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3900000009

第9章 红梅破清风(3)

有时想来真的不合理,日本那么小的一个国家,竟然挑衅地发动了世界大战,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被人攻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此时,张爱玲庆幸李鸿章死了,否则纵是背上再多的骂名,流下再多的眼泪,也无法保有中国这条巨龙之周全。

战机来袭,张爱玲他们慌忙向路边的人行道奔去,缩在门洞子里面,在剧烈心跳中看着防空团员的证章,不能不为之嘲笑了。原来大家都是混吃喝的,谁都没有尽到本职的责任。想来中国之所以黑暗亦是必然的产物,若是那时人人都能尽到责任,还会有殖民地?还会有八国联军进北京?还会一把火烧掉老祖宗留下的圆明园吗?火色未退,撕心的哀嚎犹在耳边,我们亦还能拿着证件来混吃混喝!悲哀吗?羞愧吗?也许都会有,但无奈还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肚子饿的感觉只有真正饿过的人才知道!

门洞子里挤满了惊慌失措的人,抬头看出去,天依旧是浅蓝而明净的,一辆空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是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亦是太阳,明晃晃的,恣意把时间都冰凝封存。在繁复尘世中,什么都是这样的简单,生也好,死也罢,在命运面前,人类如此渺小,根本无法把握什么,又何谈改变,只要它一个不高兴就突然毫无理由地把你送到了死亡面前,父亲,母亲,后母,弟弟,以往一切愉快的和不愉快的事情也突然化作了一片空白,像海绵上跌荡的泡沫,没了“王子”的珍视,“美人鱼”只能化成泡沫,消失无痕的。

轰炸结束,生活一下就从荒凉还原到了闹哄哄的喜剧,门洞子口的人开始砸门,里面的不敢开,噼噼啪啪。好像阎王的催魂鼓。这里人太杂,开了谁知道是不是祸呢。当有人大喊:“警报解除了!”大家一哄而出,不顾命地挤上电车,各奔前程。

不管在什么时候,这个世界都是忙碌的,大街上永远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影,每个人都有自己奔波的目标与停泊的角落。纵使在最黑暗的年代,最落魄的时期,拿张报纸,躺在大桥底下,亦可睡觉。

张爱玲他们回到学校,就得到了历史教授佛朗士被杀的消息,让人惊讶之余亦充满隐痛,战争带给张爱玲的冲击是在父亲家里从来都没经验过的。

佛朗士教授是被自己人打死的。和其他英国人一样,战争爆发后,他也被征入伍。那天黄昏他回军营,大约是在思索什么问题,没有听到哨兵的口令,哨兵就开了枪。算“为国捐躯”,当然不是,但就算是又能怎样呢?人都死了,留个虚名有什么用呢?

他曾说志愿兵操练是“练武功”,可练武功竟然都可以丢掉性命,人类生活的愚蠢与可笑在战时变得无处隐藏。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空气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凝重悲凉的感伤,风吹过,树叶萧然飘落,点点碎碎,好像一直蒙到心里去,没了轻叹飘逸的兴致。在时代巨大的阴影下,什么都变得模糊而不可靠了,房子可以烧毁,钱转眼可以成为废纸,人可以死,家可以毁,自己更是朝不保夕。战争,无情的掀起生命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人们忍受不了这个,纷纷想抓住一些踏实的东西,可伸手,我们又抓住了什么呢?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选择了结婚,张爱玲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对男女到办公室来,管防空处长借汽车去领结婚证书。男的是个医生,在平日也许不是一个“善眉善眼”的人,但是他不时地望着他的新娘子,眼里只有近乎悲哀的恋恋的神情;新娘是看护,矮小美丽,喜气洋洋,弄不到结婚礼服,只穿着一件淡绿绸夹袍,镶着墨绿花边。他们来了几次,一等等上几个钟头,默默对坐,对看,熬不住满脸的微笑,招的大家全笑了。

在温暖的笑声中,张爱玲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理解了生命的宽厚和坚强。人生所谓“生趣”本来都在一些不相干的事上,理想,计划,前程,都是那么地不可靠,而唯独眼前的这点幸福,这点喜悦才是人可以牢牢抓住的。

心如冰洁

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只用了十八天,英军就宣布投降,日寇占领了香港。对于很多人而言,灾难和恐惧都过去了,不用担心走在街上,一个炸弹丢下来而尸骨无存,大家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奔波。有人会在废墟中寻找家人的尸体,亦有人在潮湿的地沟里,捡来发霉的馒头,大大咬上一口,脸上有着无奈,眼中却充满了心满意足的喜悦。

战乱后的香港物资缺乏,每个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食物。政府的冷藏室里冷气管失修,堆积如山的牛肉,宁可眼睁睁地看着它腐烂,也不肯拿出来。做防御工作的人只能得到米和黄豆,没有油,没有燃料,各处的防控机关只忙着争柴争米,设法喂养手下人员,哪儿有闲工夫去照料炸弹?接连两天张爱玲什么都没吃,飘飘然去上工,对此,她只能安慰自己说,不尽职的人,受点委屈也是该当的。

在浅水湾饭店楼下驻扎着军队,他们仍旧住到楼上的老房间里。住定了,方才发现,饭店里储藏虽然丰富,都是留着给兵吃的。除了罐头装的牛乳,牛羊肉,水果之类,还有一麻袋,一麻袋的白面包,麸皮面包。而配给客人的,每餐只有两块苏打饼干,或两块方糖,饿得大家奄奄一息。难怪张爱玲他们立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而完全做到无视不远处,脚底下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体。街头每隔五步十步便蹲着一个衣冠楚楚的洋行职员模样的人,在小风炉上炸一种铁硬的小黄饼。汽车行业全部改成了吃食店,没有一个绸缎铺子或药店不兼卖糕饼。后来他们说香港从来没表现得这样馋嘴过,那是因为香港人从来没有这样饿过!

看到这里想起两个不同的画面,一本是《三毛流浪记》,三毛饥肠辘辘地站在大风大雪下,透过玻璃窗,望着充满暖气的大房间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随手丢掉食物而毫无愧色。现实社会自扫门前雪。吃饱了,都不会看到别人的肚子饿!

还有一幅就是《我的父亲是板凳》的电视连续剧,那里有个小女孩子叫红儿,敌人为了套出共党的情报,用好多美食诱惑她,红儿咽着口水,始终都没说,回到监狱,抱着父亲痛哭失声,只反反复复地说:“那些好吃的都被拿走了!我的蛋糕,我的苹果,我的烧鸡,都被拿走了!”她还是个孩子,在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期亦能如此,叫我们不能不为之敬佩,心痛!

战火纷飞中,饥饿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面对它的诱惑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亦是不同的,我们看着,想着,却不能指责什么,因为人性千般万种,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能祈祷别迷失得做了遗臭万年的事情。

停战后,港大的许多学生都被安排在“大学堂临时医院”做看护,张爱玲也去了。病人主要是战争中,中了流弹的苦力与受伤的趁火打劫者,也有别的大医院转来的几个普通病人。这些人很有趣,其中有一个肺病患者比较有钱,就雇了另外一个病人伺候他,派那人出去采购东西,而且那个人穿着宽袍大袖的一员制服满街跑,院长觉得太不成体统了,大发脾气,把两个人都轰出去;还有一个病人把一卷绷带,几把手术刀叉,三条医院制服裤子藏在褥单地下,也被发觉了。

张爱玲在医院里主要是上夜班,尽管时间特别长,有十个小时,但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还是欢喜的。她所要做的,无非是病人的大小便,碰到这个的时候,她们只领出去叫一声打杂的“二十三号要屎盆”或者“三十号要溺壶!”然后自会有人来料理,她们照旧坐在屏风下有书看。

凌晨三点,张爱玲去热牛奶,同伴们正在打瞌睡,世界静悄悄的,但张爱玲知道多数病人都是醒着的,他们眼睁睁地望着那个肥白的牛奶瓶,在他们眼中是比卷心的百合花更美丽。轻轻喝上一口,让香醇的奶香轻易填满心底的空虚,感觉必然很好。然而张爱玲也只有这一瓶,她不打算与全人类分享,却又不能不感觉到自己的冷漠和自私,自私到羞愧。张爱玲曾经说过:“时代的车轰轰然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香港从来没有过这样寒冷的冬天,冷冷的风,轻易就冰凝了心,冰凝了感觉。身为官宦子弟,张爱玲从来没有这样珍视过食物,她像猎人看守自己的猎物那样,看守着将沸的牛奶,慌慌然,兮兮然。宛若树叶被春雨侵袭,充满无力的酸楚。一直到后来,只要闻到牛奶烧糊的焦香,她就会觉得饿。

值夜班唯一遗憾的是,病人的死亡,十有八九是在深夜。有一个病人,得了溃烂症,给她留下了很不愉快的印象。那人痛苦到了极点,整夜叫唤着看护:“姑娘啊!姑娘啊!”声音悠悠长长,有腔有调。张爱玲回忆说:“我不理,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有良心的看护,我恨那个人,因为他在那里受磨难。”那人仍叫唤不停,终于把一房间的病人都吵醒,他们看不过去,齐声大叫:“姑娘!”张爱玲这才不得不走过去,阴沉沉地站在他床前,问他:“要什么?”病人叹口气,呻吟说:“要水!”张爱玲告诉他厨房里没水,又走开了。病人叹口气,过了一会儿又叫唤起来,叫不动了,还哼哼:“姑娘啊!姑娘啊!”张爱玲不再理他了。

张爱玲从来不同情任何人,正如她从来不关心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大义,在她来说,这是很自然的。是呀,生命如此脆弱,又有谁来得及同情这个世界呢?过几天,那个人死了。

“这人死的那天,我们大家都欢喜鼓舞。”天快亮的时候,他们将他的后事交给了有经验的职业看护,自己缩到厨房里去,同伴用柳子油烘了一炉小面包,味道很像中国酒酿饼。那个时候,还有东西吃是何等幸福的事情。望着窗外,鸡在叫,冷风狠狠地打在窗棂上,发着空洞的凉意。又是一个冻白的早晨,张爱玲心里叹息地嘲讽:“他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的活下去了。”

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泰坦尼克号》吗?那里的人物都是名门望族,自称受过最高等的教育,拥有最高贵的灵魂,但是面对巨大灾难的时候,母亲尚能无视女儿的生死,何况现在张爱玲面对的仅是陌生人。纵使此时此刻有人躺在外面流血身亡,想来大多数人还是会匆匆看一眼后,奔向自己的路,毫不停留。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不同的。有人踩在时代的巅峰,抗拒黑暗,追寻光明,所以有了毛泽东,有了鲁迅,有了新中国。但亦有人只关门过自己的小生活,民族大义只是书页中飘过的香,拯救悲苦不过是水中荡过的涟漪。他们渺小却也真实。在动荡年代中,舞动只属于底层人物的悲喜舞步。

轻轻合上手中的书页,泡起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细细思索着这个叫张爱玲的奇特女人,无可厚非张爱玲也是底层人物的“代表作之一”,但她亦异于他们,他们就好像游荡的风,空洞,枯燥,而张爱玲是飘然的雾气,比他们更加冷酷,悲喜皆入不了她心,只要她不想看到的东西,她就能做到视而不见。她身在乱世,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热情。在黑暗中寻求自己能感应到的快乐而欣然,她超脱出世,我行我素,在红尘俗世中,别人的争议贬扬皆入不了她的心,她傲然的双手掐腰,目光淡漠,以嘲讽的心态面对风雨无情,世态变幻。她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她,周遭现实的悲欢离合与她何干,仅有自己个人的欢悦和悲郁才是真实可信的东西。这类人被称为个人主义者,张爱玲是个人主义者,她在追求自己独立的时候亦追求的一种完美,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她知道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中,在这个充满现实与扭曲的世界里追寻会得到什么,所以她给予了嘲讽与冷漠,而把完美放进自己的心。

毫无疑问的,在香港三年是张爱玲人生最重要的,是她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时期,并给她将来走进文坛,演绎极致造就了至关重要的经验之所。张爱玲是不幸的,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长在冷漠扭曲的官宦之家,从来没感受过温暖与真诚,形成遗世独立的性格亦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张爱玲也是幸运的,经历是一种财富,就是经历过这么多的黑暗才使得她如此敏感,感性,具备了天才作家所该具备的一切条件。她可以横空出世,恣意洋溢才华,叫万人瞩目,而这一切是当时张爱玲所没有想到的。

1943年夏天,张爱玲和好朋友炎樱一道离开香港,回到了出生地上海。日寇占领了香港,在马来西亚,在菲律宾,在整个的南太平洋地区,日寇的军舰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英国政府撤出了香港,香港大学亦随之停办,张爱玲的大学仅读了三年,还未毕业,就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不可靠的理想与计划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成了泡沫,这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同类推荐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普京究竟是谁?为何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收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记丛书)

    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记丛书)

    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本书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
热门推荐
  •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但是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但已流传甚广。
  • 我的修仙道

    我的修仙道

    万年之前。天地本为修仙之天地。若有灵根便可修仙。可一日,一位天之骄子,打破天道。无灵根,也可修仙,却必找到一位有缘之人,两人于穹颠山,对天结拜。二人则可成为修仙者,若二人有一人异心,则共赴黄泉,万世不得超生。当天下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可谓天下大乱,纷纷寻有缘之人,穹顶山,人山人海。也造就许多凡人得以修仙。可百年之后,一道闪电划下,穹颠夷为平地。正在穹颠消失后,穹颠山下,竟然形成一座虚无缥缈的空间。
  • 校花的超级贴身护卫

    校花的超级贴身护卫

    身为顶尖高手,却隐藏自己的实力,甘愿做一个普通人。进入高校,却吸引校花的注意,还要同住一起。校花对他百般欺凌,他委曲求全,却换来校花的真心对待。
  • 搂过壮士小蛮腰

    搂过壮士小蛮腰

    重生前,她是废柴圣母,手无缚鸡之力,遭人嫌弃,被人退婚,一不小心撞死在悬崖边上……生得憋屈!重生后,她是江湖不要脸第一的妖女,目无教规,辣手摧花,养小男宠,全天下都想让她死……活得痛快!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你死都不能!她被舍命相救的盟主帅哥利用!一字曰:忍!她被舍命相救的萌系少主利用!一字曰:憋!可现在……她被舍命相救恨她入骨的妖孽祭司给刺激了。她要男人不要命,却死活搂不过壮士小蛮腰!
  •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坊记

    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的柳井正成为社会热点人物。在《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中,作者以更精准的视角,关注当下,锁定焦点,解读优衣库的成功商业,剖析优衣库近年的重大商业策略,沿着企业的思考脉络,提炼出优衣库的企业文化及谋略,阅读本书,相信读者会更多了解优衣库多年来强势成长中的故事,感受到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一胜九败”商业哲学。《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是经营者和创业者不可多得的案头指导书。
  • 补心

    补心

    她,西域蛊王的独生爱女!却与父母离散!过着备受忽略的日子!终于有一天,她走出那个熟悉的山林,不想却遇到一男“鬼”。还自诩司马家二少。复姓了不起?可以随便霸占她这个纯情少女?妖孽别跑,快快还她清白来!
  • 龙困

    龙困

    一个平凡又有着强大背景的村庄,一个与世隔绝却有着困龙之势的村庄,葬龙坟里,从来没有人可以走的出去,龙来了,也得盘着,被困住的主角,能否冲出迷潭?
  • 绝世倾仙

    绝世倾仙

    她,静时宛若谪仙临尘,不食烟火,高傲冷漠,拒人千里之外,她,动时犹如魔女出世,手段狠辣,所过之处浮尸万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是史上最惊艳的女帝,也是,史上最强的魔女,她,要为一族三百零八口人命复仇,所以!她,走上了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