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800000066

第66章 君臣往事——伴君如伴虎,而且是猛虎(5)

李善长实在是死得冤枉,他完全是皇权与相权矛盾下的牺牲品。但是,李善长的悲剧也因他的性格所致,只知忠诚,却不知为臣三忌:忌功高盖主;忌权大压主;忌才大欺主。只知为君王着想,却不知自谋生路;锋芒太露,不知迁徐移转;触人太多,不知激流勇退。看来在古代做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于谦忧国忘身反被杀

于谦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愿只限于做一介书生,而是志在社稷,他在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的志愿和远大抱负,心存忠国。并把苏武、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被任命为山西道监察御史。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于谦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始终如一,为民办了许多好事,政绩十分“优异”。

但是于谦生活在明朝政治日趋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朝廷官僚中分为邪正两派,时常发生斗争。当时皇帝英宗年幼荒嬉。正统七年以后,宦官王振专政,擅权纳贿,骄横日甚。他不仅控制了不少朝臣,同时也操纵了皇帝,跋扈专断,登峰造极。他又勾结奸臣,树立党羽、,手下的爪牙遍布各地,到处欺压人民,谁要惹了他,就会遭他的毒手。一般昏庸腐败的大臣,不仅不敢触犯他,反而对他邀媚奉迎,有的称他“翁父”,向他跪拜,其权势真是灼手可热。这使得于谦在行政上也遇到了阻挠。他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赠送权贵。有人劝他多带点著名土产,而于谦“独不持土物贿当路”。他对阉宦的滥作威福本来就是极其痛恨的,因此他笑着举起衣袖说:“带有清风!”

于谦的声望很高,作风又清廉刚直,虽然得到人民的赞许,但却引起朝廷宠贵的不满,太监王振更是嫉恨于谦,总想寻找机会来打击他。

正统十一年,于谦到京师奏事,更荐举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他当晋豫巡抚,王振就唆使他的走狗通政使李锡弹劾于谦,诬蔑他“因长期不升官心怀怨望,随意荐举私人自代,不合大臣的体统。”于是把于谦关进监狱,由三法司锦衣卫鞠讯,受尽折磨,并判了死刑。这是王振向于谦下毒手的开端。当时山西、河南的百姓听到于谦被诬陷下狱的消息,多纷纷到京师,上书申请释放于谦。王振虽然专横,也知道群情愤激,众怒难犯,只好将坐牢三个月的于谦释放,并降官为大理寺少卿。可是山西、河南的百姓仍然不满意,又集合了一万多人,伏阙上书,请求命于谦再巡抚河南、山西。同时,明朝皇族河南、山西的藩王周王、晋王也请求还让于谦做河南、山西巡抚。明朝政府只得命令于谦仍回原任。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贵族也先率军攻打明朝。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挟持下,发兵五七万亲征。朝中不少大臣极谏不可亲征,王振不听,并命兵部侍郎于谦代理兵部事,守卫北京城。英宗这次亲征,由于军事组织的不健全,后勤供应的困难,军队在行进过程中就多次惊扰不定,再加上受到王振的错误指挥,迂回周折,延误了时间。当明军行至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时被敌军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被乱军杀死,明朝的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所谓的“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后,瓦刺军直驱北京。留守北京的于谦组织军民坚决抵抗。十月,瓦刺军抵北京城下,于谦率兵出城迎敌,然后派骑兵在郊外埋伏出击,连北京西郊的居民多登屋掷砖瓦助战。瓦刺军屡战不利,被迫退却,明军乘胜追击,杀死瓦刺军数万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

京师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明朝的边防在于谦的整顿下,日益严密,瓦剌以武力进攻不能取胜,而诱降、反间等政治图谋也不能得逞。此时,英宗在瓦刺手中,已失去了任何的诱惑作用,也先决定把英宗送归明朝。这时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已成为明朝皇帝了,是为代宗。代宗不愿接英宗回来,怕影响自己的皇位。于谦认为,英宗在瓦剌手中,毕竟对明朝不利,如果瓦剌送英宗回来不是诡计,对明朝还是有利的。于谦便对代宗解释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愿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代宗同意了于谦的意见,派人去把英宗接了回来,但为了提防他复辟,就把他软禁在南宫,切断了他与外边的联系。

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皇太子见济,忽然病死,代宗又没有第二个儿子,于是关于重建“皇储”便成为明朝大臣们担忧的重大问题。次年四五月间,御史钟同,礼部仪制郎中章伦先后奏请“复皇储于东宫,以定天下之大本”,立刻触怒了代宗,命逮捕二人,幽禁于锦衣卫狱,榜掠残酷,逼他们供认主使者和交通南宫(英宗)的罪状。于谦曾秘密向代宗请求赦免钟、章,也遭到代宗的“怫然不悦”。公开建议“复储”遭到了严厉的压制,反而促进了暗中复辟的隐谋,明争暗斗的结果,终于爆发了“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正月,代宗病重不能临朝,石亨、徐有贞勾结太监曹吉祥等,在夜里秘密将英宗拥上皇位,当时正是正月十七日,天方破晓,百官都在朝房内等候皇帝临朝。即入朝,听到南宫和殿上呼噪声,都不知何故·徐有贞大声说:“太上皇帝复位矣,趋人贺。”百官震骇,各就班列。英宗在殿上宣告复位,命百官“任事如故”。英宗复辟成功后,废代宗为王,没过几天代宗就死在西宫。这个事件在历史上叫做“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成功后,当即传旨逮捕于谦。同时,大学士王文、学士陈循、商辂,尚书俞士悦、江渊,都督范广,太监王成、舒良等,也都被捕下狱。

廷审时,徐有贞当众喝令法司把于谦等痛加拷掠。王文不堪冤愤,激辩不止。于谦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遂被判处谋逆罪,死刑。抄没家产时,发现于谦“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独有正室锁钥严密,查抄者以为内中所藏的一定是金银财物,及将屋门打开一看,原来里面珍藏的是代宗赏赐给他的“蟒衣剑器”等物。于谦的清廉忠正更得到明证。

于谦被杀时,英宗尚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徐有贞秘密进言道:“不杀于谦,此举(夺门)为无名!”遂下毒手。都督范广,勇而知义,为于谦所信任,却被石亨忌恨,并斩范广。英宗、徐有贞、石亨等更疯狂残害抗战派人物,王立、陈循、江渊、俞士悦等充军,年富、萧兹、商辂、王伟等革职,其他经于谦推荐选拔的文武官吏都加以迫害,列名镂板,并且榜示“于谦党”于天下。于谦等既死,国防又陷废弛。此后,边警频传,恭顺侯吴瑾对英宗说乙“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英宗、徐有贞、石亨之流的凶残反动,陷害忠良,致使明朝政局更加恶化。

于谦含冤而死,就像当年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一样,给于谦加了“意欲”罪名,定为死罪。

英宗复辟以后为什么要马上就逮捕于谦呢·原来英宗被俘以后,希望明朝和瓦剌讲和,能把自己赎回来。于谦坚决进行抗击瓦刺的斗争,使他在瓦刺中吃了不少苦头,便对于谦恨之入骨。于是他复辟之后,马上就把于谦逮捕起来。

另外还和复辟的主谋人徐有贞和石亨有关。徐有贞是副都御史,因在也先入侵时,倡议南迁,被于谦所驱斥,为舆论所讥笑,后来他想当国子监祭酒,也没有得到于谦的支持,所以一直仇恨于谦。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了功。景泰三年任京营总兵官提督十团营,佩镇朔大将军印,职任极重,但骄纵枉法,结党营私。于谦屡次对石亨的罪行加以奏劾,石亨本来嫉妒于谦的才智和地位在己之上,至此更积恨在心。

像于谦这样一个忘国忧身,清正廉明的大臣到最后也不得善终,实在是不得不让人遍体生寒。英宗杀于谦就跟当年赵构杀岳飞一样。都只因他们忠于民族大义而触犯了他们的私利。于谦和岳飞之死就在于他们不明白,国与君是不同的。国为公,君为私,忠君未必过爱国,爱国更未必是忠君。在封建社会里,虽然理论上把君国看作一体,把国看作君的一家之产业,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你损害了君的一已私利而为国谋福利,你必定会倒其霉。自古“忠孝”两难全,于谦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忠事不忠人,而导致杀身之祸。另外,昏君眼里皆奸佞,奸臣当道,小人得志也是这些英雄们含冤而死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萌萌封神

    萌萌封神

    林文穿越到封神世界了……貌似这个世界与他所熟知的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女尊男悲的世界:纣王是个百合美少女,女小娲是个万年闷到爆的宅女,姜紫讶是个白发御姐,…………这个世界已崩坏。。。。。
  •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秦末群雄逐鹿,霸王项羽领江东子弟一时纵横天下。400年后,大汉王朝分崩离析,江东又出了一位盛极一时的‘小霸王’孙伯符。前有项羽乌江自刎,后有孙策遇刺。两位皆是当世英杰,却皆未成大业。惜呼!一个现代的少年,意外来到了东汉末年,并且成为了孙策。历史的车轮被这个小小的石子改变了行道,一个不只是用武力打天下的‘小霸王’,将会在历史的大潮中掀起怎样的巨浪!
  • 秦时兵皇

    秦时兵皇

    特种兵王熊俊在绝密任务中,从神秘人手中获得龙佩与弑天决,进入了一场历史年轮的试炼。助大秦横扫六国,挑战秦时明月时期强者,陷入苍龙七宿之迷,一次次逆战,完成难于完成的任务,成就兵皇之名。熊俊携手军花东方晴成立弑天保安公司,与逆天科技、逆天生化、至强血脉基因、顶尖兵器展开激烈战斗,挥洒热血,壮怀激烈,谱写传奇赞歌!
  • 龙在喘息

    龙在喘息

    平庸的刘产不知道什么原因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和他以前生活的世界不同。一片大陆,四种体制,七个国家,原本和平的时代在刘产到来的同时瓦解了。看到眼前这个崭新的世界,刘产压抑在心中许久的雄心壮志不仅冉冉升起,以往的梦想不就是要回到古代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吗?眼前虽然不是古代,但却正是自己想要的环境。于是,一篇由当代庸人谱就的不朽篇章缓缓地在异世展开了。正可谓:当代庸人谋天下,恋爱白痴闯情关。洒下堆堆白骨去,带着缕缕香魂还。
  • 万匪之王

    万匪之王

    民国,军阀混战,游兵散勇、恶霸良民纷纷落草,被外媒称为“万匪之国”。且看穿越回百年前1915的吕行,如何从一个小小土匪喽啰崛起壮大,和各路巨匪军阀过招掰腕,又如何混迹于这黄金时代的才子佳人间,摆弄现代才情,在民国肆意快活的活着。作品微博:http://weibo.com/feiwang2015
热门推荐
  •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本书不再在创世发表,想看的亲们,去起点搜《将军求放过》江雪茹重生回到架空时代,温馨的农家生活让她沉醉,但麻烦却不时来找她,忙得团团转的她不小心收获了帅气相公一枚和可爱的龙凤胎一对。
  • 古微集

    古微集

    古风故事集,让你在繁尘中歇脚片刻。暗香寥寥,听泠泠古音。倾世如歌,绘墨染朱砂。烟雨江南,识纸伞白绫……
  • 天启大路

    天启大路

    这个世界,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一个丑陋而心地善良的少年,得到了一条神秘大道,被这个世界法则逼上了强者之林!
  • 风影南璇

    风影南璇

    她父母早亡,死的不明不白,她和哥哥相依为命,坚持要查清真相,一次次的历练,这桩惊天命案的真相见渐渐浮出水面,她们兄妹也一举成名。长大后,她即是神级侦探也是王牌特工,身手了得的她凭着清纯容貌杀人不眨眼,被人称为“恶魔萝莉”,一个个朋友和亲人却莫名相继死去,一个更大的阴谋正等着她……死去的亲人和朋友不断在她梦中出现,使她一次又一次在午夜惊醒,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 汉末刍狗

    汉末刍狗

    大汉统治时期出现了二条大蛇:白蛇现(汉高祖斩),汉兴;青蛇现(汉灵帝逃),汉亡。东汉末期到三国动乱,消耗了我大汉民族多少人力、物力。而这段时间外族养金蓄锐,偷偷迁移到关内,等待机会,挥兵南下攻占我大汉族人民之地。八王之乱,给予异族人机会,五胡乱华,汉族人口损失了二分之一,几乎将要被灭族。一个平凡的现代人带你们去经历那些惨痛的历史,如何抉择?是为生存放弃尊严?还是为尊严而抛弃生命?本书主要以描写小人物为主,存在一些夸大的事实。新书新人,里面有些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小幅度的历史改动,希望各位看官不要见怪。作者在这里还征集三国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人物,然后征集一些不为人知的三国人物人名。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 替身嫡女奋斗记

    替身嫡女奋斗记

    重生了,人家有爹有妈不济也有爷爷奶奶,父母双亡举目无亲是怎么回事?重生了,人家不是嫡女好歹也是个庶女,被买回家的替身嫡女是怎么回事?什么?侯府二小姐夏清芙命里多灾,养个替身才能消灾减祸?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让夏渺渺给碰上了?可天下没有白吃的饭,心思不明的庶妹,时刻算计的二房,似是而非的兄妹情谊,碰上个看得过眼的帅哥,居然还是正主的未婚夫。哎哎,那边那个大叔,怎么我们长得这般像,莫非....夏渺渺曰:替身容易,生存不易,抱好大腿,且活且珍惜。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新国志

    新国志

    《新国志》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分三部,约二十八万字。第一部上班;第二部打工;第三部写作;作者鼓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有自己的创新。这部小说是一次回忆与再认识的尝试。作者试图通过写作一方面重新认识往事中的人及社会,一方面也重新认识他自身。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要建设属于自己的新国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