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已经是深夜了,我习惯在这个时候想事情,不论是在家里的护眼灯下,还是在学校一闪一闪的灯影里。
身旁的沙沙声让这个夜晚过于安静,就是这样,大家都在涂画着自己的时光。不经意间,一本练笔递在眼前,那个同学笑笑走开,我迷惑。翻开来,从头至尾,都写满了,密密麻麻。我立即明白,这是我们班的传统:每写一篇练笔,都可以找一个同学手执“朱笔”写一段评语。大家对于这项制度不同寻常地支持,于是每个人的本子上,都有着若干种笔迹,红字多于黑字,也实数平常。
但今天,我拿到的是完全写满了的练笔本,也就是说,我的“朱笔”一旦在他空暇的最后一页落下,这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就可以被称为“后记”、“跋”什么的,蓦然间感觉手底的笔都沉得提不起。
草草地翻一番,这一本文字,密密麻麻。瞬间我的头脑中也添进了什么东西,一跳一跳,密密麻麻。岁月的冗繁与清晰在这一刻交织起来,排在我的心上,也是密密麻麻的。一时甩不去头脑中的烦乱,便提笔写下这段不成文字的小诗,纪念我们密密麻麻的文字,密密麻麻的青春,以及那些密密麻麻的属于曾经的想法。
比然间回首,不见了旧时少年愁。
直到半明半暗的时节不见了,才·隆了沧海为谁竭,桑田为谁忧。
如斯夫的感伤,却少了笔下的年幼。
直到摇头晃脑的岁月溜走了,才忘记天睛为谁笑,大雨为谁哭。
我们就是这样,在滴水的屋枪下成长,听雁过风声,留不下振翅的痕迹;
儿时的沙地,不见7浅浅的脚印。
岁月化菊凋去,落瓣碾碎在呼吸里。
构一捧钻稠的风,照照自己的影子。
才发现,年华中倒映的我们,背靠着,欢笑,面对着,回忆。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