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400000030

第30章 顺治皇帝的孝陵:与崇祯的心有灵犀(2)

第一:反清力量虽然不以崇祯为直接旗号,但这位身死社稷的皇帝对中原百姓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就在顺治十六年,郑成功领导了收复南京的战役,虽然没有成功,但着实把顺治吓了一大跳;第二:朝中大臣与自己的不合作和当初崇祯的大臣不理会崇祯是何等相似。

这一切理由放在一起,又一个关于他和崇祯的故事发生了:他常常冒着严冬的寒冷,亲自到崇祯墓前配洒。凄然酹酒之后,却徘徊叹息好久才肯离去。有一次,他在崇祯墓前洒完酒后,突然就朝崇祯墓碑扑了过去,并且拍打着墓碑喊叫道:“大哥!大哥!朕与你都是有君无臣啊!”

跟随他的人慌忙去扶他,他早已是泪流满面。

顺治称这个比他大28岁早已成了一堆白骨的崇祯为大哥,的确有点意思。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顺治的确是发自肺腑呼唤这位死去的大哥的。他的那句话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和你一样,自己英明盖世,却有一群饭桶臣子。

难道真如他所说,他所面对的臣子是一群饭桶?还是,有别的不想被人知的原因。

顺治的艰难

顺治六岁那年,在多尔衮的“建议”下登极称帝。所谓登极,是指登上了最高位,至于在这最高位上是否能行使皇帝本该有的权力,还要看多尔衮的脸色。

从顺治六岁做皇帝一直到十四岁,满清朝政都被多尔衮把握在手中。事实上,即使多尔衮想把朝政交给他,一个孩子能做什么呢?十四岁那年,多尔衮病逝,山中无老虎后,顺治才以“猴子称大王”的面目出现在满清的历史上。

他亲政初始,就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反清力量。直到顺治十六年时的反清力量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江南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郑成功险些收复了南京就是一明证,顺治当时吓得扑到他妈的怀里,大喊着要回关外。

第二,统治手段的选择。清代史料长编《东华录》记载,“(顺治)稍长聪明英睿,志量非常,六岁即嗜书史。”十四岁,也就是他开始亲政起就开始发愤读书,“每晨牌至午理国大事外,即读至晚”,五更又“起读”,并且“读了九年,曾经呕血”。自然,顺治是清初诸帝中第一个在汉族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君主。但这并不是说他真心地喜欢汉族文化,而是觉得想要在中原站稳脚,就必须要用汉族文化来统治汉族人。于是,他的有目的的学习就被人放到桌面上来进行了不知羞耻的鼓吹。

我始终认为,一种文化不能简单地评为先进或是不先进,文化又不是白菜,有好有坏。满族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化,只不过这种文化不适宜统治中原而已。顺治可谓聪明,深深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有了“用汉人的文化为本民族服务”的思想。但是,有聪明的人,自然就会有愚蠢如猪的人。满清入关后满清贵族的愚昧和不可一世,让顺治在朝堂之上总是左右为难。

但顺治并没有裹足不前,他反黩武政策和倡导向汉文化学习。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受到了朝廷内部满洲王公大臣们的阻挠与反对,顺治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但在满朝满臣与自己母亲的进攻下,他不得不对自己宣告失败。乔梓年事件就是他失败最好的证明。乔梓年是永平府马兰村村民,自己的土地因为被皇亲圈占,在投诉无门之下铤而走险,潜入紫禁城自杀于午门之前。这件事震动了朝野,九卿科道会议立即召开。在顺治的鼓励下,二十九名汉官与满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从而引起了满州大臣、诸议政王的愤怒。顺治迫于辅佐自己多年的叔父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母亲庄太后的压力,忍痛下旨,处死议臣汉臣陈名夏,其它汉官也各受到不同程度但却非常严厉的惩罚。

他吸收汉民族的文化,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后人称此为“兴文崇教,亲善汉人”。他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却没有实施成功的平台。在这位少年天子的遗诏中,他给自己列了十四条“罪状”,主要内容是:习汉俗,重用汉官超过满人;未能对皇太后尽孝心;不能举贤任能;铺张浪费,尤其是董鄂氏的丧祭典礼糜费过多;违背祖制,任用太监;不能听言纳谏。

其遗诏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全文如下:“朕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本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满洲诸臣,或历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宜加倚托,尽厥猷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季失国,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为戒,而委任汉官。即部院印信,间亦令汉官掌管,以致满臣无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

后世历史家觉得,这显然不是顺治的本意,而是被篡改了。但不论这遗诏是真的还是被篡改的,顺治当时习汉俗、重用汉官的政治措施是的确受到满族贵族的大力反对的。

倘若遗诏是真的,那么,顺治很可能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没有执行下去而悲愤之反语,倘若是篡改的,也正说明了当时满清贵族对此项政治举措的抵触。

所以,他对崇祯最后岁月的境况很是同情,他认为,崇祯和他一样,也是“有君无臣”。可事实呢?崇祯帝真的有君无臣吗?

崇祯其人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亡国之君可以逃过当时知识分子和后朝知识分子痛批的,崇祯,却是一个正常的意外。

之所以说他不被知识分子批是正常的,因为他具备了一个知识分子眼中“君王”的特质。崇祯勤于朝政在明朝后期的几个皇帝里是有名的。自明中期以后,皇帝怠政之风盛行,令天下臣民忧心。正德皇帝视国家政务为儿戏,今日出口外,明天下苏杭,寻花问柳,自不待言。嘉靖帝和万历帝都在位40余年,他们笃信道教,整日在宫中做斋醮,曾“连数年不上朝理事。”天启帝爱木匠活,把国家政务尽委于大宦官魏忠贤。崇祯帝则一反过去诸帝的怠政之风,“日理平台”,像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忧勤不怠”。不仅如此,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急务,臣下进讲也按时举行。

从这点来看,崇祯帝很合乎一个好皇帝的标准。这也正是人们所常称道之处。再加上他不好声色,所以不少人就认为他不应该是个“亡国之君”。

另外,崇祯帝平时生活比较节俭,一次在御座讲课时,崇祯帝里衣的袖口偶而露到外面,“袖微损”,崇祯就悄悄地将破损的袖口往里边塞了塞。一个讲官看到了,便奏道:“衣之敝虽过于位,然美德也,何必讳?”

最后,他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大太监,为百姓与官员除了一害,此举使天下人心大快。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这件事都是崇祯帝最可称道之处。

在他死后,受到了士大夫、对手及史家等各方的同情,李自成就说他“君非甚暗”。历史往往是这样,不管他生前有多少可非议之处,而自杀可以算得上“悲壮”、“惨烈”的死,都足以博得同情和好感。因为历来在亡国之际,少有君主“死社稷”的,所以,崇祯的死就让他们感到了意外,更感到了自豪。

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崇祯这个瘪三根本就没有受过帝王教育,他根本就没有做皇帝的能力。他太着急,急着换首辅,未等首辅展示才能就被他踢出了内阁;他急着想要扭转辽事,于是连连杀以守为主的督师;他急着想要知道大臣们是否在为朝廷出力,于是明朝的特务组织重新登场。他重用太监,但太监们在临走时却留下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顺口溜。他把自己的过敏多疑当作是英明睿智,把刚愎自用当作是当机立断,把狠毒待人当作是乾纲独断,把反复无常当作是随机应变,把轻率妄动当作是机智敏捷。他曾经反复在龙案上书写:满朝文武皆可杀。却不知,最该杀的就是他自己。

实际上,他铲除魏忠贤的行动,但凡是一头猪就能做到。只要这头猪手里有着皇帝的实权,只要魏忠贤没有掌握军队。

顺治何以要对这样一位瘪三皇帝有这么高的评价呢?除了在前面我们讲述的原因外,他还想要天下臣民们知道一件事:灭了明朝的不是他们满清,而是乱民李自成。他与工部和礼部的谈话中,都明白无误地这样说过。

此举实乃欲盖弥彰!如同康熙遗嘱中说他们大清本不想进中原夺取天下一样的无耻。两个混蛋似乎都忘了他们的祖宗努尔哈赤对他们的另一个祖宗皇太极说的话:明朝就像一棵大树,需一斧子一斧子去砍。

顺治评崇祯,一大部分原因是出于统治目的,一小部分是感同身受。清朝皇帝的虚伪与作秀,是从顺治开始的。

但无论怎样,顺治与崇祯选择了同一地点作身后的归宿,不能不说明这两位亡国之君与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之间有着孽缘。

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军阀混战,一个叫孙殿英的军阀被称为“东陵大盗”,这个绰号的获得就是他把慈禧、乾隆等陵墓挖了个遍。而孝陵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个中原因说来很好笑,由于顺治皇帝是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其陵墓陪葬品还没有和汉人接轨。顺治实行的满族人常用的火葬,墓里只有骨灰罐,没有棺椁,放陪葬品的地方不多。康熙把一些陪葬品都在顺治的的葬礼中烧毁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清廷经济艰难,连孝陵本身的营建都是拆了北海等处的建筑才得以完成,没有什么余力再陪葬珍玩;最后,顺治皇帝有明确遗命,不陪葬金宝玉器。

还有人说,顺治皇帝对崇祯皇帝的“友谊”让他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所以他的陵墓在老天保佑下一直安然无恙,这是迷信,但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同类推荐
  • 极品王侯

    极品王侯

    想写一本让人觉得好看的书,简单的书,看起来爽的书,恩,这就是我的目的。现实既然既然已经都这么难过了,何必看书还看的虐心虐身呢,想想也觉得不划算啊......美女会有的,金钱也会有的,但到底是个平凡人,没有各种王八之气和11光环,慢慢奋斗吧,就像作者每天奋斗码子一样,痛并快乐着~走过路过点一下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多谢!!当然有推荐票票更好了~~(第一卷会比较慢热,我的错......但精彩剧情已然呈现了,加油~一勾~)
  • 吕奉先横扫战国录

    吕奉先横扫战国录

    为了和谐安定,本书已经暂停更新,请大家移步阅读新书《妖道的都市怪谈》书号:2098208
  • 窃谋霸世

    窃谋霸世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窃世者呢?本书主角本世为贼窃取钱财,穿越异世窃谋霸世。看主角如何经历磨难,挫折,最终一统天下!
  • 淝水之战3.东山妓

    淝水之战3.东山妓

    大秦天王苻坚想从肉体上统一中国,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激起东晋的文化保卫战。谢安以柔克刚。一场淝水之战,成就东晋风流。这部小说详细描写苻坚崩溃的过程,具有悲剧色彩。大战争起缘于小因果。因爱生怖,以遗恨终结。“淝水之战是公元三八三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 江夏黄祖

    江夏黄祖

    回到过去的黄祖是如何慢慢成长起来的呢??他能不能逃脱历史的宿命?南方的杰出人物有哪些呢?大小乔除了奏乐还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吗?袁术真的是草包??敬请关注。-------------------------------------书友请加群:32111973或者6838678有话就说,有什么意见也请指点。
热门推荐
  • 创世尊师

    创世尊师

    刘小喜本是地球玄天宗的一名大长老,修行65年,终于突破到炼气期第二层,可喜可贺!正值高兴之时,噩耗传来:寿限到了!在自己得知寿元将尽,续命无望的时候,垂垂老矣的刘小喜,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史上最危险的上古修真遗迹——大虚无秘境!……天元大陆,天阳王国,天山郡刘家,唯一的男丁--刘小喜,开始了他的一段创世之旅。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嫡女医妃

    嫡女医妃

    苏无双的理念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招惹陷害我的下场定让你百倍偿还。睁眼发现自己竟穿到一个被亲爹嫌弃,庶姐姨娘陷害的太守府嫡小姐身上。堂堂现代药学博士还怕这些顽固落后的古人不成。渣男嫌弃?直接揣之,看谁看不上谁。庶姐狠毒?划烂你脸,废你身,看到底谁狠毒。姨娘伪善?毁你希望,撕烂你的美人画皮面,让大家都看清你是怎样的人。老爹无情又无耻?割肉还情,从此你和我再无任何瓜葛。不曾想顺手间救得一个人,她的身边多了道守护的身影。他说:我的女人,动她一分,触之断手足,伤之断命。她说:我的男人,打他想法,先过我这关,毁容也是断根二选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星峡传奇

    星星峡传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仙帝录之书生屠魔

    仙帝录之书生屠魔

    为了探索更高的境界,仙界九大仙帝之一,毅然踏入轮回,不惜经历千生百劫,只为追寻更高的境界。奈何在即将圆满的时候,渡劫失败。咬牙前进,却转世到了一副没有办法修炼灵力的身体,前路崎岖,如何才能踏上真正的大道。且看没有灵力的人,如何依靠神念,纵横古今,成就无上大道。
  • 许你一世的承诺

    许你一世的承诺

    十二个人的爱情,一开始是虐文,十二个人只有一个人可以和女主在一起,悲剧结局,
  • YG与志龙

    YG与志龙

    “阮凌灵你怎么能这样?!”“呵呵,我不会把他让给你的!”
  • 爱在落日下

    爱在落日下

    每个人都会幻想,这是个幻想小说
  • 阳炎符咒师

    阳炎符咒师

    一个追求自由的人!
  • 冰公主的复仇天涯

    冰公主的复仇天涯

    她,曾是世界排名第一黑道的千金,冷若冰霜。他,全球排行第二家族唯一继承人,冷漠无情。她,创建了规模最大的黑帮,带上面纱,来到仇人所在的学校。此时,却遇见了两个同为复仇的姐妹。他和她,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