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8200000003

第3章 黄土筑民居(2)

房屋装修是泥匠、木匠、纸匠和画匠等的工作。泥匠先抹泥把墙抹平再抹灰、压光,称“亮家”,然后盘炕、砌锅台、铺地、垒烟囱等。木匠装修门窗有讲究,门窗有各种图案造型,甚至要雕花,开启要严丝合缝。晋东南一带上门窗时用特制的尺子,按二十八星宿位置来确定其长度和方位。土木工程一完,纸匠便修天花板,又称打顶棚,又叫“打仰尘”,多以木条或高粱秆、麻秆、玉米秆、葵花秆等捆制成架子,用麻纸裱糊,粉刷一新。最后,油匠要作炕围画。炕围画是在沿炕周围墙上作的一种装饰且实用的壁画,有的地方叫“炕围子”、“腰墙子”。

盖房碹窑在农村是一件大事,一般都采取家人、朋友、乡邻义务帮工的办法,形成了互帮互助的社会道德风尚。房屋建好落成,新麦上场,很多地方要磨一斗面,蒸大贡、炸油花、烧香焚纸诚谢神灵,安请土神回新宅居住,保佑平安,同时要感谢亲戚四邻,俗称“谢土”。

山西民居的院落建筑都是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三合院和地窨院等。

四合院一般是小康人家的住宅形式。按风水先生测定的位置,坐北朝南,以高檐出厦的大房为主,带耳房、左右厢房、下房门洞、照壁、院门、街门。大房坐北朝南向阳,称正房,装通顶四扇格窗,系主人所居;厢房左右对称,按左上右下顺序,归子女居住;下房则多为厨房。排场一点的四合院用方砖铺地、石砌踏阶、房屋一砖到顶、飞檐翘角、雕花斗拱、鸡头兽吻、木雕门窗、石雕门洞、磨砖对缝垛窗台。院门、街门比较讲究,由门扇、门框、门垛、门楣、门楼等主体组成,又有门墩石、门槛石、坐街石等附件。门楼造型各异,但以压瓦脊顶式最为普遍,通常在门楣上方留匾空,砖雕“耕读传家”、“集祥凝瑞”、“竹雨松风”等字样。一些声名显赫的权贵富豪之家有规模较大的套院,有主院、偏院、书房院、绣楼、花园等,雕梁画栋,门楣高大,气势不凡。

历史上,随着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兴起,在晋中一些县里更出现了一进几院、十几院的建筑群,这些建筑围墙高耸、房屋宏大、层楼叠起,垒有女墙防护设施,院内还有车马、粮仓、库房、家兵等各种用房。这些院落大都建有正堂、门楼、过厅、厢房等,院落之间则建有牌坊和其他一些村巷建筑。1936年春,红军东征到山西,山西院落建筑的豪华、坚固、宏大,极大地震撼了转战11个省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将士们(见《聂荣臻回忆录》)。至今,山西不但保留了许多寺院、祠庙、名胜景观建筑,还保留了很多民间村落宅居建筑,最著名者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咸丰(1851—1861)末年间的襄汾丁村20余处院落、建于清中叶的阳城皇城相府和祁县乔家堡的26处院落等。

三合院有正房、东西厢房、街门和照壁等主体建筑,但无南房。一般农民居住的三合院大部分只有三间或五间正房,院内随便搭盖一些柴草房。院门即街门,有的院门简陋到只是在土墙上挖一门洞或豁口,以木条木棍绑扎成栅栏,或以篱笆绑架柴草成门,家居情况路人一望而知,可谓是地道的“柴门”。农家院落的附属设施有柴草房、马厩、牛棚、鸡窝、猪圈、羊栏等,一般都用简陋的方法搭建,厕所则多搭建于院外。

窑洞一般为土窑,也有砖石拱窑,还有二者结合的前房后窑建筑,多集中于山区。山西气候干燥,黄土层积厚实,打出的窑洞耐用,可节省砖瓦、木材、地基、屋顶等工料和工序。窑洞深挖于土层之内,除门窗向阳外,窑壁屋顶夯厚,与大气接触少,温度传导慢,冬暖夏凉,最适合当地百姓居住生活。窑洞不是论间数,而说几“眼”、几“孔”,修建形式有多种:有全倚黄土层挖成的,也有以砖石碹成的;有单孔一室,亦有一套二孔、一套三孔的,或再挖小洞作壁橱柜的;有随着黄土崖畔一层层一排排建起的,也有顺着山势回转,形成一家或几家一群的;有的窑洞本身一层,也有在窑洞上再加盖一层砖房的。窑洞前面安门窗,光线充足,内部深浅不等,一般用砖石或泥灰贴面,再加粉刷石灰。平川地区受窑洞建筑的影响,也常有砖瓦房不用木料作梁柱,只用砖石碹成半圆形窑洞样式屋顶的。窑洞在山区很普遍,山西不少旧志都有“民多穴居”的记载。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修的《隰州志》中有一段文字记载,描述了山西山区的民居风情:“民皆穿土为窑,工费甚省,久者可支百年。有曲折而入如层楼复者。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牖,高下数层,缝囊捆屦,历历可指。坡之高者,路峭而窄,老翁驱犊,少妇汲水,登降甚捷,殊不以为苦。平地亦多垒砖为窑,山木难购,且窑中夏凉冬暖也。”

“地窨院”建筑是一种天井式土窑院落,格局极似四合院,它是晋南芮城、平陆两县山区居民的创造,多建于中条山南麓坡度较为平缓处。“地窨院”的建筑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挖院、掏窑、凿甬道。建址选在不会有山体滑坡和流水的平顶坡地,自上而下开始挖方坑,坑口面积即是院地面积,坑深即是建筑高度,坑底即为院地。“地窨院”一般长宽各10余丈,深约三四丈,然后在四侧坑壁上掏出若干孔窑洞来,分正窑侧窑,多为一明两暗式结构。从坑底院角处向崖边一面凿出一条长长的上下倾斜的甬道,院门在甬道的上端,街门在甬道的下端。“地窨院”中有水井或旱井,另设排水道,可种花草树木。“地窨院”的屋顶上面多是平坦的场地,有窑洞的烟道口和粮仓通气口,更是打场晒谷的好地方,可把打好的粮食直接倒进贮粮的窑洞里。崖畔上有树木挡风土,花草纷披在窑额,院里的花草藤蔓沿坑壁攀援而上,“车从屋顶过,声从地下来”,沐浴着阳光的院落像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艺术盆景。行人在百米之外常常误认为前面是一处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而得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别有天地,是红红火火过日子的人家。大风从地窨院的头顶刮过,无论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地窨院人家听到的都不过是浩浩天歌,颇有“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桃花源之趣。

山西窑洞是因地制宜的建筑,但绝非仅是出于节用之虑,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表现,而且它也具备了多种功能。明万历年间,浙江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一书中提到“山西地高燥,人家盖藏多以土窖,谷粟入窖,经年如新,盖土厚水深,不若江南过夕即浥烂。惟隔岁开窖避其窖头气,一时刻卒然遇之,多杀人。其窖地非但藏粟,变以避虏,虏人遇窖不敢入,惟积草熏之,然其多歧窦,即熏烟,有他窍出不为害,第家家穿地道,又穿之,每每长里余,常与他家穿处相遇。江南洞在地上,皆天生,塞北洞在地下,皆人造。”黄土地“水泉深厚,故其力多坚劲,而少湿郁微肿之疾。地有洞,故其虏至可避;商有伴,故其居积能饶。”由此可见,山西村落景观的自然区分并不只受地貌因素的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历史上边塞时常受到战祸兵事影响,其村落就筑有堡墙、寨门、吊桥之类的设施。在今天平鲁、闻喜、襄汾和永济的一些村落中,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这样一些古堡景观。尤其是建于隋唐之际的介休县张壁村古城堡,该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10米,周长130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堡上民居俨然,庙宇陈列,堡下穿有三层四通八达、功能齐备的3000米地道,是一座“明筑城堡,暗设地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集文化、宗教、民居、军事于一体的地下古建筑群。

“油碗碗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你穷”,从这句山西民歌的唱词中,也可以知道炕在房屋中所占的面积有多大。一间房子半间炕,半间炕却发挥出房屋多一半的作用,这是山西民居室内陈设的一大特点。无论在平川的砖瓦房,还是山地的窑洞,山西家家户户在房内都修有土炕,而没有木制的床铺。炕不仅有床铺的作用,而且发挥着供暖取暖、座椅沙发、衣柜陈放、会餐酒筵等作用。贵客来了,主人多是热情地招呼“盘腿上炕”。炕是与火灶相连的,火灶的烟道通向炕,炕内用土坯立起近似迷宫的烟道,弯弯曲曲回环婉转地将灶烟送往室外,这样就把烟火热量充分利用了,这叫火炕。有的人家甚至把一堵或四堵墙壁都连接烟火通道,这叫暖墙。它满足了冬季取暖、夏季清凉的需要。炕的建筑材料主要用土坯,而不用砖木材料。砖石导温快,易烫易凉,木则有易燃隐患,因此,砖木只用在炕外壁一侧和炕沿上。炕的高度以土坯立起,炕的平面以土坯覆盖,蓄热时间长且温而不火,但最忌捣踏水浸,因而有“捣塌炕”、“尿塌炕”之说。人肤色黑也常被戏称是“从炕里爬出来的”,因为炕里有多年的烟灰粉,贫寒人家就常常掏炕灰调墨写字。由此,又造成了民俗中的一些“炕文化”,有了炕围画的艺术体裁,有了辗转反侧是“翻烙饼”的比喻,有了没人照料的孩子是“炕头上爬大的”的隐喻等等。也有不与火灶相连的炕,但有炕必留有烧火道。晋北农村还有一种被称作“地老虎”的过火炉子,虎口是炕沿下的烧火口、虎身藏于炕体、虎尾即是排烟于室外的烟窗,燎一把柴火即能暖炕暖家。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琢玉记

    琢玉记

    天地造物,数以万计。诸神临世,天威昭彰。古神遗迹浮出水面,失落法诀再现世间,上古神器璀璨耀眼,血雨腥风再难平息。造化弄人,他的轨迹,竟与多年前的浩劫出奇得相似。挚爱心有所属,恩师寂寂逝去,兄弟被逼入魔,世人冷嘲热讽。放眼九州,举目无亲,举世皆敌!玉不琢,不成器。看主角如何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战胜自我,上演一段热血澎湃、感人肺腑剑侠故事。本文古风浓郁,古韵盎然,言辞清新,感情细腻,催人奋进。在网络快餐文化云集的时代,品味下倾力于文字雕琢的古典中国风轻玄幻小说也是不错的。
  • 冷血雷神

    冷血雷神

    2012,世界真的会毁灭吗?是毁灭还是侵略?如果地球毁灭,人类能否幸存?如果人类幸存,如何生存下去?申磊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孤身行走于异世,仗剑傲立于苍穹。上古五大神器,人间三大法宝,为了复仇,我要定了。灭世星魔,绝世战神,为了复仇,我灭定了。杀人便可升级,无视瓶颈。我,就是雷神,冷血雷神,逆天雷神……
  •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相恋三年的他们将最美好的给了彼此,十个月后,她卖掉他们刚出生的孩子,从此再也未见。四年后,他一身笔挺军装威武不凡的坐在她的对面,许久,她问,“那里不舒服吗?”他薄凉嘲讽的冷笑,“我需要一个全心全意照顾我女儿的保姆,你考虑一下。”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染她每一根神经,她知道,他对她恨之入骨,他来找她,无非是报复昔日她绝情的离开,她点头,“好”。他用尽各种手段折磨她,百般羞辱,她不躲不避不挣扎,只是为何他总是默默在各种地方变着花样的爱她,宠她,守护着她……爱恨一念之间,哪有谁对谁错啊。
  • 次元武极

    次元武极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人生。本作品纯属娱乐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希望可以带给你们快乐。
  • 小姐,相公赖定你

    小姐,相公赖定你

    她穿越了,却是一个自寻短见的丑姑娘。还好“美人”救了她,她扒住人家大腿,小姐,让我跟了你吧。她天生喜欢看美女,却不想有人竟不嫌弃要娶她?可是,她家“美人”怎么这么霸道,不让她嫁也就算了,竟然还把她打包上炕吃了!她这才后知后觉,什么!美人小姐竟是男人?
  • The Lesson of the Master

    The Lesson of the Ma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年K班

    三年K班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
  •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本书讲述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层危机的症结所在,并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他们出谋划策,成功转化危机。
  • 公主十八岁

    公主十八岁

    “请公主移驾!”他俊美的脸庞,带着邪恶的笑容,冷冷地抛出了几个字。“有劳您费心了。”她轻轻合上经书,起身灭了桌上袅袅生烟的香薰,依旧是薄纱遮面,看都不看他一眼,慢慢步入轿中。“公,公主,”她的贴身丫鬟玉珠在轿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到,到新住处了。”“哦,”她轻应了一声,“扶我下轿吧。”“可是,可是,”玉珠嘴角喏喏,“这里,这,好像是个妓院……”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