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5700000025

第25章 天兰(1)

开头话

前些日子,我曾两次拜访了老诗人、翻译家天兰同志,即王名衡同志。他已经年近古稀,鬓发银白,但看起来身板还很硬朗,目光敏锐,谈锋颇健,对年轻后辈也极随和、坦率、热情。于是乎,我们的谈话便很快开始了,像晴空下的飞鸽任意飞翔,又像春水上的游艇四处飘荡,我们的话题是多么欢畅而自由!

回来后,我整理笔记,发现王老的许多回忆十分珍贵。乍看起来,好像多是一些个人的文学活动和经历见闻,其实无不打着“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等伟大时代的鲜明烙印,反响着整个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发生和发展的雷声,是一份很可宝贵的革命文艺史料。所以,我便着意加以取舍、整理,分若干小题目记载于后。倘其中有错讹荒谬之处,则由笔者自负。

第一首诗

天兰同志1912年生于江西南昌市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念过9年私塾,从12岁开始学写旧体诗。14岁时,他考入南昌新远中学读书。国文老师姓刘,是前清举人,古文造诣颇深,他对天兰同志的才华很看重,着意加以培养。不久,天兰同志就在校刊上发表了平生第一首诗作,是两首旧体诗,题目叫《西山扫墓》,在全校很有影响,可惜年代久远,诗稿既无存留,便在记忆里也找不到原文了。

黄蔷薇

在大革命的影响下,天兰同志追求真理和知识,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和刊物,思想日趋活跃,斗争精神也加快生长了起来。1929年,他初中毕业后,转到上海求学,考入上海中学。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空气阴冷沉闷,豺狼当道,十分黑暗。学校的校长叫郑通和,是个留日学生,也算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但却是个法西斯分子,对学校控制得很严密。不过,春风毕竟关不住,革命思潮如冰底浪涛一样在活跃着。在上海中学,进步学生主办的文艺墙报“黄蔷薇”终于问世了,5个主办人中就有天兰同志。“黄蔷薇”宣传进步思想和科学知识,发表优秀作品,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她像一朵小小的花儿,给沉闷的校园带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黄蔷薇”办了三四期。后来,天兰同志就被学校开除了。那是因为他带头大闹学校食堂,第一次挥起了反抗的拳头。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校方对学生的生活极不关心,6块大洋的伙食办得很不像样子,经常吃烂鱼烂菜,早就引起广大学生的不满。这时,天兰同志就挺身而出,带头闹事,锋芒直指行政处长——一个被学生骂为魏麻子的实权人物。这一下,大大震动了郑通和的铁桶江山,这怎么得了?于是,天兰同志便成了他眼中的“害群之马”,很快就被开除了。这是天兰同志的第一次被开除。

箜篌文学社

天兰同志被上海中学开除后,很快又入私立光华大学附中,后来就在这里读完高中。诗人田间也是在这里毕业的,与天兰同志是前后年级同学,比天兰同志晚一些。

天兰同志从光华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校址在杭州)外国文学系,与胡乔木同志是同班同学。革命热情很高的天兰同志,不久就联络了十多名进步学生,创办了“箜篌文学社”,出刊《箜篌》墙报,发表进步诗作(如天兰同志的旧体诗《游九溪十八涧》,就是在这时发表的),翻译和介绍高尔基的作品,在大学里很有影响。

当时,浙江大学的校长是郭任远。这个所谓心理学专家,却是国民党的中央常委,是一个非常反动的政客。以他为代表的校方黑势力很大,其中光法西斯分子就有好几十个。他们很快就和广大追求进步和革命的学生发生冲突。就是在这场冲突中,天兰同志经受了第二次被开除的打击——然而也是难得的锤炼。

事情的起因是:有两个四年级学生偶尔在教员的网球场上打网球,郭任远认为是大逆不道,要进行处分,遭到学生的抗议后,便宣布开除这两名学生的学籍,从而激起了更大的反抗。于是,在胡乔木同志参加筹划下,由文学院和理学院的300多名学生举行大会,天兰同志在大会上发言,要求郭任远收回成命,停止迫害进步学生。紧接着又吸收农学院的学生,召开了400多人参加的第二次全校大会,再由天兰同志第一个发言,历数郭任远这个国民党中央常委的强奸、重婚、贪污等十大罪状。他又带领200多名学生冲击郭任远的办公室,把郭任远赶到了南京。后来,蒋介石亲自把郭任远带回浙江大学来,但学生们也不答应,继续闹事。一直到1935年夏天,郭任远带着国民党教育部的开除命令回到学校,很快将天兰同志开除,方才暂时平息了这场斗争的风潮。在这之前不久,胡乔木同志也因在学校待不下去,就转到上海去了。

然而刚刚踏上斗争征途的天兰同志,并不因开除而灰心丧气,他怀着一颗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火热的心,辗转北上,入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继续深造。

大学艺文社

天兰同志入燕京大学后,并没有埋头读死书,而是积极投身于进步学生的各种活动,很快成为其中的骨干分子。他积极参加了光照史册的“一二·九”远动,在同月的“一二·一六”几万人大示威游行中,他是燕京大学“民先队”第二区队的队长。

不久,天兰同志和20多位革命学生,创办了跨校的文学社——“大学艺文社”。他任社长,总编辑是程应,另外还有余建亭、吴其仁、章彭年、游崇鼎以及一位女同胞周作民等。“大学艺文社”的社刊为不定期刊物,24元一本,每期五六十页,印两千份左右,字数有五六万,目录贴在封面上,比较新颖,一共出过四期。据天兰同志回忆,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编辑部,就在他的宿舍里搞。大家来共同筹措经费,大家共同跑印刷厂,搞校对,完全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在“大学艺文社”上天兰同志连载了他翻译的《普希金的创作道路》一文。他记得,这篇文章好像是美国鲍利斯教授(俄国侨民)写的,文中既讲了普希金的个人历史,也介绍了他的诗歌创作,约有六七千字。另外,他和吴其仁合作,还翻译发表了高尔基的名作《某秋夜》等。

参与翻译《西行漫记》

《望川》是当时北平左联的机关刊物,16开本,不定期,原由刘春同志主办。后来,改名为《榴火》,由天兰同志主办。据他回忆,当时7个编委中,有叶修、陈落、杨述、秦川、彭础石等。

这期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提一下。大约是1936年年底的一天晚上,天兰同志到美国朋友斯诺先生的家里去。当时,斯诺先生是燕京大学的教授,经常接待像天兰同志这样的革命学生,给他们放映他自己拍摄的解放区的纪录影片。有天晚上,斯诺先生说他有部东西,问大家能不能给翻译出来。后来,就由王明远、黄华、陈汉波等5人分担开来,天兰同志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大家白天还要上课,就在晚上加班干,很快就翻译好了。这本书就是轰动一时的《西行漫记》。

联合文学社

1937年春天,北平作家协会成立。天兰同志是七个常委之一。《榴火》停办后,他就开始主办北平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联合文学》。

《联合文学》也是不定期刊物,16开本,所需经费全靠自己筹措,有时就靠募捐解决。天兰同志记得,当时有名的燕京大学教授冯沅君和她的丈夫陆侃如,是从法国回来的,很支持革命,就曾为《联合文学》慷慨解囊。

天兰同志回忆到这里,同样也想起了一件有趣的往事。一天深夜11点多钟,陈龙同志突然跑来,哭了,说他曾经想把天兰同志杀死。这话把天兰同志也吓了一跳,但又感到莫名其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那时候,天兰同志虽然深得地下党的信任,但他还不是共产党员。原因是他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他从浙大突然来到燕大,革命热情又特别高,干劲特别大,反而引起不少人的怀疑,认为他说不定是南京派来的狗特务,故意表现得这么积极。陈龙同志就是这样怀疑他的,所以想暗暗把天兰同志收拾掉。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兰同志凭着自己纯洁的心灵和炽热的感情以及不知疲倦的工作,终于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也促使陈龙同志夜半来访,洒泪陈情,成为他们交往中的一段趣谈。

到延安去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剥开天书

    剥开天书

    首创条分缕析的独特写作手法,把难解天书《红楼梦》庖丁解牛剖析了个清晰明白,所以看了又看,耐咀嚼,富含营养,福悦相随!再三品读玩味《剥开天书》的过程中,你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不可抗拒迷恋其中了。此书点醒多少梦中人。《红楼梦》不单单是讲人情世故的小说,更是智慧之书,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可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的神秘天书。
  •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让所有人心动的爱情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让所有人心动的爱情

    本书精选作家古保祥的数十篇青春爱情类故事,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等杂志转载。这些故事或悲或喜,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寂寞的,有疯狂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里面有我们每个人青春的影子。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带给你爱的感触,让你发现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
  • 成功需要的修行

    成功需要的修行

    这是一本为年轻人而写作的有关如何克服困难、赢取机遇、实现发展和目标而获得成功的著作,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告诉身边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的重要意义,需要他们做好身边的每件事,坚持追寻自己的每个目标,达成愿望必须作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全书主旨围绕着怎样做才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主题,尤其强调了实践对于成功的意义,而实践的种种方法也是本书的主要论述内容。
  • 懂管理先要懂心理(MBook随身读)

    懂管理先要懂心理(MBook随身读)

    柳传志编著的《懂管理先要懂心理》通过大量经典案例,阐述了每一位优秀、成功的管理者,都应该是一位业余的心理学家。一个懂得心理学的管理者应该在认清别人之前先正确地认识自己,主动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和完善,以便在掌好权、用好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陷入心理误区,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 腹黑皇帝:丫鬟不好当

    腹黑皇帝:丫鬟不好当

    “莫晓莹,过来给我捶背”某男坐在龙椅上命令道。“是”某女无奈。“莫晓莹,给我做饭”“是”“莫晓莹.....”“君瑾麟你有完没完!”莫晓莹真是快被眼前这个帅死人不偿命的男人气疯了。“只要你不承认你是云浅夏,我就没完”君瑾麟傲娇的说道。“啊啊啊!!!云浅夏你到底对这个腹黑傲娇男做了什么?”莫晓莹哀叹道。没有虐!!!没有虐!!!没有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妖第一次写哦,给位亲多多见谅啦~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内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十个月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鹦鹉螺”号潜艇。
  • 敢把命运赌明天

    敢把命运赌明天

    他是一个平民的儿子,经历了人生最最悲伤的事后,他不向命运低头。靠自己辛勤与汗水知识和头脑,在商业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有人说他傻,对于各种美丽女人,他是当代柳下惠,有人说他蠢,当身家过亿时,他把财富拱手让与他人,而选择了一个艰难的职业。。。。
  • 与狐共枕:妖孽,我罩你

    与狐共枕:妖孽,我罩你

    她是二流算命女师,一朝穿越,将她带到有仙有魔有妖的时空,与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同床共枕数日,便宜被占尽,却发现美女是个男妖,这个便宜一定要占回来,当磨难来临时,她又岂能任人宰割,不愿被牵制那就让风水轮流转,万人之上又有何难?
  • hp之你的人生我做主

    hp之你的人生我做主

    欧阳震天,欧阳家族族长,精通小提琴,素描,太极,推理及暗杀,面瘫毒舌攻。西斯勒夫·斯内普,伟大白巫师与二代黑魔王的魔药大师,精通魔药与间谍之道,人型冷气机,傲娇毒舌受。
  • 符术之捉鬼人

    符术之捉鬼人

    凭借祖传的制符天书,我踏上了诡异惊悚的捉鬼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