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采撷】
寥廓秋声早,崆峒云气多。
于瓒
【作者简介】于瓒,字仲玉,号瑶华,阳城上伏村人。万历戊午年(1618)中举人,初任北直隶深泽县知县,后任两淮盐运司运副。工诗,着有《迟云山房诗集》。
登龙泉寺塔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海会寺碑碣诗文选》,是于瓒为官之后的作品。于瓒回家省亲,登上位于皇城村南五里处的海会寺十三层佛塔,纵目四望,他被眼前的美景征服了。诗中不仅描绘了登塔所见的美景,而且抒发了逃禅退隐的情怀。
浮空高结与云齐,金壁光连曙色迷①。陌路②遥看行客小,僧房偶听梵声③低。群峰缭绕攒成壁,流水潺湲④曲作溪。古佛禅关⑤求净士,此中幽寂正堪栖。
【词语注释】
①曙光迷:拂晓时的霞光弥漫。迷,通“弥”,弥漫,布满。
②陌路:田野中的小路。
③梵声:念佛诵经之声。
④潺湲:水流不绝的样子。
⑤禅关:禅门,佛寺之门。
【佳句采撷】
群峰缭绕攒成壁,流水潺湲曲作溪。
刘鸿训
【作者简介】
刘鸿训,字默成,明长山(今属山东邹平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累官少詹事,因触犯阉竖魏忠贤,被斥为民。明思宗即位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这时魏忠贤虽然已经垮台,但其党羽仍布满朝堂。刘鸿训毅然主持朝政,一步步斥退阉党,人心大快。后因事违背了皇帝旨意而被革职,谪戍代州,崇祯七年(1634)五月卒于戍所。着有《玉海纂》。其父刘一相,进士,曾任高平县令,官至南京吏科给事中。刘鸿训随父家居高平期间,曾受业于王家础,与张慎言,孙居相、孙鼎相一起在沁河岸边的开明寺(在今润城望川村)读书,后一师四徒都先后中进士,令时人和后人称赞不已。刘鸿训虽祖籍长山,寓居高平,却应算是沁樊沃土养育出的一位骄子。
丁卯九日登米山,直赋其事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泽州府志》。丁卯为天启七年(1627),据此可知,这首诗写于刘鸿训因触犯阉竖被斥为民的时候。这时刘鸿训仍然寓居于高平。米山在高平米山镇,因长平之战时赵国名将廉颇屯军粮于此而得名。刘鸿训病起与家人一起登山赋诗,抒发他宽慰和喜悦的心情,也表现出家境的拮据和困顿。
天光清且和,人事复空平①。弟儿闱中来②,淡焉无竞名③。白石增一岁,射覆④如后生。羽客真仙子,宛也水澄泓⑤。
宗人⑥翁与子,恬恬忘世营⑦。余亦兀病⑧人,暂释臀下栟⑨。眉宇若为开,小隐忘其程。
陟巅中餔前⑩,罗列指高甍11。
不图厨中儿,搏忝和虚饧12。
亦曰登高餐,不奉主人呈13。
佳言物外发,幽趣僾云征14。
往者岂不乐,今日居其彭15。
【词语注释】
①空平:岑寂平和。
②闱中来:考场中归来。闱:古代科举的试场。
③竞名:求得功名。
④射覆:酒令之一。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今》:“然今酒座所谓射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余人更射。不中者饮,中则令官饮。”
⑤澄泓:清澈。
⑥宗人:同族之人。
⑦世营:世俗的谋求。
⑧兀病:未痊愈,仍有病。兀,仍,还。
⑨臀下栟:坐垫。栟,音bīng(兵),棕毛,这里代棕毛垫。
⑩陟巅句:意为在中餔之前登上了山巅。陟,升,登。巅,山顶。中餔,古代时段记时法中有餔时,餔时又分为上、中、下三段,中餔相当于地支记时法的正申时,即下午四点。“餔”同“晡”,音bū。
11高甍:屋脊高。指高大的房屋、殿堂。甍,音méng(萌),屋脊。
(田)。
12搏忝句:意为厨丁不惜遭到羞辱责骂揉制饴糖。搏忝,取辱,忝,音tián和,音huó(活),揉合。饧,xíng(形),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
13不奉句:意为不遵奉主人命令就呈了上来。
14僾云征:像云一样远去了。僾,音à(爱)i,仿佛,好像。征,远去,远行。
15居其彭:留在了长寿的人中,指没有病死,活了下来。居,停、留。彭,即彭祖,借代高寿的人。
【佳句采撷】
宗人翁与子,恬恬忘世营。眉宇若为开,小隐忘其程。
九日登米山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泽州府志》,似应写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为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天启七年(1627),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其弟朱由检嗣位,为明思宗。明思宗即位后启用了刘鸿训。这首诗应写于被召返京的时候。诗中表达了作者登山时的欣喜和将要启程应召的急迫。
米阜自无恙,米船书不足。今秋泉脉生,十里环新渎①。高瞻兴欲舒,云开怀不束。岭头陈五毳②,觞政③俱离俗。鸣镝卫长戈,稍为时所局。海风东北来,苎祫④肌生粟。四览未周回,三卮⑤方接续。自分酒力薄,西山峙寒玉。好况兼素交⑥,不尽宣衷曲。侯吏简牍⑦催,令人欲仆仆⑧。此日尚牢骚,何时脱蛮触⑨。
马上照流波,尘容聊浣浴。
【词语注释】
①渎:水沟。
②五毳:五彩毳衣,毛布制成的五彩礼服。毳衣,古代天子、大夫的礼服之一。用毛布制成。天子祀四望山川、子男爵及大夫朝天子、助祭或巡行决讼皆服之。其制上衣下裳。衣玄色,以五彩绘绣虎、蜼、藻、粉米;裳纁色,上绣黼黻。诗中借代身穿毳衣的官吏。毳,音cui(崔),鸟兽的细毛。
③觞政:酒令。《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
④苎袷:苎麻布制成的双层衣服。袷,音jiā(夹),夹衣。
⑤卮:音zh(知),古代酒器。ī
⑥素交:平素交好的朋友。
⑦简牍:古代写字用的竹木片。后泛指书信、文书。
⑧仆仆:奔走劳顿貌。
⑨蛮触:庄子假设的小国名,喻指狭小的地方。《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蛮氏;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触氏。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返。”
【佳句采撷】
高瞻兴欲舒,云开怀不束。马上照流波,尘容聊浣浴。
九日眺米山得见字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泽州府志》,似应写于崇祯元年重阳节。思宗即位后,启用了刘鸿训,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赴任之前的重阳酒会相当热闹,有很多人在摆宴、送酒、赋诗、唱和,刘鸿训分韵得见字,写下了这首诗。作者在诗中回忆了去年的重阳,并将米山的重阳和“戚里”的重阳作了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米山这个第二故乡的感激和眷恋。
耳后流光①灭如电,眼前米阜频相见。每逢重九来此游,主人不惜罗芳宴。阿谁②主人曰松皋,皋下松涛如海淀。海淀当年醉茱萸,戚里③风光月为眩。何如长白九十峰,竟似燕山分半面。岩隈④拨换此钟孤,独枕佳园乃奇羡⑤。培培有灵今始知,摇曳白虹牵素练⑥。昔时兵卫尚登临,去岁冲泥劳眷眷⑦。惟有此会神情彻骨清,冷风抖擞棕榈荐⑧。米山草堂今成矣,黄金莫惜成佳院。主人道力⑨淡且真,此地风流应久擅⑩。
千种豪华须扫除,但留芥蒂11非方便12。
请看头上未满轮13,纤尘飞不到冰片14。
【词语注释】
①流光: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②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③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这里借代京城。
④岩隈:山岩弯曲处。隈,音wē(危),泛指山、城弯曲的部分。
⑤奇羡:赢余。指积存的财物。这里意为宝贵的财物。奇,音j(叽)。
⑥摇曳句:摆动的白虹弥漫长空,喻君子有德,气如白虹。素练,白色的绢帛,比喻白色的云气。
⑦去岁句:描写去年登山的情景,踏泥而行,不顾雨雪,虽然劳累,却专注地登上了山顶。冲泥,踏泥而行,不顾雨雪。眷眷,意志专一。
⑧荐:草席、垫子。
⑨道力:因修道而得到的功力。
⑩擅:据有,占有。
11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12方便:适宜。13未满轮:未圆的月亮。14冰片:喻重九夜的月亮。
【佳句采撷】
请看头上未满轮,纤尘飞不到冰片。
张慎言
【作者简介】
张慎言(1577-1645),字金铭,号藐山,阳城屯城人。明万历庚戌(1610)中进士,初任山东寿张知县,后调任曹县、清河县,都有良好的政声。万历四十四年(1616)冬因祖母去世回籍守制三年。泰昌(1620年8-12月)间,张慎言升任陕西道御史。熹宗即位后,朝中评议“三案”,慎言上疏抨击阉党,受到打击,后又因直言上疏触犯皇帝,被夺俸二年。天启初年,他奉命管理京城周边地区的屯田事务,对天津、静海间万顷肥沃的土地提出了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等五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天启五年(1625),他因假归里,被阉党诬陷而遭流放,谪戍肃州一年多时间。崇祯初复职,升任太仆少卿,太常卿、刑部左侍郎。崇祯三年(1630),因审案违背皇帝旨意被革职遣归,一去八年。崇祯十一年(1638),被再次启用,任工部右侍郎,上疏反对开采鼓铸增加税收的做法,提出了发展生产改善财政状况的良策。崇祯十四年(1641),官迁南京户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在南京即位,他曾上“中兴十议”,但因福王昏庸,党争不已,虽被采纳,却难实施。他又受到阉党攻击,弹劾,被迫四次上疏请退。后加太子太保致仕,寄居芜湖、宣城一带。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明灭亡,张慎言疽发背,不治而亡。他的着作有《泊水斋文钞》、《泊水斋诗钞》传世。
同杨沁湄王孝横集樊山最高处分樊字①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泊水斋诗钞》卷一,是张慎言年轻时与杨朴、杨时化、王孝横等结社海会院之后的作品。他们一起登上云萦雾绕的樊山顶峰,四望满原秋色,不禁有世态炎凉之叹。但对前途毕竟是乐观的,“诘朝清栉看朝暾”,表明了作者对美好明天的期望。
往时但见白云樊,是日登临秋满原。山叠层岚②非一貌,霞明细水带多村。暄寒顷刻更单夹③,晴雨纷纭异旦昏④。为祝诸君休再醉,诘朝清栉看朝暾⑤。
【词语注释】
①杨沁湄,名时化,字季雨,号沁湄,阳城下伏村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官至刑部左给事中。王孝横,名溥,阳城上庄人,王国光后裔,王淑陵之子。樊山处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交界处,樊川发源地,皇城村在其东南山麓。“分樊字”,即分得樊字为韵写诗。
②层岚:层山叠岭中的雾气。
③暄寒句: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天很快就变成了寒冷的秋季,人们也迅速地把单衣换成了夹衣。比喻人世炎凉变化很快。暄,暖。
④晴雨句:意思是说忽晴忽雨又晴又雨一片混乱,早晚天气都已经异常。比喻世事多变。
⑤诘朝句:意思是说明天早晨梳洗整洁去看初升的太阳。诘,犹“翌”,明日。暾,日初出貌,代指太阳。
【佳句采撷】
暄寒顷刻更单夹,晴雨纷纭异旦昏。
丙午早秋
【背景略述】
诗选自《泊水斋诗钞》卷一,写于万历丙午年。丙午为万历三十四年
(1606),这年张慎言已到而立之年,但是尚未登科及第,跃过龙门。这时登楼四望,心事重重,满腹忧愁。诗中抒发的就是这种岁月易逝,壮志未酬的焦灼和忧虑。
生事苍茫浑欲①愁,凄然四序②但周流。千峰白已迎霜雁,一叶红先报早秋。身在家园如作客,情同怀土③强登楼。天涯朋友都安在,今古悠悠谁与谋?
【词语注释】
①浑欲:简直要。
②四序:四季。
③情同怀土:心情就像怀念故土。
【佳句采撷】
千峰白已迎霜雁,一叶红先报早秋。身在家园如作客,情同怀土强登楼。
秋九月赴戍所道经华阴登华山(五首)
【背景略述】
这首诗选自《泊水斋诗钞》卷二。张慎言于天启六年(1626)秋被谪戍肃州(今甘肃酒泉)。他从老家阳城出发,往甘肃,九月至华阴。他素有九月登山喜好,今至西岳华山脚下,岂有不登之理?于是他登上华山,写下了这五首想像奇特发人深思的诗。诗中陈述了登华山的所见所感,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华山的奇丽景象抒发他心中的悲愤,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愤懑,以及对明王朝统治者的失望。
借来九节杖①夷犹,光气横空凝且浮。白帝②向人何所与,金天有爽但为秋。三峰秀色愁将堕,万古黄河咽不流。
西顾周文东叫舜③,苍云渭水各悠悠。
翠流丹壑秀难名④,云响青崖白有声。缅⑤矣汉秦都寂寞,凄然泾渭⑥却分明。仙芝可饵询毛女⑦,奕局谁先问叔卿⑧。彼美⑨西方如可见,拟搴三秀⑩赠生平。
历井扪参11安所求,戍臣12搔首问清秋。
巨灵13不削芙蓉掌,河伯应悬瓠子愁14。
谁授丹经能羽化15,阿分泾水作清流。
天公未肯为明白,踯躅徒烦箭括头16。
开兴乘危踏杳冥17,萧然象外18叩真形。
秋高少昊19端何事,峡静希夷20睡不醒。
幽岫穷探钦化迹21,渊宵拱默22伫山灵。
盈虚消息23无从问,云使波翻迥未停。
藤柔葛弱颇堪忧,如陟山城十二楼24。
日霁苍龙仍作雨,峰寒玉女25亦悲秋。心留峡里云空白,气暗关前紫不浮。
早识数穷26能至此,喜从令尹御青牛27。
【词语注释】
①九节杖,传说仙人所用的手杖。唐杜甫《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也泛指手杖。夷犹,犹豫,迟疑不前。《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②白帝: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西方白帝白招拒”。
③西顾句:别本作“西顾周文东顾舜”。全句的意思是在华山上向西望酆镐,那是周文王兴起的地方,向东望蒲坂,那是虞舜建业称王的地方。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殷时诸侯,居于歧山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囚,后释放,为西方诸侯之长,称西伯。迁都于酆,子武王起兵伐纣,灭殷,建立周王朝,又迁都于镐(在今陕西西安市西)。虞舜,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于虞,故称虞舜。为古代传说中的圣君。建都蒲坂(在今晋南)。
④名:说出。
⑤缅:遥,远。
⑥泾渭:指泾水和渭水。泾渭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⑦仙芝句:意思是说询问一下毛女仙芝是否可以食。饵,音ěr
(耳),饲,食。毛女,传说中的女仙,字玉姜,秦末避难入华山,遇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因形体生毛,故称毛女。见《列仙传·毛女》后用为咏华山的典故。
⑧弈局句:意思是说摆开棋局要知谁先赢应去问叔卿。弈,围棋。叔卿,似应指卫叔卿,是载入《神仙传》的仙人。
⑨彼美:那美人。《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彼,那。
⑩拟搴三秀:打算拔取瑞草。拟,打算,准备。搴,音qiān(迁),拔取。三秀,瑞草。《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
11历井扪参夸张形容山高路险。谓可以摸到天上的井星和参星。李白蜀道:《
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也借以形容世路艰难。诗中形容华山的山高路险。
12戍臣:谪戍守边的人。作者自称。13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14河伯句:意为应该忧虑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河伯,传说中的河神,借指黄河。瓠子,地名,汉武帝时,黄河决口于瓠子,帝亲临塞之。筑室房宫于其上,作《瓠子歌》。于是河道北行,复禹旧进,梁楚之地乃宁。瓠,音hù(户)。
15羽化:飞升成仙。李白《过彭蠡湖》:“余将振身去,羽化出嚣烦。”16踯躅句:意为自己在歧山上白白地徘徊不前,自寻烦恼。踯躅,音zh(知)ízhú
(竹),徘徊不前。箭括,山名,即歧山。
17杳冥:指天空,高远不可见之处。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凤凰上乘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于杳冥之上。”
18象外:谓尘世之外。
19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集团首领,名挚(一作质),号金天氏。东夷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少昊曾以鸟为官名。传说少昊死后为西方之神。见《吕氏春秋·孟秋》。
20希夷:无声曰希,无色曰夷,谓道之本体。《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宋陈抟赐号希夷先生,成仙,善睡,数年十醒。
21钦化迹:钦佩自然造化的迹象。22拱默:拱手缄默。《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也指垂拱无为。
23盈虚消息:盈满或虚空的消长、盛衰。指发展变化。盈虚,满空。消息,消长,增减、盛衰。《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