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31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引子

一、义理史学名称的界定

两宋时期,不同风格的史家和史着大量涌现,造就了一个史学的繁荣时代。诚如着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同时,宋朝又是一个理学勃兴的时代。其在北宋庆历之际开始崛起,进入南宋,成为了主流学派。“理学的诞生及其衍变,是中国本土哲学继先秦之后发展的又一高峰,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只关注于两个领域的专门研究,完全忽视了二者的相互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随着理学评价的“正常化”,才有学者开始探讨两宋理学和史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汤勤福先生说:理学先驱们的治经论史、以史阐经的学术风格,开启了两宋理学重视史学的先河。“范学辉说:宋代史学由经学化开始而最终走入理学化的道路。”罗炳良说,宋元明时期中国传统史学产生出两大史学思潮,其中之一就是义理化史学思潮。张伟也指出:北宋中期,伴随着义理之学的兴起,学术界一时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繁荣局面,体现在史学领域,一个显着的变化就是以求道、明道为宗旨的义理史学初露端倪。一些理学家的史学着作也开始受到重视,如胡宏的《皇王大纪》、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黄震的《古今纪要》等。

由于理学家们的史学观念受理学的影响很大,完全不同于“传统”史家,故他们的史学被称为“理学化史学”、史学的理学化“或者”义理化的史学。“表面来看,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是等同的,也都比较鲜明地指出了宋代”新史学“的特点。但笔者认为,用”义理史学“指称宋代特别是南宋”新史学,应该说最为恰当。在说明原因之前,下面先对几个有关宋明学术的通用概念做个简单的分析。

道学:道学之名在北宋已经出现。张载说: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程颐说:儒者得以道学辅人主。”南宋的周密也说:道学之名,起于元佑,盛于淳熙。“但是,这里的”道学“实则是指道和学两方面的内容。到南宋时,道学已经变为程朱一系的”专有“名称。正如叶适所说:道学之名,起于近世儒者。其意曰:举天下之学皆不足以致其道,独我能致之,故云尔。”朱熹也说:夫以二先生唱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因此,《宋史·道学传》仅将周敦颐等九人列入,其余都归于”儒林传。“这就表明,道学”的内涵十分狭窄。

理学:因为程朱学派以“天理”为本,故“理学”就成为对两宋学术思想最为通行的一种称谓,但实际上,理学“又非专指程朱一系。如南宋的陆九渊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始复有师道。”黄震也说:“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而始。”可见,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都包括在“理学”的范围内。演变到后来,“理学”的外延进一步扩大,除了程朱学派和陆杨学派外,北宋的濂学、关学、新学、蜀学、朔学,南宋的湖湘学、婺学等也都被涵括于内,诸多论述中国学术史的着作即是在此意义下使用“理学”的。

宋学:宋学之名出现的最晚,其称产生于清代。清朝的经学家为了和汉朝章句训诂之学相区别,就把以道德性命为主旨的宋代学说统称为“宋学”。他们指出,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视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当今有一些学者比较赞同用宋学指代宋朝学术,认为更符合实际。

总体而言,道学重在道统谱系的说明,理学“突出天理本体的主旨,宋学”则强调学术发展的时代。所以,用“理学”来定义宋代的学术思想,可能更加合理。由此,将宋代的史学表述为“理学化史学”、“史学的理学化”或者“义理化的史学”也就比较符合实际了。但深入分析,这三个称谓又都有自己的“不足”,相对来说,义理史学可能更为确切。

首先,用“理学化史学”或者“史学的理学化”都有可能产生歧义。一般来说,在宋代学者中,只有程朱一系将“理”或者“天理”视作本体,陆杨学派是以“心”为主,胡宏的湖湘学派则以“性”为本。此外,包括张栻、吕祖谦等人的学说在很多内容上也都与程朱“理学”不同,所以用“理学化”概括宋代的“新史学”很可能造成一种“误解”,这种类型的史学只限于程朱一系,显然,这种认识太过局限。但是如果从宽泛的角度去理解“理学化史学”,又势必会把宋朝的史学家和史学着作全都“网罗”进来。因为两宋的学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过“理学”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如欧阳修、司马光、刘恕、范祖禹等人都会被划入这个范围。但事实上,理学在北宋只是初兴,对史学的影响极其有限,南宋时才真正发展起来并逐步渗透进史学领域。综合来看,用“理学化史学”容易模糊宋朝不同学派的差异,也难以表明南、北宋史学之间的不同。

其次,用“理学化史学”可能使人产生一种印象,宋代“新史学”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理学所致。事实上,理学并不是促使史学发生转变的唯一因素,以《资治通鉴》为标志的鉴戒史学理论深度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相对于鉴戒史学,义理史学“因为重在通过”天理“阐明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围绕”纲常“说明”德治“的内容和方法,运用道德标准褒贬历史人物和事件,借助理义原则评价史书和史学,属于更具”哲理性“的史学类型。因此,用”义理史学“可以避免出现对宋代”新史学产生原因的单一理解。

最后,从宋朝学术的本质来看,义理二字概括出了其最重要的特征。其实在两宋时期,士人就多有用“义理”评价当时的学术思想。如张载说: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简易轻浮之可得也。刘挚说:“熙宁初,神宗皇帝崇尚儒学,训发义理。”黄震说:义理之学,独盛本朝。“朱熹在文中也屡屡提到”义理。味圣贤之言,以求义理之当,察古今之变,以验得失之几,“用力于古人之学,阅天下之义理”。所以清人在区别汉、宋学术不同时就直言,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脱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具排斥以为不足信。而南宋史学的主旨正在于探讨历史的主体,彰显历史的大义,属于史学的“义理”层面,所以用“义理史学”之名更为贴切。

二、义理史学的特征

与传统的“鉴戒史学”相比,义理史学“有何特征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邹志峰认为,理学化史学主张以”微言大义“为主旨,不重视历史事实的考据。杜华则指出史学理学化的主要特征是”明义,即首先追求的是道义的真实而把史料的真实放在次要的地位。刘瑛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宋代义理史学的四个特征,荣经陋史,笔削褒贬,驰聘议论,感悟认知。钱茂伟则更加详细地列出理学化史学的八个特征:主张以理学思想指导历史编纂;推崇道德主义,否定事功;讲究义例书法,注重褒贬;忠孝节义成为历史的重要内容;推崇纲目体;摘编成风;以正统论指导史书改写;重视史论,轻视考据。

通过对南宋义理史家史学着作的分析以及和传统史家的比较,大致而言,义理史学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重视《春秋》。《春秋》为“五经”之一,据传为孔子“笔削之作”,所以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延至两宋,《春秋》再次成为史家关注的对象。如北宋初年的孙复,就通过《春秋尊王发微》为赵宋王朝的“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借助“大抵以深刻为主”的议论,表达“王者独尊”的思想。如他在《春秋》隐公二年“郑人伐卫”中说:吾观隐桓之际,诸侯无小大皆专而行之;宣成而下,大夫无内外皆专而行之,其无王也甚矣!故孔子从而录之,正以王法,凡侵、伐、围、入、取、灭皆诛罪也。“北宋中期的欧阳修则开始有意识地以《春秋》精神作为修着史书的指导原则。欧阳修自己就坦陈对《春秋》非常推崇,认为”《春秋》辞有同异,尤谨严而简约,所以别嫌明微,慎重而取信。其于是非善恶难明之际,圣人之所尽心也。特别是《春秋》中的大义,欧阳修更为赞赏。他说:

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夫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部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着其罪,而信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由此,他将《春秋》的诸多“原则”融进了史书的写作中,比如褒贬之义。如他立“死节传”是为了肯定那些不随时俯仰而能够坚持气节的人,立“杂传”是为了贬斥那些在王朝替换之际无法保持忠心的人。这点亦为后世史家承认,清代的赵翼就说:不阅薛史,不知欧公之简严也。欧史不惟文笔洁净,直追《史记》,而以《春秋》书法寓褒贬于纪传之中,则虽《史记》亦不及也。“到了南宋,《春秋》更加受人重视,特别是胡安国《春秋传》问世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春秋》中的”义理原则“作为史书撰写和历史评价的基本标准,从而大大推动了”义理史学的发展。

第二,道德褒贬。任何史学作品都首先要体现出“实录”的特性,但这并不排斥史家的主体意识。史家主体意识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对历史的评价,也就是“褒贬”。而从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褒贬“也一直是撰写史着的重要原则。刘知几就将”彰善贬恶,不避强御“作为”史之为务“的”上途“;吴缜在《新唐书纠谬自序》中也将”褒贬“列为史着的要素之一。需要明确的是,宋之前,无论是史实的裁剪和叙述,人物的选择和评价,褒贬之义都是立足于”事“和”人“本身。但在北宋开始,道德”在褒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唐太宗“玄武门事件”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出“道德褒贬”的演变过程。

同类推荐
  • 血染大明

    血染大明

    他曾经是大明边将,与努尔哈赤力战辽东,他就是哈大全!然而,朝政的腐败,皇帝的无能,都让他备感失望,于是他背叛大明王朝,成为大明最可怕的敌人。
  •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弈论是数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实际上,博弈论也是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博弈论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策略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社会的沉浮,历史的变迁。
  • 覆清

    覆清

    西元1893年;干支纪年:癸巳年;年号纪年:清光绪19年一年后,甲午战争爆发。七年后,八国联军侵华。十一年后,日俄战争开始。李汉关只想抱着自己的女神、守护着自己的家人安生过日子。无奈土匪、贪官、日本人、俄国人、拳民、革命党轮番骚扰……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造就枭雄!
  • 中唐穿越演义

    中唐穿越演义

    郑重说明:第一:本书的目的在于用反传统的书法来讲述一个唐朝中兴的故事;第二:本书是单主角单线写作,并非双主角多线,请书友们多支持!<br>他是一个文科生,却被穿越到了安史之乱中的唐朝中期,加入了安史叛军的队伍,为活命被迫开始从事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历史上的叛军下场惨淡,这次的结果又将如何?也许更惨……因为……#####吸取《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的经验与教训,这本反传统的情节架构小说,希望能带给新老书友不同的感受.情节动人、文笔细腻、具有历史感,是本书努力的方向.本书经过较长时间构思,有全本大纲,保证正常完本,敬请新老书友支持!<br>本书封面由天使尘大大制作,欢迎点击看大图http://photo.163.com/photos/77mdd/7255773/3014342612/
  • 三国志新传

    三国志新传

    项少龙改变历史后的三国世界!
热门推荐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
  • 重生之我不会爱你

    重生之我不会爱你

    她是从小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因为父亲不喜,母亲病弱,在姨娘和庶姐的欺辱之下长大,便有些懦弱胆小,但是自从在被劫之后遇到安元,她就认定了这辈子的良人,鼓起所有勇气向他表达心意,与他成亲之后,她才发现这不过是他们的阴谋。自此,一步错,步步错,却没想到,命运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这次,她不会再活得那么窝囊,定要活得肆意张扬,洒脱自在,取回自己应得的一切,在复仇之路上,她却突然发现,原来当初,救她的是……缘分早就注定,重生一次,我不会爱你,情归何处?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这本《新文化运动》由金开诚主编,甫艳编著: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 植物中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

    植物中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植物中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里,我们将全面地认识一下那些我们不太熟悉,但在地球上却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很柔弱,通常只有2~5厘米高,它的成员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且生存能力极强。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能逐步地改变那里的生态环境!苔藓植物有着超强的本领,不但可以抗拒火山的高温,还可以抗拒极地的严寒,甚至将寸草不生的沙漠变为绿洲。如此高强的本领,又都是哪些苔藓植物施展的呢?它们又是如何施展的呢?这些都将在《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植物中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中找到答案。
  • 丑陋杀手:误惹妖孽王

    丑陋杀手:误惹妖孽王

    她,前世鼎立的低调杀手,从未有人看见过她。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嫡出的废物大小姐。传言,她相貌丑陋,废物一个,她是人人口中的笑柄。却不知她如此强大,当她屹立顶峰俯瞰大地,霸气的说出:“汝等,不过蝼蚁。”众人才知她原来是如此鬼才!他,强大如斯,却如此薄情,唯独她,令他着迷,像是罂粟一样,不可自拔。他说:“丫头,不管如何,我始终在你身后,你要我做什么,我便去做,无论对错。”她说:“我不懂怎么去爱,但我知道,你要是有任何事,我便是拼了命也要为你报仇。”一生一世,独爱一人。愿执你手,陪你到老。
  • 新游戏帝国

    新游戏帝国

    苏阳穿越到异界,17年后获得系统成为玩家。带领小伙伴打倒敌人,打出国家,打出大陆,打出宇宙带领小伙伴建帮,建城,建国家,建大陆,建宇宙这不是一个让人心情激荡的热血故事,事实上我也不知道好不好看,你也看看吧顺便留下票票和收藏
  • 翻覆历史

    翻覆历史

    叶华锋,一个偶然的机遇,穿越到了历史,在历史中,他遇到的是无数之多,他,翻覆了历史甚至拯救了历史混乱
  • 穿入小说之玩转修真

    穿入小说之玩转修真

    穿入自家小说,成为反派人物。开启任务系统,玩转修真世界。且看林浩在南阎浮洲,如何凭借对人物动向的了若指掌,对宝藏密境的无所不晓,一步步成为将正派踩在脚下的大魔头!--------这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仙侠故事,希望诸位读者喜欢。
  • 迁魂换命

    迁魂换命

    只有一人灵魂的双胞胎。姐姐的男盆友爱上了妹妹,却左右了两人的生死!迷雾重重,最终能活下来的只有一个人!“我生下来是双胞胎,24岁时我妹妹死了,我成了我姐姐。”活下来的会是谁呢?
  • 掌门女婿

    掌门女婿

    以天地为踏石,视众生为鱼肉。穿越成了掌门女婿,随身还带了一本写满武功秘籍的‘天书’,看他如何把世俗三流门派发展成修真第一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