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6700000130

第130章 最纯粹的大学

云佳

1925年之前的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1952年之后的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其间,清华的梅贻崎时代历经了真正中西合璧、文理兼通的辉煌。而现在,清华再一次回归到真正的大学,不止是又红又专或者传播知识的概念。

少有大学能抱有一种为国请命的士大夫情结,除了清华。也许基于庚子赔款与预备留美的校史,清华学子比一般的大学生要多一层关于国家荣辱的体会,因此懂得上大学的意义绝不仅是找个好饭碗、为一已的将来安身立命而已,而是怀抱利器,以济天下。清华之所以能“生产”出那么多的国家领导人、社会栋梁、学部委员、两院院士、学者专家,大抵与此有关。他们在清华所受的教育方式便是——春风化雨。

清华是最纯粹的大学,读书不为稻粱谋,但开风气不为帅。在功利思想大面积消解精神品质与责任感的年代,清华在其对世俗的优越驾驭的表象之一下,依然保有不妥协、不一味随波逐流的品格。

它的学风纯粹。在清华,没有精湛的专业附着而能功成名就是不可能的;外界把清华学子的刻苦攻读形容为“苦行僧”,那些特立独行又不想沦为异端和怪人的人们最终能在清华找到皈依。1988年,人们开始意识到“清华学派”的存在事实,在风雨漫漫的20世纪里,它是一支清流。

如今熟火朝天的大学网络对战中,也很少见到清华的学生就排名与好坏喋喋不休。“学在清华”,是北京高校顺口溜中对它的集体评价。人们只是看清华人不停地拿第一,而没有看到他们凌晨两三点还在实验室形只影孤地面对电脑的苦相;人们只是看到清华人考GRE得了2300多的“天文数字”,却没有看到他们把五六百页的词汇书翻成像馒头一样肿起来的“狼狈样”;人们只是看到清华人订了赴美的机票才去美国使馆签证的“狂妄”,却没有看到他们挑灯夜战读破几尺书的艰辛。

它的校风纯粹。办大学是容易的,只要有钱招兵买马、大兴土木——错!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的大学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即便身在乱世的西南联大时期联合北大、南开,清华精神依然成为主导,文化大师与科学精英云集,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大学。在由一所杰出的综合性大学被分割成一所纯工科大学之后,它也能作中国理工科之王。拥有着最好的生源,最好的师资力量。每次提起清华总令人想起麻省理工。

“一骑绝尘,孤独求败”,既反映了清华大学在理工院校内的难以望其项背的地位也体现了清华高远的境界。

清华感觉像个大哥,英俊明朗俊明朗帅气不浮不油稳重可靠。在清华学习。学的不光是些书本死知识,学的也是一种优越。一种氛围,一种叫清华的专业知识。清华出来韵学生自然很自信,全国一流学府出来的学生自是优人一等。外校生去过清华上自习,感觉也很好,觉得自己很博学了,一晚上的学习可用一辈子甚至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是个清华人。遗憾的是清华乏美女,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就像拥挤着单身富翁的美国硅谷。空气中飘荡着过剩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学以致用对清华人来说是容易的。他们经历过极度的刻苦,因而清华人的专业比别人更专业,清华人的创新比别人更创新。在中国,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又主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子如“易得方舟”、“视美乐”等中国第一代学生公司。清华大学还专门为学生创业开辟了清华创业园。现在人驻清华创业园的企业已经达到23家,其中有1/3的公司是清华的毕业生、在校生创立的。也许清华人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们“身在庐山”,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清华“生产”未来。世俗的力量对一所大学精神的败坏也许比一场战争还要大。但清华可以雍容一些。它可以贡献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可以贡献国学大师;它可以造就国家领导人也可以造就特立独行的天才;它可以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也可以不因一笔新的风险投资、一种新产品、一种现实利益而沾沾自喜。

“水木湛清华”,工字厅还在,一代代的清华人还在,荷塘月色还在,清华园便还是世俗中最独立最纯粹的一片净土。

同类推荐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记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母亲在5?12大地震之后,从成都奔向汶川找女儿和亲人的真实经历。在通往汶川的路上,作者和沿途加入的各类寻亲的人们历经了强烈的余震和各种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进入汶川,但是他们却在映秀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遭受地震灾难的家乡父老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在离开映秀的前夜,一轮上悬的明月升起来了!
  • 瑶言

    瑶言

    一切都很明白了,这个集子中的所有都是在我奔跑之后,上桥之前所经历的,怀念的,思考的。在这途中,我并不认为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在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因为,我还在此案。但当我将他们聚拢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审视时,我发现我即将并且我必须走上那座桥了。怀抱着我的过去与幻想,义无反顾地结束我此岸的一切。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情报战:紫幕之月

    情报战:紫幕之月

    (慢热文,耐心哦)她,出身于密探家族,从小便执行各种任务,长大后成为各个商团可敬又恐惧的一代超级神秘密探,几乎全能无敌,但却从不练武;他,曾经辉煌的富二代,转眼已成为破产王子,身负重任来到学校,开始了重振家族企业的巨大任务。一个周密的计划中,两人相遇,她紧紧跟随,他处处提防;她跟不上心中的脚步,他防不过心中的潮水。爱情就像一把利刃,越近,刺得越深,痛得越深。朋友、家人,友情、亲情,似乎都在慢慢远去。一朝计划迷雾揭开,原本两人就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应有如此交集,现却已纠缠不开......
  • 青年枭雄

    青年枭雄

    一个为了寻找真相而出走大城市的青年一个为了报仇而去努力壮大自身的青年就这样走出了黑龙江省漠河县灵泉村
  • 也曾立意要忘记

    也曾立意要忘记

    一对闺蜜和一个孤僻男生的故事。纪念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 超时空进化

    超时空进化

    波澜浩瀚的星空世界,恐怖觉醒,吞噬万物,无数种族陷入末日之中;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件,楚风踏入救世之路,跨越无数战场,屹立世界之巅,逆转一次次末日灾难,执掌无限时空,征战千万位面,超越极限进化,成无上之主!
  • 断血

    断血

    一个强大的家族,公认的废材,在机遇与巧合之下,得到一把断剑,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走向强者之路,但这只是一个梦,现实之中,断剑出世,强者归来。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记起薄荷味的初夏

    记起薄荷味的初夏

    还记得那年匆匆是纯真恋情吗,还记得和她(他)一起学习生涯吗,还记得那个初夏的你们的爱恨情长吗?让我们同去感受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吧!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九死仙尊

    九死仙尊

    穿越万族墓场,踏过亘古仙域!白陌凭借识海中的神秘石片,沟通星辰原灵,一念仙古、掌缘生灭!传说多个世界在此并行,传说九死即可成仙。
  • 异界之流氓邪神

    异界之流氓邪神

    我本地狱,何来正义?神若弃我,我亦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