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300000010

第10章 义利之争,巧用比喻让道理易懂(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借用天上的北斗星被众星环绕,来说明执政者只要以道德教化民众,自然会获得民众的支持。这种用常识现象作比喻,解释比较复杂深奥道理的办法,往往有通俗易懂的效果,可以迅速传达信息。在日常论辩中,我们可以巧用比喻以便用更加简单的方式说出比较复杂的道理。

【经典今解】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段话阐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观念,意思是说,执政者只要推行德治,就会如北极星一样取得合法合理的执政地位,百姓们也就会自然地追随你。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德行的作用,主张在治国中将道德教化放在一切政策、刑罚的前面。“为政以德”是孔子学说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后世形成的儒家由此推演出推崇德治的治国学说。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君子其实不必羞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而不说利,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二者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任何一个。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义利之争稀松平常,大家皆能坦然地讨论仁义和利益。辩手如果能将孔孟说话之道融会贯通,在辩论中巧用比喻,由浅入深,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为今用】

方法1:善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在论辩中,比喻技巧的运用非常广泛。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化深奥为浅显,不但通俗易懂地传授知识,更能形象生动地传达感情,激发人们联想,强化人们认知。一个巧妙的比喻,可以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有一次,爱因斯坦到柏林哈顿街工人学校讲学。他当时已经创立了相对论学说,连不少科学家们都表示不太容易看懂。讲学时,一位工人好奇地问:“爱因斯坦先生,听说您创立了相对论,那是什么玩意儿啊?”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这么跟你说吧,让你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坐上一个小时,你会舍不得离开,只嫌时间短如一刻钟;可要是让你在一个热火炉旁坐上一刻钟,你就会觉得比一个小时还要久,这就是相对论。”

与科学家相比,工人本来知识水平就相对较低。爱因斯坦要是实打实地讲解相对论,恐怕对方不但难以理解,还会觉得枯燥无味。他用了一个普通人都能感知到的常识作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诙谐有趣地使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变成了简单明了的常识。

相对论几乎是世界上最艰深难懂的科学理论体系了,但爱因斯坦只用一个比喻,就让最难懂的东西变成了最容易理解的东西。比喻的妙用,由此可见一斑。比喻,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修辞方式,目的是为了让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由于这种语言技巧以此喻彼,将逻辑比较复杂的论点与生动的具体现象结合,既给人以哲理上的启示,又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因此,比喻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一种幽默感,让对话变得轻松愉快。

与孟子大约同时的惠子善用比喻说理。

一次,他要去面见梁王。有人预先对梁王说:“大王若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不会说话了。”梁王说:“可以试试。”

第二天,惠子来了,梁王对他说:“我希望你有话直说。不要打比方。”

惠子说:“如果有人问,‘弹’是什么东西?对方回答,‘弹’的形状就像弹。您说这能让人明白吗?”

梁王答:“不能。”

惠子说:“如果有人说,‘弹’的形状像一张弓,且以竹做弦。这样您明白吗?”

梁王说:“明白。”

惠子说:“我之所以打比方,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要是您不让我打比方,我说的东西是人们所不知道的,怎么行得通呢?”

梁王听了,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放弃了戏弄他的想法。

上述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打比方”在论辩中的作用。“喻比术”,也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陈述道理、说服对方的一种论辩方法。它使用类似联想的方法,借助具体的、浅显的、平常的事物和道理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少见的事物和道理。

使用“喻比术”的关键是,要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僻的东西通俗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特殊的东西一般化。辩论往往讲究层层深入,因此在辩论设譬,还要做到以小喻大,以浅喻深,引导辩证逻辑,增强说服力。如果做到这一点,论辩就不但能形象地说明道理,还能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更透彻。

一篇抽象的鸿篇巨作,或许是一部顶级的学术著作,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必能够说服听众;一个浅显的比喻,或许看上去粗浅简单,但却可以说尽深蕴之理,让顽固的对象信服。在生活中,这两种现象都很常见。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获得博士学位后,不能马上开坛授课,原因是没有讲师资格。当时,从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希尔伯教授非常赏识其才华和学问。在一次会议上,大家围绕爱米·诺德能否成为讲师展开一场争论。一位教授激动地说:“女人怎么能当讲师呢?难道要让一个女人做讲师、当教授,甚至进入大学评议会这样的最高学术机构吗?”希尔伯特教授听了,站出来反驳道:“先生们,一个人能否胜任学术工作,与其性别是没有关系的。我请各位注意:大学评议会,可不是澡堂!”一句话,驳得对方哑口无言。

使用比喻进行论辩,有很多不同的具体方法,可以正面设喻,指出本体是什么、像什么:也可以反面设喻,说本体不是什么、不像什么。

加里宁是俄国一位杰出的布尔什维克宣传鼓动家。一次,他向某地农民代表讲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尽管他论证详尽严谨,听众总是不得要领。这时,有人问加里宁:“对苏维埃政权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加里宁灵机一动,说出一个巧妙的比喻:“请问,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脚还是左脚?”全场静默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把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生动的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并不太难。问题是如何有机结合,将其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只要善于把这两种思维方法完美结合起来,整个论辩就会显得逻辑严谨而又形象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从而获得更大的说服力。

巫马子和墨子两人都是战国时代的知名学者,有一天,两人发生了争执。

巫马子说:“你提倡‘兼爱’,主张世上所有人都应当团结友爱、平等相待,却没能给别人带来直接的好处;我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人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也没听说害了谁。咱们的主张完全不同,目前都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社会效果,可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而要全盘否定我呢?”

墨子说:“假如这里失了火,一个人想着去提水灭火,另一个人则打算往火。里添加柴火。他们都只是想象,没有行动,你觉得怎么样?”

巫马子答:“当然准备灭火的是好人,我们应该提防想在火上添柴的人。”

墨子说:“对呀!这就说明,我们谈人论事不能忽视其动机。现在,我主张‘兼爱天下’,动机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你主张‘不爱天下’,动机令人费解,我当然要否定它。”

墨子用一个比喻,轻巧地解决了巫马子的问题。

在辩论中,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往往能化难为易,将难于口头说明白的道理,转换为听众所明白易懂的话语。成功运用比喻,能够促使听众进行神奇的联想,使辩论语言超越普通语言产生所向披靡的摧毁力。

在一场“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的辩论中,有辩手作了一段精彩发言:

……让我们来瞧瞧这则詹金斯法案吧!里根总统在否决它的同时提议,要把新的多种纤维纺织品的条文修改得更加强硬,甚至连丝、麻等纤维纺织品也要纳入限额范围,这不就证明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吗?抑制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给抑制了,却又兴起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就好像脸上的一个暗疮给清除了,但另一边脸上的暗疮却又生了出来。人们看到你脸上的暗疮还是会说:“啊呀!真可惜,长得那么漂亮,但脸上有暗疮呀!”……

辩论者用一个暗疮理论作比喻,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暗疮在左脸还是有脸,都不能否认其存在。听众立即理解,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存在,不能因为领域变动就否认其存在。这个简单的比喻,就使辩论大为增色。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一、明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的打比方

有篇赞美教师的演讲词中有这样一段:“有人说教师像蜡烛,因为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像春蚕,因为他吐尽银丝献给人类;有人形容教师像船夫,因为他把学生从混沌的荒漠送往知识的彼岸;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因为他用自己辛劳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有人说教师像蜜蜂,因为他们采花酿蜜来滋育下一代: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他塑造人的心灵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而我要说,老师像神通广大会分身术的孙悟空,因为在三尺高的讲台上,教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智慧;把一个人的美德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美德:把一个人的贡献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贡献……谁能说,教师的本领比不上孙悟空呢?”

这段演说辞采用的就是明喻,本体和喻体一起出现。文章将教师分别比做蜡烛、春蚕、船夫等,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用特征明显的喻体展示了本体“教师”的各种特征,语言感染力非常强。

使用明喻时,一般会借助“像”“好像”“如”“一样”“一般”“犹如”“像……似的”“像……一样”等喻词。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华盛顿示威游行集会上的演说》里有这样一段话: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在《解放宣言》上签了字,今天,我们站在这个伟大的阴影下,这条巨大的法令就如一座巨大的灯塔,给成千上万的在不公平的毁灭性的火焰中烧焦了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条巨大的法令犹如欢乐的黎明将结束那被监禁的漫长黑夜。”

我们可以看到“就如”“犹如”这样的连接词,而这就是明喻。

直接运用明喻进行辩说,不但要说出喻体,还要点明比喻的道理。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止楚攻宋”,就是一次典型的明喻论辩。。

墨子是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他批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思想。墨子认为,这些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即“攻”,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正义战争,即“诛”。他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侵略和掠夺。为了制止“攻”,墨子四处奔走,到处劝阻。

一次,墨子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就远行千里去劝楚王退兵。

见到楚王后,墨子说:“有这么一个人,放着自己华丽的车子不坐,想去窃取邻人的破车;放着自己的锦绣衣服不穿,想去窃取邻人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粮肉不吃,想去窃取邻人的糟糠恶食。请问楚王,你觉得这人怎么样?”

楚王回答:“这人肯定是盗窃成性。”墨子就很不客气地指出,楚国攻打宋国的行为,就像那个盗窃成性的人一样,放着自己国家的大好江山不好好珍爱,却去窃取邻国的破车、粗衣、恶食,实属不义。楚王听了无言以对。

攻打宋国的这场战争,由此消弭于无形。

在使用明喻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1.表现新颖,富有新意

巴尔扎克曾说过:“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再这样形容的是蠢材。”话说得有些过分,道理却很明白:追求新奇是人的固有心理。

运用明喻,必须翻空出新、翻空出奇。毛泽东的语言,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无论是演讲、报告,还是日常交谈,他都能不落俗套。

谈到小资产者发财心切,毛泽东说他们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毛泽东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比喻成“三座大山”号召中国人民起来推翻;谴责蒋介石不抗日还抢占解放区的土地,毛泽东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上”,“不栽树,不浇水,却要摘桃子”。

运用明喻,最重要的就是喻体要形象生动,能够画龙点睛地归纳道理。毛泽东不但善于说道理,还善于理性归纳。他的说话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

2.对“明喻”的运用必须与表达目的和论说内容贴近,要“切人、切事、切情、切景、切意”,不能为比喻而比喻。

夸赞一个姑娘漂亮,说她像一个红苹果,还比较切题;要是说她像一个战士,就会让人觉得不靠谱。文不对题的比喻,哪怕字面再好也等于白说。切记,用比喻是为论辩服务,不是炫耀文字技巧。

二、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比喻词

这种比喻方法由于富有隐含性,使用率更高。

庄子是有才华的人,但不愿意做官。楚威王听说他很有才华,就派人去聘请他为相。使者找到庄子时,他正在钓鱼。使者奉上千金重礼,毕恭毕敬地请庄子出山。

只不过,千金重礼丝毫没有引起庄子的兴趣。他手执钓竿,头也不回,漫不经心地说:“财礼很重,职位也很尊贵。不过,我听说楚王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大王依旧毕恭毕敬地将其尸骨藏于盖有丝巾的竹箱,供奉在庙堂上。你们说,这只乌龟是愿意贵于庙堂呢,还是愿意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摇尾游弋?”

使者听了回答:“当然愿意无拘无束地生活喽!”

庄子接着说:“既然如此,就请二位回宫去吧!”

庄子拒绝做官,但他没有明说,而是巧用暗喻,表明自己要像栖息在泥水中的龟那样逍遥地度过余生。

暗喻,从字面上看不是在打比方,而是实实在在地说一件事。说辩中的“暗喻术”,是在两种具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事物中,用A描述B,但B始终不出现,把留给听众去领悟。

同类推荐
  • 一切都可以改变

    一切都可以改变

    本书是一本让从高级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受益的智慧集。内容包括:世界在动,你有感觉吗?;改变从眼光开始;做人冒险王;苦练内功,变中求胜;改变需要策划;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克服障碍之路等。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妙语成长

    妙语成长

    你想做一个杰出的青少年吗? 你想成为未来的一颗闪亮新星吗? 那么请你打开这本书—— 《妙语成长》用心灵的视角和不寻常的探索,从东西方文化中挖掘和提炼出成长要诀50句,句句饱含哲理,篇篇精彩有趣。《妙语成长》破译了人类五大成长功能的奥秘,阐释了素质训练的种种法则,应用最简单的原理,最容易的法则,让读者一看就爱,一读就懂,一练就会,一用就灵。
  • 给上帝放个假

    给上帝放个假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热门推荐
  • 穿越网王我还是我

    穿越网王我还是我

    吃力的从地上爬起来,看看周围围着的一群人,干嘛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被盯得浑身不舒服,立刻转头往回跑,等等,这到底是哪,一股热流从脑子里流出,用手揉揉,血?刚刚到底怎么了,不是去参加钢琴比赛的么怎么在这里?这到底是哪里,想着眼前便一片黑,晕了下去......结束一场手术,重新回到这里,我还是我,你知道吗
  • 医学发明

    医学发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doys与三位美丽杀手

    tfdoys与三位美丽杀手

    三位美丽的女主角,遇见三位非常帅气的tf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烟花呢?
  • 天道邪少

    天道邪少

    为亲,他杀破苍穹,为爱,他屠戮苍生,为义,他灭尽寰宇,为世,他勇闯轮回。待他收刀藏剑,只留绝唱回荡:一身邪气心凛然;屠尽天下自笑谈。天道化为无道法,肆意轮回乾坤寒
  •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琐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碎梦记事簿之伤离

    碎梦记事簿之伤离

    望着黄沙渐渐掩埋了昔日富饶的西域小镇,我的心也渐渐冷却了。凡人皆希望长生不老,白日飞升,然凡人并不知神仙在漫长的岁月,所遭受的寂寞有多痛。。。。终于进入了最终卷了,写的不好,偶尔回看还会发现很多错字错句,更新又断断续续的,嘛~第一部长篇小说嘛,就算是练手了。纵使如此,还能有朋友来看,真是深感抱歉和感谢。不过,也因此才能在磕磕碰碰中写到最后。最后,再次感谢诸位关注我的朋友们……谢谢。
  • 灵奇仙

    灵奇仙

    魂失仙界,本应灰飞烟灭之人,却为一颗奇异之心所引,附灵身踏上修仙之途。
  • 鬼道成仙

    鬼道成仙

    常言说:人,乃万物之灵长。但,生老病死,福祸双齐,都是大自然之规律。无论你生前为善人,为恶人,都要下地狱,入轮回,得转生。只不过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换来的是投胎转世后的因果,或为猪狗、为牛羊,或为皇亲国戚、为达官贵人……命运使然。又言: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无所不生,无所不灭。一沙一世界,一草一生灵,宇宙空间断断续续,或平行,或交错……都逃不出规则的约束。人间界,神界,仙界,佛界,冥界等各有其精彩之处,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冥界”开始说起。
  •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从见到那只濒死的虫母开始,她终于能向波澜壮阔的星空投去一瞥。这绝不是最好的时代,却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女强人在星河时代崛起的传说!
  • 上古传奇之冷帝萌主

    上古传奇之冷帝萌主

    她,身为女儿身,却担负国家重任,倾其所有独当一面,终究为爱而狂。他,腹黑冷淡,不理红尘男女情爱,因为一枚玉佩展开他苦苦追爱之旅。而他,爱她胜过自己,却只能在她身后不远处,默默地守护她。她,到底如何抉择,又会与他们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