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2100000006

第6章 人生礼仪(2)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相伴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不走重复的路。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也是此意。旧时迎娶多用轿或轿车,此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装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就像戏曲里皇后娘娘的样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起出来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意在求吉利。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个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陈放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高墙上悬挂着灯烛,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晋中祁县等地,新郎、新娘入洞房后,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这时,由新娘的嫂嫂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遵照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从今以后这位女子成为他的媳妇了。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非常热闹。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分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到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恶避邪,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

四、婚后

山西各地,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同时,男家要设宴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委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争讨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当天,女方父母带着礼物来看闺女,担心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成双成对,一块回门,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的意思;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以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回门”时间在山西各地有所差别,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有所不同。晋南一些地方是在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和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新婚夫妇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还要返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岳父、岳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返回,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同媳妇要带上礼物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一种“住对月”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闹红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3、人生的最后一幕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它意味着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说诞生礼是人生的序幕,婚礼就是高潮,而丧礼就好像是人生这场戏中的最后一幕。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此外,长期以来,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基于这些认识,丧葬礼仪在一系列人生礼仪中,显得既庄严、隆重,又带有相当程度的神秘色彩。山西各地的丧葬礼仪在每一个地区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却都蕴含着这些基本的内涵。

一、初终

当人刚刚去世时,山西南北各地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快速地为死者换上预先制作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不能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有的地方讲究扔上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在为死者穿寿衣时,山西各地讲究亲人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给其理发、洗涤,进行整容。

此外,在给死者装束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山西各地都有不同的讲究。晋南一带在死者的左袖筒里放一个馍和一串纸钱,民间认为人死后要过金银桥,为防桥上狗咬小鬼缠,在过桥时要撒馍和纸钱,在狗吃食、鬼抢钱时,死者就过桥了;死者的右手里拿桃条干草,以驱鬼避邪。死者的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有的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称为“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在入殓时口中含钱、含饭,到阴间才不会挨饿受罪。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即进行“停丧”或“停尸”。家人将其从床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沁县一带还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安置之后,要用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闻喜一带用白布,曲沃等地则用红布。五寨等地用的是一张麻纸,俗称“打善面纸”。这一习俗,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去世后面容不太好看。虽然解释不同,但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才可以大放悲声,号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翼城一带则称为“奠魂纸”。沁县等地要到死者去世的黄昏才烧纸,称为“烧黄昏纸”。以上这些程序,大体相当于传统丧礼中的“小殓”。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一般来说,有几件事需要立即办理。

请阴阳先生。阴阳先生来后,先出纸,就是将白纸剪成花絮状挂在大门外,出纸多少要根据死者的年龄。闻喜、浮山等地称为“缟门纸”或“孝门纸”,有的地方叫“岁数纸”。这些纸每晚家人烧纸哭献时要撕掉一些烧掉,到入葬时烧完。

贴“门状”。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

报丧。多由儿子向亲戚家报告去世的消息,报丧人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到亲戚家先磕头,后讲话。亲戚得知后,在当天下午天快黑时来烧纸、吊孝,同时问安生者,家人要把封棺日期、出殡时间一并告知亲戚。

点“指路灯”。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指路灯”“长明灯”。民间迷信认为,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灵魂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

二、入殓

“入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等,古称“大殓”。山西各地时间不一。有三天、七天入殓的;有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在五寨,如果因为棺木、寿衣没有准备妥当而不能入殓,当地人便称为“挺尸”。

入殓用的棺材,山西各地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柳木是最为普通的。晋中祁县一带讲究在棺前挡板上必须用柏木,至少也要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棺材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变幻莫测的茫茫宇宙和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现象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总有一些事件留下太多谜团。这些林林总总的怪异现象及自然界的诸多难解之题,总是能引起我们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具有研究价值、探索意义、为人们所关注的几百个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全书分为文明遗迹、艺术文化、历史悬案、名人迷踪、文物宝藏、宇宙空间、自然奥秘、奇域之谜、海洋世界等十三个部分,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极具神秘感、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和画面。
热门推荐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启迪成功的哲理(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启迪成功的哲理(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立志远大、修身养性、坚韧不拔、善于决策、求真务实、智慧超群、口齿伶俐、敢于创新、不断充电等。
  • 太上黄庭中景经

    太上黄庭中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纨绔风云

    纨绔风云

    重生的上古修真人士!浮华京城里的天字第一号大纨绔!贫瘠西北小县城里一个卖牛肉面的!且看这三位一体的陈立,如何来完成小人物的惊天大逆转,一步一步的踏上他的王者之路,把美女握在掌中,将世界踩在脚下!
  • 走进中南海

    走进中南海

    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档资料、报刊材料和回忆录,吸收了党史、国史、民国史、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成果。内容包括:从西柏坡到香山、离开最后一个农村司令部、西柏坡群贤毕至、毛泽东绘制新中国蓝图等。
  • 神力冲天

    神力冲天

    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国王子的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故事。
  • 超级金融帝国

    超级金融帝国

    我叫杨晨,虽然名字普通,却常常扮猪吃虎,出其不意。自从有了铜钱印,能提前一天预知涨停的股票之后,财富之门,权利之路为我打开。这是我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 嫡女凶猛之奔跑吧相公

    嫡女凶猛之奔跑吧相公

    再次睁眼,她穿越到里东海国相府废材痴傻的三小姐身上。废材傻子呀……好,那且看她这个废材傻子如何驾驭群蛇,叱咤风云,傲视天下!太嚣张?太狂妄?没办法,人太有资本想低调都难呀!为什么到哪里都能遇到这个妖孽的男人。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时候都在眼前,就连蹲茅坑的时候一抬头都能看到。终于,她忍无可忍,抓狂道:“辰王殿下,我很忙的,请你不要来打扰我?”“你很忙?是忙着去见南疆太子,还是忙着去见北域太子,或者是那个在你家门前跪了三天三夜扬言非你不娶的墨小王爷呢?”某男挑眉。一边的侍卫听到了,默默的转过头:“爷,不是说好的不吃醋吗?”
  • 佛说楼炭经

    佛说楼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希望和你在一起

    希望和你在一起

    不管曾今的你以什么心态走近我,我只知道现在的我只希望和你在一起。——韩伊诺家族的雪恨,旧爱的回归,身世的秘密,真相的揭露,现在的誓言,让他们何去何从?当承诺成为爱情时,当亲情与爱情产生矛盾时,他们将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