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8400000022

第22章 婆媳

小曼的新婚生活是在广东老火靓汤的香味里开始的。每天下了班,一走到老式的筒子楼过道里,那股浓浓的汤的香味已扑入小曼的鼻端。清甜的是红萝卜粟米汤,清润的是菜干猪肺汤,浓郁奇香的是霸王花煲龙骨······

开了门,厨房里正热火朝天。梁妈妈右手拿锅铲,左手端着一篮子青菜麻利地倒进锅,滋拉拉油声响起,厨房里满是爆香的蒜味。

小曼就搂搂婆婆的肩,夸张地吸吸鼻子:“好香!妈,今天煲的什么汤?”

梁妈妈手不停地翻炒着,百忙中偏过头来,眉开眼笑地对小曼说:“你估下?”

刚开始自然说不准,到后来,几乎一说一个准,梁妈妈就笑着说:“小曼这鼻子还真灵!快去洗手盛汤。”小曼就洗了手,拿了碗筷,把四个人的汤先盛好放在饭桌上凉着。原来广东风俗,都是饭前先饮一碗汤的,小曼嫁到梁家,自然随了这边的规矩。等梁妈妈的青菜炒好,梁锦球一般也到家了。

小曼就把电视开了,一家人亲亲热热一边看电视,一边喝汤吃饭。

吃完饭,小曼就把碗洗了,梁妈妈早洗好了莲子百合,叮嘱小曼煲粥时的顺序:“百合可以和米一起放,冷水就可以下,莲子一定得等水滚了才可以放,凉水下去的话,怎么煲都煲不软的。”小曼应了,就拿了焖烧锅出来煲粥。

这锅极是省事,原是分了内锅和外锅。内锅是不锈钢做的,可以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小曼晚上用内锅将粥煲到七八成熟,放入外锅里焖着。第二天早上,再拿出来煲一煲,粥已是极浓极软,十分香甜。这粥自然也是花样极多。小曼在家乡的时候,除了白粥,顶多是夏天的时候放点绿豆煲绿豆粥。这时在梁妈妈的指导下,莲子百合粥、茨实山药粥、红枣枸杞核桃粥、白果腐竹粥、皮蛋瘦肉粥······一样样煲起来,居然也似模似样。早起和梁锦球就着粥,梁爸爸已煮好了白水蛋,或是蒸馒头花卷,或是炒粉炒面,或是蒸肠粉蒸蕃薯,没有一天是重样的。

林妈妈问到小曼的情况,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你也算傻人有傻福,有几个公公婆婆能煮早餐给儿媳妇吃哟。你要对他们好些。老人家有时嘴碎些,你是做晚辈的,只管忍让些。”

小曼听教,对婆婆自然是百依百顺,少不得把那些做菜的习惯都随着梁妈妈的习惯一一改了过来,嘴上只一口一个“妈”叫着。她本是同林妈妈同进同出惯了的人,逢到周末,挽着婆婆逛公园、买衣服,直如母女一般。

楼里住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这时俱都赞梁家娶了个好媳妇。上上下下见了,小曼少不得道声早晨,就有热心的邻居阿姨笑咪咪同她讲怎么煲汤,倒叫小曼好好见识了广州人对自家人的热情。

虽是结了婚,小曼和梁锦球两个人的钱还是各花各。小曼每个月给婆婆交500块生活费,锦球是交1500元。小曼午饭时和晓雪聊起,晓雪对此不以为然,小曼倒认为比在外住公寓合算多了,别的不说,最起码房租省了。

晓雪用手指着小曼的脑门,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呀,迟早叫梁家吃干抹净!我告诉你,锦球的工资卡你得争取过来管着,这当家第一步,就是掌握财政大权。”

小曼傻呼呼地笑着说:“晕死,那家里我能当什么家?我当家干什么呀?不累得慌啊。再说,一个月只交500元,有吃有住,不是我占便宜吗?”

晓雪摊摊手,无可奈何:“这女人一结了婚,可真是发昏啊。”

小曼心下却自有算计:她刚刚还清借妈妈的四万块,手头并没有什么存款。虽则结婚时林妈妈把这四万块当嫁妆给小曼,小曼如何肯要,笑着对林妈妈说:“我和锦球是大家便宜,他家不用出聘礼,我也不用要嫁妆了。家里什么都是现成的。”林妈妈就说:“反正本来就是预着你的嫁妆钱,你不要,我就帮你存着。”小曼就叫林妈妈给林弟弟,林妈妈坚决不肯:“你弟弟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这当娘的,一碗水肯定会端平。”

小曼就笑着说:“那由得你,反正我是不要的。”她寻思自己东山口的房子放在那里就是钱,就算自己不开课外培训班,单一个月租金省着点也够她生活,何况她有手有脚,何必扒着娘家、指着梁锦球的钱过日子。所以在钱上甚是大方,再不多说一个字。

林妈妈固然欣慰,她婆婆更是满意,去王府井百货给她挑了好几套好衣服。小曼也不含糊,开了班拿了外快就上广百买了一枚绿莹莹的手镯给婆婆。老人家自然是喜欢玉的,这玉带着手上,光滑润泽,一看就是良品,说起是媳妇儿孝敬的,让她在工友面前大是长脸。

转眼放了寒假,小曼开了寒假培训班,忙得只能在家吃个早餐。梁锦球更不用说了,每到年关,就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常常出差好几周才回来。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倒比拍拖前还少了,锦球回到家,也是累得倒头就睡,小曼心疼得不行,梁妈妈就更不用提了。带了小曼去市场,好好地挑了只乌黑的竹丝鸡,洗净了放西洋参隔水炖上,让梁锦球好好补一补。小曼少不得又上了一堂补品课。

她自顾忙着上课,家里过年的准备自然是梁妈妈一手办了。先是大扫除,将家里上上下下都清洁打扫了一遍,接着就不断地买过年食品回来:年糕、油角、蛋撒、红瓜子、利是糖,又买了年桔、水仙、百合回来,眼见得家里年味渐浓。小曼的课也上完了,在家里却是比上课还累。一大早就被梁妈妈拉去菜市场采购。

菜市场里一股子鱼肉的腥气,加上人声鼎沸,小曼进去一会儿就觉得脑子里嗡嗡声响,前胸后背都是人。留有根的生菜、蒜苗、葱、芹菜,洗得水淋淋的捆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意头菜”,取其“发财、精打细算、聪明、勤奋”的谐音,几棵菜要9块9毛钱。小曼哇一声,卖家笑着吆喝道:“来来来,好日子长长久久嘛,要买快趁手啊!”

梁妈妈眼疾手快抢了两把,小曼把钱付了,又挤去买鱼买茨菇。茨菇摊子前也是一大堆人挤着,小曼笑着对婆婆说:“妈,这个东西又不好吃,为什么个个都买?又是什么风俗啊?”

梁妈妈带着笑拍下小曼的手:“傻女!小声点啦!这个是茨菇柄,多吃点,人丁兴旺。”一边说一边已一头挤起去,拣那又大又圆柄又长的放在篮子里。小曼心下微汗:这也能联想到生儿子方面去,真是彪悍啊。看来我得多吃点才行啊。

不说小曼在这里开小差,梁妈妈买好茨菇,又去买鱼买鸡,两人各自都提了一大袋才返屋。放下食材,又带小曼出去,这次是买带尾叶的甘蔗、预着年初一拜神的烧肉。一直采买到年三十,总算是买齐了。

水仙花已开了几朵,屋子里都是水仙的甜香。小曼细心地裁了红纸条,一条条缠到水仙上面去,又遵着梁妈妈的指导,写了“吉”字一张张贴到花盆上。贴好了花盆,就开了门,往门上贴“福”字贴春联,就见梁锦球从楼梯口跑了上来。

小曼眼睛一亮,笑着说:“锦球回来了!”梁锦球已冲了上来,搂着小曼就亲了一口,梁妈妈已出来了,脸上也是笑:“快点入来饮汤。”梁锦球叫了声妈,转头对小曼说:“你歇会儿,转头我来贴。”

小曼心中一甜,手脚不停:“能有多大事?你快去喝汤吧,我也快贴好了。”

锦球抱抱小曼,站在门口就把剩下的春联贴了,两口子方牵着手进去。梁妈妈已将炖盅放在桌上,小曼就粘着锦球进了卫生间洗手。

两人也有七八天未见,关了门就是一个长吻,锦球的手早伸到小曼衣服里面去,坏坏地笑着说:“等下再收拾你。”梁妈妈已在外一叠声地叫:“快点出来饮汤啊。”两人相视一笑,小曼见自己面孔红红的,少不得用水扑了扑方跟在锦球后面出去。

待吃过中饭,好不容易等老两口午睡了,小两口方关了房门,好好地亲热了一回。梁锦球已是累极,搂着小曼迷迷糊糊地说:“今年我们要个小孩吧。”小曼倚偎着他,轻轻地嗯了一声。

两点多小曼就起床了,和梁妈妈把家里的花布置好了,又在客厅取了一个广口玻璃瓶,和梁妈妈把剑兰、百合、菊花、玫瑰高低错落地插了起来。小曼负责用剪刀修枝,梁妈妈负责搭配,婆媳二人有商有量,说说笑笑就把花给插好了。梁锦球也慢慢地起床,一家人收拾了就去逛花街。

其实家里的花都已买好,逛花街也没什么好买的了,梁妈妈笑着说:“都是行好意头啦!”一家人就热热闹闹走到离得最近的西湖路花市去。远远地就见着高大的牌楼和黑压压的人群。梁锦球拖着小曼的手,小曼另一手就去挽梁妈妈,梁妈妈笑着说:“你和锦球拉好就行了,我不用你理。”

锦球就松了手,走到梁爸爸身边去:“我还是陪老窦吧,小曼你扶着妈,小心点。”

小曼挽了婆婆的手,一档档细细瞧过去。见那花街也有卖小饰品的,也有卖吃的,也有卖春联的,倒不仅仅是花。她看得甚是有趣,一会儿手上就拿了一个老大的行运风车,风车做成一朵大大的向日葵形状,在她手上转得呼呼呼响。梁妈妈就笑着摇头说:“真是细路女啊。这些都中意,这些都是小女仔玩的啦。”小曼傻傻地一笑也便罢了。

到了卖花的档口,虽说家里已买好了花,小曼又挑了一盆五代同堂,金黄色的果子累累地结在一起,甚是好看。梁妈妈这次倒没意见,乐呵呵地说:“这个好,这个好!我们梁家也是时候添丁了。”

小曼笑着说:“妈,万一我生了女儿呢?”

梁妈妈仍然一脸笑容:“儿女都一样。”小曼笑笑也未往心里去,锦球倒看了他妈好几眼。就在那花市上逛着,小曼又挑了一盆蝴蝶兰、一盆郁金香并一大捧香水百合。梁妈妈一个劲儿地叫着:“呀,小曼,花钱要节约啊,这花太贵了,不合算呀。”小曼装没听见,乐呵呵捧着花只顾傻笑。

到了晚间守岁,一家人吃了团年饭,梁妈妈就对小曼说:“晚上早点睡啊,明早同我一起去拜拜。”

小曼少不得问了一声:“一早?那是几点?”

梁妈妈想了一想:“五点钟起来吧。早点去,拜了神再去饮早茶。”

小曼问到:“饮茶啊,要不要叫阿棠她们啊?”

梁妈妈笑着说:“初二才是阿棠回娘家过年的日子,明天她也要去婆家拜神的。”

小曼恍然大悟,梁妈妈就摇摇头自去睡了,锦球就拉着小曼,两人一起窝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看春晚。锦球搂着小曼:“这些规矩久了你就知道了。”

小曼点点头,锦球就笑着说:“不若我们早点歇了吧,明早你还要早起。”小曼看看他的眼神,两口子就收拾了上床,又是一番缠绵。完事后,锦球吹吹小曼脸:“你说刚刚会不会已经有了?”

小曼低低地笑起来:“这么神,说有就有?说起来,你想要儿子还是女儿?”

锦球就笑着说:“按我说,当然是儿子好。但这种事哪是你想就有的,所以儿子女儿都一样,你可千万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小曼心里一暖,少不得问到:“我看妈好像是很想要一个孙子。”

锦球的手一下一下摸着小曼的背:“老人家当然传统些,想着要男孙才算传香火。其实现在都是只生一个,儿女都一样。”

小曼就笑着说:“我一直想着要两个孩子的。按我说,最好是龙凤胎,一下子儿女都有了。”

锦球就笑着说:“估不到你比我妈还贪心啊。”

两人说笑一阵,那倦意上来,也就都歇下了。

一夜好眠,小曼听得婆婆在外面敲门,方慌慌地起床穿衣,看那窗外,还是灰黑的一片,离天亮还早着呢。因是年初一,梁妈妈也不好说得小曼,只一叠声催着小曼快点。小曼飞快地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只在脸上擦了点润肤露就出门了。

到了西湖路上的大佛寺,那人群已是排成长龙,排到庙外两条街去了。小曼和梁妈妈只得走到队尾去乖乖地排着队,旁边已有身着制服的警察在维持秩序。因了锦球的关系,见了警察,小曼觉着份外的亲切,排队似乎也没那么难耐了。

队伍慢慢地接近了庙门,小曼见着里面已是挤满了人,烟气缭绕。终于到了门口张大嘴笑尽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大肚弥勒佛前,小曼已叫那些烟晕出了眼泪。梁妈妈虔诚地奉了香,低低地在佛前呢喃祈祷:“菩萨保佑梁家个个身体健康,锦球早日添丁。”又奉了香火钱。

两人就一路拜了进去,大殿里的三圣、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放生处······不拘什么佛什么菩萨,梁妈妈都是虔诚地拜下去。法相庄严,小曼也跟着叩了好几个头。就见到那经书流转处,堆了满满的好几大堆书。她随手拿了一本,却是一本《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她因是想着要怀宝宝,所以见到护诸童子的字眼,就拿了上来,准备细细地看一看。旁边有一个阿姨已很是热忱地介绍到:“这个好,孕妇读了可以安胎的。”这却像是说到小曼心里去,她便把书放进包里,预着回家好好看看。

梁妈妈上了香,两人出了庙,就见一条街都在卖风车。这风车却不同于小曼在花市见的风车,却是通体红色的,中间贴了观音菩萨的宝相或是财神的相,左右贴着些“身体健康·风调雨顺”或是“恭喜发财、财源广进”的吉利话,四周是六个小风车,风一吹,滴溜溜地转得比小曼那个还快些。

梁妈妈就挑了个“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字眼的风车买了,笑着对小曼说:“一家大细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就是福气。”小曼点点头,见拜了菩萨出来的人几乎人手一个。梁妈妈就说:“这个是转运风车,运气好的就转得越好,运气不好地就把不好地统统转走,把好运气转回来。”

这算盘打得也太如意了,小曼举着风车,风车转得呼呼呼响,忍不住笑了。

回到家,锦球还未起床。梁妈妈毫不客气地拍着房门叫他起床,这边就和小曼收拾了香案,开始在门口拜神。就取了香炉,供了苹果、烧肉、酒等物,在门口拜了神。

锦球自去洗漱,梁妈妈拿了一大叠红色的利是包出来,分了几个给小曼:“见着邻居的小孩,给两个。”这个风俗小曼却是省得,红包里都是五元十元的小额钞票,也就逗小孩子开心,当下接了放在包里。一家人就收拾了去茶楼。

一路上见到人,彼此都是笑咪咪说着吉祥话:“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小曼见着那些小孩子,利是包也给了几个出去。到了茶楼,四周都是亲友在互相拜看讲吉利话,人声鼎沸,极是热闹。

开了单,叫了普洱茶喝着,小曼就和梁锦球去拿东西吃。先去蒸品部拿了水晶蒸饺、莲蓉包给老人家,又去拿了腐乳花生蒸凤爪、牛腩萝卜这些香口小食,小曼喜欢吃煎炸的东西,又去煎了萝卜糕、玉米饼、饺子,到了糕点处,又拿了炸春卷、煎果子,最后去拿了两个及第粥。

梁妈妈看着春卷,见小曼吃得甚是香甜,忍了又忍,倒底没忍住,对着小曼说:“这些煎炸的东西一点儿不健康,你都还是少吃些好。”

小曼吃得扑扑声响,笑着说:“妈你说得对,下次不吃了。”下次不在你面前吃,她在心里补充到。梁锦球看看小曼,拿起茶壶给大家续了水,方淡淡地说:“偶尔吃一两次也没什么。”

梁妈妈就微笑着说:“我都是为你们好,听不听自然由得你。”

第二天阿棠一家回娘家,梁妈妈本是备好了菜,阿棠说想吃火锅,小曼就去市场拣菇、莲藕、青菜豆腐的各式素菜买了一大袋,又买了各式的鱼丸、牛肉丸,再去买了鸡和鲜虾方回去了。梁妈妈犹嫌简陋,半真半假地对小曼说:“阿妹返来,你也不说买多点菜?”

锦球值班去了,没在家,也没个帮口的,小曼就笑着说:“这容易,阿棠喜欢吃什么,我再去买,几分钟的事情嘛。”

阿棠望了眼梁妈妈,笑着说:“不要客气了,这已经吃不完了。”一家子围在客厅聊天,小曼一个人在厨房洗菜,心里就有点委曲。一时,大仔却跑了进来,用一把清脆的童音唱“财神到”给小曼听。小曼笑着说:“多谢大仔唱歌给舅妈听,等舅妈赚了钱,请你去迪斯尼。”大仔才唱了一两句,细仔跑进来,两个小安琪儿一起唱着歌,小曼心下就把先前那丝不快丢到九霄云外了,在心底对自己说:我不做,倒叫谁来做?我不受气,倒叫谁受气?

待小曼收拾好配料,一大家子围着桌子打火锅,热气腾腾,也很是热闹。梁妈妈就笑着问大仔:“你说舅妈会生弟弟还是妹妹?”

大仔、细仔异口同声地说:“妹妹,我要妹妹!”

阿棠捂着嘴笑出来:“你们要妹妹,我给你们生妹妹。舅妈要生弟弟的,别乱讲。”

大仔就跳到小曼身上,扭着身子说:“不嘛,不嘛,舅妈,我要妹妹,我要妹妹。”

小曼叫那小胖仔一扭,心下极是喜爱,也没多想,随口应承道:“好好好,妹妹,就是妹妹,舅妈也喜欢小妹妹。”大仔方心满意足就在小曼身上坐下。小曼只顾着烫菜给大仔吃,就没见梁妈妈的脸已有些不愉之色。

同类推荐
  • 爱情诺曼底

    爱情诺曼底

    职场小菜鸟,偶遇商业大boss,各种欢乐!新鲜事频频发生,各女渣处处为难。究竟是草鸟胜出,还是渣女反扑,迷雾重重……
  • 租个女友谈恋爱

    租个女友谈恋爱

    原本打算租个女友回家糊弄家长,毕竟这个年纪在老家属于老光棍。谁知道这误打误撞的,却租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富家女,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那时爱情,落花缤纷

    那时爱情,落花缤纷

    那时我们都年少,你爱轻狂我爱笑,你爱江湖侠义我爱言情浪漫,年少轻狂的时候你也许会做些让你后悔的事,也许那时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爱,等遇到了那个让你想爱的人,你可能错过了。年少轻狂,心里懵懂的是友情还是爱,我们还不知道,也不在意,只是岁月过后才慢慢的懂得,那时的爱,是那么的难得可贵……
  • 腹黑老公别撩我

    腹黑老公别撩我

    是这样的,席可诺的原意是到隔壁去睡了他老公!谁知道阴差阳错睡到了一个她惹不起的男人!而且这个男人还口口声声要她负责!结婚三年,老公一次没有碰过她,她只是想要为他生个宝宝而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难道真的是别人口中不要脸的贱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茧新生

    破茧新生

    蔚微从不知道,原来生活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管如何,今生在也不同
热门推荐
  • 忆梦史

    忆梦史

    百草谷是上古诸神遗留在红海界面的后辈所居住的空间,为保子孙周全不被妖魔余孽残害,于是将其空间与外界隔离,代后人修到大乘时方可打开与外界通道,上古诸神将妖魔以及三件圣器一同封印在诸神战场上,只有诸神嫡系血脉才可进入诸神战场得到圣器里留下的传承,将三件圣器融合后才能再次打开通往灵界的通道得以飞升。
  • 霸道老公收敛点

    霸道老公收敛点

    何雪初在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叶少臻。那时候,她男友和最好的闺蜜结了婚,失去了利用价值,在何家更是举步维艰。他双目失明,又是私生子,面对虎视眈眈的后妈和狼子野心的弟弟,一样的处境艰难。某男眼睛恢复正常当晚,何雪初好奇问他:“你眼睛明明是好的,一直带着东西,不难受吗?”叶少臻:“也没一直带着,偶尔摘下去的。”说罢,目光已经顺着她的衣领钻了进去。何雪初抖了抖:“比如呢?”心底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叶少臻:“你换衣服的时候,你洗澡的时候,还有……你半夜睡着的时候。对了阿初,你以后别买睡衣了。反正你习惯裸睡,半夜睡着都能不知不觉脱掉。”何雪初:“呸!”
  • 混世尸仙

    混世尸仙

    看似飞来横祸,却造就半人半尸的传奇故事。貌似暗淡的前途,却结缘各种女神,练就一代男神。这就是落魄大学生赵子荣的逆袭之路。
  • 千蝶梦

    千蝶梦

    一片大陆,三大帝国,十方家族。这片大陆上的规矩就是实力,一位位天之骄子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最终演绎出属于他们个人的传奇。许多人都想统一这片大陆,但事实告诉他们,这不可能!但是当他出现在众人的眼中时,他们才知道,他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是为了这一切,他失去了她。
  • 学生的小美好

    学生的小美好

    大学校园里懵懂的爱情以及真挚的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性的真谛,歌颂美好,讽刺邪恶。让每一个有过学生经历的人,为逝去的青春停下脚步,为之惋惜。到底最后跟你走在一起的Ta,还是不是你心中最初的那个Ta?
  • 咏张諲山水

    咏张諲山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片樱花那片海

    那片樱花那片海

    童芊荨为平反八年冤案,寻找兄长而入欧明法学院,却被欧涵“缠上”作为抗衡欧振国的“工具”。与金丽娜周旋之际与明初越走越近,却又怀疑他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而此时,华枫在一次至关重要的辩论赛上,带着所有有关童芊荨的记忆出现……明初?芊荨?两人的爱之名,在法之光下又该如何相恋?
  • 遵天重启

    遵天重启

    天启之名,天启之命。虚界封山百年的令家重出于世,令家雪藏的实力当然还有那雪藏的天才令血依,无论其一都令人嗔目相向。没有人能知道,天道受困令家遵天命重启天。新的天地,新的道途,无人主宰。吾便用血所依,维护这破碎的乱世。重启天地亦重启吾之道途,成就逆天之命。在这个破碎的
  •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方有令秧

    南方有令秧

    明朝万历年间,徽州商户人家的女儿令秧,在自己十六岁那一年嫁作休宁唐家的填房夫人,唐氏一族是徽州数一数二的富户,丈夫唐简虽比令秧大上几轮但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然而在令秧成为唐家夫人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唐简便因意外离世。二十九年没有出过烈妇的唐氏一族,表面上为着光耀门楣,暗里觊觎朝廷旌表贞节烈妇的好处,像灾民求雨那样期盼令秧成为烈女,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诱导令秧殉夫,为了生存,还是天真少女的令秧踏上了艰难而又凶险的烈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