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8100000039

第39章 史林折枝(10)

出奇兵——摆脱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蒋介石除以湘军、鄂军各一部围攻红二、红六军团,以川军、陕军各一部对付红四方面军外,调集“中央军”薛岳兵团两个纵队,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川、湘、桂敌军各一部约40万人向遵义地区进攻,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放弃原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迅速撤离敌重兵压境的遵义地区,北上渡江到川西或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

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开始北上,一面放出“红军将攻綦江、重庆”的风声,一面兵分三路向土城、赤水方向急进。24日攻占土城,28日在土城东北之青岗坡重创川军郭勋祺部,29日从猿猴、土城南北地区一渡赤水河,进至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准备从泸州上游北渡长江。此时,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川军为阻止红军渡江,以12个旅的兵力向我军进行追击和截击,并加强了长江两岸的防御,薛岳兵团和黔军主力亦从贵州分别向川南猛追,滇军向毕节、镇雄急进,企图截击我军西进。红军北渡长江已不可能。毛泽东当机立断,指挥红军转兵向南,集结扎西,休整待机。各路敌军扑向川南,黔北地区兵力空虚,毛泽东抓住这一弱点,指挥我军由扎西突然掉头东进,由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向敌兵力薄弱的黔北进攻。我军回师黔北,出敌意料,打了蒋介石一个闷棍。我军胜利地进行了遵义战役,5天时间,连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击溃和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蒋介石承认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攻克娄山关后,毛泽东曾即兴填词《忆秦娥·娄山关》,抒发了一代政治家、战略家的壮志豪情,与蒋介石的上述哀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坐镇重庆,亲自策划对中央红军新的围攻。毛泽东则部署以红军一部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敌向东,主力在遵义以西地区寻机歼敌,这使蒋介石产生错觉,认为红军“徘徊于此绝地,乃系大方针未定之表现”,于是采取东西防堵、南北对进的战法,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3月15日,红军集中主力进攻鲁班场周浑元部未果,遂转兵西进,三渡赤水,再入川南。蒋介石认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立即命令各路“追剿”军前堵后追,一直压向川南。我军为迷惑敌人,用一个团的兵力大张旗鼓向古蔺地区前进,以诱敌向西,主力则从敌人间隙中四渡赤水,折回黔北,接着南渡乌江,逼近贵阳,把敌人甩在乌江以北地区。

此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红军兵临城下,蒋介石慌了手脚,一面命令各路“追剿”军急速增援贵阳,一面控制飞机场,准备逃跑。正当各路敌军向贵阳地区猛进的时候,毛泽东又指挥我军急转南下,绕过贵阳,向西挺进,渡过六盘江,乘虚进入云南。云南当局急忙调兵固守昆明,红军又突然掉头向北,胜利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也是整个长征战略转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胜利之役,更是我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还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正如《长征组歌》中所唱:“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就连李德也不得不承认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在战略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有利的局势”。

创奇迹——征服雪山草地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在会理进行了短期休整,然后继续北上。在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同彝族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并争取了其他彝族部落的保持中立,从而顺利通过大凉山,急速向大渡河兼程前进。红军来到水急山陡的安顺场渡口一带,滔滔河水咆哮奔腾,仿佛还在讲述70年前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的悲壮故事,蒋介石也正企图凭借天险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然而,蒋介石高兴得太早了。我一部分红军在安顺场由17名勇士开路,强渡成功;大部分以无比顽强的毅力,两天两夜急行军160公里,抢在敌人之前赶到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河成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那变化莫测、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那一幕幕惊险壮烈的战斗场面,在老红军们记忆的屏幕上久久定格,形成讲与后人的永恒故事。有正确路线的指引,有无所畏惧的英勇红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强敌,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天险!

夺取泸定桥的当天晚上,中共中央在泸定城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北进军,避开人口稠密地区,过雪山草地一线,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这座雪山就是夹金山,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气候变化无常,时晴时阴,时雨时雪,忽而狂风大作,忽而冰雹骤降,有“神山”之称。当地有首歌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广大红军指战员长途转战至此,又衣着单薄,要越过这人迹罕至的雪山,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红军是钢铁铸成的英雄汉。他们在“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鼓舞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军夹金山。先头部队边开路边行进,稍有不慎,就会滑下雪崖而葬身雪窟。他们手拉着手,艰难地前行,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渴了就抓把雪解渴,累了也不敢休息,因为一坐下就有再也站不起来的危险。有的伤病员倒在雪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长眠于此,融入了那个圣洁的冰雪世界。不少战士在冰天雪地里还穿着草鞋,有的人找到破布把脚包了起来,大多数人没有包,脚都冻伤了。许多战士的脚被冰碴划破,鲜血直流。越往山顶走,空气更加稀薄,让人觉得胸闷腿沉,攀登也更为艰难。但是,红军指战员们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携扶,执著前行,克服重重险阻,硬是用血肉之躯征服了“神山”。

在征服雪山的英雄群体中,年长者有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朱德这些50岁左右的人,他们都不骑马,和年轻战士们一样,徒步行进在雪山之上。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虽然年轻,但体质较弱,在夹金山顶由于缺氧几次晕倒,在同志们极力协助下才渡过难关。毛泽东是6月17日登山的,那天早晨,他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手拄木棍,沿着前面部队踏出的又陡又滑的雪路,向山顶攀登。他把马让给伤病员使用,并且给大家鼓劲说:“多有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最困难的还是女同志,她们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刚生过小孩或正在怀孕,爬起雪山来特别困难,但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勇敢顽强。女战士王泉媛正赶上来例假,严寒之中小腹疼痛难忍,脸色苍白,战友们都关切地询问她,她咬着牙说:“没事,能走!”李坚真看到身边的马夫、运输员都晕倒了,便和战友们咬紧牙关,跪着爬行,不但自己过了雪山,还把伤病员及担架、药箱也都拉过了大雪山。艰苦卓绝的人间奇迹就是这样诞生在红军脚下。

翻过夹金山,中央红军到达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懋功会师后,红军实力大大增强,士气空前高涨。在两河口会议上中央政治局通过新的战略方针,即集中主力向北进攻,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迎接全国抗日民族运动高潮。但是,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却主张向川、康、藏边境退却,中央否决了张国焘的退却路线,决定继续北上。1935年7月上旬,红军连续翻越几座大雪山后,到达四川松潘的毛儿盖。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再次强调北上战略。会后,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北进,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英勇的红军又踏上了征服大草地的艰难途程。

川西北草原又名松潘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连接地段,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4000米,远远望去,像一片灰绿色的海洋,茫茫无际,不见一棵树木,一片村舍,没有人烟,没有生气。茫茫草地,无路可走,担任探路任务的红四团好不容易才请来藏族向导,踏着千年沼泽的草甸,在水草深处寻找出一条曲折的小路来。但由于连日阴雨不断,先头部队设置的路标很容易就被淹没了,战士们一不小心就陷入沼泽,越用力挣扎,陷得越深,竟于没顶,被污泥所吞噬。要是掉了队或迷了路,尤其晚上误入泥潭,往往九死一生。

饥饿,时时困扰着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成为草地行军中最大的威胁。尽管进草地前各部队都做了一些筹粮准备,但因条件所限,所筹粮食离实际需求相差很远。进入草地后战士的身上背着的一小袋青裸麦粒或麦粉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数着颗数或一小撮一小撮省着吃。行军未及一半,有的部队即告断粮,为了生存,只好沿途挖野菜充饥,有时会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牺牲生命。可食的野菜吃完后,便不得不宰杀坐骑或其他牲口。当牲口也没有可宰的了,战士们只好吃草根,咽树皮,甚至煮食自己的皮鞋皮带等。有的战士体力渐渐不支,走着走着就突然倒下,再也起不来了。

草原的天气变化莫测,昼夜温差很大。红军战士体弱衣单,饥寒交迫,夜晚来临,风卷雪花扑面而来,寒彻体腑,每当黑夜过去,露营地上便留下许多长眠的英灵。残酷邪恶的草地,不知夺去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拖垮了多少热血男儿,但是英雄的红军并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友的牺牲所吓倒,他们心中珍藏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前仆后继,勇敢前行。红三军某连的炊事班共九个人,进入草地后,为使全连战士有热水饮用和烫脚用,炊事员们轮流挑着那口沉重的铜锅,一个倒下了,第二个含泪挑起锅继续走下去,最后这口铜锅挑在了司务长的肩上,因为炊事班的同志全都牺牲了……

草地跋涉过程,自然条件之恶劣,饥寒交迫之袭击,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但红军战上不是普通人,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者,所以他们能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不怕困难、征服自然的壮歌,奏响高亢的战斗进行曲,从而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的军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

经过六天六夜艰难跋涉,右路军走出松潘草原。随后,在毛泽东率领下(俄界会议后,北上红军改称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进入甘南地区,突破敌军“渭河封锁线”,越过六盘山,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历经千难万险、千波百折,共同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至此,历时两年,长达数万里的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长征,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是一种考验,对于中国革命,则是一种厚赠。笔者粗线条勾勒中央红军长征足迹之时,会时时想起孟子那段富有深意的评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红军经历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前的空前惨重的挫折之后,战胜自身的错误,战胜强敌,战胜自然,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壮举,其理想、信念、精神、情怀,臻于炉火纯青,战斗力大为增强。他们把真理的种子播撒在艰苦转战所至之处的人民心中,然后肩负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北上抗日,迎接新的战斗。

长征,推进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这是毫无疑问的。血染湘江的悲壮惨烈,四渡赤水的用兵谋略,飞夺泸定桥的传奇故事,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不管是作为直观实在的英雄事迹,还是作为逻辑实在的革命精神,都将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和继承下去,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贵如生命的革命财富。

§§§第10节奠基——纪念党中央进驻延安70周年

主要参考书目:

①《红军长征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2),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③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④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在老红军的记忆里,那是一个永难忘怀的日子。

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上,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茫茫历史烟云中,那是一个闪光的日子。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篇页。那一天,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将岷山飞雪和陕北黄土踏成了激扬的旋律;那一天,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潇洒地挥动臂膀,用打着补丁的衣袖擦亮了延安古城的太阳。

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和延安期间,胜利地领导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锻造出辉煌的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眸沧桑,审视足迹,考察党中央进驻陕北的特殊意义,那份温暖的情感,竟久久地洋溢在心头……

延安——党中央的“新家”,这新家充满希望

延安城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上黄河支流延河中段的一个小盆地内,“处万山峡谷之中,水势分南拱北冲之要,三山鼎峙,二水带围,观风者占为胜概”。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从隋唐以来,一直是郡、州、道、路、府的治所所在,管辖陕北各县。唯民国年间设立了榆林道,陕北的政治中心才北移。果然“风水宝地”,当中共中央落脚此处,这个偏僻的地方很快成为中国革命的神经中枢,点燃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曙光。

在党中央进驻延安之前,至少有几件事是值得提及的。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10月2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讨论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行动方针,作出了把陕北作为全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随后,中央红军南下到达甘泉县下寺湾,在这里纠正了陕北肃反错误,释放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习仲勋等受害同志,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同类推荐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ON THE SACRED DISEASE

    ON THE SACRED DISE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前燕

    一见倾情,二见倾心,三见……提亲。未成亲,她却想着别人,私奔了。幸福,很遥远,也很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文是一对鸳鸯的温馨欢乐剧。笨笨的姑娘偶尔会灵光,灵光的公子偶尔会变笨。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和妖精称兄道弟,跟菩萨吹牛扯皮,西天取经可以,工资待遇你要先说清楚了。降妖除魔也行,你能给我付多少钱辛苦费?别说我贪财,给徒弟发工资要用钱,吃KFC全家桶也要钱,给女朋友买礼物还要钱!看贪财唐僧颠覆传统的另类取经之旅……
  • 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

    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

    这是一个明末富家小姐,于乱世相逢满清缔造一统天下基业的睿亲王爷,两人之间的相爱相知与情仇,一切尽在《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请大家支持观读。
  • 绛墨江湖

    绛墨江湖

    天机宝图重现江湖,正魔两道倾力抢夺,江湖再起腥风血雨!更有痴心男女搅乱其中……随着最后大决战的来临,惊天阴谋也渐渐呈现于世……原来江湖一切的争斗和杀戮,只是个别人为满足私心而一手造成的人间悲剧……
  • 美人谋:替嫁罪妃

    美人谋:替嫁罪妃

    新婚之夜,一纸离婚协议书让她意外身亡。穿越异世,成为一名命不由己的丫鬟。替主进宫,却遭帝王嫌弃。在后宫中,她如屡薄冰,却始终分不清孰真孰假。害她的人救她,她信的人害她,在她丫鬟身世的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秘密?而帝王,又能否是她携手一生一世的人?又能否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若不能,放她自由。美人谋,不过谋性命无忧。
  • 我是教练第一部

    我是教练第一部

    从英国到中国杨乐为了成为足球教练赌上一切从校园到女足杨乐拿到属于他的第一份荣耀从临危受命到亚洲冠军杨乐将率领最弱之队接受一切挑战邂逅穆里尼奥会迎来何种机遇?中国教练又将以何种方式前往国米?百年豪门为何会一病不起?杨乐又将如何逆境翻盘?对不起,我是教练,这个比赛我要赢!
  • 桃花错

    桃花错

    这是一个大家小姐邂逅良人却又遭抛弃的故事。都说美丽的女子——多命薄都说娇艳的女子——多惹祸诉一段动人的凄美,寄一瞬间心疼的割舍,风不忍吹,雨不忍落,想像中的春花秋月,却成了他人的匆匆过客!春已去,桃花落,青山不改,情已错!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