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7900000072

第72章 全军教育训练的新阶段(1)

一突出军事训练的地位

1959年9月,中共中央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按照军委的分工,叶剑英负责全军的军事训练工作。1960年初,军委批准成立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简称训研委员会),成员有叶剑英、粟裕、张宗逊等,叶剑英任主任。这样,叶剑英在担任军事科学院、高等军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领导全军军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又肩负起了领导全军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的重任。

叶剑英在致力于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建设和主持全军的教育训练工作中,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应该突出抓什么?军队训练应处于什么地位?这是关系到搞好军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经过几年来的实际考察和摸索,叶剑英认为,必须在军队建设中突出军事训练的地位,继续在各级领导中牢固树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思想。因此,他在军委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上,多次指出:军队在和平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训练,军事训练是解放军建设和战争准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当然,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除了军事训练以外,还有其他各项工作。叶剑英认为,要确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各方面的矛盾:(一)军事训练时间同政治、文化教育时间的矛盾;(二)军队训练与国防施工的矛盾;(三)军队训练与战备的矛盾;(四)军队训练与生产的矛盾;(五)军队训练与物资保证的矛盾;(六)军队技术训练与武器装备的矛盾;(七)军队训练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矛盾;(八)军队训练与预备役训练的矛盾,以及条条、块块的矛盾,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叶剑英多次主持召开全军训练工作会议,并先后前往上海、无锡、南京、广州等地分别参加海军、空军、陆军训练工作会议,召开许多小型座谈会,和主管训练的同志一起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充分取得指导训练的发言权。

叶剑英利用各种会议和视察工作的机会,反复向部队、院校领导宣传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大家从人民解放军建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要善于抓总和关闸,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对军事训练的各项内容,如技术与战术训练、战士与干部训练、步兵与特种兵训练等等,也要统一安排,不要“单打一”;军政首长都要管训练,主管军事训练的首长要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指导,取得领导训练的主动权:各级领导机关要上下协调,主动配合,不断调整各种矛盾。在工作部署上,要有主有次,注意协同,不要“横队前进”或“孤竿直插”;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急有缓,要给下边留有余地,不要统得过死,等等。经过叶剑英的大力倡导和艰苦的工作,各级领导对训练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并采取有力措施,既突出了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又保证了其他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全军范围内逐步掀起了群众性的练兵热潮。

“训练为作战”,“训练也是打仗”,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地训练部队,这是叶剑英领导军事训练一贯的根本指导思想。他说,军队的训练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战斗中的情况是复杂的、困难的、瞬息万变的,特别是未来战争,极端困难,极端复杂。所以我们要在最复杂、最困难的条件下练兵,要根据实战的要求来练兵。

叶剑英指出,可以预想,未来战争一旦爆发,同我们作战的敌人,拥有最现代化的技术兵器和装备(包括各种核子武器及投掷各种毁灭性武器的手段),不管我们自己使用什么样的武器,都必然要在敌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在新式武器——原子弹、导弹、氢弹、化学细菌及其他武器的杀伤、破坏和威胁之下进行战争。因此,他要求全军指挥员以及所有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人员要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美援朝的作战经验,研究如何在现代条件下适应未来战场的需要训练部队。同时,他又指出,在现代条件下进行训练决不是要脱离我军现有武器装备的实际,而是要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解决以我军现有装备在现代条件下作战和训练的问题。正如过去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以步枪、机关枪同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作战一样,否则,一切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叶剑英在五六十年代,强调要立足军队现有装备在现代条件下进行作战和训练,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法,这个思想对部队今天进行军事训练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未来战争的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军事训练,要抓住哪些关键性环节?叶剑英认为,对中高级指挥员说来,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训练和理论学习,使他们充分认识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战术和作战原则。他要求指挥员从思想上明确: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仍是现代战役的根本目的。要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使用主要兵力进行集中突击;主要突击力量要指向敌人防御比较薄弱的地区;坚持创造战场的原则,创造有良好的群众条件、地理和交通条件、工事条件的预设战场和战役布势;要坚持协同原则,搞好军兵种的协同作战,保证对军队进行确切而又不间断的指挥。还要研究原子武器对现代战役的影响以及抗登陆战役、渡海登陆战役、城市防御战役等不同类型的战役战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的特点及其运用;要研究反突然袭击原则,顶住敌人的突然进攻。叶剑英还强调,战役法、战术训练要抓住理论学习、战例研究和想定作业或演习等三个环节。通过理论学习,了解战役战术的一般原则;通过战例研究,知道这些原则在过去的实战中是怎么运用的;通过想定作业和演习,使理论原则与现实结合起来。这三个环节又是相互联系的,要逐步加深理解,综合运用。

叶剑英在主持全军军事训练工作中,十分重视海防边防部队的训练。他认为,如何对付敌人在边境的各种侵扰,和我们军事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海防边防,除了解决编制装备等问题外,必须突出海岛、边防部队的战术技术训练。他深入海边防前沿,调查研究,与部队指战员和民兵一起总结经验,根据不同敌情和地形,不同对象,提出具体的“反冲击”和“反突击”方案,保证把“从海上爬上来的,天上掉下来的”敌人,消灭在滩头阵地上。

叶剑英指示部队各级指挥员要重点研究解决未来战争中的近战问题。他认为,不管敌人空中力量如何强,海上力量如何大,要到我们国土上来作战,就势必要在地面上同我们作战。合成军队在地面作战是决定胜利的一个关键。不管敌人的武器射程有多远,威力有多大,归根到底,它要同我们进行近战。远战为近战创造条件,远战本身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靠近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人和政治的威力,在近战中战胜敌人。打近战,一是我们冲进去,一是把敌人引进来。这就要求加强我们的尖刀连的训练,大胆勇敢地钻到敌人的队形里边去,要有和敌人打混战的决心、勇气和技术。合成军队在地面作战,要适应打近战。他还强调要把部队在近战中打坦克的问题作为今后近战训练的主要课题之一。

在指导部队近战训练中,叶剑英还专门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夜间训练。他认为,夜战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战法之一。未来战争,不管敌人使用什么武器,我们还是要靠夜战、近战来对付它。一定要把我们的部队训练得敢打近战,善打夜战。

“练为战,不是为看”,叶剑英在指挥军事训练中反复强调这一观点。他一贯反对在训练中弄虚作假,搞“花架子”。他强调抓住现代战争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课目,反复多练,在最困难最复杂的条件下练兵,切实克服形式主义。

二军事训练的目标与途径

军事训练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四个结合”。这是叶剑英在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训练的宝贵经验之后,对军事训练提出的总目标、总要求。“四个结合”的内容是:

红、专、健结合。这是叶剑英对我军官兵要达到高质量素质所作出的全面的高度概括。“红”,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优良的思想作风。“专”,就是能熟练地掌握本身的业务技术。“健”,就是要有健壮的身体。1961年5月,叶剑英在海军训练会议上,对“红、专、健”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说,我们军队要又红又专又健。红、专,健,就是毛主席指示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只红不专不行,是空谈的政治家;只专不红更不行;但只有红专,没有健也不行,这是“物质基础”。现代战争对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杠甫有句诗“身欲飞兮病在床”,躺在床上爬不起来,技术再好也没有用。所以,除了抓红、专之外,还要抓健。

“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结合”。叶剑英指出:“技术决定战术,战术是技术和人相结合的运用。技术训练是战术训练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进而学会运用战术。战术是人掌握和运用武器遂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也只有学会掌握战斗行动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效能。因此,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要很好的结合起来。”他还针对当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战士训练的重点是技术,但也要懂得一点分队的战术;干部训练的重点是战术,但必须了解现有武器的性能和运用原则。总起来是要在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战术训练,在分练的基础上进行合练,二者不可偏废。叶剑英指出:技术训练不但要求能“开得动”、“打得准”,而且要能“联得上”。战术训练则要求能“摆得开”(正确的部署兵力、兵器)、“捏得拢”(实施坚定而不间断的指挥,掌握部队,形成拳头)、“合得成”(各兵种在战斗中协同一致,发挥整体力量)。

“训练与科学研究结合”。叶剑英指出:在训练中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训练过程也就是研究过程。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将训练、战备以及执行各项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集中起来,进行科学研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再运用到训练、战备以及各项工作的实践中去。如此不断反复,总结提高,推动工作,改进技术,发展理论,使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院校训练与部队训练结合”。叶剑英强调,院校要根据部队的需要来训练干部,使训练出来的干部,在经过一段实习之后,确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部队则应选送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院校深造,并热情支持和帮助院校毕业的学员尽快熟悉部队的情况,胜任本职工作。这样,既提高了部队的素质,也提高了院校的威信。

叶剑英强调指出,“四个结合”是对军队训练的总要求,也是训练工作的总目标。全军要军政一致、上下一致,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才算完成了训练任务,才能用来作战。

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叶剑英要求确立科学合理的训练工作体系,在训练内容上要完整系统,如在红与专方面,要兼顾政治、文化、战术和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训练的对象上要面向院校、部队、机关和军外(民兵和学生)四个对象。各项训练课目要有机结合,配套成龙,要“有头,有腰,有尾,不能跳独脚舞”。训练中要有主有次,突出重点:全军训练的重点在干部;部队训练的重点在军士;特种兵训练的重点在技术。叶剑英认为,不同层次的训练,不同阶段的训练,都应把握重点。训练中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是多少关系,不是有无关系,既要把握重点,又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叶剑英要求搞好训练工作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衔接。一般说来,要先基础后应用,先上后下,先分后合,技术训练为战术训练作准备,分队训练为部队合成训练作准备,部队合成训练为兵团的合成训练作准备,而平时训练又要为实兵演练作准备。为了搞好“四个结合”,叶剑英还要求,训练程序和方法要正规统一;训练制度要严格健全;要以我军自己编写的条令条例作为训练的依据,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总目标,有效地提高部队战斗力。

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勤俭练兵的光荣传统,坚持走勤俭练兵的道路,这是叶剑英在军事训练方面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解放军训练条件受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制约,训练与保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对于各技术兵种来说,这个矛盾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叶剑英指出,必须坚持勤俭建军、勤俭练兵的方针,发挥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1961年5月分别召开的陆、海、空军训练会议上,他反复强调,勤俭练兵的思想不是建立在我们现在比较贫穷的基础上,不是因为穷才提出勤俭练兵。穷,固然要勤俭,就是将来不穷了,很富了,我们也要勤俭练兵。勤俭练兵也不仅仅是指常规武器训练,尖端武器的训练也要勤俭练兵,武器装备越发展越要勤俭练兵,这是百年大计,是训练过程中的一条规律。

为了切实做到勤俭练兵,他从各军、兵种实际出发,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海军要做到“在港苦练,出海精练”;空军要做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陆军各兵种要做到“在营苦练,野营精练”。总之,不论是海军、空军还是陆军,所有部队都要贯彻勤俭练兵的思想。

叶剑英动员全军指战员,特别是后勤工作人员,要发挥创造性,精打细算,克勤克俭,想方设法节约我们的物资和经费,真正做到“钱要用得少,事情要办得好”。他提倡在物资供应困难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利用模拟器材训练,搞好代用器材训练。为此,他在1961年7月向军委作的关于军事训练问题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在训练质量上,要坚持高标准,在器材保障上要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在训练中要尽量采取以旧代新、以假代真、以小代大、以土代洋等方法。这样,技术练精了,装备也不会磨损。他向海军领导同志提出,要效法国外的一些军队,把陈旧的舰艇作为训练舰艇用,或将舰上的新炮拆下来,换上旧炮来轮流操作训练,有战斗任务时再把新炮换装上,以减少战斗舰艇的磨损,节约器材和油料。他到部队检查工作,发现空军革新的水泥炸弹、炮兵革新的多种代用炮弹等,既可保证训练效果,又能节省经费,很有价值,便建议推广。1965年,叶剑英在北京组织举办了全军军训器材展览会,展出各部队、院校送来的3000多件革新器材。这些革新器材基本上都是遵循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出来的,程度不同地收到了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昂贵为廉价的效果。这次展览会先后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全军备部队师以上负责训练的干部和部分团的干部参观了展览,使勤俭练兵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同类推荐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罗盛教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罗盛教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维纳 布洛格(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维纳 布洛格(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王立君、孙维义编著的《维纳 布洛格》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维纳 布洛格》对维纳、布洛格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张灵甫之谜

    张灵甫之谜

    全书记述了张灵甫的4次家庭婚姻生活和大半生的戎马生涯,多方位描写了国民党74师将士们的命运和归宿。通篇风生水起,波澜叠加,故事情节令人荡气回肠。 十年磨得一剑,本书以独特A9N作手法,在国内外首次公开了大量珍贵的有关张灵甫军旅和家庭生活的照片。这些历史资料如大海捞针般获得,弥足珍贵。本书图文并茂,文笔生动,相信多年的努力将使此书卓尔不群,从而打动众多的读者。
热门推荐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恶魔捕猎者

    恶魔捕猎者

    他,一个驱魔师却因为盗窃而坐牢。他,乐观积极,却饱尝人世冷暖。他,被世人误解任然以驱魔卫道为己任且看张旭如何在驱魔卫道的路上笑傲世人
  • 抗战之穷途英雄

    抗战之穷途英雄

    1931年9月18号,王胜利被五分熟拉着来到了北大营旁边的高粱地里面烤东西吃,却意外撞见了日军伪造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当被逼到穷途末路,奋起反抗成了唯一的出路。
  • 矜罗幕

    矜罗幕

    如果你并不爱我为何要娶我为妻?如果做不出决定,那么我帮你做决定,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休了我就可以,从此以后,你依然是富甲天下的司徒离殇,我依然是那个身中剧毒的沈那迦。我的爱人,你知道吗?我冷然的眼神和决绝的表情全是因为你的爱和你对我的欺瞒.......
  • 影幽怅灵

    影幽怅灵

    轮回前年,奢望一世。看破红尘,斗转星移。公元前XX年,滽国皇宫,金龙殿内一片哗然。一名貌美如花的女子在大殿上嘤嘤哭泣,嘴里喃道:“父皇,影儿不想联姻!不想远嫁古帕族!”皇上忍痛割爱,最终让公主出海联姻。公主不忍接受事实,投江轻生......21世纪某一天,女学生千灵正在学校三楼天台与一名十分嫉妒她的女学生发生了争持。女学生在千灵没防备之时,手一推,千灵向后栽去,摔下天台......瞿影琛再次睁眸,发现周围环境全变了。自己本是在船上啊?何时在这生疏的房间了?高级的液晶电视,可伸缩的病床,还穿着奇怪的条式病号服,这是哪?千灵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想了解更多,就请关注影幽怅灵~
  • 美女的超能高手

    美女的超能高手

    超级异能王者邹昊,强势归来,独一无二的心灵异能,奥秘非凡,比催眠更强大的心灵控制,比瞬移更快的心灵传输,还有神秘无比的心灵武道,天生我为王,颤抖吧,弱者们。
  • 太上老君年谱要略

    太上老君年谱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阅史郄视

    阅史郄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医妃傲天下

    嫡女医妃傲天下

    一场刺杀任务中,她反被恋人搭档暗杀身亡。凤鸣天下,穿越到古代,却是将军嫡女。奈何庶妹仗势欺人,表哥狼心狗肺,前主竟然被狼群分食而死,这一次,带着潮水般的恨意,她誓死要报仇!没有良辰美景,没有风花雪月,她活得孤傲,冷如冰霜,但是那一个人,却能够打破层层冰封走近她的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意外碰了恶魔女上司的腿,还以为要被打入十八次地狱,然而,女上司却助我一路直抵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