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8200000036

第36章 想象力变革教育(2)

巴贝丝女士抛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名词——“想象力指数”。所谓“想象力指数”,是指将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鼓励学员发挥创造性,去解决商业和管理中的问题。这是为MBA设计的全新评判标准,也暗含了对现行MBA教育方式的调整。这让听众真切感受到顶级商学院的风范。实际上,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从1943年创立至今,他们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

全球化愈演愈烈,商业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管理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MBA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管理是门艺术,可商学院在招生时,总是用GMAT考试的分数来筛选学生。而政府、公众甚至媒体在衡量商学院时,也毫无例外地比较学员的GMAT分数。让巴贝丝颇为担忧的是,这种“唯分数论”已经渗透到教学中,商学院习惯于给学生填塞观念,让他们照搬、模仿,使学员不由自主地成为考试专家,应付考试。但事实上,管理者的许多特质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

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当手持MBA文凭的毕业生走进公司,常常会不知所措。因为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他们脑海中那些理论,也就是那些在教科书上被众多案例佐证、“屡试不爽”的经典理论,却怎么也无法运用到实际中。这些学员习惯从传统的管理经验、营销方法中寻找答案,却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于是,他们既没有勇气进行技术创新,也不能创造性地制定企业战略。

对于这样的困境,只有具备想象力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因为市场竞争中千奇百怪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培养企业家的商学院来说,一套新的评估体系和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商业世界在指标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消费者价格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等等,但如果我们在商学院的教育中增加一个“想象力指数”,我们就能发展得更好。

“想象力指数”显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将为打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想象力是制胜之道

战争似乎是人类的爱好。之所以人类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是因为政治家的想象力有限,没办法艺术地解决争端。想象力不仅是政治家的必需素质,更是商业精英的制胜之道。

终生学习也是应对变革的途径之一,学习固然不可缺少,但年复一年地学习和复制,会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每个人都去寻找既有的解决方案,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商业模式也会止步不前。一旦遇到从前没出现过的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想象力比学习力更重要。在商品供过于求、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绝妙的点子、与众不同的策略是取胜的关键,这当然离不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想象力成了稀缺资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无限的想象力,而且有很大的好奇心。遗憾的是,毕业后这些宝贵的品质就不复存在。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在正规教育中存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今天的小孩从3岁就开始训练大脑,阅读、背诵。这样能记住信息,却无法让我们拥有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一成不变的学习抹杀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性。

为了留住想象力,应当坚持三个重要原则:学员永远没有错误的答案;不同学员的想法都是好的,绝对没有愚蠢的想法;抛弃对新点子的判断标准。

我们从小到大,已经不知不觉套上了思维的紧箍咒。在我们的想象力开始驰骋之前,总有一种声音会响起:不,那不对,那肯定不行。我们自己禁锢了自己的想法、无法自由思考,我们必须把这些令人讨厌的标准彻底删除。

MBA不是一根魔杖

虽然全球的商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MBA火爆异常,但越来越多的CEO却抱怨,MBA毕业生“多如牛毛”,但他们除了夸夸其谈,什么也干不了。

对于MBA的质疑,学员和商学院都有责任。许多人学MBA时都没搞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有的仅仅是为了文凭。对他们来说,一张MBA文凭就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护照,它直接等同于翻倍的年薪。但是,雇主是要看你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创造多少价值,而不会仅仅因为你有MBA文凭就一直支付给你高薪,如果你没有实际能力,照样会被解雇的。

一些学生从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有困难,所以他们选择了MBA。然而MBA不是一根魔杖,它无法将毫无经验、尚未成熟的大学毕业生变成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常常有一些学员,他们前几年学习了MBA,又回校学习EMBA(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其实两种课程本身并没有太大差异,而是这些学员通过几年实践,了解了真实的商业运作,自己发生了改变,也发现了不少新问题,于是回来充电。在学习MBA之前,接受正规教育和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懂得MBA的真正价值。否则,指望在商学院待上两年就有能力进行管理,完全是幻想。

另一个问题是出在商学院身上。MBA和EMBA不是商学院的摇钱树,这些项目意在培养商界精英。然而,未来的商业世界是未知的。公司会变化、合并甚至消失,一些新行业可能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因此,商学院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学会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想象力可以重新获得,商学院应该提供的是帮助学员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帮他们解决实际面临的具体问题。如果只是教你解决具体问题,并不能给你带来10年或者20年长久时间的好处,把工具教给学员,能够让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受益无穷……

想象力统治财富

如何使知识迅速转化为能力?如何使MBA的程序成为得心应手的管理艺术?有没有加速这一过程的方法?后面论述的想象训练就是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的。

管理大师邓肯说,严格说来,管理没有原理,管理不是科学,更像是一门艺术。和过去相比,今天的商业形势已经大不相同,简单了解商业世界中的事件与数据还远远不够,知识几乎在学习之时就已经过时。企业界对管理人才的渴求没有降低,而是与日俱增。

什么折断了人类的“翅膀”?

从人的潜能来说,人本来是可以“飞”的,是一飞冲天的“大鹏”,但为什么人类却只能在地上“行走”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符号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折断了人的想象的翅膀。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这立即在内华达引起轩然大波。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却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

三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预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会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待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为两只天鹅感到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人们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辞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这两项列入法律是否起因于那位母亲的官司,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美国人非常清楚,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

心理学家曾多次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想象力做测验,结论表明,越是年长的人越是缺乏想象力,大学生不如中学生,中学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小朋友。为什么?因为年长者的知识、经验积累成了人的想象力的严重束缚,这实在是一大悲哀。人的精神生活的美好,人的快乐感、幸福感是一刻也离不开想象力的,离开想象力的人的生活无异于枯木死水、行尸走肉。

学校教育是失败的吗?

爱因斯坦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你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经历吗?在1905年他26岁以前,从来没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人才,没有人发现过他,他所有的老师包括父母都不看好他。读中学时,训导主任曾经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考大学都难,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大学,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实在不敢恭维,毕业后连找个工作都困难,好不容易在专利局当上了个小职员。

然而,就是这个曾经十分笨拙,学习成绩平平,谁也不曾看好的人,却掀起了一场物理学的革命。

众所周知,爱迪生只读了三个月小学,就不得不中途退学,因为他总是爱问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使得老师十分不耐烦。但是,就是这个被老师认为是不正常的人成为具有1903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大王。

达尔文是个差生,老师不喜欢他,他的父亲瞧不起他,训斥他就知道玩狗之类的,没有出息。但是,就是这个被认为没出息的人发现了进化论。

丘吉尔、郭沫若等在学校里都不是成绩优异的人,但是他们都成为灿烂的巨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什么成绩不佳、不被传统认识所认可的人竟干成了大事,而很多成绩优异的人却表现平平呢?

英国着名的脑科学专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作了透辟的分析。

他根据大量事实指出,当今的学校教育,几乎全都忽视非语言知识教育这个方面,因而也就忽视了对右脑思维能力(如直觉能力)的开发,而布莱克斯利以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功,多半还是依靠他的直觉方面曾经得到过多大程度的意外发展”。他之所以说是“意外”,就是因为当今的教育是不会自觉地去发展这个方面的。他举出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为例。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一些工程师原来在学院学习时最后两年的成绩,与其所在公司对他们的独创性等级评定之间,加以相关比较,结果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只为26%。而对56位物理学家的类似研究提供的相关性只为21%。另外,在给267名学院学生设计的一个测量直觉思维能力的测验中,将所得分数与他们正规学习的累计成绩平均数相比较,结果是实际上不相关(相关系数仅为0.048)。

布莱克斯利的观点是深刻的,但是,并没有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自我,做“对”了自我,做“定”了自我,做“绝”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的最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黄金位”论。

有一天,在俄罗斯的某座城市里,有位中年人在实验室将一种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后,培养基中只有双小核草履虫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其培养草履虫中,中年人没有发现有一种虫子攻击另一种虫子的现象,只发现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将大草履虫赶出了培养基。于是,中年人又做了另一种实验,他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平衡。这两种虫子虽然也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据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虫光顾的那一部分。

做这个实验的中年人叫格乌司,人们把他这种发现称为格乌司原理,也叫“生态位现象”。

生态位现象启示我们要回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位置”,去认识“时间”。因此,要做到知彼知己,就要知天知地。

“黄金位”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最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所从事的事情是最合适的,可谓时来运转。你的机遇、际遇俯拾皆是。

二是最佳的空间(地点)。在这个地方,你如同蛟龙入海,鱼儿入水,可以畅游,如同鹰击长空,奋发有为。

三是最佳的人际关系。你的领导是赏识你的人,你的同事是支持你的人,周围的人是赞成你的人,大家都志同道合。

四是最小的摩擦。在这样的时间、空间、人际环境中,摩擦最少,关系最融洽,你的人气最旺,你干什么都得心应手。

美国着名思想家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和位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天职就是召唤。有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一切空间都向他开放。他的天职悄悄地邀约他竭尽全力永无止境地到它那里去。他就像河上的一条小船,到处碰壁,而只在一个方向上畅通无阻。在这个方向上,一切障碍都被消除了,他安静地漂向越来越深的河道,进入广阔无垠的大海。这种才能、这种召唤取决于他的肌体组织或普遍的灵魂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方式。他倾向于做那种对他来说容易去做,并且做过有好处,而别人都不能做的事。他没有对手,因为他越真实地考虑自己的能力,他的工作就越表现出与其他任何人工作的差异。他的雄心与他的能力完全成正比。山顶的高度取决于山基的宽度。每个人都接受了力量的召唤去做某种与众不同之事,没有人会听到其他任何召唤。”

爱因斯坦是那么笨拙,他的学习成绩糟糕,他做的小板凳就更是糟糕透顶,但是,别人都不曾想过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他却能够如痴如醉地钻了进去,就像是做游戏一般。

爱迪生是那么怪异,但是他做起实验来却非同寻常,好像是个天生的发明家。

同类推荐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仿佛宫崎骏动漫里的角色,苏青是自在的艺术家,艾莉是忘了魔法的女孩,两人在某个夜晚相遇,艾莉就此踏上了一段自我蜕变的觉醒之旅。每日奔波在爱情、职场、家庭等不同场景,艾莉期待、失落、开心、愤怒、委屈、无助……在充满生活感的小说情节中,艾莉是你,也是我。作者深具巧思地在苏青与艾莉的对话中渗透进萨提亚模式治疗理论,充满疗愈感与内在探索,也饱含着智慧与顿悟。这个深缓美好的心理故事,仿佛一个温柔贴心的倾听者,又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领你与内在的自我温柔地靠近,探索内心未曾开启的宝藏,发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强大力量。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巅峰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作者将本书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 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

    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

    本书教你如何主动向自己的第六感靠拢,主动思考,主动和心灵作交流。当我们应和了自己的第六感,随之便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身边那些微小的变化、细枝末节的相互联系,并追根溯源,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去思考身边的人或事。这便是在我们第六感支配下的全新思维方式。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古琴疏

    古琴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遇见最好的自己:写给未来的999封信

    遇见最好的自己:写给未来的999封信

    写了999封信,传递给我们999次感动。在感动背后,我们也学会了坚强。我们不能让生命的 能量流失。为了我们最初的固执和真心。我们能够把曾经的信念找回来并与真实的自己相遇,与自己真诚地和解。知道自己有什么要去改变,有什么要去克服,甚至可以大肆庆祝自己的失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完 美。不用再逼自己成为更美好的人,也不用再强迫自己成为别人,就像出污泥的莲花已经展开,它生来就是一朵完美的莲花,完全不必与玫瑰比较,也不必努力成为一朵“更好的莲花”,因为现在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 潇湘稚子

    潇湘稚子

    理想与现实的脱轨,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的单纯性,它们之间的猛烈碰撞又会激出怎样的火花?在生存与发展面前,又该做出如何的抉择?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灵人之狼人契约

    猎灵人之狼人契约

    传说,在月圆之夜,对镜戴红妆,是人是狼便能见分晓。人说,她是后背绣着诡异图案的狼族公主,为了寻找狼族失落的九天濯印而来。他说,除了我,谁也不能伤她分毫。她说,我为契约而生,亦不会轻易踏上黄泉之路。它说,巫咒师的人皮圈会在暗夜的深处,静静的蛰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食香

    农家食香

    一朝穿成农家傻女,父亲早逝,母亲寡弱,弟弟年幼,还有一个身份成迷的家伙一起混饭吃,这日子实在太难过!傻?那是以前。神马?你是落难世子!好吧,美食凭借力,送君上青云。多年后……喂,前头的帅哥,你还记得云家村畔的云小溪么!书友交流群:368295994,敲门砖为任一角色名~欢迎大家前来勾搭~(*^__^*)
  • 洞玄子

    洞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 别的悲喜剧)》为“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别 的悲喜剧)》收录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改编缩写的两篇故事。
  • 英雄联盟之顶峰荣耀

    英雄联盟之顶峰荣耀

    这是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故事。这是一个如梦似幻却遥不可及的美梦。这是一个讲述少年背负和追逐梦想的篇章。你愿意怎样度过你的青春?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还是让所有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一切,都在于你如何选择。当林效宇遇见与他一样偏执却拥有天赋的人之后,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