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谁也不明白。但是从这以后出入余家门庭的修行人就少了很多。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自认比通明真人还要修为高超见闻广博。
法远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一进CD就被请到了余家,当然也见到了余家二少爷这个传言的当事人。
法远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传言是假的。因为余家二少爷精神非常好,面色红润,一点也不像是一个三年没有吃饭的人。一眼看上去,余家二少爷神完气足,远胜于一般普通之人。
在再三确认不是玩笑之后,法远给余家二少爷把了脉。法远看了脉象之后,也是一筹莫展。虽然余家二少爷不食五谷,但是体内自然有一股生发之气护持身心,所以他不用从五谷杂粮中摄食营养,同时也让他不能吃肉不能喝酒,禁食一切荤腥。法远也没有办法帮余家二少爷去除这个怪病,但是却机缘巧合斩杀了一个前来窥探打余家主意的的恶鬼。原来余家二少爷这怪病传扬出去,不仅世人以为怪异,连鬼怪妖灵也都认为余家二公子身上有奇怪,前来觊觎二少爷的肉身。
余家人见识了法远的道法之后,惊为天人,这才将余家二公子的怪病的来历仔细的说了出来。
原来余家二少爷三年前在峨眉山游玩的时候不慎与家人走散,在峨眉山中乱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出路,幸好遇到一位异人。这位异人留他在隐居的地方住了一宿,两个人谈古论今,甚是合得来。余家二少爷倒也不是什么纨绔子弟,诸子百家历代史传也都甚为精通,两者相谈甚欢,后来这位异人取出一丸丹药给余家二少爷服下,说是山中也没有吃的,这丹药可以使人辟谷不食。余家二少爷也见过不少的佛道两家的修行之人,还没见过真的可以辟谷不食的人,所以也不以为然,随口吞下。第二天那位异人送了余家二少爷出山,自此之后再未见过。但是余家二少爷自此之后却真正的辟谷不食。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仙缘,但是渐渐的长大之后接触到了家族事业的时候,才发现这种辟谷不食的习惯非常的不适应商场。
就这样一年以来,余家为了解决余家二少爷的不食的问题,想尽了办法,也曾经强行的灌食酒肉,不过事后全都反胃吐了出来,也曾让和尚道士做过法事,也没有半点效果,也进山中寻访过那位异人,但是根据余家二少爷所讲述的来到山中的事后,那地方别说是房子,连人迹都没有。
这个怪病就是这样慢慢的拖过了三年。
法远虽然没有治好二少爷的不食之症,但是因为收服了一个前来窥视的鬼物,在余家面前展露了道法神通,所以还余家非常热情的挽留,而他自己也对那位异人非常感兴趣。法远在余家逗留了不少时日,有时候就去峨眉山中寻仙访道,顺便寻访那位异人,但是一直没有那位异人的消息。
一天月圆之夜,法远和余家人正在聊天的时候,一个羽衣星冠大袖飘飘的人旁若无人的走了进来。余家人大为惊异,要知道余家虽然还不到权势倾天富可敌国,但家里也还有几个护院家丁的,可是这么怪异的一个人就这么走进来,居然没人来通报,也没有一点声响,这就有些反常了。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余家二少爷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口称仙师。
原来这就是那位与余家二少爷在山中偶遇的异人。当年余家二少爷可以与他纵论古今,对坐侃侃而谈,但是现在却扑通一声跪在他的面前一言不敢发。这位异人没有通名,也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轻飘飘的来到二少爷边上,在背部一拍,二少爷嘴一张,一颗闪着白光的珍珠样的丹丸就从嘴里吐了出来。
这位异人一甩袖,轻轻的卷起丹药,便飘然而去,只留下一句话:“多少世人苦求一粒金丹不可得,你却一心抛弃,诚然无缘,亦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
这位异人飘然而去,法远也连忙跟余家告辞跟着离开。
法远施展神行之法若即若离的跟在后面,异人也没有回头,也没有管跟在身后的法远,一直前行,遇水涉水,遇山登山,也不绕路,依旧是那般羽衣飘飘从容优雅。可跟在后面的法远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一路风尘仆仆披星戴月的跟着跑到了峨眉山中,这位异人才转过身来。没有多余的话,直接邀请法远到了他隐居的地方做客。
就这么简单,法远并没有说道这位异人隐居的地方是哪里,有没有说到和这位异人到了隐居地之后的事情,只是这么简单的说了余家二少爷的这么一件事情。
“让普通人服食之后辟谷不食的丹药?在人肚子中留了三年又丝毫无损的取出来了?”顾云飞和赵兴元都大为惊讶。
“不错,虽然这位异人并没有说他擅长外丹之术,但是从这个丹药之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外丹之术非常精通。”法远点头,悠然道。
“师傅,那这位前辈隐居在峨眉山吗?在哪里?”赵兴元急不可耐的问道。
法远看了一脸平静的顾云飞一眼,赞许的点头,方慢慢的说:“那里就在峨眉山中,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在那里逗留了七天,谈仙论道,收获甚多?”
“难道比我们终南山的太牢仙境还要美丽神奇?”赵兴元有些不服气了。
“呵呵,论大小,自然比不上我们终南山太牢仙境,但是论仙灵之气,却比我们终南山的太牢仙境更胜一筹。”法远见顾云飞有些不解,说:“太牢灵境就是自古相传的西城洞天。原是上古仙真汇聚天地灵枢之气开辟的清修洞府,后来被我全真祖师偶然所得,也是我全真一脉世外清修之所。”
顾云飞这才恍然,西城洞天在道家经典中多有记载,名列道家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的十大洞天之三。道家经典《云笈七鉴》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有载:“第三西城山洞,週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没有想到这十大洞天之第三就是全真教所有,不知道这太牢灵境是何种神仙气象?”顾云飞悠然神往。
法远一笑:“所谓洞天福地,与人间之异就在于天地灵气充沛和没有外魔侵扰。在真正的修行人眼中,并无区别。”
顾云飞点头受教。
法远并没有提带顾云飞去参观太牢灵境的事,顾云飞也没有再问。话题重新回到了那位隐居峨眉的异人来。
“云飞若是有暇,可以去峨眉寻访这位异人。”
顾云飞沉吟了一阵,点头道:“我还要在这边停留一段日子,处理一些私事。这次出来和爷爷约定了是三年的时间,遍访天下名山,这峨眉自然要去。有那等奇人异士,便是不因为那外丹之道,我也要去拜访一番。”
在这石洞里不知天时,就这会儿工夫,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这时候顾云飞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饭。只是在这里听了这么一通仙话传说,倒忘了肚子饿的感觉了。
法远看着顾云飞的样子,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云飞,你看我都忘了你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习惯了在这里一日两餐,也没有注意到你。今天时候不早了,让兴元做饭去,你在这里留一宿,明早再回去吧。”
出家人也没有一般人那么客套,顾云飞看看黑漆漆的洞中,也答应了。
赵兴元也是满怀歉意一脸尴尬的说:“这个真是不好意思。顾师弟,是我疏忽了。我在终南山陪师傅的时候都是一日两餐的,师傅更是有时候一脸十天半月的辟谷。你先做着,我去做饭去。”
“没关系,师伯和师兄几十年如一日这样清修,难怪道法精进迅猛。”顾云飞表示无妨,“既然来到了终南山,我便和师伯师兄两人一起过上一天住山的生活又何妨。”
三人俱是哈哈大笑。
住山是一种修行方式,虽然说修行未必一定要出世或者远离红尘,但是无论哪一种教派哪一脉的修行,到了其中的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都需要在一个清静自然没有外在干扰得让环境中来观照自身。这就需要隐居或者出世一段时间。道家自古就有入山修道的传统,佛门同样也有“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之语。所以古代的修行之人远离红尘遁世以求清净即使一种需找身心自由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上的需要。
三个人在还没有落山的时候就用过了晚饭。几样简单的小菜和着米饭,全真教的戒律是禁食荤腥的,同时也没有酒,不过顾云飞吃得很香。
在这山里,吃饭之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三个人就在星空下坐在外面继续谈论道家的修行之道。虽然说顾云飞暂时不能修炼金丹直指,而全真教的秘法也不能透露,但是一些自己的修行经验还是可以互相讨论的。所以后来就是法远在说,顾云飞在听,而赵兴元则不时的插上几句话。
晚上法远和赵兴元都是用打坐入定来替代睡眠,而顾云飞可就没有这样的功力和境界了,只是在修炼了一会儿随息止念之法后就在最里面的一个小石室中沉沉睡去。
[bookid=1447374,bookname=《三国传人的异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