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000000012

第12章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4)

建文帝嫡孙袭统,居正朔之位,竟败于起兵反叛的藩王之手,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局。总结起来,建文帝失败原因不外如下:建文性格太过柔弱仁厚。燕兵将皆勇战骁勇之辈,建文帝竟于大战前下明诏“莫伤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燕王朱棣多次绝处逢生,假使明军在战场上能“擒贼先杀王”,燕军早就冰销败亡。

纵观整个龙虎斗过程,建文帝一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大师之才。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皆书生,苍促行削藩之计,不知兵事,没有什么大的战略眼光,以致于误已误国,最后招致灭族惨祸。这也要“归功”于朱元璋,因为所有有智有勇有力的名将早已连子孙都被株除干净,留下的全是三、四流将领,自然不是燕王朱棣的对手。还算靠得住的老将耿炳文一人统30万军;李景隆两次败北,一战统50万,一战统30万;盛庸一人统20万。明军“合天下之兵,握一人之手”。反观朱棣,单旅孤城,利于战不利于守,利于合不利于分。如果朱允炆当初下令山东、河北诸将各拥众数万,凭城坚守。年深日久,以叛臣贼子起兵的朱棣胜一仗败两仗,又一直逡巡在河北、山西狭窄地带,熬过一阵熬不过两阵,军队人心最终会轰然瓦解。

建文帝在用人方面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太过优柔寡断,用人不明,例如他在“靖难之役”中一度倚重的李景隆本是绔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燕王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燕王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朝延军队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

身后谜团

朱允炆失踪之谜

明朝郑晓所做《逊国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命帝(建文)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于难’。”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代历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太祖朱元璋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说法:

据永乐年间《太宗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成,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眼看大势已去,朱允炆不得已下令焚宫,并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的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作证明。燕王朱棣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孺传》均持此说。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认为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太监王钺告诉朱允炆: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朱允炆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朱允炆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朱允炆叩首称“万岁”。朱允炆问他怎么知道自己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据此,朱允炆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建文帝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也有传言说,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后来,朱棣担心朱允炆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朱允炆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建文帝出亡也是将信将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于是派户科胡给事中分巡全国。《明史》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指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朱棣是让胡给事中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张三丰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成祖对胡给事中侦缉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视,不允许他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胡给事中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朱棣北征驻军宣府。胡给事中赶到宣府时,成祖朱棣已经休息,听说胡给事中回来后,马上接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看来胡给事中是打听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再究问建文帝踪迹。

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民间仍有很多解释和传说,绝不止上面列出的几种。近年来,随着对朱允炆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他并未自焚而是削发为僧出亡或漂洋出海的人渐渐多起来,台湾地区有学者甚至出版了《明惠帝出亡考证》一书。当然,到底朱允炆的结局怎样,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与世界同步

睁眼看世界

1399年,耶者拉亚在南印度迈索尔地区建立了迈索尔王国。

1399年8月,英格兰兰卡斯特公爵亨利起兵,推翻了普兰塔奈特王朝。亨利继位为英格兰国王,史上称之为亨利四世建立了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

1400年,富拉尼人首领马罕在今天马里西部建立起马西纳王国。

1400年,普斑国王取得了白帐故地,改国名为乌兹别克王国。

15世纪初,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马来人迁往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建立吕宋王国。

1402年,帖木儿在安哥拉战役中击败奥斯曼军,擒奥斯曼国王巴叶齐德一世,此后,帖木儿复辟被奥斯曼灭亡的各加齐政权。

同类推荐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军事家成长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些军事家的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热门推荐
  • 期仙有路

    期仙有路

    一个因为意外而闯入修炼界的新时代青年,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在他憧憬的世界努力前行。
  • 轻狂三小姐

    轻狂三小姐

    魂穿异界大陆,她成了人人嘲讽的废材,而后又莫名变成正义之师口中的祸水。很好,这锅咱通通背了,从此专废狗屁天才,专祸无耻贱渣!不服?那就打到服呗。打不过?别开玩笑,有帝级高手罩着通通得趴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七曜未世录

    七曜未世录

    若无力就是罪恶,那力量就是正义吗?从那天起,我心中就无法接受这虚伪的生活。错离的时间,被篡改的记忆,家畜般的人生,真实一直渴望自我!——对!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一个被世人称为黑暗之子的少年;一个延续了数万年的神秘预言;一个拥有着无数英雄的传奇大陆。(这本书是小月的一本老书,有近两百万字,如果书友们喜欢,请收藏观看吧。另外,小月的新书《浩瀚苍穹》已经发布,如果书友们觉得小月写的还行,请将推荐票都投到那边去,万分感谢!)
  • 无限次元穿越

    无限次元穿越

    因为偶然捡到一个古代罗盘,苏哲莫名其妙进入了一个名为淬神的空间,在一只黑猫的引导下,开启了他的异世界旅行。【哈利波特(正在进行)——木乃伊——指环王——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死神——火影忍者——妖精的尾巴】(飞卢郑重提醒:本故事及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寂灭起源

    寂灭起源

    公元2015年,万兽降临,无尽灾难爆发,地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从此,这里成了一个异兽纵横的时代。从此,这里的人类都都还只是普通人类,不过他们却能够控制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能力强大的荒兽。从此,地球进入了起源时代。这里没有内力、斗气、魔法……只有源力。什么?源力对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那用来干什么?契约荒兽。时光飞逝,如今已经是二十三世纪末期,故事就从这里……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炼狱典魂者

    炼狱典魂者

    巅峰进入尾声,那么炼狱进入更新状态了。俗话说的好:先有韦神后有天,反手一Q日神仙!因为巅峰预计120w字完结,那么炼狱就进入不稳定的更新,嗯,就这样,此外,以后没有什么qq群,太麻烦,那么就开始更新了。
  • 一眼一世情

    一眼一世情

    当一个秘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遇到一个不好的老板老刁难她,不过所幸还好的是这个老板有时候会关心她,只是时间过得久了,她觉得老板在她心里的位置渐渐发生了变化,有时候跟他四目相对,她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花瓶……
  • 玄天负

    玄天负

    苍天负我,我将灭之!众生负我,我必毁之。天道已死,我道生!少年郎当有战天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