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1200000014

第14章 唤醒自我是教育首要任务(2)

家教有偿,禁锢了教师的发展空间。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钻研教材,探究教法,广采博收丰实自己的功底,不断改革渐成自己的风格才能成为骨干、名师。必须走向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必须联系家长,构起教育桥梁,达到家校联合;必须走向论坛,知晓教学走势,熟悉流派……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个性、工作有成果、研究有见树,在专业上独树一帜,在岗位独领风骚,完成一位教师的真正人生价值。可一旦陷入有偿家教,为了挣钱,精力会被严重牵制,别说无瑕去研读文本、研究教育对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都会疲于应付,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对教师来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教学,如果这样,那么,他的专业发展就会走进“死胡同”,更别提成为专家了。此外其人生追求定位也会发生严重的偏差,政治上不思进取,道德上不知羞耻,人品、人格都会严重受损,尤其是当家教进入“按时定价”、“索拿卡要”之时,谦谦君子形象便会威信扫地。

家教有偿,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辅导学生,本是理所应当之事。可当与金钱连成一体,师生间的关系会变得复杂起来。师生之间纯洁情感被抹上了金钱色彩,其学习的动力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影响其求知欲和责任心。这种影响会致使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错位。当这种错位一旦形成时,学生就会对教师形成敌视,对社会产生反感,其人生轨迹就会走入歧途,后果严重。老师做家教会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严重降低。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补课上,长期下来,学习的主阵地丢了,学习走上了舍本逐末之路,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业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师生共同和谐地发展。原本良好的办学硬件、科学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融洽的社会环境都为这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因“有偿家教”的出现,教师的才能发挥和专业拓展,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能培养,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旨归。因此,要坚决地说“有偿家教”当休矣!

吃水果引出的教育话题

这里有三个有关吃水果的故事:

一是一位成功男士的故事。吃苹果时,弟兄们都互相抢着要大的。妈妈则把最大最红的苹果托在手上,对他们说:“房前有块草坪,分为三块,一人一块,谁干得最好最快,谁就有资格得到这个苹果。”于是大家开始竞赛,最后那位未来的“成功男士”获得了它,并懂得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的道理。

二是一个犯人的故事。一次吃苹果,他非常想吃那只又红又大的,结果让妈妈批评了一顿,教育他要将好东西让给他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从此以后,每次吃苹果,即便心里想要大的,嘴里却说要小的,获得了妈妈的称赞,也渐渐学会了说谎……

三是孔融让梨。孔融家中有弟兄七人,他排行第六。小时候与弟兄们一起吃梨,他挑小的,将大的让予哥哥们,理由是我年龄小,理应吃小的。这故事后来家喻户晓,成为宣传“礼让”品格的范例。

同是吃水果的故事,小孩子不同的表现常给人以思考,这其中涉及到了相关的家庭教育。成功男士之所以取得成功,受益于母亲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母亲抓住孩子想要大苹果的天性和好吃的特点,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掘潜能并进而发展自己的机会,让孩子通过努力而有所获得,这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方式孩子欢迎,又得到了正确引导,而犯人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与儿时所受到的心理暗示有关。犯人的母亲忽视了孩子年龄的特点,孩子想要大苹果的天性。训斥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善解大人之意,一是曲解大人之意。为骗大人的欢喜而扭曲自己的天性,发展下去,就会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因此家长教育孩子要根据其特点,讲究方式正确引导,优化教育方法。

“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孔融“让梨”纯粹发自内心的自觉,而这种自觉可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可能来自中华传统美德的耳濡目染,养儿不教,父母之过。家庭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因势利导,顺势而推。以艺术化的家庭教育来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孩子个性,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履行教育职责时,家长常以长者自居,以训斥、指挥、命令的口吻对孩子颐指气使,而忽视了孩子是鲜活灵动的生命体、孩子与家长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因此不少家长未能通过自己的教育发挥出孩子的潜能来,或无法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稍说几句闹崩了。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接受怎样当做父母的终身教育,研究教育孩子行之有效办法。只有当孩子与父母能主动沟通交流了,父母才算真正履行了自己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才算真正取得了实效。

第一任老师是终生师长

中央电视台常播放一则感人的公益广告:一位中年母亲打了洗脚水为自己年迈的母亲洗脚,尽做女儿对母亲的责任;当她的儿子看到妈妈如此孝顺是,便悄悄地以自己弱小的双臂端起一盆水花四溅的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一脸疲倦的妈妈看到儿子如此懂事,幸福的笑意漾满脸上。此时,字幕打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啊:从孩子一降临这人世,就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发展的轨迹也会深深烙上家庭和父母的印迹。因此,古往今来,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社会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但凡孩子成长得顺利、发展得不错的,其家长都从小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反之,但凡孩子犯了错,未能顺利成长的,大部分是因家长从小没有好好教育的原因。

古语道:“养不教,父之过。”当孩子呱呱坠地,做父母的就必须承担起责无旁贷地教育子女的重任。这种教育不是一段,而是贯串于孩子成长的每个过程、体现在父母有可能实施教育的时候。有一件事我印象极深。孩子上大二了,按理各方面都已相对成熟,应能独立面对生活和人群了。可一天晚上的小事让我感到身为父亲的我依然不能卸掉教育孩子的重任。我出差顺便请孩子出来吃饭,晚上十点送孩子回校。下车后懂事的孩子让我等一下,然后从寝室拿来了一盒鲜奶、一个苹果递给我,“爸爸,你今天晚上仍应像在家一样喝牛奶、吃苹果。”我一阵感动,女儿长大懂事了,懂得体贴人、关心人了。可转念又一想:不对啊,忘了司机了,我不能光一个人吃而不给司机吃啊。于是,我轻声问女儿:“你怎么就拿了一份?”聪慧的女儿一下子就懂了,立刻说:“老爸,你等着。”又跑回寝室拿来了一份。我的心一下子波动起来!是啊,一个小小的提醒,提醒孩子不仅要具备亲情,还要怀有关心别人之情。在集体中生活,要想到这个团体中的每位人。尽管这一提醒转瞬即逝,可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理上,说不准会因此而出色地具备不错的人缘或具有一个部门负责人的良好的天赋。

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一生,因此要在有生之年充当好孩子师长的角色,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对孩子实施终生有效的教育。有位寡母,丈夫去世以后,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闯天下,创办了一家家具厂,拥有了几百万的家产。孩子高考落榜了,自己也被查出患了癌症。为了让孩子能有终生养活自己的能力,她毅然中止了与孩子的母子关系,给孩子1000元钱,让其去独闯天下。孩子在外闯了一阵,感到实在无路可走就回到家,可母亲已搬走了,家没了。他只好去外流浪、找工作。钱没了,不管什么脏活、累活都干;病了,只好自己苦苦支撑,终于,他有了固定收入和自己的公司。他恨母亲的无情无义,可牵挂母亲的情怀却时时萦绕在心头。他回到家乡打听母亲的消息,邻居告诉他母亲早已离开人世,留给了他一封信和一份遗产。儿子这才恍然大悟,但他已能自立于人间,独享一片天地了。这份爱,让儿子拥有了做人立事的意志和本领,带给了儿子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渠道,这份爱感天动地是最伟大的、最真挚的、永恒的爱。从父母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位母亲选择了近乎“残酷”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却促进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更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不是仅从孩子的眼前利益出发,从人生在世来实施教育的。当这位母亲离开人世时,没有担忧而是充满信心地含笑离开人世,因她所实施的教育是最值得称道的的教育。

父母,孩子终生的师长。师长实施的教育,起于孩子美丽的人生之初,贯串于孩子幸福的人生之路,更应渗透在父母完成生命重任后的每一个日子中。

真正教育是唤醒自我的教育

如何对待学生谈恋爱的问题。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丁永的做法很能给人启迪。

丁老师班上有位个女生,聪明、成绩好。上高二时,她对班上一位全面发展的男生产生了爱慕之心,成绩陡降。丁老师搞清情况后,与这位女同学进行了个别交谈,了解她的内心,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并摆事实、讲凭证地说出该同学产生恋思之后精神和学习发生的变化,晓之以利害。同时,还让那位男生主动“上门”,与其畅谈理想、论志趣,并各自制定了奋斗目标。丁老师还常召集他们,让他们汇报某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检查学习上的疏洞、不足。将单纯的情思变成了前进的动力,两位同学刻苦读书,最终都被高校录取了。

习惯上,常认为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老师的事,希望老师改进工作策略和流程,将工作做得更好些,可有些效果并不好。不如借鉴一下丁老师的做法,耐心疏导,因人而异,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促进自我教育,互相影响,做得有特色还切实有效。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之果,就必须启发和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同,并转化为学生自愿的行为、自觉的要求。但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不会自发地产生,要依靠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激发,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同类推荐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热门推荐
  • The University of Hard Knocks

    The University of Hard Knoc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在三国的那些年

    重生在三国的那些年

    穿越东汉末年,第一件事当然是悠走张飞张大爷。“走吧,翼德。我们打黄巾去,让大耳贼一个人撸吧。”“陈宫,我没有地盘混了,借你的中牟县一用,可否?不借!不借就上老虎凳、辣椒水。”“哼!小子,你叫啥名字啊?郭嘉?”逆战立即多云转晴,笑容可掬:“呵呵。小嘉嘉,乖,你卖不卖身啊?……操,郑重声明啊,老子也没有龙阳的嗜好。”“呵呵,乔国老你有几个女儿?啊!两个都给我!我怎么好意思呢?来人啊,快送两位夫人到我房中去。…啥!你还没有答应?别出尔反尔噢,反正我都要了。抗议无效。”“呔,典韦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欺负我家豢养的老虎!…切,一句不知道就能算了?来人啊,立即给这位英雄起草不平等条约。”煮酒论英雄时:“操,听许劭说你是治世之能臣,我给他个面子,以后你就在我麾下做一个能臣吧。要不然就切小鸡鸡。”曹操顿时脸色铁青,和被抢了婆娘一样怨恨:“许劭,你这个贱人!”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极道兵王

    极道兵王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本想平淡生活,缺遭陷害,血性回归,潜龙出海,携风云大势,再战天下。
  • 总裁好温柔

    总裁好温柔

    二十年前,他是孤儿,她收留了他。二十年后,他成了他的丈夫,她便成了人人羡慕的韩太太。她让他重新拥有一切,他却摧毁了她的一切!爱情,不过是两个人在相互践踏对方!最后体无完肤,伤痕累累还要笑着说:我很好!
  • 爱相随

    爱相随

    神秘女林月如一直以来独自抚养着一个女儿,因上班迟到与总公司的总经理肖仁辉发生冲突,两人也因此阴差阳错地发生了一段爱恋,然而月如怎么会有一个女儿呢.?肖仁辉能否接受这个孩子。
  • 蛊王传人在都市

    蛊王传人在都市

    数月前,数名恶贯满盈的恶徒接到了“死亡通知”,无论他们怎么躲避,第二天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尤为离奇的是,这些人死的时候身上都没有伤口,但他们的内脏却仿佛被人偷走了一般纷纷不翼而飞……数月后,一名身怀苗疆蛊术的少年萧尧从大山进入了都市,据说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
  • 超级工人系统

    超级工人系统

    我叫张小寒,我手下有一帮超级工人。来来来,带你们这帮土鳖开开眼界。段誉:擅长凌波微步,轻功举世无双,从事工种:快递员李寻欢:擅长飞刀,喜爱木雕,从事工种:雕刻师张仪:擅长嘴炮,舌灿莲花,从事工种:律师狄仁杰:擅长推理,细心敏锐,从事工种:侦查员赵飞燕:擅长舞蹈,身轻如燕,从事工种:钢管舞老师
  • 噩梦都市

    噩梦都市

    当异界之门打开时,怪物们破坏着原本属于人类的一切。一名少年为了生存却背负上了拯救整个人类和斩断幕后之手的命运。
  • 末日原力师

    末日原力师

    这是未来,也是末世。这是英雄的赞歌,也是全新的纪元!黎明前的战斗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个最好又最坏的时代。异能与体术,科技与源能,原力与武器,人类与异族。反击!冲锋!这是人类的荣光,这是最后的战役。异族凶残,人类危机。要么永远沉睡,人类绝灭;要么从此崛起,驱逐异族。请为战士披上神圣的光辉,杀出一个不朽的未来!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一个永不褪色的传奇故事。“敌人一天不死,僵尸之血永不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