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000000013

第13章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1)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打败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后夺取帝位。朱棣在位22年,在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朱棣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据说,朱棣“相貌雄伟,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成为威震一方的亲王。17岁时迎娶徐达长女为王妃,21岁带着金册金宝就藩北平。朱棣在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

朱棣自马上得天下,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其一生起于兵,最后又死于行军途中,因此可谓马上天子,并由此树立赫赫威名。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同时也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朱棣坐上皇帝宝座的时间是22年,年号为“永乐”,谥号为“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太宗”为“成祖”。

皇帝个人档案

千秋帝王——明文皇帝朱棣

姓名:朱棣,庙号:太宗,嘉庆时改成祖

本名:朱棣,年号:永乐

生肖:鼠,陵寝: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王爷—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地:应天府

死亡时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当皇帝机遇:起兵夺位

寿命:65岁,父亲:朱元璋

身高:不详,母亲:马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徐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性格特点:擅长计谋,初婚年龄:17岁

谥号:文皇帝,子女:皇子3人,皇女5人

继承人:嫡长子朱高炽

武功

六师屡出,开疆拓土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互相征伐的战乱时期。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棣七周岁时,朱元璋才为其正式取名为朱棣。

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然四野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当然,朱元璋也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经常让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明成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十年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此后直到南京称帝,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对朱棣而言非常重要,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明太祖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那些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以巩固朱家的天下。于是,朱元璋给了燕王朱棣很大的权利,也让众多猛将辅佐燕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棣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这是他磨练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

燕王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朱棣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因此大军冒雪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乃儿不花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

朱元璋对朱棣的战绩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不仅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朱元璋还命朱棣节制北部边境兵马。这次出征,不仅使朱棣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而且也使他声名鹊起,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反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政策,而是雷厉风行、锐意削藩。当时的形势对燕王十分不利。建文帝在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燕王朱棣,加强了对燕王的防范。建文帝朱允炆命心腹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命张丙为北平布政使,掌握日常行政权;随时就地侦伺这位王爷的动静。同时,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功臣徐达之子)常常把从妹妹那里打听来的燕王信息密禀于建文帝,由此大见信用,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起统管军队,随时准备发动图燕之举。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燕王朱棣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五日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除了“靖难之役”中几次大的战事外,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朱棣曾率军进行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平定南方的安南与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自称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孙,为众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朱棣的册封。朱棣听从礼部的意见,派遣官员到安南探访实情。该官员回朝后说现在的安南国王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国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礼部郎中带着诏书前去安南,正式册封其为国王。

然而,到了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安南国王的臣属裴伯耆逃到中国,将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挝遣人送来了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朱棣无法辨别真伪,暂且将他们安置起来。年底,安南使臣来贺。朱棣让陈天平突然出现在使臣面前,使臣们十分惊愕,纷纷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陈天平的真伪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责备安南国王,安南国王上书表示欢迎陈天平回国继承皇位。

令朱棣恼怒的是,安南竟然伏兵劫杀由明军保护回国的陈天平。面对这种公开挑衅宗主国威信的行动,朱棣没有犹豫,立即遣兵80万出征安南。80万大军锐不可当,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将安南国王、太子等人活捉。朱棣遂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只是后来明朝迁都北京,安南时有反抗,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因此,朱棣死后不久,明朝就放弃了对安南的治理。

明成祖记乐三年(公元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明史·食货志》中就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经济富庶给了朱棣十足的自信,他深信一个强大的永乐时代已经到来,他要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当时,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安南,而是北方的蒙古。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朱棣对蒙古采用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归附,并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有赫赫战功。鞑靼部势力较强,朱棣有意联络瓦刺部,与之抗衡。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永乐大帝朱棣命丘福率军10万征讨鞑靼,不意全军覆没。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长孙留守北京。

五月,明军发现了鞑靼部本雅失里的位置。朱棣命每人自带20日粮食,率轻骑疾驰。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明军在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估计敌人可能贪图辎重,必会前来劫掠,便设下埋伏。明军班师时,果然有人来袭。霎时伏兵四起,敌人溃逃,被俘有几十人。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

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明史》中对他赞扬道: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文治

组织编纂《永乐大典》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朱棣雄心勃勃,想要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3000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朱棣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永乐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清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它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由于明成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有力的措施,加上他善晓军事,除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巩固中央政权外,又屡次亲征漠北,抗击外来的侵略,打击蒙古贵族势力,大获胜利。曾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使当时的中国颇称强盛。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从13世纪到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瓦解和元朝的灭亡,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一度中断,处于中世纪的欧洲此时尚未强大起来。从明太祖洪武建国到明成祖永乐初的近40年间,明帝国成为统一的强大帝国。明朝皇帝习惯将海外各国视为藩属,将其与明朝的外交活动称作“朝贡”。

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此时明朝的疆域已经北至奴儿干都司,南至南海诸岛,东至东海,西至哈密,西南至云贵乌斯藏,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且统治最有效的国家。但是,明朝人对于周边的了解,则仅限于四邻与东南亚各国,对于其他海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15世纪初的明帝国,拥有当时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巨额税收,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和最为精良的装备。当时承担海运的粮船,其军事力量即足以歼灭沿海的倭寇。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朱棣打开了朱元璋封闭起来的大门,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同类推荐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精选长篇试读版)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精选长篇试读版)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由两次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赢得赞誉无数的著名作家罗伯特·A.卡洛撰写,其作品已成为美国两百多所高等院校必读书。本书详实记录了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一生,是了解20世纪美国政治、历史的必读书。作者研究40余年,耗时10年写成此书,被誉为“大师级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传记”。本书内容截至一九四一年。林登·约翰逊出身于美国最偏僻落后的地区之一,穷困潦倒,所受的教育平凡无奇,但年仅三十二岁,就已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不仅在国会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选区,被视为“洞察人心,具有极强领导力,操纵立法的天才”。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热门推荐
  • 神医仙妃

    神医仙妃

    一朝穿越,被绑进花轿,迫嫁传闻中嗜血克妻的魔鬼王爷?挽起袖子,准备开战!嗯?等等!魔鬼王爷浑身能散发出冰寒之气?岂不正好助她这天生炙热的火型身子降温?廊桥相见,惊鸿一瞥,映入眼帘的竟是个美若谪仙的男子!“看到本王,还满意么?”好悦耳的嗓音!“不算讨厌。”她说。他唇角微扬:“那就永远呆在本王身边。”似玩笑,却非戏言。从此,他宠她上天,疼她入心;海角天涯,形影不离,永世追随。
  • 超级创造大神

    超级创造大神

    既然我是神选中的人物,那我就要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莫说我装逼,我装逼那是因为我有大无限创造系统,而你们呢?项悦说:入神门,成神徒;信神门,得永生,名额有限,逾期不候。当古武界浮水,真武界问世,位面异族来袭,超级世界诞生,项悦又如何面对,敬请期待!
  • 追赃特勤队

    追赃特勤队

    冯楠是一个官二代,但从小家教甚严,让他从没想过能通过父亲的职务得到什么好处。他当了兵,并且凭借着个人的能力考入了海军特别舟艇学院,并且在实习期间带领一支由水兵组成的杂牌队伍勇敢的发起刺刀冲锋,驱散了暴徒,拯救了上百的无辜百姓,并由此荣立军功。然而就在毕业前夕,他身为高官的父亲冯子辰忽然人间蒸发,一同失踪的还有七个亿的资金,这让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牵连,在被调查无果后,冯楠被不荣誉退役,回到家里后,他发现他父亲留给他的只有一个年龄比他还小一岁的继母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弟弟。为此他不得加入秘密组织追赃特勤队辗转于国内大都市和非洲某小国之间,在血与火,名与利之间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 绝世清莲

    绝世清莲

    与仇人同归于尽,穿越到天倾大陆体弱多病的世子身上。时间推移,发现母亲的死并非意外,自己身上还背负着一个人的生死,为了一个承诺,为了自己永不服输的信念,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求得浅欢风日好

    求得浅欢风日好

    一个倔强单纯的女主,一个表面温柔实际上狠戾的男主,一段跨越六年的生死之恋。阿修,你若敢死,我就立刻忘了你,带着嘟嘟改嫁!阿修,你不是说此生有我足矣么?为什么我要死了,你救的却是别人。我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吝啬,只是吝啬给你的幸福罢了。但求日日浅欢,风和日好。
  • 新销售圣经

    新销售圣经

    该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千重花开

    千重花开

    她是因被一对破镯子寄生轮回千年出了误差便被抹杀了刚刚开始富足安稳的人生重生古代。她是元朝晋南王爷的意中人,还是天阳国遗落民间的明珠,欧阳晓卿想不明白为啥自个一出生就来历不明还是聋哑人,亲娘又离自己而去,好不容易自个赚了钱养活自己还在街上捡个弟弟,又被追杀了,被追杀还能遇见一个傲娇大爷。“那些人为什么追杀你?”“劫财。”男子随口打发欧阳晓卿,“又为什么追杀你呢?”“哈哈……自然是劫色。”欧阳晓卿也信口胡诌。子涵:“……”
  • 花月痕

    花月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狼行天下

    狼行天下

    本书描写的是有关狼王的轮回转世的故事,主人公最终在一次月圆嗜血夜了解自己的人狼双性……………………(由于作品章节内容长度不一致,所以有可能造成每章节的长度不一致,还请读者原谅,本人会在以后作品中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写手都难啊,难得的就是坚持,友情推荐下下:《星际佣兵》,书号55812。《花季迷惘》,书号:52139《强梁悍匪篇......许仙》,《医宗金鉴》,《修仙也疯狂》,口号:YY也疯狂,书号:53789《亡之法则》《我的篮球之梦》《神奴》.书号:55593〈宇宙法则〉书号:2934《幻灵-男魂女?》《三重梦幻》书号53589《YY狂想曲》;《西京风雨骤》《网欲》,网游类的,YY搞笑,首次引入现实游戏公会,书号:54174《双翼幻影》《爱你,我心永恒》书号:54089。《印第安酋长》架空历史回到北美成为印第安酋长故事!集yy与娱乐一体!《幻游戏天》,最新YY网游,一个古老的家族,一个神秘的传人,一个经典的游戏,尽在其中...《强秦天下》,书号:55199;《逆转裁判》,书号:52724《遗忘传说》《中国足球之何日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