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600000021

第21章 水月镜花:你我、今生、此刻的禅意(1)

禅与生命相纠缠,佛家努力使我们立足一个轮回不已的久远时间中想象我们的生命,而我们能发生切实作用的,却只有今生。禅是镜,亦是花,当今生与禅意相逢,亦当为这分欣喜而感动。

如水中月,每一片水中都有完满的月亮,每个人心中,也自有其真切的佛性。

取消戒律的“禅”的流播:自由、宁静与疯癫与朋友谈论起他的回乡经历,他感慨道:“你知道如今乡下时兴谈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一个相当高尚的话题:灵魂。”他举例说:“假如你有件事做得不对,乡下人就会教育你说: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神圣的灵魂吗?”究其因,是这些人都皈依了基督教。21世纪,基督教在中国的广大乡村拥有很多信众,是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一个世纪以前,中国发达地区有钱人家的孩子进入教会学校上学,才从外国人和洋教会那里学会了信仰基督,而乡下存在着大批佛教的信众,其中被人称作“虔婆”的,更是因其装神弄鬼,在民间的宗族社会当中拥有较大的势‘力。而今时代流转,基督教已经广泛地传入下层民众,而佛教却因过去几十年中的“破四旧”在民间断了根,并因为其典籍的难解和教义的深邃,成为少数人的宗教。但是,禅却一度流入西方,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符号学家艾柯的《禅与西方》一文中,曾描述过“禅”‘件事物在西方产生的广泛影响。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和披头士风潮中,有一些人经过向内和向外的寻觅,最终发现了禅。他将禅描述为两种,一种是“方形的禅即传统的禅,2观),另一种就是垮掉派的禅。他说,所谓的禅,就是换一种新鲜的目光看事物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有的只是“存在”本身跟经验,现量相关的一切。

这大概是西方人对于“禅”最普遍的理解,在他们心中,那些禅师的戒条和寺院文化是不存在的。来自东方的神秘的“禅”就是为了他们内心获得安宁而存在,跟摇滚乐、诗歌、瑜珈一样,它既是反抗,也是归途。

水月镜花:你我、今生、此刻的禅意禅在日本有极大的影响,武士道、茶道、料理、音乐,一杯一尽,一粥一饭,都有悠远的禅意。1958年,日本僧人铃木大拙到美国做短期访问,未料美国人对禅竟有深厚的兴趣,与这些人的交流使他改变初衷,定居在旧金山,成立了“禅中心”的坐禅小组,对禅在西方的流布做了重要的工作。铃木的禅欢快而纯朴,他教会美国人这样发问:“我知道我自己的心是什么,但禅心是什么?”“可我真知自己心是什么吗?我现在做的是什么?我现在想的是什么?”甚深且微妙的“观心”经验就这样开始。这第一个天真的探问一问你是什么一即初心。在整个修禅中需要初心,它是敞开之心,包括疑问和可能态度,始终视事物为新鲜的能力,这在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初心是禅心的修炼。在文学中,人们使用“陌生化”的方法使寻常事物具有了诗意,而对于禅心来说,这还不够,禅心有点类似于老庄所说的“能婴儿”,就是一个人能够用像婴儿一样新鲜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一个杯子,它不是用来喝水且是每日常见的器物,当你看到它时,正如今生第一次看见“杯子”一样,被它的状貌和颜色所吸弓!,这个杯子如此清新、安详,象征着人世间的至乐。从每件普通的事物中间,或许都包含着这种禅悦。因此,你现在可以理解,为何有的禅师被开水烫到了手,或者不小心撞到门框上,却一下子开悟了的事情。

佛教之所以长久在中国社会流播,实在是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形态已经将其纳入体制的缘故,因此,本书有一些章节事实上跟“禅”这个字眼无关:丛林制度、寺院经济、在民间的佛教等,但正是这些,将“禅”的思想和方法支持至今天,使其不至于断灭。“禅”在中国,由一个人修行的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可以被传授和用于教育的一系列的方法;从一种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变成严肃且必须遵循的清规戒律禅从佛的禅到了僧这里,其实是从一种浩渺的意识落实到了有条不紊的人生。

“禅”的真实含义是关于“禁止”的一条路,禁止使用“是”的概念,亦筹止使用“否”的概念。在非常严酷的“禁止”中间,磨练能够超越生死的强者。但其实,唯一的强者是达摩,因为他仅凭借“壁观”走上了这条路,有如壁立千初一般坚忍的内心。除达摩之外的强者被纳人强者的体系,仿佛在悬崖的孤绳上,被前人援之以手,一个接引一个上去。上面是非常孤独的所在,不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顶上的兴光,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就追及达摩。人们所知道的只是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的一派春色,知道他们已获得了内心的安详与和谐,并且,他们的老师认可他们,他们宠师的宠师曾认可过他们的老师,这样一直延伸上去,最上面的一个人,就是默默无语的祖师。达摩是无人传授的。

今日“达摩流浪者”们(指西方垮掉派一脉的禅者)的“禅”又回归到达摩那里,从“禅”这个历史辞藻中抹去属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的部分,回到了单独的人性和内心。在辽远的中国古代,一件事物豳若仅属于个人,却不跟形态、体制、经济结合,则无用武之地,因此苦行派在中国没有成为一种传统。“禅宗”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被一再改造,有一个与中国社会互相适应的过程,在一个传统当中,所谓的“证悟”是非常虚幻的事,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证悟”却非常的真实。众人崇仰的高僧,皇室御封的国师,都是“毕竟空的,只有来自内心的证悟清楚而真实。因此他们眼中看不见所有的禅师,只有达摩这个人站在心灵的最明处朗朗如照。

“斯奈德在其真正意义上是个流浪汉。他寂静地过着那种纯属个人的、与作为4理想的消费者’所应有的生活方式相背离的生活。他居无定所,住在一个没有设施的小屋;需要钱时,他便出海当海员、当防火看守人或伐木工。要不,他总是呆在家或登山。大多数时间在写作、研究禅或打坐。阿兰,瓦兹:《嬉皮禅,传统禅与禅》)这便是被铃木大拙带去“禅”之后的西方人(在嬉皮士潮流中)修禅的方式,他们更接近最初的达摩祖师的力依。

“所有的山峦都是伟大有耐心的佛”,“在月色下每当我走向同一个老树桩,世界就像一个梦、一个气泡、一个阴影、一滴正在消失蒸发的露水、一道瞬息即逝的闪电。、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这是西方修禅者对他们的生命体验的解释,《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何时会如此?当走向一个老树粧时。这听起来像在打机锋了,却不知这其实就是所有机锋的真正含义,所有的机锋其实都是当生命生意盎然时似悲似喜的自语,被人无心听到而巳。一个婆子建了一个庵,钯一个和尚供养在里面三十年,想知道他的修行究竟如何,便派一个年少美丽的婢女,在送饭时抱住他,问他广和尚,感觉如何?”这和尚说四季不知春,三冬无暖气。”婢女回来把话转述给她,婆子一听马上把和尚赶走:“我好好的粥饭供养了你这蠢牛木马!”又回头一把火把庵烧了。不会心的人,总会读不懂这一段“婆子烧庵”,难道她要这和尚犯戒不成?我想凯鲁亚克和斯奈德都会懂,而且当非常会心。在中国禅的丛林戒条困扰下的禅师要很费力才会弄懂:原来禅非常热情,并不枯燥。“达摩流浪者”们正是心中没有必然要成佛时“执着”,没有戒律和等级的束缚,没有为摆脱烦恼和生死而刻意修行的挂碍(即使超脱生死,也并不是有意作为),所以不会“黑山窟里做活计”,以为成佛和顿悟是多么辛苦的事情(因为这种繁重和辛苦,中国禅养成了拿棒子打人和在耳边大声吼人的习惯,以便把那些辛苦的禅师从执着里拉出来X在某一个瞬间“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

尽管这些达摩流浪者们有弥足珍贵的禅定体验,但他们终‘归是脆弱的,与内心强大的达摩并非同类。定定地守在一面墙壁面前的达摩必然不是“四季不知舂,三冬无暖气”,他的灵魂世界如此丰足,以致可以将广大的世界规定为“一”,在一片宁静和谐中终于“内心无喘”。而斯奈德们需要这堵墙壁以外的东西,他们甚至修起了“欢喜拂”’在酗酒和疯狂的性爱当中获得极度的愉悦。因为:“我明白我缺乏勇气,这我早就知道,可我有的是快乐。《达摩流浪者》广禅定”的快乐恰恰是屏绝人欲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正是因为,欲望是脆弱的泥潭,身体的自由与心灵的自由恰成反比,这也许就是他们缺乏勇气的原因。

而长久的儒、释、道三家结合的传统,使得中国的禅者最终成为“淑世主义者”,即在生活方面表现得敦论尽分、循规蹈矩,然而骨子中却是出世的,存在且超越,并不以人间的价值标准为意,而向往着来生净土或涅盘的潇洒出尘。这种类型的“禅”就是我们的“传统禅”,它的内容并不仅限于达摩的“壁观”,而是存在于禅者全部的行走坐卧之处。

西方的修禅者,所求不过是东方智慧给予他们的自由和宁静,它需要人的耐心。当它们到达心中后,还需要刻意保持使之与生命共存,其保存之道,便存在于“传统禅”的方法之中。“达摩流浪者”们是缺乏耐心的,所以禅的体验走向了癫狂的一面。后来,同样是日本的学者池田大作所倡导的“人学”,在禅宗中汲取了更多的东西。

归途:存在与自由

你或许不知道禅师要教给你什么,一开始,俾还以为,是教你万念皆空,忘却掉自己的身子,因为:心无起灭,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你以为,禅师要教你解脱痛苦之道,当人道时,就摆脱了包括生死在内的一切苦楚。然而,僧见了佛陀,或许要问:“世尊,少病少恼否?”他亦吃不准世尊是否会生病。你想要学习“布施”、“忍辱”这些善德,但这并不是禅的最深微之意。

你最不能肯定的是在这里,你最终会怎样。也许一开始你怀有模糊的愿望,想要令生活有一种新鲜的开始,但时间久了,收获却总不明了。

设若你是某禅寺的小僧,健壮活泼,身心安定,也许正是由于劳动锻炼了体能而读书、坐禅增加了智慧而已,在秀美的山林中自然少病少恼,与世无争;但设若你是庸碌的凡人,为得到这清净而甘愿放弃一切出家者少,那么,怎样让“禅”这样事情改变人生?

高僧说:不可以因为要获得佛、菩萨的庇护而学“禅”,因为佛、菩萨不是贪官污吏黑势力,并不是谁供养他就庇护谁;不可以为了获得神灵的能力和奇迹而去学“禅”,因为禅法非龠的平常不可以为了摆脱烦恼而学“禅”,因为烦恼即菩提。

那么,想要“皈依”神圣宗教的人不由得困惑起来,“禅”可用来做什么?我们又为什么去修它?

正因为“禅”很平常的缘故,它才离我们很近。佛说,有像恒河里的沙那么多数量的大小菩萨在,一个人又总舍在轮回中间,所以有那么多次机会,成佛也不是十分不可能的事情。高僧说:你们要当仁不让。事实上,每一个真正做到内心安详、无忧无虑的人,无论他是否知道“禅”,他都与成“佛”不远。“禅”之美和对人生的裨益并不仅对寺庙中过着徤康生活的僧人有作用,“禅”的方法对于人生是实在有益的。

无忧无虑乃心的自由,事实上,禅只是解放了你的心,使其无忧无虑而已。它木是“空”,因为人生不空;它也不是“不空”,因为万法本从空中来。它不教你心如死灰,也不能完全减少你身体上的痛苦,因为是人就必须接受与生倶来的一切,如生、老、病、死。“禅”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从一种生命“无名”的陷阱中拯救出来,将无遮无拦的自由还给你。

高喊“自由”的哲学家萨特的剧本《魔鬼与上帝》中,有一个狂热的传道者,于辛苦传道几十年后,顿悟“上帝并不存在”,于是获得了无遮无拦的自由。而萨难所不知道的…中圈禅特这样描述这种自由:即使你是一个刑场上的死刑犯,即使刀正架在你的脖子上,下一刻钟你就要被斩首,那么此刻你仍然是自由的。萨特的这个故事可以看做是关于“禅”的一则寓言,能同禅宗的一则公案媲美:唐代宣州刺史陆亘大夫曾问南泉,“假如一只鹅在瓶子里,鹅已经长大塞满了整个瓶子,既不能把瓶子打碎,也不能让鹅受损伤,如何把鹅从瓶子里拿出?”多么困难的一个问题,而南泉的回答则是轻轻地唤了一句“大夫”,陆亘应诺,鹅与瓶的名相施设便不存在了,于是南泉说出矣。”“上帝并不存在”并不是对“上帝”这一概念简单的否定,而是将捆缚在自己身上虚幻的牢笼轻轻摘除的过程。人生是事实,即存在本身,对存在本身所做的任何判断、假设、说明、怀疑、分类、取舍都是虚妄的,而人只有去除掉这些习惯性的妄见,才能真正走上一条“自由之路”。

同类推荐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热门推荐
  • 误落豪门:公子,请自重!

    误落豪门:公子,请自重!

    她柔情似水又刁蛮成性,溺水穿越,成了慕府大小姐!让冰山男心跳加速,和帅流氓亲密接触,与邪恶魔斗智斗勇,就连石佛都被她打动……那一张倾国倾城脸,真真迷倒一船美男!可是,乱世百草丛中过,芳心只准许一个!在一众私宠密爱中,她会作何倾世抉择……
  • 贴身高手:极品道士混都市

    贴身高手:极品道士混都市

    我网罗了一批女妖,个个千娇百媚,令人荡气回肠。但是请别羡慕我,试想成天和她们在一起,我该需要多大的定力啊!并且她们麻烦不断,坑死蜂蝶不偿命啊。
  • 此生只爱你

    此生只爱你

    爱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与否,愿意与否,快乐与否。即使是一段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爱情,但只要双方愿意,便是永恒。爱是什么?是灰姑娘与王子,那双水晶鞋便是他们爱的见证;是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小矮人便是他们的证人……当心沉沦,当爱无法控制,二人便会牵手迈进神圣的殿堂,这一刻他们完全属于彼此。常言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爱情最终只有婚姻才会名正言顺。
  • 妹控魔王物语

    妹控魔王物语

    萧飒只是一个平凡少年,却因为至亲被杀而走上了复仇之路,复仇失败的他竟死里逃生被一个自称神使的女人救下,而来到了异界大陆。意外获得王之力的萧飒身边,妹妹,导师,女王等众女纷纷加入,萧飒的一生注定将不在平凡,而他又能否潇洒的走下去呢?一切尽在《妹控魔王物语》
  • 网游之召唤天下2

    网游之召唤天下2

    在继绝杀天下之后龙风隐退网游江湖,龙天集团推出了新的网络游戏决战星球后,全球玩家更加的风靡,加入游戏的中华帝国玩家在游戏中遭到了在绝杀天下里失败的某些中华帝国敌对国家玩家有预谋的联手遏制,在看到中华帝国玩家屡次受挫后龙风趁着两位老婆出国游的机会以龙噬天下网名重新进入了游戏,与绝杀天下不同的决战星球是否因为龙风的进入有所改变,龙风是否能够力挽狂澜,龙风是否能够再次带领中华帝国的玩家重塑铁血辉煌?
  •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士仁贤经

    幻士仁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Deion of Wales

    The Deion of W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黛丽·赫本传

    奥黛丽·赫本传

    她从罗马假日里款款而来,她是一抹浅笑。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上恬然而起,她是挥之不去的温柔。她在战争与和平中屡屡惊魂,她却是全世界眼中最窈窕的淑女,她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直到永远的谜中之谜。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丽,是那整个世纪。
  • 上仙人

    上仙人

    青雨潇潇暮色改,繁花落尽子规啼。一入红尘终不破,几缘因由人错落。铮铮琴音,潇潇牧笛,我本心在天地,芊芊素手,札札机杼,我意有佳人尔。这是个苏铭与南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