20年。

思考再三,彼得开始了流亡生涯。然而,他的心始终无法安宁,他夜夜失眠,想妻子儿子,承受着亲情和良知的煎熬。到最后终于无法承受心灵的纠缠,重新回到亲人的怀抱。

巴金先生说:“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背负着心债过日子,其中滋味可想而知。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人生才是真正的洒脱与幸福。

如今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往往达到癫狂的地步,人的生命为财富所劫持,而其他的一切则成为了附属,生命在社会的进步中被异化。然而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良知是性善的一个表现。

在近代的基督教背景下,西方的整体人性观是性恶论的,但《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中却表达了与中国儒家的性善、良心相契合的观点:

无论人们认为某人怎样自私,他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即使是坏人,极其严重地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是人类本能情感的一种体现,无论人性中的自私表现得如何猖獗,人都无法否认自己的情感中蕴涵有向善的可能和要求,这就是良心的作用。

过分善良是对自己的伤害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法】罗曼·罗兰

对于仁慈、善良等词汇,大概没有人敢说马基亚维利是崇尚的。在他看来,仁慈和善良是君主笼络人心的手段。但大多数时候,过于仁慈和善良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如果没有那些恶行,就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那么君主也不必因那些对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为如果好好地考虑一下每一件事情,就会察觉某些事情看来好像是好事,可是如果君主照着办就会自取灭亡,而另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可是如果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与福祉。”

其实仔细品味这番话,也并非没有道理,一个过分仁慈的人,每做一件事情看似对他人很好,却损害了自己和身边的人,那么他的仁慈和善良就成了毒素。

亚历山大大帝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却死在了善良和隐忍的美德当中。亚历山大曾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足智多谋,骁勇善战,领军驰骋欧亚非大陆,征波斯、西亚、北非、印度,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中亚,位于咸海的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

这样一个无比厉害的君王,却有颗非常善良公正的心,据说在亚历山大统治的十四年中,不曾有一个人未经审判而被他处死。在亲人和战友面前,他总是宽容、隐忍,甚至后来一度被母亲所支配,毫无威严。渐渐的,军队里的野心家们认为亚历山大不足为患,最后策划了一场毒杀案,令亚历山大死于非命,其母亲和妻子也遭遇惨死。虽说亚历山大具体死亡原因尚无定论,但因过于善良、仁慈而导致他失去君主的威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善良是一种美德,但过分善良就是一种任人欺侮的软弱品性。茅盾曾说:“对于丑恶没有强烈的憎恨的人,也不会对于美善有强烈的执著。”闲适生活中总有一些善良的“羔羊”,一心想对任何人、任何事做到不偏不倚,面面俱到,取悦所有的人,即使栽了跟头亦无怨无悔。他们对世界没有一丝一毫的敌意,妄图承受一切,让周围所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得益,这种想法是美好的,甚至堪称伟大,但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被世界所抛弃。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女士结婚不久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用她丈夫的话说:“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觉得受不了。”原来这位女士非常喜欢照顾别人,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都由她一个人包办,别人绝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所有的好事几乎都被她做尽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对其忍无可忍,终于提出要她离开这个家庭,因为他们都感到心理不平衡。

善良过分、施恩过多,一则会使人对你的善行习以为常,轻视你,再者就是对于你的过分美好而感到心理有负担。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亚历山大,还是小小的贫民女子,他们的行为皆不可取。

如果一个人好事做尽,常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又或者一个人没有选择、不看地点地让自己的善良泛滥成灾,一旦身处钩心斗角的窘境时,首先受到欺压和被淘汰的,必将是自己无疑。善良和宽容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别忘了小鸟还会捉弄稻草人,每个人都不要因为太美好而使人人视你为圣人,或不敢靠近,或对你尽情地亵渎。

听从良知的声音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苏格拉底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种特别的现象,亦即每当我要去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时,内心都会出现一个声音叫我不要做。”苏格拉底称这个声音为“精灵”,而这个精灵只会说“不”,就是只有当你要去做不该做的事情时,精灵会对你说不可以。

这听起来似乎挺不可思议,其实不难理解。就像我们常说的“做了这件事,我会良心不安的”,这种“不安”跟苏格拉底所说的意思是相似的,他所说的“精灵”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莎士比亚也说“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他们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先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听听“精灵”的声音。

从前,有一个人打算悄悄跑到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麦子。“如果我从每块田中偷一点儿,谁也不会察觉到,”他心想,“但是加起来数目就非常可观了。”于是他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偷偷带着女儿离开家。

“孩子,”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得给我站岗,如果有人来就大声喊我。”

然后这人溜进第一块麦地,开始收割。不一会儿,女儿就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收拾起来,走进第二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大声喊道。

这人停下来,向四周张望,但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他又收了些麦子,然后来到第三块麦地。

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还是没有看到人。

“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他生气地问女儿,“我四处看了看,什么人也没看到。”

“爸爸,”那孩子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做一件违背道德的事时,别人是否看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心会因此而受到煎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良知,它是约束我们错误行为的道德力量。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必然会受到内心的惩罚。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绝不是我!”卢梭却死死咬住了玛丽,并把事情的“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了终身的痛苦。40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一时的自私让卢梭遭受了一生的良心谴责。时刻反省自己的良知,用自己的良知与处世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才能减少过失,无愧于心。

良心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背负着良心的惩罚会让你苦恼得寝食不安。要做到坦坦荡荡,唯有让自己的心充满正直、诚实。当正直和诚实的阳光照耀着你的心灵时,阴霾就会远离你的世界。

自我约束是减少错误最有力的道德力量,因为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信义的事,首先受到的是来自内心的惩罚。正直和诚实就是一个人的良知,是一个人心中的审判官。心中有原则,做事就不会为得失所迷,心情就不会为得失所累。为人处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让灵魂受审判。

道德不需要墨守成规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英】邓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辩驳关于诚信的话题。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雅典市场。他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果然成功突围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那么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同类推荐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困惑;永恒;幸福;人格;财富;生存;生活的意志;人性与道德;存在的得失等。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追妻99计:计计攻心

    追妻99计:计计攻心

    【开学开更,每天大概2更,作者推荐可留言(加书名),送封面噢~(开学两个星期的活动)】最新版最潮流最任性的游戏《弑魂》已经出现,咱们现代人怎么能停止不前!身为“游戏狂魔”千泽浅怎么会不玩这个游戏呢对不对!名字:千泽浅浅【恶魔】性别:女绝招:外挂特技:迷倒数千万美男举起鼠标,按下,确定!
  •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梦,梦想自己成为一位人见人爱、魅力非凡的小公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呢?本书精选了数十个经典的公主故事,让女孩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感悟公主们的独特魅力,从感悟中发现美、认识美、拥有美。每个故事后的“小公主手记”栏目总结了女孩从故事中要学习的优秀品质,使女孩在阅读中感受到品德和美的熏陶。故事还加注了汉语拼音,穿插了精美的插图,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亲爱的女孩,这是一本专属于你的公主故事书,在这里你可以与公主们谈心、交朋友,像她们一样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现在就打开这本书,开始一段奇妙的故事旅行吧!
  • 当黑道恶少遭遇恶魔女

    当黑道恶少遭遇恶魔女

    “只要你幸福,即使守候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也没关系。”温柔如他;“我好像爱上你了,你说怎么办?而且我儿子也只认定你这个妈咪。”霸道如他;“记住,我叫北宫御,因为这个名字将会伴随你一生。”邪魅如他;可她夜莫紫只有一个,总不能分成三份每人拿一份吧?
  • 云汐

    云汐

    二十一世纪医学系大学生穿越架空时代,成为祈国月城苏府里最不起眼的三小姐。云端帝国天之骄子沦落炼狱被流放下界,成为身负异能的黑暗组织创始人。当逗比遇上冰块儿,看TA们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光之初

    光之初

    你冲破了黑暗,你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中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如果找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那就向少女百草学习吧,翼望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小小契机。
  • 神棍玉剑决

    神棍玉剑决

    他,一个上古妖神转世的少年。如何在洪荒宇宙找回元神,重整雄风。妖神出世,人类灭顶之灾来到,谁,又将重新封印妖神!她是谁?书中自有分晓!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雪华恋第一卷

    雪华恋第一卷

    班上突然转来一位黑发高富帅,恋雪对他一见钟情,为他档了一箭后居然穿越了······
  • 龙瞳少年

    龙瞳少年

    雄狮在大地上大步流星,群山和沟壑延绵不尽,长弓强弩让天空充满黑暗,地平线上站着一个不羁的声影,他的背后还传来声声怒吼。金色的左眼带来光明,黑色的右眼却召唤黑暗,当巨龙展翅飞翔,黑暗就只能在角落里尖叫发抖。————出自《诸王·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