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7600000011

第11章 悬壶之家

15岁时,我就明白,此生只能走从医这条路,当医生,当好医生。而好医生在我心目中的标准,就是父亲。

——柴瑞霁

万荣县荣河镇的一条巷子里,是柴浩然老先生的家,许多关于柴家悬壶济世的故事由此生发,广为流传,至今不衰。人们说,昔日柴家院子里放一口大缸,里面总是堆满白面馒头,间或有人用粗布巾包着三五颗鸡蛋,一盒三毛钱的饼干,那是一批又一批的患者给柴浩然老先生的医资。他们说着感谢的话,眼里充满崇敬。那时候,柴家的几个孩子隐隐觉得,父亲让他们立志学医是多么的英明。只有这一刻,他们会忘记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带来的自卑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走进现在的柴家,前院老上房门楣上悬挂着几块牌匾,“德润乡里”、“以医益邑”,从乡邻赞誉之词里可以一窥柴老先生的医德医风。扑面而来的药香,精致的窗棂,廊前的石雕柱础,以及印满岁月痕迹的青石阶,无不隐隐透露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与毫不张扬的家风。后院两间上房、三间厢房,无论外观还是里面的陈设,都极简单素朴,令人无法相信,这就是着名的世家中医老宅。想象昔日,四乡八村的人们或骑驴或赶马车,风尘仆仆送来病人,只要进了这个宅子,就感到亲人的性命有了保障,病痛就会缓解继而痊愈,这段值得记录的历史,是中国乡村曾经的风景。

方圆流传着一句话,柴老先生如果治不好的病,那就等于判了死刑,无须再寻他医。民间的口碑是最具说服力的广告和宣传,名医的名气和威望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人间最大的善事。

人们喜欢看柴老先生诊脉,无论是愁眉苦脸还是呻吟不断的患者,他都不会紧张或慌乱,谈笑风生地请患者坐下,然后神情自若地把手指搭在患者的腕上,不再说话。一番望、闻、问、切后,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手指上的香烟就会少了一截。然后低头刷刷开方并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这时候,人们才看到一缕青烟从他鼻孔徐徐而出。那种从容,那种镇定,那种胸有成竹,那种大医的风度,无形中传递给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荣河镇那时叫做荣河县,出名医就像万荣出笑话一样毋庸置疑。也许,是与丰厚的黄河文化底蕴有关,还是上天格外地眷顾这块以干旱闻名的土地?就连不可一世的汉武帝,也曾驾楼船渡黄河至汾水进后土祠,于轩辕黄帝扫地坛前祭祀后土圣母,流下千古绝唱《秋风辞》以及因辞而建的秋风楼。皇帝们不断地来,汉宣帝、元帝、成帝、哀帝,东汉光武帝,唐玄宗李隆基和宠妃杨玉环,宋真宗,等等,那是怎样宏大热闹的一番情景?再后来,京都迁至北京,建起了天、地坛,皇帝们便不再跋山涉水地辛苦了。

柴老先生曾用名柴秉纲,晚号简斋医叟,四岁会识字,六岁能背诵,小学毕业后便跟随父亲柴继羔医文并读。父亲不但学识渊博,历任太原、临汾、长治、运城等地中学校长,而且精通中医并擅长书法,隰县有名的景点“小西天”就是他题的。在父亲的指点下,柴浩然先生从最简单的《医学三字经》、《药性歌括》、《汤头歌括》开始,晨起诵读,午后聆听讲解,同时兼习书法。父亲看他悟性颇好,便送他拜到名医谢荩伯门下。

谢家与柴家世交,谢荩伯专攻《伤寒论》,家学渊源,医道精深,治学严谨。要求门人从经典着作入手,每日鸡鸣起诵,早饭后习字并抄录读本,下午仍然背诵,傍晚才为学生讲解。柴老先生从13岁起,吃住都在谢家,天天凌晨起床跟着谢荩伯背书,按照老师的要求大声朗诵,嘴唇都背肿了。五年里,不说中医看家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濒湖脉学》、《温病条辨》等必读之着,也不说背诵的滚瓜烂熟的药典汤头,就是《红楼梦》、《水浒》等古典名着,也能大段地背诵。三年过后,他白日随师侍诊,晚上结合临床听老师解难释疑。五年后,他开始独立临床。扎实的童子功是非凡悟性的活水源头,再加天赋与勤奋,后来成为一代名医便是必然。为了摒弃门户之见,又拜本邑擅治温病、人称周一副(意指一副药立起沉疴)的周紫微老先生三年,无论侍诊还是抄写医案经典,都勤勉执着,深得老先生喜爱。柴老先生虽师承名家,但仍然不满足,在1953年到1954年间,两次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遍求名医,以补自己之不足。他还混入病人之中,学习当地名医的用药套路,与自己对比。陆渊雷、张赞臣、叶橘泉、承淡安、陆瘦燕等江南医界名流,都颇赏识这位北方年轻人的勤奋好学与悟性。

那时候的柴家,又仿佛一处交流医术的研究会所,每逢集市这天,宽敞的上房就成为柴老先生师兄弟们、前贤名家的聚集之地。名医牛吉辰、牛吉六、李子先、范焕文等经常在柴家歇宿用饭,然后大家切磋医道,互相学习,气氛热烈而融洽。偶尔的声高声低也是因为对病症的临床体会与见解的争论。

1958年后的三年里,老先生又受聘为晋南专署中医进修班、西学中班等七个班次执教,主讲《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到了60年代,先后带徒10多名,主讲中医院校一、二版基础教材及《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父亲的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读书习惯,影响着他的孩子们,尤其是老二柴瑞霁,人们从他日后的从医风格和行事严谨的态度中,明显地看到柴老先生当年的风范。

有关柴老先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在缺医少药的乡村百姓中间尤为流传,神方,怪方,奇方,看似平常却非寻常,人们说,病邪只要让老先生撞上,没有不除的道理,老天派华佗转世就是来拯救万众的。

举两例医案:80年代初,由名中医组成的医疗队下乡到芮城,一位患胃痉挛多年的女患者慕名而来,先到的一位医生为其诊脉后说:“两味药就能把你的病治了,这是经方。白芍药30克,甘草15克。”第二天患者来复诊,问:“好点了吗?”答:“好像有一点好。”医生明白了,说:“我们还有位名医,马上就到,你等等他。”

柴老先生来了,诊脉后说:两味药,白芍药15克,甘草30克。第二天患者提着自己蒸的大白馍,喜眉笑脸地来了。“先生真是神呀,我吃颠茄片也止不住的老病让你两味药就治住了。”柴老先生又调了方子,三副药痊愈。

那位同行佩服地说:“咱也是医生,咋有脸吃人家的白馍?看来这经方也不能照搬。”

经方是医圣张仲景留下的经典药方,历经数千年的验证,仍然是中医们首选的治疗药方。但诊断之准确是前提,同样是经方,运用不当就会使经方起不到应有的效用,这就是名医与庸医的区别。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位景姓患者感冒20多天好不了,先是鼻塞头痛,后发展为全身骨头痛,吃药打针输液皆无效,而且越来越重,家人怀疑是其它难症。经人推荐翻山越岭到中医院挂了柴老先生的专家门诊,先生开了两剂药: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

患者疑惑地问:“就这四味药能治好我的病?”

先生拍拍他肩膀笑了:“记着,水煎服,一天一剂,两天后就不用再吃药了。”

果然,一副药下去,当天症状减轻,两天后,痊愈。这位患者后来到处对人说柴老先生有治感冒的怪方,属天下一绝。其实他不懂,这就是经方,并非奇方、怪方。

柴老先生培养的孩子中,表侄李致重,属中医界的重量级人物,中国中医药大学首届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副主编,当过全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在香港一所大学当教授多年,是柴老先生引以为荣的一个。大女儿柴瑞雪,专攻妇科,在一方颇有声望;大儿子柴瑞霭,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指导老师,曾经是运城市中医院院长,现在是运城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三儿子柴瑞震,从事临床多年,现为北京一家医学杂志主编;孙子柴巍,是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次孙柴昆,是附属医院大夫;孙女柴岩,中心医院中医科大夫;孙女柴凝馨,也就是老二柴瑞霁的小女儿,就读于北京一所中医药大学。据业内人士提供,像这样的世家中医在山西也寥寥无几。

许多时候,老二柴瑞霁就坐在柴老先生身边,誊方子,看他诊脉。十多年后,仙逝的柴老先生若知道他付出心血的这个老二,不但完全继承了他的医术,而且还超出他想象盖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医院,拯救民众的功效与范围已非昔日可比,一定会倍感欣慰。

同类推荐
  • 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

    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

    本书源自七十多年前现代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凌叔华夫妇的独生女儿陈小滢的纪念册,书中以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为背景,将伟大时代名家名人的墨迹出版,可以使读者触摸历史,感受名家的丰富的学识,闪光的思想和他们的人格魅力。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仙根的传说

    仙根的传说

    本书系永德仙根的民间故事集,其内容从四个方面:“仙根的由来”、“仙根托梦于人”、“向仙根借兵因迎战”以及和“仙根”有关的其他传说来收集民间故事。
  •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当代诗歌是在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直接号召下诞生和发展的。诗歌寻求自己的直接领地,那就是人们的感情世界。在新的时代里,诗歌表现新的感情,而且实践着新的抒发感情的方式。
热门推荐
  • 贴身司机

    贴身司机

    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大智慧,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洞察力,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与领导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在前行的路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 年少那几年

    年少那几年

    青春那点事,有苦有累也有痛,当然也有很多快乐,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代来点点回忆,回忆一下青春,当然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可以在书中随作者一起体验,本文作者为新手,不喜勿喷。
  • 一地落叶

    一地落叶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一个散文随笔结集。其中一部分为得胜路记忆,叙述的是一条老街的沧桑,一个人的徘徊。另一部分为人类遗存素描,呈现的是一个人在万年光阴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最后一部分为应急而写的文字,只有短短五篇,是作文背后的作文。可以说,这是一本安静的书,一本疼痛的书,一本温暖的书,一本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的书。
  • 女帝的后宫日常

    女帝的后宫日常

    当不学无术的吃货被告知是女皇陛下。“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劳累的人?”“是臣。陛下,臣想请个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太傅!朕错了!朕这就起床早朝……”流落民间三年的女帝重返朝堂,她却失忆得彻底。
  • 战帝系列(五)

    战帝系列(五)

    尤无几顿觉这是他生平所遇到的最可怕攻击之一!战传说的剑法具有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穿透力,让他人在战传说的剑前,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无论以何种方式,都难以改变他洞穿一切的剑势……
  • Q星球的最后一个人

    Q星球的最后一个人

    《Q星球的最后一个人》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刘万里)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潜能,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训练和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 服务精神

    服务精神

    中国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水平、意识、方法,素养、品质和标准?服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着无穷的价值,而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规范和方法又是创造企业利润的价值源泉。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中国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客户服务经理及其管理层;一线服务经理和一线服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与客户接触的其他服务人员或业务人员。
  • 小英雄

    小英雄

    还在上大三的韩石,在女友的介绍下进了美女公会——紫轩阁,阴差阳错下开始了他欢乐的游戏生涯。《英雄时代》是款根据英雄无敌改编的游戏,英雄所率领的部队会随着英雄的强大而强大。已有完本作品《英雄无敌之地下城》,本书风格依旧,不过分YY,不种马,稍添了些暧昧,作者致力于打造“平凡人也有春天”系列作品。
  • 千歌诀

    千歌诀

    白水,从小被一对乌林村的夫妇收养的孤儿,这时一个叫做牛厉的男人来到了这里,他就像白水的父亲一样对待他,之后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