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1700000012

第12章 历史倒影(11)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是的,确实“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更让后主苦涩的是历史曾经预置的伏笔,这就是他百般怜爱的小周后。小周后娇俏迷人,这么可心的佳丽怎么能让一个亡国之君独享呢?宋太祖自见她的第一眼就动了心,时常召她入宫。入宫干什么?除了床第之欢还有啥事?小周后不敢不去,李后主不敢不让去。小周后走了,夜阑人静,李后主孤身卧床当是何种滋味?小周后每从宫中出来,见到后主总是泪滴难干。此时此刻,李后主心中又是何种滋味?莫说曾为人主,就是一般凡身也最难忍受夺妻之恨呀!愁在心中结,恨在泪中流,流于笔端的《浪淘沙》,就是一曲泪雨如注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缘景起笔,由景至情,将梦境和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成一首婉转凄苦的哀歌,挽歌!

在李煜如杜鹃啼血般哀鸣时,如孤狼长嚎般怨叹时,历史却隐隐作笑了,他是笑自己的成功。这一丝成功者的微笑,这一丝难以捕捉的微笑,立刻导致了后主生命的终结。

李煜没有发现历史的微笑,仍然深陷在绝望的悲苦之中,他的笔随着心继续哭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词作,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虞美人》。李后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攀上了他词作的辉煌顶点。历史明白,苦难的人生如烈火,如熔炉,已重铸了他的艺术,他的词作。这惊世绝唱不再是他能突破的了。既然艺术生命将由此终结,何必再让他苟延残喘,何必再弄出个画蛇添足,何必再弄出个狗尾续貂?

历史的杀机出现了!

而要让宋太祖来为这悲剧谢幕,似乎不合情理,至少不合乎他在明德楼上宣示的宽仁厚爱。因而,在那么一个夜晚,宋太祖突然与世长辞,留下了烛影斧声,留下了千古疑案。至今,没有人敢于断定到底他是暴病身亡,还是赵匡义杀死皇兄篡夺了帝位?历史太仓促了,仓促之作时常难以自圆其说!

然而,历史为后主所作的结局,却是浑然天成的。

赵匡义继位了。这位被后世称为宋太宗的皇帝没有兄长那样的宽宏胸怀,他刻薄寡情,先免去了李煜300万钱的俸禄。害怕后主作乱,便派降臣徐铉去探望他。徐铉见到后主,下跪要拜,后主连忙拦住,说:今日岂有此礼?促膝诉说衷肠,倾吐南唐旧事,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徐铉一出来,立即就被宋太宗召去。他不敢搪塞,只好如实禀报。宋太宗疑虑更重,杀心萌生了。

公元978年的七巧之夜,恰逢后主李煜42岁生日。悲苦中的李煜举杯浇愁,让歌妓小楼伴乐,含泪弹唱“一江春水向东流”。曲声泣泣,音韵凄凄,融入清风明月,荡于宫帏内外。宋太宗惊醒了,拍案而起了!当晚,“牵机药”送到了李后主手上。服了牵机药,会不由自主地前倾屈身,直到头足相抵,悲惨丧生。后主李煜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可是只能以泪洗面。他不想死,还想活着,哪怕屈辱的活着,可是却无法逃脱这猝然而至的死亡,只能流着泪张口饮下。他浑身痉挛,惨痛死去。

李煜死了!

有的人死了,诗词文章也就随着他死了!

李煜死了,他的词章会不会随着他肢体的腐烂而腐烂?

不会!他的肢体腐朽了,而留下的词作却没有腐朽,随着日月的推移,反而大放光彩!

历史满意了,他侧耳聆听人间的声音,终于听到了王国维的绝世评价: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唐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宋后之作……

1995年8月16日

中言心语:

重读十余年前的这篇小文,忽然又生遐思: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如同一个物体。物体有阳面,也有阴面。而且,阳面有多少,阴面也就有多少。人也一样。我说的这一样是指人的苦难有多少,成就也会有多少。这不是绝对的,是对有建树的人而言,一般凡人也许在苦难中会泯灭了生命。因此,正视苦难,接受苦难,咀嚼苦难,大化苦难,就可以成就一个不凡的生命。

2010年1月14日

中国深远的历史,如一座座重叠褶皱的大山,其中蕴蓄和荫庇了一大群皇帝。皇帝自古都是权力的极致,权力的极致也是荣显的极致,这只是当世而言。时过境迁,这一大群曾经大红大紫的人物,能被今人道出姓名的早就无几了。不过,有一位皇帝还常常被人们提起,他叫石敬塘。

能被人记起,该是石敬塘的幸运吧?其实不然,众人记起石敬塘因为他是一位可耻的“儿皇帝”。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一个五尺男儿怎么就甘愿拜倒在别人的脚下?要窥视其中的猫腻,我们不得不带着困惑走进那个年代。

没有脊梁的时代

石敬塘

石敬塘本来与皇帝无缘。

封建帝王的君位,历来是在血亲中传承的。石敬塘虽然出身将门,地位不算低贱,但是,若按正常的传位规矩,皇帝怎么也不会落在他头上。也许,人之初的石敬塘并没有当皇帝的愿望,不过,随着地位的升迁,野心也就勃然萌发了。

很可能公元916年的那场战争就是石敬塘萌发邪念的起始。

是年二月,后梁军队和晋军在甘陵激战。晋王李存勖行动迟缓,军队尚未摆好,后梁人马就杀将过来。顿时,晋军丢盔弃甲,纷纷溃逃,李存勖也慌如丧家之犬。石敬塘见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率兵向前,勇猛冲杀。

梁军正轻敌追击,却遭到劲旅抵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石敬塘东驰西突,如入无人之境,将败局变成了凯歌。得救的李存勖不仅侥幸,而且高兴,连夸石敬塘是“将门虎子”。从此,石敬塘的名声就大了,或许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当皇帝的欲望吧!

名声再大,也与皇帝有着很大的距离。尽管后来他的岳父大人成了皇帝,他辅佐皇帝有功,飞黄腾达,连连高升,然而,终归自己是臣,是将,而不是君。即使皇帝退位,继位的也不会是他,终归,他只是女婿,不是儿子。按常规,名不正,言不顺呀!果不其然,公元933年石敬塘的岳父后唐明宗病死了,儿子李从厚继位当了皇帝。石敬塘与李从厚当属平辈,这李从厚又没有什么显赫功勋,他继承皇位石敬塘心里很不是滋味。石敬塘还在生暗气,早有人篡了帝位。谁呀?李从珂。这一下更气坏了石敬塘。李从珂乃后唐明宗的养子,虽然还会些武艺,却也比石敬塘高不到哪里去。为何你要抢位当皇帝?与其你抢,还不如我抢!遗憾的是,自己动手晚了。也许,就在此时,石敬塘铁下心要当皇帝了。

石敬塘要当皇帝,李从珂却怕他当皇帝。因此,趁石敬塘入朝时,将他扣留软禁了。多亏石敬塘的老婆是个长公主,一听夫君被扣留连忙跑去向母亲太后求情;多亏石敬塘是太后的女婿,太后才向儿皇说情,放了石敬塘。

石敬塘一回河东,李从珂就后悔了,后悔不该放虎归山。不久,派遣使臣带了衣物来安抚讨好石敬塘。其时,石敬塘驻扎在忻州,军士见皇使携物而至,很是感激,不少人呼喊“皇上万岁”!石敬塘怒火顿生,当即杀死了30余人。他要造反了,要当皇帝了!不过,他心里清楚自己实力不足,若要征杀,还不是李从珂的对手。

还算石敬塘聪明,自己无力,可以借助外力。这外力就是与之相邻的契丹。驻守忻州,本是要他抵御契丹,他却向契丹求助了。只是这契丹国君耶律德光也不憨傻,没有好处当然不会轻易出兵。石敬塘给人家送上的好处是:将雁门关以北的幽、蓟、瀛、莫、涿、檀、新、妫、颓、儒、武、云、应、环、朔、蔚等16州划割给契丹。这好处不小了,等于把现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契丹人了。石敬塘还怕人家不动心,外加每年贡奉布帛30万匹。

这好处够丰厚的了吧?石敬塘还有顾虑,要是耶律德光还不动心岂不误了大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来一手,这就是:愿意给人家当儿子。儿子依靠父亲当上皇帝,自然就是“儿皇帝”。

割地、贡帛就够丢人的了,为啥还要称儿子?许多部将都有些想不通。石敬塘确实聪明,他的理由是:明宗在世时曾与耶律德光兄弟相称,石敬塘是明宗的女婿,不就比人家老耶小一辈吗?所以,你别管人家比咱小11岁,可人家的辈数大呀!石敬塘很会做思想工作,这么一扇乎,有异议的将领也不吭气了。因而,石敬塘当儿皇帝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了。可见,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憨傻,而是聪明。世人都盼望自己的后代聪明,岂不知没有道德管束的聪明就是杀伤力最大的罪恶根源。

盘踞契丹的耶律德光早就唾涎中原了。只恨没有机遇,难以掳掠财物,扩展领土,这天赐良机到了,怎能推托?他当即举兵南下,直扑晋阳,杀退了李从珂派来镇守的将领张敬达。石敬塘大喜过望,匆忙杀羊备酒,慰劳契丹士兵。自己则赶紧跑到耶律德光帐中前去跪拜,历史如果有记忆当不会忘掉那让人败兴的场面。

秋风瑟瑟,霜气扑地。漫天的灯笼火把驱不散无边的昏暗。44岁的石敬塘在众将官的簇拥下进了大帐,见了耶律德光连忙倒地磕头:儿臣叩见父皇。那位33岁的耶律德光自是喜难自禁,面对如此老迈的儿臣,不由得捋一下自己的下巴,可惜没有摸到胡须。没有胡须也无妨,反正无碍自己当父皇。何况拜倒的不只是石敬塘,他身后的将官跪了一地,比之石敬塘胡须长的有的是,胡须算什么呀?耶律德光肯定笑得前仰后合!

不过,这耶律德光喜是喜欢,却没有喜欢到忘乎所以。石敬塘称儿是为了当皇帝。耶律德光却怕这小子当了皇帝翻脸不认人,他还要观察观察。好在石敬塘早就抽掉了自个的脊梁,什么样的考验也经受得起。转眼已是十月,天授节到了。天授节是个啥节日?说来和自个没有关系,是人家小耶过生日。石敬塘却把小耶的生日看得比他老爸的生日还重要,把这当成上天赐予他的又一次献媚良机。一大早,他便洗漱干净,穿戴整洁,带了厚礼,前往耶律德光的驻地给父皇拜寿。父皇真是欣喜,欣喜这个比自己大好多的儿子还真像个儿子的样子。他命人设宴上菜,与儿臣同桌进餐。石敬塘还怕父皇不满意,自己频频敬酒不说,还让妻子也伺陪敬酒。

乐得父皇小耶喜滋滋的。灌得父皇小耶晕乎乎的。

灌得父皇小耶晕乎乎的。

晕了一段时间,耶律德光确认石敬塘是位忠实可靠的奴才,这才召见他,立他为中原天子。石敬塘闻听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这天子皇帝得来实在不容易呀!

公元936年初冬的一天,耶律德光在晋阳城南修筑了一个土坛,在坛上册封石敬塘为晋皇帝。鼓乐声中,趾高气扬的耶律德光走到中央,脱下自己身上的帝服,摘下头上的冠冕,一起赐给石敬塘。石敬塘奴颜婢膝地长跪磕头,行过大礼,接过帝服,即刻穿戴在身上。转脸坐在龙椅上,得意洋洋地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在这幕滑稽的喜剧中,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儿皇帝滋生了。

赵德钧

石敬塘当了儿皇帝,是他的可悲。应该说石敬塘是个没有脊梁的无耻东西,为何要说那是一个没有脊梁的年代?

倘要翻开史书仔细阅览,你也会同意我的认识。别看这儿皇帝不光彩,不体面,可石敬塘要占这个位置也不容易。因为,你不当,他就要当。或者,你要稍有懈慢,儿皇帝就会被别人抢走。

谁抢?

赵德钧。

话说,石敬塘给耶律德光呈上书信,送上厚礼,苦苦等待援兵南下。好不容易盼得耶律德光率兵前来,攻入晋阳。自己小臣也称了,皇爸也叫了,可人家高兴是高兴,却迟迟不说句让他当皇帝的痛快话。石敬塘坐如针毡,只怕有什么变故,猴急猴急的。

恰在此时,赵德钧插手了。

赵德钧也是个聪明人,满会审时度势的。其时,他的军事力量是比较强大的,他担负的任务本来是去救援张敬达。张敬达在晋阳城遭到耶律德光和石敬塘的进攻,惨败出城,仓惶逃到南面的晋安寨。惊魂未定,又遭到契丹围攻,不得不向皇帝求援。末帝得知,立即命令赵德钧前去救助。赵德钧开拔上路,走得却慢慢腾腾。慢慢腾腾中不断拨拉着自己的算盘,自己前去救助,打输了难以出头,打赢了又能怎样?不如,慢慢行走,为儿子要个官再说。于是,再三请求李从珂任命他的儿子赵延寿为成德军节度使。也怪这个末帝李从珂不识时务,眼见得江山社稷都要丢光了,竟还心疼这么个节度使!不仅没有给儿子封官,还把他老子也横加训斥了一顿。赵德钧恼羞成怒,这么个小官都小气得不给,还指望你皇帝老儿能给什么好处呀?思来想去,还是人家石敬塘会划算,谁给的官大为谁服务,管他契丹不契丹。幸亏此事尚未办成,说不定咱凑上前去,还能挤兑了石敬塘。赵德钧主意一定,立即派使节前往契丹大营。既然要挤兑石敬塘,好处提供的当然不能少于石敬塘,除了他送的东西,还有大量玉器。还表示愿意出兵打到洛阳去,也就是要灭亡他自己的国家。只是有一个条件,事成后他要当皇帝,嘻嘻,你看这皇帝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让又一个人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

那时候,契丹表面上不可一世,实际是初入中原,人地生疏,兵力不济。还有些后悔冒然答应了石敬塘,弄不好会深陷敌阵,全军覆没。正在这个当口,赵德钧来了这么一手,耶律德光怎么会不动心?况且,赵德钧还答应石敬塘继续驻守河东,有这么好的台阶下自己为何不见好就收呢?

耶律德光的计议飞出大营,传到石敬塘那里,这个官迷心窍的东西急出了一身的冷汗。眼看自己费尽心思构画的美景就要成为泡影,岂有不急的道理!连忙派出桑维翰前去拜见父皇耶律德光。也算石敬塘知人善任,桑维翰不仅有三寸不烂之舌,还有个跪不痛的膝盖,外加女人那哭哭泣泣的本领。但就是少一样常人都有的东西:脊梁。好在干这差事,最忌讳的恰是脊梁。

桑维翰到了契丹,见到耶律德光,跪地就拜,磕头时可能泪水就流下来了。哭着说:父皇兴兵前来,一战就大获全胜。赵德钧手握重兵不忠于唐,也不信赖你,只是害怕你,才投靠你,哪能轻易相信?

耶律德光知道后唐势力不可轻视,赵德钧是其中最强的一支,便说:你看过捕鼠的人吗?稍不防备,还可能被老鼠咬了手,何况是大敌啊!

桑维翰继续哭着又说,敌人再大,现在已卡住了他的喉咙,哪里还能咬人?

桑维翰痛哭着恳求,父皇用信义救我危难,四海皆知,现在要改变主意,朝三暮四,岂不毁了自己的形象?

契丹主耶律德光不说痛快话,桑维翰就跪着不起,哭个不止,从早到晚,哭诉不停。

或许耶律德光可怜桑维翰的样子,或许也真怕坏了自己的名声,到底又铁定了扶持石敬塘的主意。而且,出得帐来指着门前的石头对赵使说:我已许诺石郎,若要改变注意,除非此石变烂。赵德钧遇到桑维翰这么个强手,失败了。

同类推荐
  •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出自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的书是多位美国总统必备的“枕边读物”,也是张爱玲一生唯一翻译过的美国作品。翻开爱默生的文字细细品味,你很快会发现它为何会广受欢迎:这里面有一股能量,它穿越时空的长河,超越种族的界限,在你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他不是个迂腐的老书生,而是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每句话都像是一条条名言警句。有人说,爱默生是思想家,也有人称他为演讲家,也许这都不是爱默生喜欢的称谓。他只是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去领悟,不必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反省,不过分眷恋流逝的岁月,只是用心真实地体味每一个当下,倾听自己每一刻的心念。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心的呐喊

    心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评论作品集,大部分作品发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人才信息报》的评论专栏里,并成为这三家报刊的评论主笔。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热门推荐
  • EXO之你的未来从不注定有我

    EXO之你的未来从不注定有我

    每个人的初恋都是难忘的,但以初恋走到生命尽头的却为数不多。简艺兮,就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当婚姻走到尽头的时候,吴世勋才明白或许自己是错的,但,我已经永远失去你了……(推新书《花开半夏半忆殇》,一个巨大的阴谋,现实的真相,生活的无奈,黑暗和光明的碰撞,从未尝试的风格,强推~)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
  • 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定情当天,一场精心设计的郊游,改变了她与初恋的命运:他在她的记忆里下落不明,她却成谣言漩涡里的靶心!此去经年,直到遇见周乔方非,她才明白所有的磨难,皆为涅槃的璀璨;而他却换了身份,与她各种周旋!新欢旧爱的明争暗逐以及名利人性纠缠无解的家族之怨,让情困两人间的她难以取舍。爱,恨,痴,嗔,尘世中的人总会经历。谁人走,谁人留。幸好,冥冥之中,机缘自有天定。
  • 莲舞倾城,妃你莫属

    莲舞倾城,妃你莫属

    自古男子多薄幸,九五至尊的帝王是否会有真爱?李从珂,位尊权贵、玉树临风的皇子。第一次进青楼,一出“英雄救美”,他与莲上起舞的花魁刘莲溪相知相惜。身份地位上的悬殊,阻隔不了两个倾心相爱的人,力排万难,终成眷属。然而,一场宫廷政变,李从珂生命中注定出现另一个女子——石傲冰,这位巾帼将军相助他成为了坐拥天下的皇帝。一个是自己至真至爱的妃子,一个是患难与共的皇后,李从珂却无法将心分成两半。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注定有人会受伤。当繁花落尽,是继续勉强强求,还是放手成全?
  • 八旗弟子的铁血挽歌:满清王朝

    八旗弟子的铁血挽歌:满清王朝

    从努尔赤建国到20余万八旗劲旅入主中原,仅用了短短的28年时间。作旗劲旅记载着国人永远的辉煌与骄傲,同时记载着国人永远的耻辱与伤痛,八旗劲旅解这日,也是国人觉醒之时。
  • 神秘小魔女

    神秘小魔女

    一个可爱的女孩,爱说,爱笑,又惹人喜爱,有好多的朋友,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可是在上高三的时候,这一切都变了……她变得不爱说,不爱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朋友一个个的离开了她,连天最爱的男友也离开了她。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延福里秋怀

    延福里秋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唐巨商

    盛唐巨商

    一个现代富家子穿越到了开元盛世,成为了大唐第一巨商。金陵富少李白:斗鸡?赛马?打马球?这种事咋能没有我?康胡少年安扎荦山:放了我吧,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动手抢的!女一号李红:像我三郎哥哥这么伟大的男人,拥有三宫六院都不为过!女二号岐王之女云阳县主李妙紫:秦郎,千年以后,我愿和你一起回到从前。男主角秦钺:有人爱是一种幸福,但弱水三千,我又能取几瓢?【大唐,既是我的大唐,也是你的大唐,这是我们的大唐。】
  •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一个杀人如麻的魔修穿越到法治社会,装神棍、看风水面相、虐渣渣、破案的现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