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不清楚,小红听了李虎的话,马上又跳了起来:“都说那啸翁已过七旬,这口活,听一回少一回了。”
小红这话让李明更加不知所以,口活是听的?
徐妙锦同意一起过去听,李虎便拉上李明同去。
李明宅子里的人喝完了桂花酒醣之后,在小孩子的拉扯下,又散开了,约好了一个时辰后在大成殿外集合。李明李福和刘大胆三人,随着徐府的人一起往那啸翁的场子去听“口活”。
那啸翁的场子就太白楼,走到那楼前,已经看到一个大白布幔上写了个不少字。
“初二浦口啸翁
初三苏州弹词
初四杭州套戏...”
居然就是正月初一空了一天,此后每天都有表演,一直到正月结束。
年前太白楼金掌柜和李明说过笑话,只要他过来,太白楼会给他留个座。李明还想着没有要请吃饭,就说不用了。没想到,居然留座是看这种表演的,心里后悔。
好在李虎早就跟金掌柜说好,每天都要留下两张桌子给他,所以他才敢提看口活的事。
一行人等走到门口的时候,迎宾的小二马上就迎了过来。李爷长李爷短的叫个不停,李明李虎已经习惯了,徐妙锦也不想表露身份,小红听了又不愿意了。
“李爷好大个场面。”呛的李虎脸红。
李福那边又是打赏小二个个都有红包,这下子也算是解了李虎的围,这场面看起来象是李明定下的,用不着李虎出头。
进到太白楼里,里面可真的是座无虚席,吵闹的很。一问才知,一场表演刚结束。
在哪表演呢,一楼一角,本来有张桌子的地方,用布给拉了起来,那场子不大呀。
李明在想,表演口活,一个人表演吗,用什么工具?角先生?也不对呀,今天这个场面,男女老少都有,而且穿的衣服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社会上各个阶层的都在观看。只不过有站,有坐,有的桌上瓜果糕点齐备,有的只有清茶一杯。
金掌柜看到李虎李明过来,满脸堆笑的走了过来。
“金大掌柜,恭喜发财”李明说道。
“金掌柜,还有位吧?”李虎看着一楼好象没有空桌了。
“一起发财,李爷才是发大财,李大人新年高升。”金掌柜拱手,“楼上留了一个雅间,老地方。”老地方说的可正是李明常要的包间,徐妙锦和小红听来,真正以为李明常来这里,到越发的佩服起李明的手段,徐府的人对李明的变化可是知根知底的,到京师也就半年多,已经有这么大个能耐了,真是不俗。
还有到包间单独表演的?会不会太?怎么看着徐妙锦和小红都是兴致极高。
李明还真不知这个口活是什么东西,一定不是什么冰火二重天之类玩法。
二楼与一楼相比档次要高,相对也静。二楼大厅里也有人坐着,也有空的桌子,不同的是桌子上放了个木牌,牌上有字,看来是定下的桌子。
里面坐定之后,金掌柜发话“李爷,还真不知给您几位上什么好,要说那些小食,小的这酒楼还真比不上你那茶馆。”
“金掌柜开玩笑了,我那里只是吃着玩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李明回他。
“见好的就上吧。”李福吩咐。
金掌柜也弄不清楚来的这小姐丫头是什么角色,但也不好意思问。
不一会,大小碟子上了不少,都是瓜子豆子榛子核桃之类的炒货,还有酥糖芝麻糖松子糖之类的糖果,另有榛子糕、糯米糕、芝麻糕之类的糕点,还有就是切好剥好的苹果梨桔子等,林林种种,摆了一桌子。接下来又是上的八宝茶,每个杯里能看到半粒枣飘着,红红的茶水,热气一冒,大冬天的,看着就暖和。
徐妙锦拿了小块的酥糖,玩似的吃着。小红倒是发话了,“这店家真不会做买卖,过来听口活,还要上瓜子核桃,这些嘴里作响,不是污了耳朵。”听了这话,李明心里更奇怪了,不知这口活是什么,但也不敢伸手去拿东西吃,看看别人都不吃,只是喝着茶水之类。
人家小丫头心思还就真的不错,看来口活是要用耳朵好好听的,不是用眼看的,会有人到包间表演吗?
不会,一会一声锣响,不只是包间里静了下来,外面大厅也静了下为,静到什么样子呢。能听到河上的画舫里的声音,能听到外面街上的声音。
这可是大冬天,太白楼是酒楼,冬天的晚上门窗可关的严实着,店里有火盆,有油灯,有红烛。那蜡烛里有点杂质,烧的时候,“噼叭”一响,火焰一跳,仅此而已,声音极小,都能听到。
正月后,周忱那帮人到李明那去蹭茶,座中有人也来听过这口活,他是这样表述的。
“初发声,如空山铁笛,音韵悠扬,继而如鹤唳长空,声彻云汉。少顷,移声户外,刚风过窗椟,尽显凛冽,继而排闼击户,危楼欲动,再而移声向外,风过林梢,阊然荡然,千军万马,驰骋于前,又有两军相角,边鼓发聩,短兵长剑马鸣风啸喊杀不绝,然金声大作,万籁俱止。”
玩的是啥,口技!牛B。
李福过去打赏,一会一白发老头过来谢赏。
“这位爷,正月喜性,小老儿亦是兴致所至,老爷给的金子过了些,不敢收。”
“没事,啸翁神乎其技,给了就收吧。”李虎代回。
“那谢过了,还祝各位爷身体安康,儿孙满堂。”老头说完就走了,这话让徐妙锦和小红脸红了。
“李大财主,刚封了多大一个红包过去呀?”小红问。
“五两。”
“啊,适才那红包里,才包了二十文宝钞,这会会出身便是五两。”丫头不忿。
“小红。”徐妙锦轻喝。
这太白楼每到过年的时候,便会请些艺人过来表演,也只是晚上有,白天这酒楼也是关门大吉。
明天是弹词,李明兴趣,杭州的套戏是什么,他不清楚。一问才知,是变魔术。大套在地上表演,小套在桌上表演,以杭州的戏法最为新奇。另外还有很多是唱戏说书,那些李明估计也听不懂。
................................
出了太白楼,没走几步,有帮孩子从他们身边跑过,有一身量不高,最多也就十五六岁的孩子,经过李福身边时,把他挂在户上的背搭一扯就跑,身法极快,几下一转就没影了。
李福都没反应过来,李虎一下就追了过去,紧跟着的是刘大胆。李明这才反应过来,街上这么多人,居然还有敢当街抢东西。
徐府的人素质极高,在李虎和刘大胆追出去之后,马上就转到了徐妙锦身边。
刘大胆边跑边喊“捉贼”,街上的人纷纷闪开,无奈人实在太多,李虎还是追丢了。抓住了几个孩子问,都说不知,的确不知,那帮孩子都是跑去看吞刀吐火,跑到那就停了。而那个抢了李福钱搭子的泥鳅似的往人多的地方扎,一会就看不见了。
李虎和刘大胆没到一刻就一起回来了,跟着他们两的还有三个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这三人看来是在这一带巡街的。
新年里,李虎也不好发什么脾气。那三个锦衣卫陪着笑:“李大人,哥几个也没料到,大过年的,偷儿还不息着,还劳烦李大人出马。”
“碰着我是小事,就怕真的是什么大人现身了,你们这年就过不安生了。”李虎没好气。
“这位爷是?”那锦衣卫没敢多说话,先冲着李明施了礼。
“本家兄弟。”李虎帮着回。
“李爷!”李明穿的衣服一看就知不是个做官的,可跟着李虎在一起,锦衣卫也不敢怠慢。
“没事,没事,破财消灾。”李明也跟他们回礼。
那钱搭子里钱也不多,红包大致还有二三十个,大大小小加一起,可能也就在二十两银子左右。放在别人眼中,这可是中等人家一年的开支了,在李明眼里,小钱,他没在意。
“倒是让徐姑娘受惊了。”
“是的,怎的碰上李郎中就会有些事端。”看来小红还在为她只得了六十文不爽,这会一丢就二十两银子。
“小红。”没等小红把话说完,徐妙锦打住她的话,瞪了她一眼。
既然李明不追究,那这事就算过去了。李福在一边跟李明说话,一脸的恐慌,李明安慰他,“钱,身外之物,人没事就好。”
........................
这时节,这种人潮,摸人荷包的不少,敢这么明抢真是胆大了,也许是巧合。
李虎上回就知道有人去李明宅子里摸过盘子,今天这事,看来那些人还没有放手,还在盯着李明。
回到家里,刘大胆不得不又给家里人敲了下警钟,看,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着,一点没错。让李明宅子里过年的气氛因为这事压抑了不少,特别是在晚上。
注:关于啸,有文人考证过,古人长啸并不是嗷叫,而是在吹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