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1200000024

第24章 教师,育人(4)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唱着唱着,自己如同便衣警察一道去执行任务,一起大无畏地与恶势力搏斗,共同承受着打击、误会的痛苦,共同经历着风霜雨雪的侵袭。种种困难会让他们更加敢于面对困难。等回到现实中后,更感觉自己学习生活的幸福与珍贵,从而更加珍惜。

有同学说:“过去我唱歌常常三心二意,边唱边想着明天的事情,结果歌没唱好,烦恼增加了,事也没干好。如今全身心地进入歌的境界,真的感到沉醉于诗歌中、音乐中,体会到了音乐美、歌词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唱歌后再上课,心情非常舒畅,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前一支歌中,有多方面益处:

首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自己意志来支配其注意力,随时朝向要注意的位置。

其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将呆板的文字符号变成跳动的色彩绚丽的图像,甚至是生动感人的情境。

第三,有益于学生对情操的陶冶,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水平。

第四,让学生体会到处在一种激动愉悦状态潜意识里会更好地合作,使教师潜意识里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五,歌后的那节课的学习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排除了不良的课堂学习情绪,抑制了干扰课堂内容的信息,自然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当然,我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与学生们会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逐个教唱歌

小学时,我们唱“年纪小,志气大”、“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中学时,我们唱“洪湖水,浪打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送君送到大路旁”、“五洲四海,掀起怒涛”、“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

唱着“迎着晨风,迎着阳光,昂首阔步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哪里最艰苦,就在哪里奋发图强,哪里最困难,就在哪里百炼成钢”。这首军垦战歌,来到了农村,我们战严寒、战洪水、战风雪,战胜繁重劳动之后没饭吃的饥饿。

岁月逝去,可那些记载了我成长历程的歌曲早已铭刻在心。只要一唱起那歌,大脑中便闪现出与之相关的时代情景。

歌声曾带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我无法想象没有歌声的生活会怎样,因此也希望我的学生热爱歌唱,喜欢让歌声陪伴他们度过学习生活。无论人生是怎样的:甜的、苦的、酸的、辣的,都是一首歌。以歌的眼光来观察、思考人生会变得超脱豁达。

从教小学开始,就教学生唱歌;中学时,是每周一首歌,同学们都愿意学。每次外出回来后,语文课落下可以不补。少教一首歌,同学们可不答应。

1981年届毕业班,我教的最后一首歌是《我爱祖国的蓝天》。

1982届的学生,毕业考试前我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期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之后集体排着队,唱着歌曲,走向了考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战绩。

之后,我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出差的机会更多了,两星期后回来便需给学生补4首歌。

教歌必须大声,唱足调门,高音i唱成中音7,那就糟糕了。连续教歌的确很累。

于是便想起了自己的管理原则: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教歌这事可以交给干部做。于是在每个班中找出十位唱歌好的同学,请每位同学备好两节课。这样一来,每学期的教歌任务就完成了,我得到了解放,同时又锻炼了学生。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有同学提出教唱歌可以依照学号轮流来做。起初我有些顾虑,认为有的同学本人唱歌都唱不好,如何教别人呢?后又一想,试一试看吧。

经同学讨论一致通过了按学号轮流教唱歌的决定。

有同学问:“大家轮流教歌,是不是每个人想教什么歌曲就教什么呀?

大家说:“那不行。教歌前一两天要将准备教的歌告诉文娱委员,文娱委员觉得适合中学生唱才能教;若文娱委员不同意,就需要换一首。”于是成为了教歌班规的具体规定。

这条班规通过的第五个星期,依学号该轮到班上唱歌最难听的一位淘气的男同学教歌。他平时唱歌总是跑调,有人说是天生五音不全致使的。

第二天该轮到他教歌了,他十分激动,于是征求同学们愿意学什么歌。有的说:“正在放连续剧《上海滩》,其中的插曲挺好听,你能教吗?”他听了,便去咨询文娱委员,《上海滩》插曲能否教?文娱委员批准了。

第二天教歌时,此同学在讲台上一站,把《上海滩》录音带往录音机一放,说:“今天咱们大家学一首新歌,《上海滩》插曲,请同家们先听录音机唱一遍。”同学们笑了,录音带的音调能不准吗?

他又说:“下面,录音机放,请大家小声随着录音机一起唱”、“再小声地随着唱一遍!”、“好!这次,请大家大声地随着唱。”

20分钟后,他问:“大家学得如何?”

“会唱了!”大家洪亮地回答。

“那么,男女生互相比一比,看谁唱得好?录音机起唱,男同学先唱。”

20多分钟,学会了一首新歌。虽然他未亲自教,不过班级的思想是:一件事有百样做法,只要完成了任务,哪种办法都行。

3年过去了,每届学生均学会了100多首新歌。

全班同学能合唱电视剧《诸葛亮》插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外地来听课的音乐教研员说:“有些像专业合唱队,如此难唱的插曲来合唱,音调为什么唱得如此地准呢?”学生答:“经常练而且是跟着录音带学的,能不准吗?”

班上同学都为自己班级普及新歌速度之快而感到自豪。

如果昨日电视台播放了《跟着感觉走》、《三百六十五里路》等新歌,只要同学们喜欢,文娱委员又同意了,那么今天,全班同学便会学会《跟着感觉走》、《三百六十五里路》了。

当然有些思想意识明显不健康的歌,文娱委员就不会同意。

被文娱委员卡住的,大多数是有道理,对个别歌有争议的,想教的同学就来问我:“老师,我想教《月朦胧,鸟朦胧》,但是文娱委员不同意,您认为这首歌能教吗?”

“我需要先问问文娱委员为什么不同意,才能再来回答你。”文娱委员杨颖同学告诉我:“这首歌没什么积极意义,曲调平淡、凄婉,歌词最后一句:但愿同人梦,不适合中学生。老师您认为呢?”

“我没考虑那么多,只觉得听起来较轻松,好像进入了一个幽静、高雅的环境中,挺喜欢听,也喜欢唱,说道该不该在全班教唱这首歌,我没考虑好,我算弃权吧。”

后来,文娱委员解除了禁令,全班唱开了《月朦胧,鸟朦胧》。

后来又有一位同学来找我说:“我想教《昨夜星辰》插曲,但文娱委员不同意。”“文娱委员不同意一定有她的道理。那就先不教吧!”

我问杨颖:“《昨夜星辰》为什么不让教啊?”

“这首歌里爱太多了,适宜中学生吗?”杨颖反问。

我说:“细细分析起来这里的爱,都还是纯洁的,具有责任感的爱。听后,让人感受宽阔崇高,人间充满了真情。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你若觉得不该教就不必教。”

对艺术作品的观点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千篇一律,更不能因自己是班主任就单方面否决文娱委员的决定。若是那样,班干部还如何负责如何工作。即便非做不可之事,如果班干部已决定不做,老师不应当场否定其决定,而应私下找班干部谈话,让他理解自己的想法,再由这位班干部重新做出决定。

我担任校长后,要求全校所有教学班每周教一首新歌。届时,教学楼里每个教室都会传出嘹亮的歌声。

前几年是由班级自行确定时间;自1990年开始,全校规定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学唱新歌时间。

学校的音乐教师除了上音乐课、辅导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以外,还要负责指导各班每周学一首新歌的活动,他们其中两位来自于沈阳音乐学院,一位来自于省艺术师范学校。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唱歌这件实事可以让学生轮流做。在教歌过程中增强了普通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对集体的责任感,调动了学生们学新歌的积极性。

养成学生的效率感

一、提出问题

教学中常常见到学生出现这样现象:写两遍便能记住的生字,偏要写10遍不可;还没明白教材上的习题就忙着去解全国数学竞赛试题;一篇作文写了两星期还没写完;一节自习中什么都想干,到下课铃响了,主意还没拿定;还有的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唱歌曲,不上体育课,埋于在书堆里,成绩却不理想。这反映出两个问题:首先,学生所付出的劳动是否都有效;其次,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到底有多高。若不解决好这两问题,学生就无法摆脱学习效率低局面,尤其是中学低年级学生。

如果学生们都明白在劳动前对劳动产生的效果如何进行分析再干,懂得计算一下时间的利用率,那么,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减少许多负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效率感。从长远角度来看,当今社会,信息量大,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对人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因而培养学生的效率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他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试试看

如何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并没有统一的办法,只能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些办法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可以继续改进。

要想培养学生的效率感,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效率,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工作量-无效工作量〖〗时间。举个例子,默写一段500字的文章,写到300字时,不会了,开始抄写,共用了30分钟,则默定效率是10字/分钟;而全部默写下来的同学的效率则是16.66/分钟。如果将时间单位换算成小时,则效率分别是600字/小时和1000字/小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效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工作量,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当机立断,明确任务。学生每天都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往往这种时间越多,效率却越低,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犹豫不决。很多同学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是继续学习,还是休息一下,活动活动?是复习,还是预习?是做数学练习题,还是背英语单词?犹犹豫豫,时间过去了,什么成效也没有。事后,都万分后悔,深感被犹豫浪费的宝贵时间太多了。经过分析、讨论,我和同学们总结了一些避免犹豫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属于自由支配的时间里,迅速明确任务,哪个主要,哪个次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每项任务分别用多长时间,然后立即着手开始做,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坚持不懈,习惯成自然。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做自己习惯的事情,心情很轻松,效率也高,如果因为某种客观原因不能做的时候,心里会感觉少了点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惯性。因此,利用惯性来提高效率是非常好的方法。有些同学,过去因为觉得耽误时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可长期坚持以后,不但强壮了身体,还促进了学习,如果哪天不锻炼,他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还有的同学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再忙再累,也会挤时间去写。习惯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要去做,没有犹豫,就提高了效率。

(三)合理利用。调整生物钟指的是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节律。这种节律,经过长时期的适应,与自然界的节律(如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相一致。很多人会感觉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内,做某种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的同学感觉清晨记忆力好,背单词记得快,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八点以后,注意力集中,解题速度快,这就是生物钟在起作用。同学们在合理利用生物钟规律的同时,还可以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调整生物钟,使其更适合自己的生活规律,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幅度地提高。

(四)制定计划,做好总结。制定的计划一定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才便于检查、督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比如,班级制定的每人每年完成的任务计划,具体到每天完成多少,数量都十分明确。学生每人都有完成情况的统计表的一份计划,使其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了然于心,发现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要减少无效劳动。

无效劳动多种多样,由学生们自己发现的就多达100项以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比较明显的无效劳动,例如受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焦虑、嫉妒、压力过大、失去信心等,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工作,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类是比较隐蔽的无效劳动,看似马不停蹄地在忙碌,却收效甚微。比如有的同学基础知识还不扎实,却热衷于做难题、偏题、怪题,还有的同学陷入题海战术,反复做已经掌握了的内容。经过认真分析,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无效劳动带来的弊端,根据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减少了无效劳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在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产生兴趣。尽量让学生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兴趣,这样做起来就快得多。就拿作文来说,如果让学生们写不了解或者没兴趣的内容,写的文章就显得空洞乏味,生搬硬套,相反,如果是写熟悉或者没兴趣的内容,写出的文章就会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并且发自肺腑。

(二)增强意志。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是感兴趣的,那么做没有兴趣的事,效率能不能提高呢?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都对考试没有兴趣,却都一致认为考试前的效率要比平时高得多,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连最不爱学习的同学,在考试的前几天也会抓紧时间去“磨枪”,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考试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这种压力和责任增强了你的意志,使你克服了平时的懒散,使你必须集中精力,去准备不感兴趣的事。由此可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在面对那些没有兴趣的事情时,也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三)激发好胜心。好胜是每一名同学都有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竞赛的过程中,这种心理就表现得更加充分,从而使学生们对本来毫无兴趣的事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根据科学家的测定,效率最高的时间,就是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即将来临之时。因而,我要求同学们制订自己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应该少于平时习惯所用的时间。为了督促自己尽快完成任务,同学们都自觉自愿地把时间规定得少一些,增加了紧迫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竞赛中,学生们不自觉地就会拿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竞赛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看谁默写课文快,看谁做习题快等,经常搞这种小竞赛,即使全班最慢的同学,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除了在学习方面,在体、音、美方面,甚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这样做,看谁完成的任务更美。

同类推荐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媒体管理概论

    媒体管理概论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热门推荐
  • Andreas Hofer

    Andreas Hof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为什么!我会穿越到二百年前的欧洲!因为你的愿望就是要来这里啊。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将军都这么强悍!因为各个时代的最强者都在这里哦。那我怎么办!我身为一个小国的国王征服不了他们啊!没关系没关系,身为穿越者,最擅长的就是改变历史不是么。哦?有道理,那么,我就来改变一下历史好了。
  • 道语

    道语

    华清门下萧遥下山修行游历偶遇祁国南宫月,二人同生共死性情相投而相恋,哪知二人之恋触发天下修仙乱势。各种异兽现世,诡异的鬼宗,神秘的天宗,虚幻的魅宗,正统的华清,飘逸的凤仙,刚烈的雷云,邪恶的巫教等等势力缠绕在一起。种种欲望人心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为大家解析何谓之情,何谓之道。
  • 逸步之遥

    逸步之遥

    她,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他,权倾天下,护她至深;生死契阔,与子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染

    夜染

    抱歉,九月份起本作停更,因为小騑上大学去了,但是没有本本,所以不能继续更新了。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 狼情怯意

    狼情怯意

    初识,她是主,他是仆;再见,他是主,她是仆。结果可想而知,腹黑的他无限风光,而她则如噩梦一般。她恨恨的瞪着眼,看着紧逼而来的“恶狼”,苍天啊,她不想做兔子!
  • 尊道之巅

    尊道之巅

    这是一个发放生在尊道大陆的故事,一个被人看做成废材的孩子,却因一次奇遇结识一位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强者。...........斗邪教,泡妹子,但是他变了,变得狂妄自大,然而这种狂妄倒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呢?...........
  • 夏日星辰TFboys

    夏日星辰TFboys

    加我QQ562629789,注;有的时候不会更。
  • 天文训

    天文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降临的骑士王

    降临的骑士王

    帝国会有的,水晶宫也会有的。披着亚瑟·潘德拉贡这个名字,在异界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貌似很不错的样子。同时在不会被柴刀的情况下,修建一座水晶宫貌似也很不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