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7700000049

第49章 魏晋南北朝汉族岁时风俗(2)

三月三又称上已节,魏晋时将上已节固定于三月三日。《晋书·礼志》载曰:“汉仪,季春上已,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已也。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其盛况空前。《荆楚岁时记》也载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月三日除临水祓禊之外,又有饮宴和流杯曲水之欢,增加了娱乐喜庆气氛。曲水流觞之事由何而来?晋时已有过争论,《续齐谐记》曰:“晋武帝问尚书挚虞曰:‘三日曲水,其义何指?’答曰:‘汉帝时,平源徐肇以三月初三生三女,而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携之水滨盥洗,遂成流水以泛觞,曲水起于此。’帝曰:‘若此谈,便非嘉事。’尚书郎束皙曰:‘挚虞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请说其始。昔周公卜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又秦昭王三月上已置酒河曲,有金人自东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其处立为曲水祠。二汉相沿,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十五斤,左迁挚虞为旧城令。”《初学记》卷四《三月三日第六》引。三月三日是全国性的节日,王羲之《兰亭集序》记当时江南地区三月三盛况曰:“永和三年(353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澈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晴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另《邺中记》载曰:“石虎三月三日临水会,公主妃子名家妇女无不毕出。临水施帐幔,车服灿烂,走马步射,饮宴终日。”所记是北方三月三日的习俗活动。《晋书·李玄盛传》载曰:“玄盛上已日宴于曲水,命群僚赋诗,而亲为之序。”这是关于西北地区过三月三日习俗的记载。在遍及大江南北的节日气氛中,最热闹的莫过于洛阳和建康(今南京)了。西晋时,会稽人夏统曾去洛阳为母亲买药,正值三月三日,只见洛阳内“王公以下,莫不方轨连轸,并南浮桥边禊,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三月三日》,引《夏仲御别传》。南朝梁简文帝《三日曲水诗序》描述建康三月三日的情景曰《艺文类聚》卷四《时序部·三月三》引。:

是节也,上已属辰,余萌达壤,仓庚应律,女夷司候。尔乃分阶树羽,疏泉泛爵,兰觞沿沂,蕙肴来往。宾仪式序,盛德有容。吹发孙枝,声流谷,舞艳七盘,歌新六变,游云驻,仙鹤来仪。都人野老,云集雾会,结轸方衢,飞轩照日。

又是“士民并出”、“少长咸集”,又是“都人野老,云集雾会”,可证当时参加节日活动的人员之广泛。

三、夏季节日

1.浴佛节流行

四月八日浴佛节,也即佛诞节,南北朝时已极盛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朝时“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月(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是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憎德众,负锡(锡杖)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因行象供养皆要云集明景寺,因此,各寺庙行像时间要错开。如长秋寺于四月四日出像,盛况也空前:“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狮)子,道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洛阳伽蓝记》卷一。则可知百杂伎艺俱于此节献技,因而盛况空前。

四月八日佛教以为释迦牟尼诞辰,因有“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传说,俗也称浴佛节。《魏书·释老志》载曰:“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礼敬。”今人杨荫深认为“此风当始于六朝”;并引《荆楚岁时记》“荆楚四月八日,诸寺各设社,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弥勒下生之徵也”作证。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引《荆楚岁时记》,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可知南北皆盛此节。北方浴佛节散花之俗则据《因果经》传说而起,“尔时菩萨母胎,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妓乐,烧众名香,散天妙华,随菩萨满虚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时,降神母胎。”《法苑珠林》引《因果经》。四月八日浴佛,因后世佞佛而得到广泛流行,影响极大。

2.端午和屈原结缘

夏历的五月五日又称“端五”。晋周处《风土记》曰:“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可见,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承前而来,并与夏至有密切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的端午节,大致有以下习俗内容:

竞渡,《荆楚岁时记》载曰:五月五日“是日竞渡。”竞渡即是划船比赛,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这一天,人们划着一种叫飞凫的的轻船,分作水军、水马两种,展开竞赛。当地的官员及百姓都站在水边观看。关于这种习俗的来源,有四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百姓并舟以救。一种说法是伍子胥自刎后,被吴王沉尸江中,后被奉为神,每年五月五日,百姓划船于江中迎伍君之神。再一种说法是端午竞舟起于越王勾践。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竞渡起源于远古传说中的虞舜时期。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端午竞渡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

吃粽子,周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说明当时也盛行端午节吃粽子之俗。同时人们还将吃粽子习俗与祭祀怀念屈原结合在一起。《续齐谐记》载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采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这个传说还将端午节时以五彩丝系臂的辟兵习俗联系在一起。

辟瘟祛毒。端午是毒日,所以驱邪占有重要地位。粽子上塞楝树叶和系五彩丝是避邪,臂系五彩丝不仅“辟兵”,也是避邪。《荆楚岁时记》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是日还“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则同样是避邪。民间于是日还竞采杂药,《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此外,在端午踏百草是当时所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曰:

四、秋季节日

1.七夕盛行

七夕也叫乞巧节、女儿节。相传“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因此,人们在此夕守夜、乞巧乞愿。牛郎织女的传说产生很早,在汉代时已初具规模,并已有七夕夜乞巧的风俗。到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传说已与七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使乞巧节增添了神秘的气氛,也使牛郎织女的传说具有更凄美的情调。据吴均《续齐谐记》载曰:“桂阳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初学记》卷四《七月七日第九》引。由于牛郎织女是勤劳能干,织女是心灵手巧的代表,所以,七夕节的习俗都与牛郎织女有关,如乞巧、守夜乞愿等等。

乞巧是妇女在七夕夜举行的一种特殊活动。《荆楚岁时记》载曰:“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大约当妇女乞巧穿针时,男子也参与旁观并以此为娱乐,所以,他们写了许多诗文加以吟咏。如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曰:“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遵《七夕穿针诗》曰:“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刘孝威《七夕穿针诗》曰:“缕乱恐来风,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初学记》卷四《七月七日第九》引。从南朝时大量吟咏七夕节俗的诗文可知,七夕节在南北朝时已十分盛行。

除了乞巧,守夜乞愿是与乞巧相关的另一项七夕重要习俗。周处《风土记》载曰:“七月七日,其夜洒于扫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感怀私愿,或云见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诈者。”《初学记》卷四《七月七日第九》引。表现出古代星辰崇拜的遗留。陈华文:《七夕节俗的形成与复兴》,《广东民俗》1996年第一、二合刊。

另外,七月七日晒衣风俗汉时已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沿之。《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曰:“阮仲容(咸)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皆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裤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注曰:“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裤也。”可知晒衣之俗为先前传来,后世六月六晒衣物,与此俗类同。

2.七月半始成节日

同类推荐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热门推荐
  • Dead Men Tell No Tales

    Dead Men Tell No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惟愿安好

    惟愿安好

    家国恩怨,皇室雪恨。多舛命途,沉沦起伏。柔弱女子,枭雄手段。她本是侯府一位普通小姐,却意外卷入一场场权力的纷争,最终自己也难逃宿命。念念不忘的竹马,温柔多情的王子,冷漠如冰的恩人,默默守候的骑士,一往情深的未婚夫,哪怕倾世女皇,也不过是揣着“一世一双人”情怀的简单少女,在爱情的天秤里,她又该如何倾斜?既然不能逃避,就迎难而上,看她如何一步步一统山河。
  • 星辰变online

    星辰变online

    当一般人的眼光停留在这个大陆上练级与PK时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这个游戏规则的终极存在放弃第一高手之名放弃第一行会会长之位他也将追逐属于自己的唯一的流星泪星辰变ol游戏官网:http://xcb.sdo.com
  • 校园风波

    校园风波

    用我三世烟火,换你一世痴迷。长街长,红尘辗,谁把萧再叹。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尘缘从来都如水,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红颜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宁羡鸳鸯不羡仙。
  •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色:扑上美貌王夫

    帝色:扑上美貌王夫

    西泠王朝,陛下突甍,后测得三年无帝。她以祭司的身份到来,最终为了收归天下,与他并肩。——出场悲剧是这样的——“擦!姐啥时候答应当这破祭司?你个小人欺我压我,不干!”“你说的是本君?”御大神冷艳斜睨。“我说的是某个恶毒貌美白莲花!怪我抢了他风头,他一定很想揍死我!”“以后将你关押打包。噢,不用感谢我对你的爱护。”爱护你个叉叉!!未来女帝陛下惹上毒舌美男,气得冒烟……
  • 拳倾天下

    拳倾天下

    他有兄长支撑,默默无闻,经脉独特,是名师之下的一个废徒。一朝兄长被害,愤怒的他独挑大梁,觉醒星河脉络,点亮五脏七星。从此出离宗派,崩碎枷锁,替兄休妻,迎回兄长骸骨,仇人家族上上下下,无人能挡。以拳开道,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和光同尘,没有他吸收不了的的力量!七情六欲,供他驱使!五行阴阳,玩弄鼓掌!武皇武帝是什么东西,神灵妖魔又长什么模样?天下之大,吃我一拳再说话!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重生六小姐之命中注定不能爱

    重生六小姐之命中注定不能爱

    今生我定不负你,嫁给我――冷雨夜,我以唐家为聘礼,你只要留在我身边――唐禹哲,心不在,没关系我等你一辈子,只求你回头看看我――蓝燕,当初是我不对,下半生我会不离不弃――漠河,我问你,在你的心里可曾有我――旭明,她的无奈,她的犹豫又有谁知………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