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2100000011

第11章 饮食与居住(1)

1、无面不成席,无馍不成宴

民以食为天,安居才能乐业,饮食与居住是主要和基本的民俗形式,山西人的饮食与居住民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它是形成地方生活习惯和人性特征的重要因素,饮食和居住民俗作为物质载体,还集中客观反映着山西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山西人的生活心理及思想观念。

嗜好吃面、喜欢吃馍是山西人最为主要的饮食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山西人的一日三餐几乎是无面不足、无馍不饱,民间亦有“无面不成席,无馍不成宴”的说法。

山西人爱吃面食和馒头与山西的地理环境和粮食生产密不可分,山西粮食作物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为面食和馒头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各种面粉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百计的面食来。山西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大部分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

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号称“山西四大名面”的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此外,大同刀削面、晋南刀拨面也是山西面食中普及最高的面食种类。

山西人的餐桌上除了以面条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煮食,还有以白馍和花馍为代表的蒸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太原一带的古人就已经学会了蒸饭。经过4000多年的不断传承,如今山西民间制作的蒸食有上百种之多。无论小麦面、大麦面、高粱面、莜麦面、玉米面以及黍米面等,都可以蒸制出造型各异、精美可口的面食来。

晋南人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红白事宴席,都少不了馍,其蒸馍可制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扁圆形等花样。晋南馍又暄又大又白又甜,不需菜便能美美地过一把瘾。晋南人爱馍,还赋予了许多礼仪内容,如岁时节日:亲戚来了,要蒸花卷馍;过年串亲戚,要蒸混沌馍;正月十五,要蒸生肖馍;清明祭祖,要蒸子推馍;小年到了,要蒸枣山馍。再如人生礼仪:小孩满月,蒸一个圐囵馍;贺婚送礼,蒸一对石榴馍;老人过寿,要蒸寿桃馍;老人过世,要蒸包容馍。于是馍在人们手里变得寓意不同、形状各异,馍上的花鸟鱼虫竞显技艺,又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叫“花馍”。花馍在山西民间主要用于节日祭祀、礼仪活动和民间馈赠,其功能多样、造型丰富,富有极强的民间艺术价值。花馍的主题有花卉、走兽、飞禽、面羊、十二生肖、花草、虫鸟、鱼类和枣山等上百种之多。晋东南阳城的狮头馍和焙面娃娃、长子的高桩馍、高平的佛手如意馍、雪花铺层馍等。山西花馍又以万荣面塑、定襄面塑、孝义面塑、闻喜花馍最具特色。此外,晋西北的岚县每年二月十九都要举办面塑大赛,当地老百姓蒸制的大量题材丰富、造型独特的面塑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

2、酸咸辛辣的山西口味

山西民间百姓历来爱吃盐、醋,喜吃辛酸,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饮食口味。受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粮食作物的影响,山西民间百姓的饭菜中用醋量很大,这种饮食习惯是众所周知的。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晋人以杂粮为主,如高粱、莜面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帮助消化。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从能吃饭开始算起,一直到他寿终正寝那一天,最少也得吃掉150—200公斤醋,难怪外地人戏称山西人为“老醯”。民间有“久在山西住,哪有不吃醋”、“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葫芦”的谣谚和传说。山西人无论吃面条类食物,还是包馅类食物,或者烹调菜肴,都离不了醋。调和须见醋色,饭菜须有醋香,否则,就不算好饭,吃着不香。在山西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套制醋的经验,庭院中都备有一两个酿醋大缸。平川地区酿造高粱醋,山区居民酿制米醋、枣醋、柿子醋、沙棘醋等,各有其独特风味。用以调和饭食或烹调菜肴,醋营养价值颇高,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山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名醋,其中以“东湖”、“水塔”、“宁化府”等品牌的老陈醋味道最好,堪称调味佳品。

山西民间百姓日常饭菜用盐量也非常大。过去,许多农家调和饭菜都习惯用小盐,并有“露咸”的讲究。民间有“咸香咸香,无盐不香”之说,民谣云:“能说会道离不了钱,五味调和离不了盐。”人们对盐重视由此可知。山西民间百姓喜吃味重食物还表现在佐餐小菜上。普通农家的餐桌上,常有一两样咸菜或酸菜佐饭。四五口人的家庭,一顿饭吃掉一两个大头咸菜或五六条腌黄瓜可算常事。酸菜则要整盆调和,作为“浇头”,有的地方甚至与饭合二为一,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俗。过去,冬春季没有新鲜蔬菜,又没有保鲜手段,全靠咸菜和酸菜佐餐。许多地方都有“茶饭赖,咸菜拽”之说,反映的是过去山西广大群众饮食的艰辛和无奈。各种各样的咸菜和酸菜,几乎是山西百姓常年的必备之物。榆次、太谷、祁县等地的腌大头菜,平定的豆叶菜,定襄的老咸菜,长治一带的甜丝菜,太原的酱菜,临猗的酱玉瓜等,都是腌制菜中比较有名的。50年代以后,小盐逐渐被湖盐、海盐所取代,人们食用小盐的习惯始有改变。然而,山西人吃“味重”的习惯至今仍无多大变化。

除了盐醋之外,各地居民对辛辣食物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姜等视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比较富裕的家庭将白皮蒜、青辣椒等腌成咸菜佐饭,居民称其为“细咸菜”“老虎菜”。这还是款待亲朋好友的佳肴。北中部居民有用大葱、大蒜直接佐餐的习惯,将辣椒切碎,调以盐醋佐餐更为普遍。有的地方甚至每餐都离不开辣椒面,里面加盐拌成佐餐小菜。喜食辛辣食物,晋南运城地区较普遍,白馍夹辣椒历来就是运城地区城乡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晋中一带当属平遥、介休、灵石、汾阳诸县居民。在山西的辛辣食物中,品质最佳者有晋城大葱,应县小石口大蒜,代县辣椒,河津、临汾韭菜,平顺、盂县花椒等等。生姜一般由外地运入,民间需求量也较大。

3、别具一格的节日饮食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前山西老百姓都要蒸、煎、炸、炒各种食品,以供正月初一至初五吃。蒸食主要有蒸馍、花卷、枣孤、枣拍子、团子、花馍等;煎食主要是用油煎的各种形状的油片;炸食有撒子、麻花、油糕、油炸豆腐和肉;炒食有茶面、花生、瓜子等。晋南地区过春节要准备两种有意义的食物,一是家再穷也要杀一只鸡,用鸡献神祭祖,意为全年大吉大利;另一种是用猪祝天或者还愿,富有人家用全猪,贫穷人家割一条猪肉,称为“切头”,以示对神的虔诚。

晋南地区除夕中午有吃“隔年面条”的讲究,除夕晚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吃饺子。大宁县南塬和西川一带,春节凌晨要喝炒酒,所谓“炒”是用红烧猪肉丁、鸡肉丝、烧豆腐、白豆腐、粉条、海带、黄花菜、少许白菜、红萝卜丁、木耳,加肉汤和各种调味品制成下酒菜,味道鲜美。

初一这天多数地方要吃饺子,有的人家还在饺子里包上小钱(铜钱或硬币)、糖、枣,以卜运气,平鲁县称其为“捞元宝”。晋西北的五寨县,初一早上不吃饺子,多吃白面红枣制的枣篮。晋东南的沁县、武乡一带,初一早晨要吃一种隔宿面条或挂面。忻州一带初一晚上增食南瓜稀饭,以示丰年有余。山西初一午餐一般都备酒肴,饭菜丰盛,主食多为饺子或其他面食,合家围桌聚餐。河曲、宁武等地传说初一这天诸神俱到,忌吃荤,所以都吃素,早餐吃长豆面或面茶,配以醉枣、麻糖、点心等,午餐吃怕糕,晚餐是素粉汤泡浓茶。

正月初五民间俗称“破五”或“送穷日”,山西老百姓大都在这一天吃饺子,平鲁县正月初五要吃擀豆面片,祝愿去贫致富,名曰“扯穷皮”。

正月十五山西人都要吃元宵,做元宵在山西民间非常普遍。晋北地区在元宵节还有蒸黄糕,炸油糕的习俗。正月二十五日为添仓节,民间一般在此日吃摊煎饼、小米蒸饭,寓意五谷丰登,仓满囤溢。

二月二为龙抬头日,应县一带一般要吃谷穗蘸鸡蛋(谷穗是做成谷穗状的糕),意为祈求丰收。繁峙县要炒瓜子、花生、大豆吃,叫做“炒蚰蜒”“狗角”,象征消灭传染病源。定襄县这天要喝豆腐脑、吃枣山。朔州各地在二月二早晨煮鸡蛋吃,名曰“咬金咬银”,意在希望发财致富。二月二河津、乡宁和稷山一带是日清晨要让小孩子在被窝里吃麻花,一头咬一口,叫做“咬蝎子尾巴”。此外有些地方二月二吃野菜馅饺子,据说是要把五毒包进去吃掉。

晋南各县在寒食节前一天用白面蒸大馍,称“志忠”或称“子柱”“子推”,此馍个头大,相当于平常馍的三四倍,上面捏着蛇、虫、鸟之类动物,只让成年男人食用;女人吃的馍要捏成大鱼形;老人吃的捏成猪头形;小孩吃的要捏成老虎形。同时还要捏成小拇指大的许多飞禽走兽、瓜果鱼虫,称“捏燕”,蒸熟后插在酸枣刺条上,串成一串串,象征春回大地。

晋中介休等地寒食节有吃冷食的习俗,民间在此期间主要吃和菜卷饼以及红萝卜丝、菠菜、绿豆芽、粉条、芥末等调和成的凉菜。山西各地清明节上坟祭祖还要蒸制各种花馍馍(内包核桃、红枣)及枣鱼鱼等。

端午节期间,山西大部分地区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有的地方还有做凉糕的讲究。七月十五,晋北地区要蒸制各种面羊、猪、鱼等面食。

山西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制作月饼非常普遍,八月十五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月饼,山西月饼制作技艺精湛、种类齐全,口味多样,最为著名的如郭杜林月饼、神池月饼、乡宁月饼和怀仁月饼等。此外,有些地区八月十五除吃月饼外,还有吃饺子等习俗,平鲁县则是吃羊肉稀粥。

晋东南地区,特别是晋城阳城一带,重阳节吃糕的习俗最为典型。冬至日,山西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饺子的讲究,万荣县这天要吃酸菜馅煮饺,俗称“鲤鱼钻沙”,晋东南冬至早晨起来要吃甩老瓜(瓜焖饭)。

山西腊月初五吃五豆甜饭,用红豆、豇豆、小豆等多种豆类和软米,加红薯、花生、柿饼等蒸成红色甜饭。腊月初八要吃用小米、豇豆、小豆、绿豆等加枣熬制成的腊八粥(八宝粥)。腊月二十三,民间还有吃麦芽糖瓜饭的习俗。

4、丰富多彩的礼仪食俗

山西有着丰富的人生礼仪民俗,在每个重要的礼仪中都有着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讲究,并着重表现在红白事的宴席中。

山西各地的红白事宴席主要有十二碟、十大碗、八大碗(四荤四素)、九大碗(四荤四素再加一甜食,外加两炒两烩)、十大碗、“六六”席和“重八”席等,碗菜有烧肉、肘子、酱梅肉、米粉肉、小酥肉、红焖肉、红炖肉、清蒸丸子、清蒸羊肉、红烧鱼、红焖鸡、海带肉、虾米白、什锦甜江米、排骨肉、烧烩等。炒菜有炒肉片、过油肉、炒肉丝、苜蓿肉、炒肉丁、焦熘里脊、糖醋丸子、糖醋鱼、红烧鱼、油酥鸡、熘三样、烩三仙、拔丝山药、拔丝红薯等。冷菜常见的有酱猪肉、猪头肉、香肠、蛋卷、肝花、小肚、鸡块、炸花生、虎皮花生、粉条、豆芽、粉皮、腐竹油菜、黄瓜豆腐干、石花菜等。

山西晋南和晋东南地区的红白事宴席主要为“水席”,特别是晋城高平一带的“长平十大碗”和临汾一带的“翼城十大碗”最为典型。晋中、晋北地区宴席则以粉蒸肉、小酥肉和酱梅肉为代表,并称“晋式三蒸”。现在山西的红白事宴席呈现出极强的趋同性,地域特点已不明显,就一般人家而言,席面上主要有五冷十热,有凉拌、热炒、糖熘、油炸等菜。还有些人家有顺六碗、九围碟、十三花等,主食一般是馍馍和大米饭。

除宴席外,山西各地婚礼、葬礼、寿诞等仪式过程中仍保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晋南地区在定亲前要在女方家吃喜面,吃过喜面后才为女方肯定,然后男方写恳帖,正式请媒人说亲,吃双合子(双层蒸饼,中间夹菜)。汾西县结婚前一天晚上,新人要吃“小饺子(当家饺子)”,结婚当天早上吃汤面、枣糕。迎亲时,新郎要带面塑“灯糕”迎亲。大宁县一带,在新娘新郎入洞房后要喝儿女拌汤。沁县一带,新娘上轿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的离别饭。有的地方新娘上轿前要吃鸡。晋东南地区,新娘迎回后,还要让新郎新娘喝起缘(据说是因两人未见过面,这时才互相认识,故叫“起缘”)拌汤,汤内要放进蜜与香油。

太原南郊一带订婚时,男方要抬食盒到女方家,内装糕点、油饼子。女方要将此饼子分赠给亲友共食,以示小女已婚配。保德县订婚后有“西瓜月饼吃三年”之俗,即每年的七月十五男女双方要互送面人,每个面人约2.5公斤重,共送三年,每年的八月十五男方用食盒给女方送上好的大西瓜四个、月饼一塔(垒成塔形的大小月饼若干),也送三年,到娶亲时男方还要送与女方油炸糕80个。宁武、河曲等地,新郎新娘回门,娘家要设宴招待,要给新郎吃下马饺子。小舅子、小姨子要捉弄姐夫,往往在饺子里加辣椒、花椒、醋等,谓之“耍新女婿”。

晋西北地区的产妇,在分娩头三天只让喝些不粘牙的米汤水(叫做定心米汤)。月子里,小米稀粥与稠米汤是产妇的主要食品。满月那天,产妇要忌吃一天面食,喝一天小米粥,称对月米汤,满月之后饮食才能恢复正常。近些年已没有这种习俗了,不过多数人家还要忌吃肉食和油腻食物。婴儿诞生后第三天,姥姥、姑姑要来道喜。姥姥给面马蹄馍一份,姑姑赠礼不拘。主家招待吃面,称“三日面”。婴儿诞生12天,姥姥要送米面。过生日要吃长寿面条。此外,年满60岁(有的地方50岁)的老人,儿女们就开始为其祝寿,要给老人敬献寿桃、寿面、点心等,现在多为寿糕。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发展和变迁、李姓主要分布、少数民族李姓、李姓郡望与堂号、李姓名胜古迹、李姓名人等。关于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姓是李姓吗?李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李氏族系又有哪些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开始李姓穿越之旅吧!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热门推荐
  • 闯进娱乐圈

    闯进娱乐圈

    重生异时空,带系统玩转娱乐,这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娱乐圈书友群:136620747
  • 小雏菊的蜕变

    小雏菊的蜕变

    我15岁就做了你的女人,我跟了你五年,这五年,我被追杀过,我至少堕胎过三次…
  • 花落不知岁

    花落不知岁

    爱过,恨过,离开过,放弃过,可是,终究舍不得。本文慢热,温馨为主,微虐。总的来说,就是一枚青梅被竹马圈养的故事。
  • 青蛇传

    青蛇传

    有人说我是吸书生脑髓的美女蛇,我嫣然一笑百花开:呃……实在过奖了,我这种好蛇顶多迷人魂魄罢了,怎会做那伤天害理之事。那些年桃花不断,只可惜我是个不懂情爱的冷血蛇妖,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千百年的懒蛇心动一回实在不易,只见你在翠竹下浅浅噙笑!
  • 空亡屋

    空亡屋

    世上有一种屋子,屋门永远开一半,关一半。开着的一半,代表活人进来。关着的一半,代表死人进来。这种屋子,叫做空亡屋。而我,正好是其中一间空亡屋的屋主。三年的时间,见识了缠人的恶鬼,也见识了缠鬼的恶人。
  • 相和歌辞·婕妤怨

    相和歌辞·婕妤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
  • 千年时殇

    千年时殇

    原名半夏,载于晋江他自甘入俗世,体验一世人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她无视天规,被惩下凡,却见他一误终生。她以为他们相爱过,却得知一切不过镜花水月。他不懂情爱,无视一时心悸,终狠心伤害她。她因他坠魔,他称她自作多情。……她与他,此生注定纠缠。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那年的誓言

    那年的誓言

    那些年的誓言,不知道你还记得吗?我在这里苦苦的等你,换来的却是一句我不认识你。为什么?我等了你十年,整整十年,换来的却是你冰冷的语言。我笑了,好,从此我们形同陌路,就当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你!白羽月毫不犹豫转头就走,却忽视了上宮潇眼角那一滴晶莹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