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1700000018

第18章 巳(上午9时—11时)(6)

詹丽颖爽朗地大笑着:“那有什么!快别说这个!小跃子是我眼瞧着长大的,他跟你办事,我当姨的有什么舍不得?我要早想到这个,还能从从容容地给你挑个更好看的哩……”

小轿车里的气氛,顿时达到一个喜幸、融洽的高峰。

但是詹丽颖这人既能在一个举动里让人对她敬爱有加,也能在一句话上使人对她生烦生厌。

小轿车加速向钟鼓楼而去。詹丽颖想到刚才的即兴采买,发议论说:“算我这回运气好,进门走拢柜台就买上了……可真是千载难逢——以前我去商店买东西,不是遇上售货员在柜台里头光顾互相说话,你喊也不搭理你,就是遇上他在那儿来回来去数一叠钞票、单据,硬不抬头……真讨厌死了!”

潘秀娅低下了头。不是害臊,而是不快——这詹姨是怎么回事儿?她难道忘了,我潘秀娅也是站柜台的嘛!

潘秀娅在照相馆里属于营业组。她并不会照相,也不懂暗房技术,她们营业组就是在柜台里头接待顾客,或给要照相的顾客开票,或收验底片、开出冲洗加印的票据,或根据顾客递上的票据交付洗印好的成品……同时也兼卖一点照相器材和胶卷、相册什么的,也兼办出租相机的手续。比起一般商店,他们每天接待的顾客,人次不算太多,工作不算太紧张,可潘秀娅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营业员,恰好有詹丽颖所指出的两个习惯——潘秀娅就常常是顾客站拢柜台外面,已经开始向她发话,她也明明瞧见了,却偏要扭过头去,跟同事用一种在家里聊天式的语气,接着刚才的一个什么话茬儿,当着顾客的面絮絮地说上那么一会儿,比如议论他们馆里刚散发完的电影票:“……你瞧多缺德!他们暗房组又把好票全拿去了,给咱们的全是后排的边座儿!我这张更倒霉了,我就知道这座儿紧挨着厕所,味儿着呢!我要跟大老王换,你猜怎么着,他冲我学猫叫——恶心劲儿的,那么大岁数了,也不怕寒碜……”顾客这时候必然不耐烦了,或以假咳嗽提醒,或放大嗓门叫唤,有的更干脆指责起来:“嘿,你们这叫什么服务态度?怎么不理人哪?”她这才转过脸来,懒懒地问:“你要什么呀?”……点款、点单据,说起来确也有相当的必要性,特别是百货商场一类地方,每个营业组一天要定时向银行交一次款,但潘秀娅身在其中,深知可以用点款、点单据大大地怠慢一番顾客——她点款点单据时就专爱站在柜台边上、最接近顾客的地方,顾客来了必然要同她搭话,希望她停下来予以接待。她呢,则越发点得起劲,故意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有的顾客不免就要嚷嚷起来,追究她的服务态度,先是她,后来又必然有其他同事凑拢来,向那顾客理直气壮地申明:“这是我们的业务,你懂吗?不清点行吗?清点的时候就没必要理你!”有的顾客或者还要质问:“你们既然清点的时候不接待顾客,那干吗不到后头清点去?”她和同事们照例是反击曰:“我们爱在哪儿清点就在哪儿清点,你管得着吗?”……

起码在北京,柜台服务人员的这两种表现构成了服务态度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顽症,不知有没有人从这类表现入手,探察过潘秀娅他们之所以出现这类表现的特殊心态?(这两种表现又主要集中体现在青年柜台服务人员身上。)

倘若有人盯着潘秀娅问:“你怎么会有这两种表现呢?”她怕只能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再问:“那你们哪儿学来的呢?”她怕也只能回答说:“没有人专门教给我,是我看来的——在我没工作之前,我还在柜台外边当顾客的时候,人家就那么对待我的。”倘再紧盯着问下去:“那时你不会觉得好受吧?为什么一旦你站到柜台里头去了,你就跟着学起这套做派来了呢?”她一定答不出来了,真的答不出来。因为她没有深入思考一件事的习惯。换句话说,像她这样的青年,不太具备进行哲理性思维的能力,对于所面临的这个世界和流逝着的人生,她只有一种高于本能而低于哲理的“浅思维”。

这就又不能不追溯到她的出生教养,以及她本身的生活经历,还有对她施以有形、无形影响的具体社会环境。

她同薛纪跃一样,也是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而且这曾经是一个经济上更其拮据的小市民家庭。她的父亲早年是在庙会中做小买卖的摊贩,他所经营的那些商品现在已经绝迹。如他曾吹制发卖过“吥吥噔”——这是一种劣质玻璃做的儿童玩具,呈喇叭形或葫芦形,儿童把类似瓶口的一头含入嘴中,一呼一吸地吹气,因那容器的底部很薄,所以能随气流的冲击“吥吥”作声;当然,这种玩具很容易吹破,对儿童的呼吸道有弊无利,弄不好还会割破儿童的手,所以早已被淘汰。又如他曾磨制发卖过“香面子”——就是采集各种有香味的植物,焙干后研磨成细末儿,装入碎绸缝的荷包,卖给人拴在身上以除汗味、臭味,卖的时候照例吹嘘说拌入了麝香,其实除了挂在摊头以充样品的荷包中确有一点麝香外,其余的都全部只是植物香料。这东西后来也被时代所淘汰。他也还卖过其他一些类似的小东西,直到解放后庙会活动结束。后来他才到洗染店当了店员,去年退了休。潘秀娅的母亲说起来还是下嫁给她父亲的。母亲家虽说也是在庙会上摆摊卖货的,但那摊、那货,都要气派得多。潘秀娅的姥爷是经营假发的,每年冬天庙会萧条期,他就肩上扛个褡裢,到关外去——一直走到图们江边,收购妇女发辫。据说当年以“鲜族”(即朝鲜族)妇女的头发最好,因为他们当时的风俗是妇女不到结婚不剪发——所以潘秀娅姥爷要跑那儿收购去。开春后,姥爷回来了,便加工收购来的头发,制成各种辫儿、髻儿、纂儿……然后拿到庙会上发卖。据说那头发要以黑中透黄的才算上品,乌黑的反卖不出价儿,因为头发越黑则越脆,不坚牢。这样一种经营当然是卖“吥吥噔”和“香面子”者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潘秀娅母亲嫁过来以后,很长时间都有一种优越感。直到潘秀娅姥爷去世以后,母亲除了季节性地卖一阵冰棍,基本上只是个无职业的家庭妇女,家里主要指靠潘秀娅父亲挣工资过日子,这才渐渐消了锐气。

这样的一种家庭,文化水平既不高,经济上又长期不宽裕,家里人的言谈话语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哲理的意味。而且,这样的小市民在解放前生活虽然动荡、艰辛,对旧社会一般却又并无深仇大恨。到了新社会,他们生活安定、温饱有靠,所以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是感激的、满意的。不过相对来说,他们又居于城市居民中物质、精神两方面都较匮乏的层次,所以他们一般也绝无昂奋、敏锐的政治情绪。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气氛中,他们最关心的,主要还是粮店的粮食会不会涨价、购货本上所规定的一两芝麻酱的供应能不能兑现?只要这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实际利益不被动摇,那么,无论报纸上在批判谁,或在给谁平反,他们都无所谓。由此可见,“浅思维”是他们这一群体的基本素质,并成之有因。

这批小市民的子女,大多数同他们的父母辈一样,或沉淀在北京城庞大的服务性行业之中,或成为工交系统中体力劳动成分较重的那部分工作的承担者。当然,其中也有受惠于我们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得力于自身的发奋努力而成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但那实在只是少数。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虽在“文化大革命”中成批地加入了工、农、兵的行列,其中一部分还加入了服务性行业,但随着1977年以后的社会生活变化,他们又大批地涌进、调入了大学、行政机关、科研机构、文化部门……留在服务性行业中的尤其罕见;即使留下,也大都或进入科室,或从事有关的科研,比如潘秀娅他们那个照相馆,唯一留下的一位知识分子子弟,是报上发表过表扬性文章的(表扬其父母支持孩子在服务性行业坚持工作),在照相馆中也是从事着修版技术(特别是“开眼技术”——在被摄者眼睛闭合的底片上,为被摄者“开眼”,这是在团体照中常出现的问题,因无法请被摄者重摄,所以必须在底片上施“开眼术”),而绝非像潘秀娅一样站柜台边“伺候人”。

把握住了这样一种总体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潘秀娅式的售货员为何会经常互相交谈冷落顾客(或干脆扎堆聊天),以及为何会经常在柜台上清理货款、单据而俨然自得了。

这种精神状态,实际上是他们“浅思维”中的一种心理反抗方式。如果我们用“深思维”透视一下的话,便会理解到,他们可以从相互交谈不理顾客(或边热烈交谈,边冷淡而迟慢地应付顾客)之中,取得一种心理平衡,显示出他们一群的独立价值,使顾客意会到不是他们有求于顾客,而是顾客有求于他们,即不是他们该伺候人,而是顾客该为获得某项服务付出一定的人格代价。同样的,当着顾客的面来回来去地清点款项与单据,则可以显示出他们工作的庄重性、严肃性以及特别容易被顾客忽略的技术性,从而获得一种心理补偿(谁说我们的工作光是取取拿拿?)……

在社会主义服务性行业中,的确有那样一些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先进人物。他们之所以先进,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自身、对社会,能作一种进入哲理状态的深入思考,他们把站柜台当做献身一项伟大事业的光荣手段,所以他们绝不会有潘秀娅式的表现。而潘秀娅他们之所以总不能由“浅思维”进入“深思维”,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下。比如说,潘秀娅就没有三维空间的概念;她也全然不清楚中国的近代发展史(且不论近代以前的历史知识);看一部电影《巴黎圣母院》她觉得有趣,但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一国的什么时代,她弄不清楚;她虽然在照相馆工作,但照相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感光材料究竟为什么有成像的能力,她至今还是稀里糊涂……看来要让她这样的市民青年形成社会主义觉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甚至需要从普及天文知识、生物发展史和简要中国历史知识入手,因为归根结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门科学,也就是说,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一种高级的文化。

在1982年12月12日那一天,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文明正在继续向前推进。在一些科技、生产发达的国家,电脑已经开始走向普及;在我们祖国,许多现代化的重点工程已进入紧张的全面施工阶段;北京城也在分秒不停地跑步前进,二环路上的立体交叉桥已经全部竣工,一座座新的建筑像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潘秀娅,这北京城里最平凡的一个社会成员,却以仍不能进行哲理性思考的灵魂,迈进了她人生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1966年到1976年的思想禁锢,1978年才有人公开呼吁在社会生活中给爱情以位置,但1979年便有人对爱情提出了很高的哲理性标准:“爱,是不能忘记的。”1980年,报刊上、银幕上出现了一股爱情热,以至于人们不是担心爱情找不到它的位置,而是抱怨爱情过多地占有了位置;1981年以后,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关于爱情的见解和表现,一些勇敢者甚而开始研讨起婚外爱情和爱情的“合理可变性”这类问题来。不少时髦青年在这愈演愈烈的时代潮流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着自己信服的理论,并大胆地付诸实践……

但这一切对于潘秀娅这类的青年市民来说,却影响甚微。无论作家们的精心结撰还是评论家们的揄扬贬斥,潘秀娅都全然不知,因为她除了电影杂志,不看别类杂志,而看电影杂志时又主要是看图片,照相馆订的有报纸,她也看,但主要是看电影广告和漫画。

对于她来说,自从过了22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浅意识”就支配着她积极地行动起来。对于她来说,这件事的意义很简单:她要在够得着的范围内,找一个尽可能好一点的对象。她缺少想象力,更谈不到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情绪,她绝不具备那种看了《水晶鞋和玫瑰花》这部英国影片,就在入睡时把自己幻化为“灰姑娘”的气质。她是非常实际的。22岁到23岁这两年里,她觉得自己应当向知识分子这个领域冲击。尽管就知识分子这方面来说,那时候还呼吁着给他们“落实政策”,但潘秀娅这样的姑娘不但早在心目中给他们落实了政策,而且一直企盼着能成为他们圈子中的一员。她曾在照相馆的那位专攻“开眼术”的小伙子身上下过工夫,勇敢到在他卧病在床时,提着水果去他家探望,但她不光从那小伙子的态度上看出来,更从小伙子父母的眼神里看出来,她那个打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她及时地知难而退。她明白了她的两个姐姐为什么到头来都嫁给了工人。进了24岁范畴以后,她频繁地通过介绍人同国营工厂的小伙子见面,有见过一面、两面、三面……至五六面的,她看上别人而别人看不上她的不多,大半是别人愿意同她搞下去而她及时地刹了车——那几个小伙子不是个子太矮,便是家里负担太重,要么就是刚进公园便想动手动脚,让她讨厌……接近25岁时,她才把选择范围降至与她平齐的行业中。她大嫂是百货公司开“蹦蹦车”三轮摩托卡车的驾驶员,经常往商场运送化妆品一类的小百货,因此熟悉了商场卖香皂牙膏的售货员们,薛纪跃便是其中之一。他总是自觉地帮着卸货,显得格外憨厚、质朴。潘秀娅的大嫂再细一打听,这小伙子父母都是正派人,都拿着退休金,一个哥哥早独立了,家里没有别的杂人,又有房子可供他结婚,家庭条件可算相当不错;小伙子比潘秀娅大七个月,身高一米七五,脸庞长得相当水灵,跟生人说话时还有点爱脸红,显见脾气也不错——于是乎她便给小姑子牵上了线。潘秀娅在同薛纪跃逛了三次公园、到薛家去过两次以后,就明确地表了态:她乐意。

爱情!潘秀娅甚至没用这个词汇进行过思维,在她的思维中只有“对象”这个概念;“我爱你”这个简单的句子,在她同薛纪跃搞对象的过程中,双方也都没有使用过,他们只说过:“我乐意。”

她要结婚。她要成家。成家过日子。她的对象既要“拿得出去”,又不至于在外头瞎胡闹、在家里跟她犯别扭。这样的对象她找着了。就像四喇叭的录音机她置备了一样,虽然牌子软点,但毕竟属于四喇叭一档的。

今天她正式结婚了。什么“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爱情的花儿将结出爱情的果实”、“生活的航船啊,从今你有了两个并肩的舵手”……这一类的哲理思考和诗意情绪,潘秀娅一点也没有。

可是坐在小轿车里,她心里还是高兴的。詹丽颖的某些不恰当的话语固然令她不快,但那浮上来的不快,很容易被迎面而来的喜庆之风吹走。这不是已经开进胡同了吗?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及时地响了起来。七姑小声地叨唠着:“怎么就挑着一挂炮?该在大门两边一边一挂才对头哟!”潘秀娅既感激七姑对她的维护,也满意婆家的安排。放了鞭炮就好。“牌子软点,可总是四喇叭的呀!”

同类推荐
  •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四大巅峰系列之四,“七种武器”系列包含:《七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七种武器2:碧玉刀·多情环》《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七种武器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七种武器”系列看似在写七种精妙绝伦、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实则描绘的是武器以外的人心和人性。唯有激发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才能将死的武器使用得叱咤风云,冠绝天下。“杀戮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写出了人类面临极限状况时独特的生命体验;武器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将笔深入到使用武器的人细致而微的心灵世界之中。”
  • 毕业式

    毕业式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毕业式》作者地方大学毕业入伍的经历,影响到她的作品呈现出两类主要的主题:一类是反映部队生活的题材,展现了新的历史环境下,社会生活在部队的折射,以及新一代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情感,还有一类题材是写农村少女,这类题材在作者笔下都有着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酸涩滋味。
  • 一念倾城

    一念倾城

    这是一部语言活泼、卖萌不断、轻松向上的现代都市言情小说,讲述一位平凡活泼的女孩苏念夏因为与当前大红明星夏思晴极其相似,而成为夏思晴的替身的故事。因为一次意外,夏思晴离奇失踪,在路上寻找夏思晴的经纪人维妮,意外发现苏念夏,错认苏念夏就是失踪的影后夏思晴,苏念夏与维妮解释,最后却因为维妮的条件而答应假扮影后夏思晴。假扮夏思晴期间,苏念夏与沈氏娱乐的总裁沈之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两人也因此从冤家而成为了相知的情侣。而在苏念夏沉浸在爱情之中,沈之城的父亲却以苏念夏的真实身份要挟苏念夏离开沈之城,同时,失踪的夏思晴也回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念夏瞒着沈之城离开了星城……
  • 假如我是个能打的唐僧

    假如我是个能打的唐僧

    如果西游记里悟空和唐僧的性格对调,唐僧是个骁勇善战,放荡不羁的和尚,悟空是只胆小怯懦,老实巴交的猴子。取经路上,唐僧棒打遇到的所有妖怪,却对为爱私奔的奎木狼和宝相国公主网开一面,令悟空刮目相看。得知紫霞被关进天牢,唐僧怂恿悟空前去营救,还告诉悟空:“紫霞喜欢你”。悟空前往营救紫霞,却不幸被杨戬打败。关键时刻,唐僧出手与杨戬战了个两败俱伤,帮悟空救出紫霞,而悟空也得知了唐僧总是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原因。
  •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房客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房客

    本书为女作家王晓玉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其中的《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和《田教授家的28个房客》均已改编成了电视剧,分别播出和即将播出。除了以上两篇,另外还有《五妹》、《妖戏》、《母子本命年》、《鬼手百局,你在哪里?》等 4篇近作。
热门推荐
  • 星幻时光

    星幻时光

    “轩,谢谢你。我真的好喜欢喜欢你。”我躺在紫轩的怀里,眼泪流满了。心里默默的伤感,他为了我付出的太多太多。可是,我对他的爱却成了锁着他的铁链。我踮起自己的脚,轻轻的吻上了他的唇。随说泪很苦涩,但在我们心里它是那么的甜,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爱,生生世世的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两界球王

    两界球王

    江亦辰,足球运动员。因伤病被迫离开绿荫场,后穿越到某个世界,在那里,学会了传说中的绝世武功,并有幸结识了蹴鞠历史第一人高俅!在球圣的言传身教下,他继承了高俅的衣钵,重回现实。他从业余队踢起,一步步的完成着梦想,最后带领中国队夺得了世界杯,并创造了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记录……
  • 回天挽狂澜

    回天挽狂澜

    血脉初现惊四座,两级归一定八方。神迹在手虎添翼,雷霆之力挽狂澜。现在的龙朔国在以世人不能望其项背的速度发展着,去不知道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地步。历史上,龙朔国每一次生死存亡之际,都会有一位真命天子出来力挽狂澜,救龙朔于水深火热之中。
  • 被领导的艺术

    被领导的艺术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位,都同时充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种角色,但是平日里往往将领导艺术摆在第一位,忽视了被领导的艺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领导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领导,所以我们最好先学习如何接受领导,然后才能懂得如何领导别人。因为只有学会被领导的艺术才能当好领导者。本书从做有准备的被领导者、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获得授权时做好本分等多个方面,运用心理学、处世哲学、管理艺术、领导学等领域知识,通俗、细致、独到地讲解了被领导的艺术和智慧。这是曾仕强教授首次系统讲授被领导的智慧,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必学的一门新课。
  • 仙武传奇

    仙武传奇

    你曾经意气分发,走向那不可知的远方!你曾经不顾安危,只为揭开那血腥真相!你曾经迷惑,为何世界不是想象的那样!你曾经绝望,因为看到过去先辈们疯狂的模样!然而,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觉醒的少年,踏入这个世界,一切因你而不同!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少年默示录

    少年默示录

    当我年少轻狂时,我曾拥有自由,但我并不明白它的意义。我曾拥有时间,但我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我曾拥有爱,但我从未用心去体会。希望将带着我再一次燃起。种族战争,科技的兴起,魔法的兴衰,唯有紧握的拳头才是唯一的希望
  • 暗黑血纪元

    暗黑血纪元

    当有一天,世界发生巨变,虚拟与现实结合,无数的巨怪侵占人类的领土,人类该何去何从?以人为食的食人巨魔,以尸为食的血鬼,仰天长啸的魔兽巨龙。天地巨变,当各种世界开始融合,制造出新的世界,面对强大百倍的敌人,人类将如何的生存?!程宇,一个拥有未来记忆的男人,在新世界中获得重生……————————————作者有三百万字完结作品,保证坑品,放心入坑
  •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男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男孩和女孩有很大的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也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实现和男孩的畅通交流、谈话,就要都从细节入手。从而,给孩子以帮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这里,我们通过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男孩开心时、生气时、烦躁时、胆小时等十多个方面,来给家长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