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800000061

第61章 君臣往事——位极人臣的伴君之道(5)

于是,和砷故意一脸虔诚地辩解道:“微臣哪里能够知道圣上的心意啊,我不过是比别人幸运一点儿,恰好做的事情与陛下的心思相吻合罢了,像我这样的笨人能够得到一次的巧合,全仰仗陛下的恩赐,哪里还敢随意去揣摩您的想法啊!”和砷的这些话让乾隆哈哈大笑起来,不停地夸奖和砷确实能干。

光有乾隆的口头表扬,还不足以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还需要加强自己与皇室更紧密的联系,要想做到这点,得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可是这个身份如何才能获得呢·和砷再度施展他的绝活儿,将马屁拍向了皇太后和皇后。一次,皇太后和乾隆前往卧佛寺烧香,要上一个数百级的台阶,而且比较陡,需要前面的抬轿者先跪下,然后后面的人才能上一级台阶。和砷知道后,觉得这是自己充分取悦皇太后的最佳时机,只要自己亲自去充当轿夫,把皇太后抬平稳了,自然会拉近与皇太后的亲密关系。于是,和砷亲自勘察地形,数清楚台阶数,还演练了若干次,确保能够平稳才罢休。

事情果然如和砷预料的那样,当皇太后烧香返回时,发现如此陡的山,上山和下山却都非常平稳,便在乾隆面前极力表扬负责此项工作的大臣。皇太后说:“这个人真是细心,我一路上上山下山,都很平稳,也不知道是谁这么会办事·”乾隆回答到:“是和砷!”此时,乾隆才想起和砷,他问左右太监:“和砷哪里去了·”太监们支吾着说:“奴才们没看见……”乾隆大为光火:“怎么没见人·和砷又耍什么花招·”乾隆忽然发现,给皇太后抬轿的最前面那名轿夫,一直低着头,还把头上的笠帽故意压得很低。乾隆心念一动,走到那名轿夫面前,那轿夫把头垂得更低了。乾隆忽地一抬手,打掉了轿夫头上的笠帽,一看果然是和砷。只见和坤满头大汗,连蓝布长衫的肩头和前胸也湿漉漉的,脸上大概是擦汗时留下的泥土,横一道竖一道像个花脸。乾隆看着和坤叹道:“你这是何苦呢·”皇太后走过来,看见给自己抬轿的居然是和砷,也大觉意外,嗔怪道:“你这孩子,堂堂朝廷一品大员,怎么给我当起轿夫来了!”

嗔怪归嗔怪,此后和砷的忠心和孝心给皇太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为和砷实现建立与皇室的紧密关系打好了基础。至此,和砷通过自己高超的拍马技术成为皇亲国戚、朝廷重臣,在乾隆一朝,真是风光无限。

巧妙充当君王的知音和配角

为臣者必须牢记一点,在君主面前自己永远是个配角。但是当好配角也并不是件简单易行的事,要努力与君主成为一对配合默契的知音。南北朝时,北魏大臣元澄就是一位善与君主巧演双簧的配角高手。

北魏孝文帝自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执政后,他希望通过改革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但面对满朝守旧文武,知音难觅。

元澄任徐州刺史后,政绩卓越,声望日高,入京朝见时,孝文帝在皇信堂召见了他。孝文帝问元澄:“昔时郑国的子产铸刑书,而晋国的叔向颇有非议。这二人都是贤士,究竟谁对谁错·”元澄答道:“郑国弱小,受到强大邻国的威胁,民心的背向,不借助刑罚就无法控制,所以铸刑书以显示威严。虽然背离古制,却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因此就顺时济世而言,子产是对的。叔向对此的讽刺非议,表示他不忘古制,可以与他论道,却不能与他讨论权变之术。”孝文帝说:“你是想当咱们魏国的子产喽。”元澄说:“子产顺应时代潮流,名垂青史。臣目光短浅,庸碌无能,怎敢与子产相提并论。如今陛下以四海为家,广宣道德教化以安抚天下,但长江以南尚被敌国占据,天下还未统一,乱世之民,易被威势慑服,难用礼制治理。臣认为,子产的方法还是应暂时采用,统一天下之后,再从根本上用道德礼乐教化百姓。”孝文帝当时正在考虑改革,对元澄的回答深为赞许,笑着说:“非任城王不识变化发展的大体。朕正要改革国家体制,当与你共创这万世的功业。”

孝文帝觅得元澄这个变革知音,便决心重用他来助自己变革一臂之力。元澄很快被征为中书令,后改授尚书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孝文帝的“变革”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迁都。当时,北魏的首都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它地处边陲,本来就不是水土丰饶之地,作为都城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物质供应显得更加紧张,又没有方便的水陆交通,从外地运粮很困难。所以,都城人民的生活还不及别的地方富裕、舒适。此外,北边草原上的其他部族日益强大,大有南徙趋势,是边境最大的威胁。然而,对于孝文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南方中原大地上发达的经济和高度的文明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再说,如果能迁都洛阳,也多少能改变一下他们“胡虏”的形象,而向中原正统逐渐靠近。同时,迁都也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和必要前提。所以,孝文帝必须慎重而周全地策划迁都大事。然而,孝文帝所面临的阻力是巨大的。考虑再三,孝文帝决定以南伐为名,实现迁都计划。

太和十七年(公元393年)六月,孝文帝以征讨南齐为名.意在商议迁都之事,召集群臣在明堂左室斋戒,命太常卿王谌亲自占卜,卜问南征之事,结果得到“革”卦。孝文帝说:“这是汤武革命,应天命顺人心之卦。”群臣都不敢开口。元澄挺身而出,说道:“《周易》说,革,是变更的意思。预示变革君臣之道的应天命顺人心,所以商汤、周武王得到这个卦象是大吉大利。陛下君临天下,继承弘扬先代的业绩,如今既是占卜征伐,得到的卦象只说明可以讨伐敌人,并不意味着改革可以取得成功。这并非预示统治稳固的卦象,不能算十分吉利。”孝文帝厉声说道:“《象辞》说:‘大人虎变’,怎么能说不吉利!”元澄说:“陛下龙兴已久.怎能仅仅比做虎变!”孝文帝勃然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你想蛊惑人心吗·”元澄说:“国家确实是陛下的国家,然而我是国家的大臣,参与重大决策,怎敢不尽心竭力。”孝文帝锐意革新,志在必行,对元澄的言论大为不满,过了很久怒气方消,说道:“各言其志,也没什么不好。”回宫之后,孝文帝马上召见元澄。元澄还未登上台阶,隔着很远,孝文帝便说:“刚才‘革卦’的事,现在还想与你辩论。我在明堂上发怒,是怕大家齐声附和,阻碍我的改革大计,所以疾言厉色以震慑群臣,你应该了解朕的用意。”于是摈退左右,对元澄说:“朕知道今天要做的这件事,确实很不容易。我国兴起于北方,迁都平城之后,虽幅员辽阔,但远未统一天下,平城只适合指挥征战,并不利于推行文治,要移风易俗实行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确实非常困难。崤函、河洛之地,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都,因此我才打算大举南迁,迁都中原,你认为如何·”元澄说:“伊、洛地处中原,均为天下必争之地,陛下统治华夏,荡平九夷,人民得知陛下迁都中原,定会大加庆贺。”孝文帝说:“北方人留恋故土,忽然得知将要南迁,不能不惊恐骚动。”元澄说:“这既然是非同寻常之事,当然不会被人所理解,只要陛下作出决断,他们又能怎么办。”孝文帝说:“任城王,你就是我的张子房。”于是,孝文帝加封元澄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兼尚书左仆射。

两个月后,孝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离开平城向南进发,前往洛阳,与奉命从各地汇聚到那里的几十万地方部队会合。孝文帝向南齐的“南伐”正式拉开了序幕。不料,离开平城不久,就一直秋雨连绵,不见放晴。很多将士都私下埋怨孝文帝竟会一反常规,选择这样的鬼天气去出征。但孝文帝依旧命令全军马不停蹄赶往洛阳。等到洛阳后,天上仍旧下着缠绵的秋雨,孝文帝却全副武装。骑马站在雨中,命令部队继续向南开拔。被雨搞得痛苦不堪的贵族和兵士们再也不愿意去搞什么南伐,他们齐刷刷跪倒在孝文帝马前,请求他停止“南伐”。孝文帝说:“我正想一统天下,但你们这帮儒生,几次扰乱我的大事,我的兵器不吃素,你们不要再多言了!”于是,策马就要出发。大司马、安定王元休,还有兼左仆射的元澄等人都言辞恳切,哭着劝谏,孝文帝这才说:“大军出征总不能无轼而返,既然你们实在不愿意继续前进,那就必须同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来。何去何从,你们选择吧!”那些鲜卑贵族们来不及细想,答应下来,还有一部分人虽不同意迁都,但出于无奈,也被迫勉强同意。孰不知,这里孝文帝与元澄演了一出巧妙的双簧,终于使迁都的计划得以顺利施行。

随后,孝文帝又派元澄快马加鞭奔向代都,宣布迁都的诏令,并总管迁都的一切事宜。元澄到了代都,宣布了诏令,大家听了无不惊恐万状。元澄便充分施展其辩才,引经据典,将迁都的道理向大家逐一说明,众人这才平静下来,并表示愿意从命迁都。元澄担心孝文帝等着心焦,便日夜兼程向南驰报。孝文帝果然等不及,已经到了滑台(今河南滑县),他们在这儿相会,孝文帝听元澄汇报了代都情况后,十分高兴,说:“如果没有任城王,朕的事业便不会成功!”不久,元澄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公元3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到洛阳。

迁都洛阳确保了孝文帝一系列汉化政策的实行,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元澄与孝文帝两人的配合,把迁都的难度降到了最低。而这一出君臣合演的双簧戏也为元澄的仕途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同类推荐
  • 铁血靠山王

    铁血靠山王

    张晖与赵恒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到北宋,两人一个前线领兵做大将,一个后方坐镇为皇帝,对外复我河山,驱除异族;对内打破等级地域,重商经海,将大宋打造成超汉越唐的超级帝国。有金戈铁马的沙场生活,有纠缠难解的感情纠纷,有错综复杂的朝堂斗争,有尔虞我诈的江湖阴谋,有玄幻奇妙的道家传奇。欢迎大家跟随作者进入波兰壮阔的大宋年代。
  • 穿越明朝收美录

    穿越明朝收美录

    一次意外穿越到明朝,哇,原来古典美女这么有味道!各色美女的诱惑,他们能否保持原本的纯美爱情。先是宫女暖被窝,再有妃子不顾一切献身博前程!皇帝被戏弄只是小菜,掌握天下方现本事。皇帝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一切答案

    世间一切答案

    八字命理,风水面相,本书阐述了自古至今一个无人为知的真理。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万里风云

    万里风云

    医学硕士意外穿越到明朝万历年间,从与世无争到权倾天下,他在大明王朝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从宁夏到朝鲜再到日本蒙古部落,他率领大明铁蹄横扫天下;卖艺女,大明公主,女忍者,身边美女环绕,他又将做怎样的选择呢?我的书要暂停一段时间了,感觉自己最近的状态不好,写的东西更像是在应付了事,各位读者,不好意思,请见谅哈~不过大家放心,我不会放弃的,这本书我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一定会坚持下去的,过段时间我们再见~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了
热门推荐
  • 掌心流花

    掌心流花

    大概很少人会轻易忘记那个叫郁可希的女生,可希同可惜,平静如暖风,在猝不及防之间就已侵入心扉,平凡得可怕却又高贵得可悲。沈然定然是不会忘记她的,纵然已回不去,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也好。郁可希未曾想过要辜负任何人,却还是让人伤心了。
  • 另一个我的他

    另一个我的他

    本文是一部回忆性的师生连文章,并且含带一个十五岁少女在社会中磨练蜕变重生,她在最后回到自己曾经最不舍离开的地方,遇到了那个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人,但……这是一部神奇的巨作,因为读不到结尾,你是无法发现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
  • 魔灵录

    魔灵录

    一个出身在魔界的小卒,亲眼目睹被粉身碎骨的凡人,体内嗜血的魔性激发着他的原始欲望。黑暗、背叛、残忍、狂躁,对于他而已,只要是能使自己强大的手段,即便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本书一反传统情节,各位看官请勿模仿,后果自负。
  • 散落爱情

    散落爱情

    他只是异国的皇子,却对远方的她痴情已久,他的日思夜想,她终有一天明了,可她已经残缺,又如何配得上他的高贵?一场削藩,倒戈的何止是一个朝代,那些纯洁的爱情,生死相许的誓言,在战乱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 冷酷王爷的亡国公主

    冷酷王爷的亡国公主

    她,亡国公主流落到锦宣王朝,被抓去青楼成了风尘女子。她的命运到底会怎样呢?他,锦宣王朝的王爷,冷酷无情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 霸道总裁,诱妻拐娃

    霸道总裁,诱妻拐娃

    上代人的恩怨,报复在她身上,夏雨沫被那个男人狠狠折磨了半年。他就是个毒蛇,冷血无情,残酷暴虐。一朝逃脱,跑路途中发现肚里多了两个球球。于是乎五年后,这两个吃里扒外的小家伙成功的把夏雨沫出卖的彻彻底底。联合腹黑爹地欺负亲妈。作孽呀···
  • 贤识录

    贤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国志

    战国志

    战国时期,精彩纷呈,阴谋阳谋,合纵连横,诸般争端,听懂为何业,不外乎……王权霸业,血染前程!天涯煮酒论坛超人气的点击,高阳云树领您走近失车纵横的战国乱世,看血染王权的霸业,感受阴谋的智慧比拼。本书分为战国云诡、超级流星、二日奇观、群雄并峙、异军突起、雷霆万击、战略转型、熬战中原和扫灭六国九章。其主要内容包括:造反有理,智果慧眼识智伯赵简子,二试赵无恤晋阳之战之遗响等。
  •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她真的不想批评那些神仙,但这样也太玩忽职守了吧?居然一边打游戏一边办公,害她穿越到这个冷酷的朝代,成了十一岁的娃娃女丞相!丞相就丞相吧,好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什么偏偏转眼就成了亡国丞相?而且这个娃娃生前貌似真不是个好人,亡国皇帝说她是妖孽,龙帝恨她入骨,还有一大群人想尽方法来争夺她、追杀她,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女娃娃,到底能做什么大事啊?她——张潇然,对天发誓,自己真的是个廉洁守法的好公民,马路上捡到一元钱都要教给警察叔叔管理,要说她唯一与别人有些不同的是,她能看到某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鬼。于是,这就成了这场穿越的导火索……推荐同校好友的作品:《呼吸的距离》文/缇那http://novel.hongxiu.com/a/112189/http://novel.hongxiu.com/a/119995/
  • 亚特兰蒂斯之倾覆大陆

    亚特兰蒂斯之倾覆大陆

    亚特兰蒂斯最混沌的时期,想要结束战争却必须依靠战争,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讽刺!谁能决定这个世界最终的走向?为寻找人生方向踏上流浪之路的作家,“天之北斗何其蓝,折翅骄鹰涉宇难!”通晓一切丧失情感之人,“如果敌军中出现了那个男人的名字,那就意味着我们走到了尽头!”摒弃仇恨引导人类的天使族末代之君,“无论你曾经有多么强大战胜过多少敌人,只要有一次错误的决策就足以让你走上末路,这就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