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33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古代重阳诗选(7)

【作者简介】张锡祚,生卒不详。字永夫,江苏吴县人。他多年卧病,居半以药石为饔飱,年五十余,终因贫病交加而卒。

重九后溪南采杞菊

【背景略述】

作者本是一位体弱多病者,且又家道贫寒,生活十分清苦的儒门学人。可他安贫守旧,乐于清贫,不羡荣华富贵,不谋名利高位。这是在节日之后,他采摘枸杞和菊花时所写的一首诗。

佳节倏①复过,寒商激林杪②。霜清杜若洲③,花发蒹葭岛④。空庭无嘉卉,何以慰幽抱⑤。缘源路转迥⑥,穿林人渐少。朱实披榛丛⑦,黄花掇香草⑧。寻异心无厌,适已物逾好⑨。即此俗虑遗,逍遥可忘老⑩。

【词语注释】

①倏:shū同梳音,意为极快地,忽然,倏忽。

②这句诗的意思是形容秋风吹得树梢作响,似在奏乐。寒商:即秋风。商:五音中的一个音符字。激:激发,推动之意。林杪:即树梢的细枝叶。杪:读妙。

③这句的意思是高风廉洁公平公正,就如海洋中的陆地能阻隔污染。霜清:意为高洁公正公平。杜:即杜绝,阻断。若洲:如水中的陆地,可隔离污染。

④此句言花的生产发育在有蒹葭围拢的岛上。蒹葭:即指芦苇。

⑤这句是说庭院里空空荡荡,没有什么好的花草,何以能保持它的安静和优雅的环境呢?

⑥迥:jiǒng同窘音。远的意思,如:相差甚远。

⑦朱实披榛丛:成熟的枸杞与荆剌混在一起。朱实:红色的果实,枸杞成熟后的红色果皮。榛:zhēn同真音,丛生的杂草。

⑧黄花和香草混长在一起。黄花:即菊花。掇:duó同多音,意为混杂。香草:指香茅草。

⑨上句是说要想找见特殊的东西就不能厌烦;下句是言凡是适合自己适宜的物与事就好。

⑩即此俗虑遗:就是说对古俗要注意它的失传。俗:风俗,节俗。虑:考虑、注意。遗:失去。对古上流传下来的良风美俗要继承,不要失传。

【佳句采撷】

寻异心无厌,适已物逾好。

沈畯

【作者简介】沈畯:生卒不详。字田子,江苏吴县人,禀生。

九日

【背景略述】

作者是一位平民寒士。他人穷位低,但他又不因人穷而自卑,不以位低而自愧,其心坦然而无烦无忧,且颇具幽默的特点。

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①至。恐惊邻舍翁,谓是催租吏②。

【词语注释】

①白衣:指送酒人。晋陶潜好酒而不能常得。九月七日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坐于其侧,未几江州刺使王认命白衣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酣饮而归。此为后人用为典故。

②为使老人不受惊吓,以至误会自己是催租逼债的来人。

鄂尔泰

【作者简介】

鄂尔泰(1677-1745):清代奉天(在辽宁省)人,姓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州镶蓝旗人。康熙三十八(1699)年举人,授侍卫于雍正朝,累官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乾隆朝授军机大臣,谥“文瑞”。其诗曾得到袁枚、沈德潜等人的推重。他精于字句的锤炼,如“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南西北人。”(《滇中回宿易隆诗送行者》),“杨柳情多因带水,芭蕉心定不闻雷”

(《偶成》)皆见其功力不凡。着有《西林遗稿》六卷。

九日海天阁

【背景略述】

作者是一位满族诗人,他官至一品(大学士),其汉学修养极好。这首诗为作者于重阳节在天津宾海的名楼海天阁所作,此诗对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作了简略的描绘,重点是对人生哲理刻划得入情入理贴切精到,而又十分透明,可谓是至理名言。

秋气郁佳哉,秋鸿归去来①。百年原是客②,万里独登台。黄叶寺前雨,茱萸江上杯③。海天寥阔④际,何处是蓬莱⑤?

【词语注释】

①首联前后两句,上句是言秋天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良好;下句是说大雁一年中的春去秋归。

②这句话是说人活百岁,终有一了。俗言:物是主人,人是客,争名夺利白耗膈。意思是个人的欲望要有节制。

③此句是言:在江上饮茱萸酒之惬意。

④阔:远隔。

⑤蓬莱:即蓬莱山。古代方土传说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迹名蓬壶。今山东半岛有蓬莱仙阁。

【佳句采撷】百年元是客,万里独登台。海天寥阔际,何处是蓬莱?

惠周惕

【作者简介】惠周惕:生卒不详。字元龙,号研溪,江苏吴县人。康熙辛未(1691年)进士,由翰林庶吉士改授密云知县。着有《研溪诗集》。

重九潘长公恬庵昆仲招同魏苍石饮太白楼分韵

【背景略述】

这首诗为作者与同僚、同仁诸君在重阳节时的登高、饮酒和赋诗之活动,诗人的兴致可谓是轻松愉快、神气十足的。

天围睥睨①拥南楼,画棁飞甍俯济州②。千载尚馀高士迹③,一樽④今续酒人游。碧云淡日⑤黄花节,红树西风白雁⑥秋。客里放怀须酩酊⑦,莫教枨触⑧故乡愁。

【词语注释】

①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傲气的态势。睥:bì读闭音。睨:nì读逆音。

②这句是说此楼建筑之宏伟壮观。画棁:指彩绘的柱子。棁:zhuō同捉音。飞甍:形容高大威严而雕塑精致的屋脊兽头。甍,méng读萌音。

③高士迹:有德有才贤士者曾经活动过的地方。

④樽:饮酒器,指杯、盅、盏等类似的饮具。

⑤言为很不错的好天气。

⑥比大雁小的一种雁,霜降至即南归越冬。

⑦客里放怀须酩酊:客人们都要痛喝他个大醉。放怀即放开心情而痛饮。酩酊:大醉。

⑧枨触:感动,枨拔,感触之意。枨:chéng成音。

施何牧

【作者简介】

施何牧:生卒不详。字虞,苏江上海崇明县人。康熙乙丑科进士(1685年),官吏部稽勋司员外。着有《一山诗抄》。

九日放舟山塘

【背景略述】

诗人中年归田,守正履道。诗学坚持唐宋之分,不肯随时趋向。这首诗正是他致仕归田后,在某年的九九重阳日所写的一首诗。看得出来,诗人的心态是多么坦然平静,而对生活又是那么向往愉悦。

老去登临兴未删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半世功名随旅雁②,百年心迹对秋山③。黄花此日何岑寂④,一笑层台懒更攀。

【词语注释】

①删:消除,意为降低或减弱。未删:没减去或仍还有的意思。

②此句是说前半生为读书做官像大雁一样北飞南归,意为做官和归里都是一种正常的事,本无什么得失。

③此句意为“人生百岁,秋山可鉴”。秋山:可作为是非曲直、功罪成败的见证。

④岑寂:冷清、寂寞。岑:cén,读芹。

【佳句采撷】

半世功名随旅雁,百年心迹对秋山。

张实居

【作者简介】

张实居:生卒不详。明末清初诗人。字宾公,号萧亭,山东邹平人。约生活在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以布衣终身。入清后隐居乡里。他是清初着名的诗人王士祯的内兄。士祯《萧亭诗序》称他“古今诗盈千百,乐府古选尤有神韵”。与同里诗人徐夜有隐逸诗人之名。着有《萧亭诗选》六卷。

九日王秀才携酒至

【背景略述】

作者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恬淡诗人。这首诗为诗人在重阳节与里人王秀才欢度佳节的写照,诗里无怒无怨,亦无狂无忧,实为雅士之举,高人之风,自然而不流俗,严然而不孤傲,诚一派泰然之风范也。

缤纷①篱下菊,几枝带霜妍②。物苟有至性③,造化④亦无权。故人携酒过,斟酌⑤坐花前。狂歌无宫商⑥,破琴不必弦⑦。粗语桑麻事⑧,稍稍及诗篇⑨。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⑩。

【词语注释】

①缤纷:这里指盛多的样子。

②霜妍:指霜花的美好形状。

③这句话是说事物如果有纯厚的性情的话,它就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了。苟有:如果有。至性:纯厚的性情。

④造化:指创造化育的意思。

⑤此处指为饮酒、赏花。

⑥宫商:为古代的乐谱,如:宫、商、角、征、羽。这里是指音乐的伴奏。

⑦这句话是说也不必弹琴拉弦了。

⑧大略谈一谈农事。粗:大略。桑麻事:农事的活动。

⑨意思是也对作诗方面亦加评论。稍稍:即略微。

⑩尾联上句是说作者对这里重阳九九之节既爱其名又爱其俗。兹:这或这个,又:此等意。下句:即为“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觉就醉了。陶然:醉了。

【佳句采撷】

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

韩疆

【作者简介】

韩疆:生卒不详。字经正,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人。着有《天樵学集》。朱太史竹垞序云:“石耕终身不娶,比之牧犊子。五言清稳,自是名家。予转取其七言,固其情韵缠绵,尤是动人也。”

九日登鸡鸣山①

【背景略述】

这首诗作者是在南京旅居时恰逢重阳节所写的。全诗格调沉郁凄凉,这正是清初时期整个社会的一种沉闷氛围的真切表述。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②。雁带寒声归渚急③,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④。

【词语注释】

①鸡鸣山:在南京市西北,原名鸡笼山,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称鸡鸣山。

②此一联上句说是凛烈的西风吹得烟尘弥满如夜幕降临。下一句是说落叶被吹得满山飞起连树木都看不清楚。此寓意清兵初入关时,那种灾难性的统治。

③大雁带着凄厉的叫声急速地飞回水中的小岛上。渚:zhǔ同煮音。指水中的陆地小滩。

④尾联上下两句说是高山上云雾笼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似乎是有意不让离乡背井的人对故乡的了望。此是诗人借自然现象对当时社会统治者的不满,其言在诗外。

【佳句采撷】

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吴元龙

【作者简介】

吴元龙:生卒不详。字长人,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康熙甲辰(1664)进士,官翰林,后改工部郎中,已未(1679)召试博学鸿祠,擢翰林院侍讲。着有《问月堂诗抄》。

九日偕贵阳诸使君东山登高得初字①

【背景略述】

诗人作为朝廷一位命官,自然离乡在外多年未能探家省亲,难免思乡恋家之心萦绕缠绵。而此日重阳,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诗人登高思乡、托雁寄情,在他所作的这首诗中,表现得十分真切动人。

万里登高日,千峰纵目初②。天长迷近远,云合失崎岖③。边徼峦歌起,荒城落木疏④。乡心付征雁⑤,可许达音书⑥。

【词语注释】

①这是作者九月九日同各位由京赴贵阳来办事,与同僚在这里过重阳节的情况,登高、赏景、赋诗的活动。但他们的赋诗形式是限韵而作,具体是先拟好若干韵脚字的“诗韵”、凡参与的人各自抽一签,按签上的“定韵”字来作诗,不得出韵(换韵),出韵者为输。

②作者自言身在远方登高而望远,但看到的却是千山万水,却不是家山亲人。

③这句是说长空与云天构成茫茫无际的远程,使人难知远近,且不分高低。

④此句是言在贵阳这个边地的情况。边徼:即边界,徼(jiào同教音)。蛮歌:即是少数民族的歌,蛮:旧时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南蛮”这是旧社会腐朽的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的侮称。

⑤此句为诗人借大雁的南飞寄托对思乡的忧情。

⑥意为借此希望能达到传递信息的功能

【佳句采撷】天长迷近远,云合失崎岖。乡心付征雁,可许达音书。

叶舒崇

【作者简介】叶舒崇:生卒不详。字元礼,江南吴江(今江苏吴县)人,康熙丙辰(1676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秋日杂感

【背景略述】

作者在朝作为一员小官,往往受人白眼,颇有做人难,做官更难之感,当年的朋友也都是受人支使的人。于是,人往往处于不得意时,更会引起思乡的眷恋,作者这些情绪便是其内心在诗中的表白。

其一

把酒高歌行路难,每从日下望长安①。

霜侵黄菊人俱瘦,露下红兰梦亦寒②。

海内朋友惭命驾③,异乡兄弟劝加餐。

不堪白眼伤时客,忧是逢人效鼠肝④。

其二

北风千里痛离觞,一去长沙自古伤⑤。

幸有文章能报主,何妨魑魅喜投荒⑥。

惊心白璧三年泪,回首黄金五月霜⑦。

闻道吴江⑧佳句在,上书今日赦邹阳⑨。

【词语注释】

①此首联上句是作者对朝廷中的勾心斗角,甚感为官的仕途之难;其下句则是对每况愈下的朝政忧心忡忡,且又无能为力。

②这一联上下两句皆为作者借他物而喻自己的命运与官运十分不济。

③惭驾命:意思是属于被人驱使的身份。

④形容肚量窄小。成语“猫脾鼠肝”皆为此意。

⑤此句是作者鉴于历史上所发生的两件冤案而自此厄运。一件是西汉时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被贬官长沙。另一起是唐诗人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上“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郞。所以用对自古伤的一词来作表述。

⑥这一联上下两句言作者以自己少有的优势,侥幸地免遭迫害。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的地方。

⑦此联上下句皆言往事的经过实乃不易,作者自感饱含着长时期的泪水和极为特别的艰辛与困苦。句中的白璧,在古代认为是珍宝,下句的“五月霜”也是不易见到的,比黄金都可贵。诗人用少有的“白璧”与少见的“五月霜”,比喻所受的苦难。

⑧吴江:实指戏剧流派。明代吴江人沈璟为“吴江派”的首领。因其为吴江人,故称“吴江”。

⑨邹阳:汉代临淄(山东淄博)人,以文辩知名。初从吴王刘濞(bi读碧音)。吴王谋反,邹阳上书柬,濞不听,阳遂去投梁孝王。以见谗于羊胜,公孙诡,下狱。将死,上书自陈冤屈,获释后,乃为梁孝王上客。《史记·汉书》有传)。

【佳句采撷】把酒高歌行路难,每从日下望长安。幸有文章能报主,何妨魑魅喜投荒。惊心白璧三年泪,回首黄金五月霜。

王摅

【作者简介】

王摅:生卒不详。字虹友,江南太仓(今江苏)人。着有《芦中集》。

重阳前一日登镇海楼①

【背景略述】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羊城(今广州市)时所写的,是时为农历九月初八日,正为节前之事。诗中作者尽写海滨风光和古城名楼,且又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意在公乎?在私乎?这只能在读中慢慢领会,或有所得。

无端来作五羊②游,节近登高上此楼。海气溟蒙③山绕郊,天风浩荡客悲秋。飘蓬且喜云生屐④,簪菊应羞雪满头⑤。乡国茫茫何处是⑥?珠江一片夕阳愁。

【词语注释】

①镇海楼在广州市北,为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建,五层,高八丈。

②五羊:即五羊城,今广东省的广州市。据传说:战国南海人高固当楚国的宰相,有五羊衔着谷穗出现于楚庭,大有吉祥之意。因而在州厅上绘了“五羊国”,故广州后来别称“五羊”,亦又称“穗城”,本此。

③海气溟蒙:指海上的雾气很浓,什么也看不清。溟蒙:模糊不清。

④屐:古代的一种行泥泞地的鞋,称木屐,底有二齿,可防滑。屐:ji,同基音。

⑤簪菊应羞雪满头:意为插菊花于头上吧,无奈发短头白不能如愿。簪:zān音咱,古时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这里指的是插、戴之意,如插花、戴花。

⑥乡国茫茫何处是:乡国:两个意思,一指本国,一指家乡。这里是作者言自己的家乡。

【佳句采撷】海气溟蒙山绕郊,天风浩荡客悲秋。乡国茫茫何处是?珠江一片夕阳愁。

附表1

沁樊明清进士名录

姓名故里登科时间最高官职着作

王中沁水郭壁洪武辛亥(1371)待考

张艺沁水郭壁永乐己丑(1409)待考

常軏沁水樊庄成化辛丑(1481)河南佥事

常赐沁水樊庄弘治癸丑(1493)待考

同类推荐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热门推荐
  • 玄天方界

    玄天方界

    无意间结识的女子,竟然是刺杀人族至尊的重犯。自此,他已经卷入了这一场永无止尽的刀光剑影。在这条壮绝之路的尽头……是死去,还是重生?
  •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已完结】五夜缠绵悱恻的梦。一朝穿越陌生的时空,竟然发现未婚先孕?这到底是谁的孩子?偶然机会,学得一手好厨艺,带着刚出生的宝宝开了一间酒楼,成了人人羡慕的老板娘。可是好景不长,喜欢游山玩的她,哪里有热闹都有她的份。这不,京城美食大赛即将开始,她决定前去参赛。而她与宝宝的奇妙之旅才刚刚拉开帷幕。
  • 御君有术,重生嫡女不打折

    御君有术,重生嫡女不打折

    四年筹谋,她为助未婚夫登上太子之位不惜散尽家财,成为举国笑柄,大龄剩女。原以为她的痴心付出会换来未婚夫无尽真情,却不想未婚夫在新婚之夜手执她人之手,并附送她一箭穿心之苦,火焚红妆之痛。那一刻,她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愚蠢,四年,她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双眸似血,她绝望而不甘的合上双眸。浴火重生,再睁眼,她回到了三月之前,她正值待嫁。那么负她之人,是不是应该付出点代价?比如未婚夫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比如闺中密友容颜尽毁?再比如折断她庶妹的锦绣良缘?她是人人躲而避之的,传言她生性彪悍、貌似夜叉却又极度恨嫁,试问天下间谁人敢娶?可偏偏有那么一个人在她无助又失落的时候站在她身边对她温柔以待:你还有我。
  • 雅述

    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太上灵宝净明九仙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烽烟狼卷

    烽烟狼卷

    慈不掌兵,善不为将,被温暖推入黑暗,随信任跃入深渊。。。。。。
  • 药了

    药了

    开到荼靡花事了,娘亲说,了了的一生就像这睡荼靡一样,虽是山河仍在,岁月不改,终究是了结了这花事繁盛。(血可解百毒,肉可愈百伤。花家世代行医,每五百年便出现这样一位异人,血肉皆可入药,得之,纵览山河,无不解之毒,无不愈之伤。)
  • Amy Foster

    Amy Fo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洲之禁令森林

    九洲之禁令森林

    这四位神秘的骑士有着自己的代号和自己的坐骑:蛟龙---洛冰,毒蝎---雨夜,狴犴---千叶,神鹰---幻影。他们会用自己的意念来控制坐骑使自己的坐骑变得更强大,他们的力量也会随之增加。帝刹国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天域城是全程最大的贸易交易区。第二部分---天帝城是皇室贵族居住的地方,重兵把守,外来人和平民不得随意进入。第三部分---天幻城是平民和一些幻术者主要居住的地方。第四部分---禁令森林是一个禁地,不准任何人进入,那个森林就像从前被诅咒了一样,其实并不是被诅咒了,而是里面藏着一个秘密,所有人都不知道,只知道这个森林被诅咒了,直到有一天。。。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在古代禁毁小说中,真正属于淫书,今天仍被查禁的应属少数。而大多数作品,不乏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值得我们来研究。正是由于古代禁毁小说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我们才编选这套《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书中的小说,有的反映当时的进步思想,有的表现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暴露封建社会的罪恶,有的在艺术技巧上可供借鉴,都可供读者学习和讨论。因此,这套书不仅给读者以过去“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神秘感,更使人领略到一些被历史隐没的古代小说佳作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