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7700000003

第3章 秦汉汉族风俗概述(3)

秦王朝兼并六国,在秦国风俗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六国的礼仪,形成所谓的“秦礼”,以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矫正各地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卷三《秦纪会稽山刻石》。汉代,从汉元帝始,掀起了一股恢复三代“古礼”的浪潮,确定“三纲五常”为中国封建礼制和伦理规范、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明确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社会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别。《白虎通·礼乐篇》曰:“有贵贱焉,有亲疏焉,有长幼焉。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所以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所以明有年也;家庙之礼,亲不让疏,所以明有亲也。此三者行,然后王道得。”汉代的制礼活动,主要集中在创制适应于新的封建统一王朝的政权结构的礼仪。如:叔孙通起朝仪、定宗庙仪法;武帝草巡狩、修郊祀、建封禅、兴大学;刘歆、王莽营明堂、辟雍;东汉明帝时定南北郊、冠冕、舆服制度,等等。

礼制文化的扩张不可能仅局限于上层社会,它还会下渗和普及于民间群体,和民众文化结合为一。相形之下,汉代日常生活风俗和社交方面的风尚,诸如冠、婚、丧葬、乡饮、大射、投壶等习俗,在礼制化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因袭的特点,基本上都依准“三礼”,或稍作损益。虽有一些局部的或细节的增减,但并不改变该礼仪的基本格局和面貌。比如,汉文帝以后,废除了臣为君服丧三年的制度,但汉民族子为父母服丧三年之制没有变更,并一直流传到近代,整个丧礼也无大的变动。《后汉书·礼志》载曰:天子加冠,“仪从冠礼”;《后汉书·梁后纪》载曰:桓帝大婚,“一如旧典”。可见汉代冠、婚因袭、遵循旧礼之一斑。

不过,秦汉礼制文化比之先秦生存空间更大的多,周代礼制主要施行于贵族阶层,即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也;且周代礼制又主要施行于畿及一定的区域,并未在全国各地普及。汉代儒生和统治者重建礼制,则力图把加工、改造过的“周礼”变成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又将推行礼制作为巩固“大一统”局面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在这种背景下,礼制向民间和大众渗透、普及,统一化的婚丧嫁娶、处世为人的礼仪规则,在整个社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遵循、仿效和参照。使得风俗文化的传布,也必需依附于礼制,方能获得合“法”的地位。比如丧葬,汉代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丧葬风气,即薄葬与厚葬。它们都试图与旧礼制联姻,以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前者如明帝诏禁厚葬即声称:“昔曾、闵奉亲,竭欢致养;仲尼葬子,有棺无椁。”后者如原涉为父修墓,则根据《孝经》。“用大治起冢舍,周阁重门。”《汉书·游侠传》。可见,其薄葬也好,厚葬也好,鼓吹者都努力从“礼”中寻找依据,使之纳入礼制化轨道。

秦汉以降,汉族风俗一直多以礼俗的形式呈现出来,除丧葬礼外,还有婚礼、诞生礼、冠礼、寿礼、祭礼、社交礼及年节中的礼仪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风俗事象中,俗中见礼,礼中含俗,难以分别。

礼制的下渗和普及,使各地的风俗在差异中显出同质的内容。由此,在秦朝“车同轨、书同文”和汉武帝用儒学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汉代又进一步在礼俗的层面上实现了“大一统”。而此期间的风俗正是在这“大一统”的框架之中,逐步趋于定型,并以其顽强的惯性延续了数千年。在秦汉风俗演变过程中,统一化、定型化和礼制化这三条主要演进轨迹是相互关联的,互为促进的,其实是同一方向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三、秦汉汉族风俗的主要特点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也是汉族风俗文化大发展的阶段。风俗文化种类众多,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同的风俗现象皆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下面拟从宏观角度,对秦汉风俗的特点作一全面考察。

1.急进

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秦汉与战国相接,又历秦末之乱及楚汉之争,于血战中立国。时势造英雄,秦皇、汉武、班超、班勇等皆是当时闪烁着急进精神的典型。司马迁把张骞的西域之行,称之为“凿空”,即探险的意思。《史记·大宛列传·集解》引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释之为“探险”。这种“凿空”行为,便是急进的时代风尚的具体显现。战时急烈之民风对于社会时尚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历史惯性,而武人出身的功臣主政,也可能导致政治生活节奏表现出严酷急进的风格,同时,急进的风尚又是与封建社会上升时的历史背景相一致的。

不过,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并不是社会崇尚急进的唯一的原因。汉并天下,刘邦建立了以楚人为统治基干的新王朝。拜日、崇火、尊凤是其主要信仰。这种信仰养成了楚人风风火火的性格。对此,《史记》记载颇详。《吴王濞列传》曰:刘邦“患吴、会稽轻悍”,即是指民风而言。又《淮南衡山列传》曰:“荆楚慓勇轻悍”。《太史公自序》谓“越荆剽轻”,又有“剽楚庶民”的说法。《贷殖列传》曰:西楚“其俗剽轻”,南楚“其俗大类西楚”。可见,汉朝统治阶级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剽急好动的激素。

另外,秦汉社会急疾的普遍嗜好,还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有关。地近北边者往往社会生活节奏较为急促,这在《史记·货殖列传》有记录。如种、代“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以“近北夷”,“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慓悍,而武灵王益厉之”;“中山”民俗懁急”,“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坑慨。“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汉书·韩安国传》云:“匈奴,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飙风,去如收电。”这些都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急进、好动的游牧性格。习染了北边游牧民族风俗的秦汉时人,以疾速快捷作为日常生活的准则,也就不足为怪了。

秦汉时期驰车争速竞技活动的流行,即是这种急进风尚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的具体表。从秦始皇陵旁那气势磅薄的马俑场面可以推测,秦代赛马运动之激烈。赛马,在汉时称为“驰逐”或“走马”。“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贞也。”《史记·货殖列传》。嗜好活动的汉武帝,是赛马场上的忠实观众,他时而与幸臣董偃“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时而又在建章宫“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汉书·东方朔传》。汉宣帝时亦“斗鸡走马”。《汉书·宣帝纪》。汉成帝鸿嘉年间(公元前20~17年),欲仿效武帝故事,与宠臣张敏常微行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场,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汉书·张汤传》。京师贵族、郡国官吏也好赛马。如汉末王氏五侯,终日奢侈,“狗马驰逐”;《汉书·元后传》。东汉骄横一时的梁冀,“好臂膺走狗,骋马斗鸡”。《后汉书·梁冀传》。足见当时“驰逐”普及的程度。社会激越向上,充溢着冒进、开拓的精神,人们便乐意在“风发飙拂,神腾鬼趋”杨雄:《汉东赋》。的高速奔争竞逐中寻求“欣悦驰骤”《列女传·节义》。的快感。这种所谓心理,突出体现出当时社会生活节奏较为急骤的特征。

秦汉的社会生活中,弥漫着紧迫、急促的风俗氛围。王褒《洞箫赋》曰:“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傅毅《舞赋》曰:“及至四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若从文化象征意义的角度理解,所谓“武声”“急节”,似可视为当时民众生活急进的二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市声符号。秦汉人之尚武,也促使了社会风尚向急骤方面转化。当时文武之间远不象后世那样显得极其分明。每每武将又事文职,而文臣亦常常将兵征战。故时人对于骑射、击剑等武功,总是从小就进行学习训练。像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史载“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史记·司马相如传》。,便是例证。当时的关西特别是陇西地区与少数民族活动居住地接近,民间尚武之俗尤为突出:“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西汉时代的精兵猛将多出于此,号称“六郡良家子”。还有一些志士仁人甘愿效命沙场,开拓边疆,立功绝域。如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豪歌壮语的青年将领霍去病、立志“马革裹尸还”的伏波将军马援、宁愿从军远征而不愿“人士中散儒”的少年英雄傅介子、自请领兵平定边乱的七十多岁的老将赵充国等。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与汉初朝野风尚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西汉时人尚武嗜勇的时代风貌。而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风气的急进。

当然,秦汉社会风尚并非一味地追求急进。齐鲁文化的“舒缓”之风在秦汉风俗中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汉书·朱博传》云:“齐郡舒缓养名”,颜师古注:“言齐人之俗,其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史记·货殖列传》亦云:齐地“其俗宽缓阔达”。这种“舒缓”的生活风范,到了东汉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事实上,历代封建统治者皆谋求“中庸”的治国之道,追求“不徐不疾”的社会生活方式。所不同的是,秦汉处于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时期,尽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竭力播布“重厚”、“敦愿”“持重”的儒家风范,但当时民间仍然呈现出一派急促、快捷的风俗习惯。这确是秦汉风俗的一大特点。

2.奢侈

纵观中国风俗史,大凡昌盛之世都会出现民间生活奢侈的风气,秦汉亦不例外。奢侈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物质和精神的过分追求;二是恃财枉法,越礼僭制。

先说前者。与前代相比,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社会消费市场骤然扩大。史载:“夫山西饶材、竹、毂、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砂、犀、玳瑁、玑珠、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往往山出棋置,……皆中国人民所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通过“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运输和沟通,使得“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加强了国内商品经济的流通和融合,满足了各地人民之间消费的不同需要。《史记·货殖列传》。

不过,从秦汉整个社会来看,真正有条件侈靡的,只是一部分人,主要是公卿列侯、皇亲国戚、富商大贾。“汉世富人,率多踰侈。田蚡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万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史丹僮奴以百数。后房妻妾数十人。内奢淫,好饮酒,极滋味声色之乐。张禹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管弦。马融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堂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此权戚之所为也。……后汉马氏称最贤,而马防兄弟犹以踰侈就国,他可知矣。”《秦汉史》下册,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5月版,第527页。董仲舒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汉代官僚地主“身宠而载位高,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以与民争利于天下,……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务此而已。”《汉书·董仲舒传》。秦二世曾毫不掩饰地称曰:“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终吾年寿。”《史记·李斯列传》。充分道出了统治阶级恣意享乐的心声。

商贾,被视为以逐利为业者,他们“靡法靡度”,大肆其诈,故能“家累千金”、“侯服玉食”。统治阶级推行的本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可据王符言:“今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空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浮食者众。商邑翼翼,四方是极。”王符:《潜夫论·浮侈》。晁错《论贵粟疏》曰:“商人兼并农人是也。以大势论,商贾之力,尤雄于豪家。”

然而,逐利无已者,又岂止商贾。俗吏“贪财而慕势”,为官者也热衷于经营“贱买贵卖”。如成帝时有栎阳令游,是个有名气的“大儒”,但在任所“赋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汉书·薛宣传》。是大儒亦为利所“化”也。在原来“其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的鲁地,因出现了像丙氏那样的靠倒买倒卖而致富的人,竟使很多人都红了眼,“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汉书·货殖传》。看来,巧伪奸诈、逐利无已的风气,确呈蔓延日炽之势,正如董仲舒所说:“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春秋繁露·度制》。

在封建社会,风尚的变迁往往与礼制的盛衰相随伴。历代统治者都奉行“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的规范,通过礼制来统制人们的生活。西汉后秦之敝,禁网疏阔,使得封建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世风随之而下,侈靡相竞,越礼僭制成为普通现象,人伦纪纲也遭到严重的破坏。贡禹曰:“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于书者尊于朝,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第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狗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桀,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坏败,乃至于是。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大平不复兵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汉书·贡禹传》。秦汉统治者一再标榜“亲亲而尊尊”的原则,然而,即使在家庭内部,温情脉脉的面纱也被撕破,甚至出现凶相毕露、骨肉相残的暴行。“逐利乎否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刭大父矣,贼大母矣,踝妪矣,刺兄矣。《新书·俗缴》。为了一个“利”字,对长辈尚且如此残害。“欲交,吾择贵宠者而交之;欲势,择吏权者而使之。取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非贵有戚,不与兄弟;非富大家,不与出入。”《新书·事变》。择婚、择友,无不以利权衡。

奢侈之风,必然导致对“利”的追求,而当“利”已图得,“富”的欲望满足之后,便又奢求“贵”了,于是越礼僭制成为豪富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正如时人徐生所说:“奢则不逊,不逊则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太平御览》卷六三三《赏赐部》。贾谊《治安策》描绘当时的情况说:“美者黼黻,是古天子之服,而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两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这种庶人着帝服,倡优佩后饰的现象绝非仅有,而是带有普遍性,甚至连地方官吏、分封诸王也时有发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史记·平准书》。这种以小僭大,以贱愈贵的现象,对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倒是有了强烈的冲击。

尽管秦汉时期的自耕农、佃农,他们占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十分有限,《汉书·食货志》载曰:汉代五口之家的农夫,“其能耕者不过百亩”,而实际上他们占有或佃有的土地则更少,如汉初陈平,兄弟二人只有田之十亩。《汉书·陈平传》。在这有限的土地和生产资料下所能提供的消费资料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是年情好,统治阶级剥削有所节制,劳动者仍过着“食不厌糟糠”、“短葛不完”的窘迫生活。然而,奢侈之风同样也会漫延至下层社会。王符《潜夫论·浮侈篇》曰:“今民奢衣服,侈饮食,事口舌,而习调欺,以相诈绐,比肩是也。或以谋奸合任为业,或以游敖博弈为事,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民好逸恶劳、世风日下的现象绝非一地,而是带有普遍性,据《汉书·地理志》载曰:秦地“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在服僭上,众庶仿效,差不相及。”社会上下,风气皆奢汰矣。

同类推荐
  •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本书收入以地名为谜底的灯谜两千七百多条,既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地名,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地名。
  • 趣味婚俗

    趣味婚俗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习惯,凝聚了各个民族各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切都显得是这般的顺理成章,合乎法理,有章可寻,于是,便自然而然孕育出了婚礼仪式,通过一整套的婚仪向社会大众宣告是明媒正娶,如果不遵从礼制便是世俗鄙薄、斥责的私奔,合情、合理、合法,婚礼成为了两个人结合不可逾越的见证。地域的不同,民族的差异,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婚仪,进而成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最为特色的婚俗文化。所谓的婚俗文……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热血青春

    我的世界之热血青春

    主角陈鹏威是个中职学校的学生准备要毕业了过一个月就得离校了过完最后一个暑假就去征兵,但是毕业前危机来临,有某教授研究出生化病毒,带到了所有学校,大多数学生被感染慢慢变成了丧尸,警、军队等把所有学校封锁了,学校里还有幸存者在避难,鹏威要坐车回校但是危机来了,潜伏回小学救弟弟。返回现读学校发现自己喜欢的女生和同学朋友还幸存的活着避难又奋不顾身的再闯回学校!
  • 这是我的答案

    这是我的答案

    本书展现了一对E时代男女纯粹而彻底的情感世界。习惯于慢吞吞做事而又有着细腻感情世界的处女座大学生丁一书在台北诚品书店闲晃时巧遇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孩筱柔,一头飘逸如云的秀发、温柔得令人心动的声音……而对筱柔的坎坷情史和对爱情的伤心质疑,一书用温情和行动给了她真心答案。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元昊密语

    元昊密语

    其实,世上本没有巅峰,只怪我太强。其实,世上本没有巅峰,只怪我太强。
  • 商场经营管理

    商场经营管理

    本丛书内容丰富、完整,分别涉及了商业领域的多个业态的内容,涵盖非常全面。该丛书将每个业态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展开,用一本书的篇幅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从一个业态的概念谈起,然后介绍它的起源、历史、发展、类型以及特征等,进而逐条讲解关于这种业态的具体内容,比如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策略以及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丛书内容不是脱离实际有空洞说教,而是重点着眼于与企业经营运作过程所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内容相当具体全面,且均是现实运作中将要面对的问题,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编著在理论讲解之后往往恰到好处地穿插进一些生动易懂的案例,使读者对书中所介绍的内容能够有更加感性、深刻的了解。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天地霸道

    天地霸道

    黄依华附身在一个被废的天才少年身上,偶然机会下,获得了齐天圣皇的本命法宝,残缺的仙王残印,从此龙归大海,一飞冲天,修道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美女相伴,快意逍遥。
  • 解梦自查

    解梦自查

    人总是做着五彩缤纷的梦,而梦境事实上是在预示和启迪着你的人生前途。究竟什么是“梦”呢?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人生体验。本书是在吸纳古今中外著名的解梦大师、心理学家们对梦研究的卓越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朋友们用理性的态度认识梦,用科学的方法解析梦,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梦,从而能够驾驭自己的梦。
  • 消费真相

    消费真相

    现今商家营销手段铺天盖地,夸张、真假难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有些营销手段会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有些营销手段名不副实,“张冠李戴”;有些营销手段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迷惑消费者。消费者怎么来应对商家的这些营销手段呢?怎么才能透过“广告”和“营销”,清晰地识别商品呢?本书通过对商家最常用的、最容易让我们迷惑的营销手段进行剖析和解读,让您看清手段的本质,从而摆脱盲目的购物,更理性地消费。
  • 聊斋传说

    聊斋传说

    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聊斋传说将通过一个个鬼怪故事来阐述人性的善与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