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原名为清化,位于太行山脚下,是道清铁路的终点。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地区后,为了封锁我抗日根据地,常以重兵在此扼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在该地竭力加修工事,作为其反人民的据点。
蒋介石向我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遭到破产后,集中兵力改为重点进攻,道清沿线之敌早已被迫转入防御,以敌第38师和保安团担任守备,其中博爱县城是敌扼守的要点之一。敌人在城外修筑了9个野战防御阵地。环城碉堡林立,并有丈余宽的护城河1道,河底部设有竹钉,城垣周围民房全部拆除,辟成开阔地。该城守敌为保安团及第38师野炮营。
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28日,我陈赓谢富治集团第9纵队,由山西长治地区出发,经过五天的疾进,于7月2日秘密地进入博爱地区。部队到达该地区后,立即封锁消息,紧张地进行攻克博爱城的战斗准备。秦基伟司令员给各部队的任务是:独1旅、独2旅分别由南北门实施突破,向心攻击,部队登城后,各分三路向纵深发展进攻;除各以一路直插街心十字路口并相互协同攻占北大庙敌弹药仓库外,左右两路沿城墙发展进攻,迅速分割包围歼灭全城守敌。
独1旅旅长蔡爱卿、政委崔建功等决定,以第34团为主攻部队,第39团为预备队,第38团以两个营歼灭南门外野战阵地之敌,以1个营阻止武陟方向敌援兵。
第34团受领任务后,首先派副团长陈俊带领有关人员到现地进行侦察。团长范金标认为,完成这次任务的关键是登城,只要能顺利突破城垣,完成歼灭城内之敌是不成问题的。为此,第34团广泛动员和发动全团的干部战士,紧紧围绕"怎么能顺利登城"这一问题献计献策。为选好登城点,范金标、陈俊又率领各营领导迫进城垣进行抵近侦察,选择接敌道路和登城点,研究攻城部署。尔后决定1营担任主攻,2营与其并肩突击,3营为预备队,并将全团的重火器集中组成火力组,支援1营登城。这样,第34团的战斗部署既有重点,保证主攻方向的顺利攻城,又不易为敌人识破,以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接着,范团长又分别给1营营长吴光亮、教导员向中喜,2营营长孟范连、教导员赵庄,3营营长韩玉山、教导员李明等同志,区分了各营的任务。1营由敌人野战阵地间隙直插城下,迅速登城,巩固和扩大突破口,粉碎敌人反冲击,尔后沿正街两侧向十字街口发展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攻占北大庙敌弹药仓库后,分两路向两侧卷击,策应2、3营战斗;2营登城后,即沿城墙向右发展进攻,歼灭南门至东门之间的敌人;3营为二梯队,随1营后跟进,登城后,沿城墙向左发展进攻,歼灭南门至西门之间的敌人。
任务区分后,各营、连根据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反复深入地进行动员,广泛发扬军事民主。尤其是1营3连,2营5连,还围绕接敌、搭跳板、架梯子、登城、巩固突破口等问题,发动全连干战摆困难、想办法,研究具体打法和协同动作,还特别将敌人的每个枪眼进行了编号,指定火器进行封锁。对投弹能手站在何处向什么地方投弹,突击队在何处搭跳板,如何架梯子,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并在相似地形上组织了火线预演,紧张周密地进行攻城准备。
7月3日22时,陈俊副团长亲自组织指挥全团的重火器,进行火力准备,掩护部队向城垣接近。1营副营长李拉祥率领突击队3连,迅速冲到城边,城墙上的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向3连射击,杨来有连长指挥部队冒着敌火在护城河上搭跳板。
由于预先准备的跳板短尺余,够不到对岸,突击队完全暴露在敌人密集火力之下。火力组虽然以猛烈的火力企图将敌人的火力压下去,但部队仍不断出现伤亡,搭跳板的同志有的倒下了,突击组的同志有的也负了伤。在这关键时刻,战士小张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顾敌火、竹钉,奋不顾身地跳进护城河内,用肩撑托着跳板,让梯子组的同志迅速通过护城河,在城墙上架梯。投弹组的12名投弹能手,在梯子两侧百米正面上,以准确的手榴弹投掷,压制当面敌人和阻止敌人向我架梯子处接近,保障我突击队登城。梯子组刚把梯子架好,副连长王贵和立即指挥突击班上梯登城,第一个登上城墙的英雄是战士李玉祥,不幸中敌弹英勇牺牲,第二名战士即向城墙内敌人投弹,乘爆炸烟雾冲上城头刺死守敌,利用敌工事掩护全排登城。1排登城后,以火力和手榴弹击退敌人3次反扑,稳住了立足点,巩固了突破口。营主力登城后,营长吴光亮即指挥部队向敌纵深猛插,前进中将敌两个连兵力的反扑击溃,跟随逃敌向十字街口冲击。当1营部队将接近十字街口之际,敌约1个营的兵力,在火力掩护下又向1营反扑,营长吴光亮在指挥部队粉碎敌人反冲击时壮烈牺牲。吴光亮是山西榆茨地区人,从小参加革命,一贯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不论他当连排长时,还是当营长后,每仗都亲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该营在他指挥和带领下,曾打过不少硬仗和胜仗。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赤胆忠心,机智果断,英勇顽强,直到最后鞠躬尽瘁,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党的事业,他婚后不久,即离开新婚的妻子,带领部队参加作战。他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他的优秀品质和英雄形象给全团指战员和太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吴光亮的牺牲,激起了1营指战员的无比仇恨,副营长李拉祥高喊":为营长报仇!"便亲率部队向敌冲击,不幸自己又被敌弹击中负伤。此时,团即命令1营利用地形抗击敌人的反冲击,命团火力组迅速在1营附近展开,掩护和支援1营战斗。陈副团长亲自指挥火力组向敌猛烈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反冲击之敌顿时混乱,纷纷向十字街口敌碉堡附近溃逃,1营部队立即跟踪追击。
碉堡内之敌因溃敌涌来不便射击,1营便乘机攻占了敌碉堡,并同独立第2旅主攻团---第43团协同占领了敌弹药仓库。尔后,该营即分两路向左右翼卷击。
在1营突破城垣的同时,2营5连也登上了城墙。当面防守之敌约有3个连的兵力。经逐段战斗,连续攻克敌防御工事,最后,敌全部龟缩到第8个碉堡内。碉堡所处的地势较高,并有敌旅团派来的军宫督战,妄图阻止2营前进。天近拂晓,敌人封锁的火力密集。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营长孟范连便组织部队利用地形就地修改工事,并令部队将敌包围,防敌逃跑和反扑。尔后,将82迫击炮推近平射数发,因敌碉堡墙壁较厚也未奏效。
此时,团为尽快结束战斗,便派工兵协同2营歼灭残敌。团工兵在火力掩护下从侧翼接近敌碉堡,用大包炸药将敌碉堡一个个炸毁。接着,2营也逐个将敌碉堡包围。守敌一看不投降很快将与碉堡一起同归于尽,于是纷纷举着白旗向我投降。至此,城东南片地区全被我2营部队控制。
3营部队登城后,营长韩玉山指挥7连沿城墙、9连沿街道互相配合向左发展进攻,8连在7连后跟进。
突破口至西门地段的敌人,约有1个营的兵力。7连、9连逐段向前推进,将敌人压往碉堡。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继续向前冲。敌人组织了多次反扑,均被7、9连打退。拂晓,3营在友邻配合下,重新组织对敌碉堡的攻击,在火力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和突击。7连战斗英雄张龙锁班长率领6班,趁我炸药爆炸烟雾弥漫的瞬间,机智勇猛地冲入敌碉堡最低一层门内,首先将底层之敌消灭,尔后,在友邻配合下,逐层将敌解决。至此,城西南片区域守敌,全被我3营歼灭。
4日10时,博爱城内残敌全部肃清,战斗胜利结束,该城为我解放。这次战斗,第34团歼敌千余人。战后,太行军区授予第34团3连"登城模范连"的光荣称号,5连荣立一等功,5连2班荣立特等功。延安总部电台专题广播了该班"仅以轻伤3名,连克敌人9座半永久性大小碉堡"的战绩,号召全军部队向他们学习。
博爱城解放后,第34团又同友邻部队一道,分别将武陟、孟县、沁阳等城的守敌歼灭。至此,道清铁路沿线除新乡、焦作两个孤立据点为敌所占外,广大地区全被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