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1700000017

第17章 巳(上午9时—11时)(5)

薛大娘见了他,不得不敷衍:“哟,宝桑来啦!你爹你妈怎么没一块儿来呀?”

卢宝桑嬉皮笑脸地说:“薛大妈,给您道喜啦!我爹我妈倒想来呀——可您跟大爷不是没请他们吗?”

薛大娘扬着嗓门应付:“哟,咱们两家还用得着虚礼儿吗?还用下帖子呀。知道了信儿,自然就该来呀——你们不也没‘随份子’吗?我就不挑这个礼儿,咱们谁跟谁呀,光你帮着搬家具,那股子牛劲,就顶别人俩仨‘份子’哩!”所谓“随份子”,就是亲友们给喜家的小额现金,一般少则两元多则20元。薛大娘点到这个问题,让卢宝桑脸上有点挂不住,他忙假装参观厨房中的种种景象,结果自然就同正铺摆大冷盘的路喜纯对上了眼。

路喜纯早从声音听出是他,四目相遇后,路喜纯便微笑着对他说:“你又到这儿足撮放开胃口吃别人请叫“足撮(cuō)”。来啦?”

“哥儿们!”卢宝桑没想到今天薛家请来的大师傅竟是路喜纯,他不由“惊呼热中肠”,一巴掌拍到路喜纯的肩膀说,“是你呀!你可得好好地露一手啊。这是我大爷大娘家,我二兄弟办喜事,看在我面子上,你也不能含糊呀!”

薛大娘不由问:“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呀?”

卢宝桑抢着回答:“他爹原先跟我爹在一块儿蹬平板三轮。他妈我也见过,两人前后脚都‘嗝儿屁’。他跟我一样,还是条光棍儿!”

这话一出来,薛大娘心里又添了点不自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考察,她本已对路喜纯的手艺和做派产生了信任和好感,可卢宝桑一揭“底儿”,原来这路喜纯偏是个父母双亡的光棍汉,真不巧!他那晦气,该不会通过饭菜,传到咱薛家来吧?

路喜纯微微地摇头,心里连连叹气。他太了解卢宝桑了,他们俩小学时候还是同学。卢宝桑原来比他高两个年级,后来蹲班蹲到他在的那个班。他最见不得卢宝桑那既不尊重别人也不自尊的丑态。他们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学着中学、大学生的“造反派”揪斗校长、老师。卢宝桑那时候比一般六年级的学生大一岁,个头已经基本长足,显得身粗力大,开头,他也戴个大红袖章,以“红五类”自居,那时他似乎确有这个本钱。据说他爸爸卢胜七,在解放后镇压钟鼓楼一带的恶霸时,帮着行刑的解放军捆绑恶霸,拖着恶霸拉向法场,表现得非常革命,非常勇敢。所以,在揪斗校长、老师的批斗会上,他总扮演那揪着人家“坐飞机”的角色。他除了撅人家胳膊、按人家脑袋,还要想出其他各种各样恶毒而刁钻的办法来侮辱人,如猛踩人家脚背啦,揪耳朵让人家偏仰着脸“示众”啦,拿墨水瓶往人家衣领里灌墨水啦……他干这些事时还爱一边朝台下的“革命师生”扮鬼脸儿。后来,他更把这种虐待狂的劲头施加到同学身上,他让那些“黑五类”家庭出身的同学用脑门顶着墙上的钉子罚站,用别针把他们的“认罪书”别到他们的胸脯肉上。可是,过了没多久,不知怎么的,卢宝桑的爸爸卢胜七在单位里被揪出来了。路喜纯去看过大字报,当时看不懂,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有人揭发他,解放前夕北京的大学生进行“反饥饿、反内战”、抗议国民党反动政策的示威大游行时,国民党的军警收买了一批流氓打手,让他们放手冲撞游行队伍,打跑一个学生给一个馒头,被收买的打手中就有卢胜七,他一次就挣了18个馒头!这事被揭露出来以后,卢宝桑顿时由“红五类”变为了“黑五类”。让路喜纯感到奇怪的是,卢宝桑并没流露出什么悲苦忧伤,这倒还罢了——在学校后来那些批批斗斗的荒诞场面中,卢宝桑竟往往不等别人揪他,便自动站到被批斗的位置上,高高地撅起屁股,双臂向后高抬,有一回他还自己当众打自己的耳光……回忆起来,最最令路喜纯不能容忍的,是正当他在台下默默地同情着卢宝桑时,一瞥之中,卢宝桑却斜着脸儿朝他吐舌头出怪相!

长大以后,路喜纯常把卢宝桑当做一面镜子,来检验自己的灵魂。他可以原谅卢宝桑以往的愚昧,他也可以容忍卢宝桑现在未能涤尽的恶习,但他自己却无论如何要引以为戒,他要永远尊重别人的人格,更要尊重自己的人格。

路喜纯真不乐意卢宝桑出现在这家的婚宴上,他所精心烹制的这些菜肴,肯定要遭到卢宝桑的荼毒!比如这个铺放美观精巧的尺二冷盘,当中是土豆泥垫出的两颗套在一起的心,上面用金糕条镶嵌出了一个鲜红闪亮的字,周围用火腿、虾片、蛋卷丝、猪头肉、黄瓜盅、西红柿花、松花蛋瓣等等组成了彩色的对称图案。这冷盘上了桌子,是应当“一看”、“二品”之后才“三报销”的,但你怎能保定卢宝桑不一筷子就把它搅个稀巴烂呢?唉!

卢宝桑却全然不能体察路喜纯的心情,他在路喜纯面前油然生出一种优越感来——此刻路喜纯是伺候人的,而他自己恰是被路喜纯所伺候的宾客之一。他油腔滑调地命令着:“你小子可不许在这儿留一手啊!你‘丫挺的’“丫头生的”的快读,即私生子之意,骂人话。把你的本事全给咱捣腾出来!”

这时,薛纪跃的大姑一家来了,卢宝桑闻声出去同薛大娘一起招呼着——原不是生人,且不说薛永全和大姑他们那死去的二弟当年也是乞丐帮的,当年在隆福寺混的大姑父,跟卢宝桑母亲家,不也是有过来往的吗?卢宝桑心里浮出这七穿八达的亲友关系,更觉得他今天在这儿吃香喝辣是名正言顺了。

忽然薛永全师傅汗涔涔地提着个鼓鼓囊囊的草包回得家来,大家乱哄哄地互相招呼着。薛师傅不无焦急地对薛大娘说:“你看这事儿——马凯餐厅说今儿个运啤酒的车不来了,昨儿个他们剩得不多,一会儿有两桌华侨包饭,全得上。咱们的啤酒可就全黄了!”

薛大娘不由唠叨起来:“你看!我就知道你没一样事能办成!昨儿个我说早点把它买回来搁着,你不干,说什么搁屋里头酒要坏,搁屋外头瓶子要裂,还是搁人家餐厅冰箱里最好——你看今儿个怎么样?人家不认账了吧?……”

薛师傅遂说:“我从马凯餐厅那儿一路找到地安门,今儿个都没啤酒,我只好在地安门商场买了十瓶‘麦精露’……”

“那玩意儿哪行呀!”卢宝桑激昂地插进去说,“没有啤酒还办什么事儿!小跃子他们两口子往后能顺顺溜溜过日子吗?”

薛大娘心里像塞了团烂泥。又是一档子不吉利!北京市民的这种婚礼,三种酒缺一不可也是一种风俗——白酒如果实在弄不到八大名酒之一,至少也得有“龙凤酒”,这代表富贵;葡萄酒也不可缺,但必须是三块五以上一瓶的“北京红葡萄酒”,这代表兴旺发达;啤酒必须充分供应,这代表和顺美满。现在却居然出现了“三缺一”的严重危机!

正当薛大娘一筹莫展时,卢宝桑宣布说:“我就不信‘马凯’他们那儿真的没货!准是他们见大爷面善,就他妈的糊弄大爷。你们等着,我去一趟,我就不信端不来一箱!大爷,给我钱,给我装酒的家伙,我这就去!”

薛大娘心乱如麻。她跺着脚说:“秀娅怕这就要到了——门口也不知都有谁守着,放鞭炮、撒花纸的孩子别偏这时候没影儿了。”

大姑便赶紧带着薛纪跃的表姐、表侄等人往大门外去。

这时薛师傅把20块钱和两个大网兜给了卢宝桑,卢宝桑便一溜烟地出征马凯餐厅去了。

薛大娘和薛师傅暂且进到他们自己的房中,薛大娘拿起炕笤帚,先把自己的衣服掸扫干净,然后又给薛师傅掸扫……

没过一会儿,门口传来了响亮的鞭炮声。薛大娘拉着衣裳角,庄重地走出自己的住房,又走进新房之中。薛师傅跟在她的后面。

新娘子终于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货员为什么故意冷落顾客?

迎亲小轿车的司机很不高兴。干这类差事他可不是头一回,也遇上过不少“格涩”形容人脾气古怪,不好相处。的顾主,但今天这趟可真把他折腾得够呛。

潘秀娅家住在一条挂有“此巷不通行”标志的小胡同中。那胡同相当狭窄,小轿车开到胡同口,自然也就停住了。孟昭英和詹丽颖便下车走进去迎新娘子。

潘秀娅家满屋子都是人,也来不及细认,但很快孟昭英和詹丽颖也就看出来,这一群人的主心骨是那位潘秀娅叫她“七姑”的干巴老太太。

七姑是特意从广安门外赶来,充当女家的“送亲姑妈”的。潘秀娅的两个姐姐出嫁时,都是她充任这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回潘秀娅出阁,她不仅当仁不让,而且大有戏曲舞台上的名角儿出演“封箱戏”的气派。除了新娘子潘秀娅,人群里就数她穿戴打扮得整齐。她人过60,脸上的皱纹是无法掩饰的,但她把尽管日渐稀疏、却还不露头皮的短发细心染过,又施以不知多少的头油,并从上到下弄出一点似有若无的波纹,这样一来,便顿收奇效——离远点看,你会以为她不过刚到50。孟昭英和詹丽颖到达时,她正给新娘子检查装束。新娘子潘秀娅这天穿着一身近似苹果绿的带隐条的西式女服,是在王府井雷蒙服装店定做的,上身翻开的斜领里,露出水红色、大尖领的化纤衬衫,斜领下端插着朱红的绢花,绢花下缀着烫有“新娘”字样的燕尾签。七姑认为那绢花的花瓣张开度不够,正在细心地一瓣瓣调整。

孟昭英和詹丽颖进屋后,大家闹嚷嚷地见礼完毕,詹丽颖便大声感叹说:“新娘子好漂亮呀!我要是小伙子,都巴不得要娶你!”

七姑闻声盯了她一眼。心想薛家怎么找这么个人来迎亲?张嘴就没个分寸!不过,她暂不动声色,只是问:“‘小轿子’在门口了吗?”

詹丽颖满不在乎地说:“嗨,你们这条死胡同!汽车开不进来,车在胡同口外面等着。就走出去上车吧——新娘子,我们可要把你拐跑!”说着便伸手去挽潘秀娅胳膊。

七姑把詹丽颖伸出的手给挡了回去。她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责任格外重大。这位“詹姨”竟如此无礼!什么“死胡同”、“拐跑”——多不吉利的言辞!再说,迎亲的“小轿子”不开到门口,那怎么能行?于是,她脸上现出极其严肃的表情,语气坚决地说:“得让‘小轿子’开到门口来,这胡同够宽的,能开进来。”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孟昭英说:“开倒能开进来,可胡同里没法子掉头呀!”

七姑坚定不移地说:“就得开进来!能开进来就能开出去!告诉你们说吧,就是拆几座房子,也得让它开到门口来!”她嘱咐潘秀娅:“秀丫,你坐下候着。我去给张罗去!我就不信他开不进来!”说完便气度轩昂地朝屋外走去。孟昭英、詹丽颖及潘家的一些人不由得随她到了胡同口。

司机本来不肯把车开进胡同,但七姑一张利嘴,把理、利、情熔为一炉,不由司机不照办:“我说师傅,你甭强调客观,你们那章程,当我不知道吗?你就该开车到户,要不我找你们领导反映去……你多开几步对你有啥坏处?不还能多收点钱吗?你服务到家了,我们给你写封表扬信寄去,你这月奖金不就稳拿了?……我说小伙子,你怕自个儿还没办过事吧?人一辈子就办这么一回事儿,到你办事的时候,你愿意含糊吗?帮衬帮衬我们,赶明儿你办事的时候,准能逢凶化吉,遇阴转晴……”当然,在七姑说这番话时,潘家的人也就给司机递过去了整包的好烟,司机虽然没接,但他们把那烟扔到司机座椅边上的“小斗”中时,司机也便默受了。

最后,司机不但把车开进了胡同,而且完全采取了七姑的方案:不是开进去倒出来,而是倒进去再开出来。七姑的苦心大家一琢磨也都恍然,不由不对她肃然起敬。唯独詹丽颖只觉得好玩,还不能同七姑的情绪取得完全的共鸣。

小轿车在潘家和潘家邻居们的一片欢喧声中开出了胡同。车上,詹丽颖坐在司机旁的前座上,后面当中是新娘,新娘左边是七姑,右边是孟昭英。

新娘潘秀娅的心情不能用“激动”这个词来形容,她处在一种平静的满足感中。孟昭英虽说握住新娘子一只手,微笑着,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小莲蓬——也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七姑盘算着一会儿该怎么样为女家争得最充分的脸面——只有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她才能体验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詹丽颖从前座上扭过身子,望着新娘子,照例毫无顾忌地评头论足:“咳呀,你这身西服剪裁得可真不错,可就是颜色嘛——跟你里头的衬衫太不协调!干吗非这么桃红柳绿地搭配?该有点中间过渡色的东西点缀点缀,平衡一下才好……” 她这人总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车子开到一处地方,她招呼司机说:“师傅师傅,边上停停,我得办件急事!”司机以为她要下车方便,只好朝边上靠去,七姑大吃一惊:“这是怎么个碴儿?不能停!不能停!”

司机不能不心烦。你们究竟有没有准主意?究竟听谁的才对?他车子既然已经靠近马路边了,那里又正好是准停车处,也就不顾七姑的抗议,停了下来。詹丽颖麻利地开门跳了出去,笑嘻嘻地对司机说:“三分钟!保准回来!”便在人群中消失了。

七姑大声抱怨起来:“这是怎么着说的?迎亲的‘小轿子’怎么能中间随便停下?这可有个不好的讲头,可要不得!”她质问孟昭英:“你婆婆是怎么搞的?找了这么个着三不着两的人物来迎亲?他们院里就再没有合适的‘全可人’了?”

孟昭英解释说:“原先请的是澹台智珠,您听说过吧?唱京剧的名角儿,可不像她这么风风火火地没个稳重劲儿……要不,咱们走吧,甭等她了——她指不定又要兴出个什么怪来呢……”

七姑只是咬着牙叹气,心想扔下她也不是个事儿——迎亲的半路上撤了个迎亲的主儿,那讲头可更不吉利……

三分钟过去了,詹丽颖没有回来。五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影儿。不光司机抱怨,七姑愠怒,孟昭英着急,新娘子潘秀娅也沉不住气了……到第八分钟的时候,詹丽颖飘然归来。她拉开门坐进车中,呼哧带喘,正当七姑就要冲她发作时,她却笑吟吟地把一样东西递给七姑,解释说:“我上下班总路过这家百货商店,早留下了印象——他们卖的这号别针不俗,我看今天新娘子的这身打扮上,还就缺这么个别针……七姑您有眼力,您给瞧瞧这花样、手工怎么样?您这就给她戴上吧,您能戴得恰到好处……”

司机继续开车向前,七姑接过了一个漂亮的织锦面小首饰盒,打开一看,里头是一个亮闪闪的领针,银丝弯成的变形叶片上,缀着些琥珀色和蓝紫色的假宝石,确实精巧雅致,遂转怒为喜,赞叹地说:“哟,敢情您买这个去啦?真不赖呀……”

七姑便把那领针给新娘子别上,孟昭英也夸赞说:“詹姨说得真对,秀娅别上这个,西服跟衬衫就不那么显得扎眼了。这别针就是‘中间过渡色’吧?单看着似乎不那么艳丽,往领口这儿一别,嗬,电影明星似的!”

潘秀娅便由衷地致谢说:“詹姨,这少说也得好几块吧?您不是早就送过礼了吗?又买这个——真让人过意不去!”

同类推荐
  • 凶宅

    凶宅

    悬念迭出、毛骨悚然,试试你的胆量。朋友,有胆量偷看,没胆量走开。脚步声在他呆着的房门前停了下来……突然,门开了,他瞪大眼睛,还来不及举起砍刀,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吓得倒在地板上…… 当他来到房门前时,朦胧中猛地发现一个披头散发满脸狰狞的女人贴在墙上瞪着他,可慢悠悠地又露出一丝奸笑,一动不动,样子越来越恐怖。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这恐怖形象却消失了。民国年间,北平粮钱胡同13号居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一夜之间,全家老少皆身首异处,死相恐怖,从此这处宅院如中了魔咒,留下数桩悬案,荒废多年。几十年后,几个神秘的陌生人先后来到了阴森的13号……
  • 巴桐幽默小说

    巴桐幽默小说

    本书收有《雾》、《金缸客外传》、《天上人间》等二十个长短不一的小说。他摈弃那种卿卿我我的情爱故事,同时走出悲悯的情怀,用豁达不羁的目光对人生和人性作出冷峻的审视。 他的小说文字灵动洒脱,富有幽默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泪微笑,在微笑中喟然叹息,引领读者走过昨天与今天,走过悲伤与彷徨,走近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 救了小孩中状元

    救了小孩中状元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分为“德行善报”、“鬼狐精怪”、“帝王官宦”、“奇案故事”、“民间传说”、“生活故事”等六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 我们不是相爱的吗

    我们不是相爱的吗

    世界上有一种男人,你的眼泪无法灼痛他的心,即便你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他也不为多动。他离开你,没有理由,你若问他,他只会面无表情的回答,你要理由么,那我给你编一个。旁人皱眉劝诫,你傻啊?不,你不傻,你只是爱惨了他。你扪心自问,他错了吗?不,他没错,他只是不爱你。爱上陆应钦,程端五只学会了四个字:面对现实。爱情之于她,是糊涂,而之于他,是难得糊涂。
热门推荐
  • 我是封魔师

    我是封魔师

    每个人都是魔物,只要时机契合就会觉醒。而封魔师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些人类腐化成熟之前,展开封印,使其重归凡人。
  • 阴阳警察故事

    阴阳警察故事

    我叫左翊阳,下浒市沛城县人。问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姓左,翊是家谱到我这一代中间的字都是翊,最后的阳是因为我是阴历七月十五出生的,我的父母认为我的生日不好,说我阴盛阳衰,容易招到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最后一个字加了一个阳字。我在离我家很远很远的阳川市的一个警校学习,在学校里面遇到过几次灵异事件,让我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的存在。在学校中私下和一个室友学习道术,渐渐地成为了一个驱魔警察,经常处理一些常理无法解释的灵异案件。
  • 欧也妮·葛朗台(名师1+1导读方案)

    欧也妮·葛朗台(名师1+1导读方案)

    这部小说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他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苏缪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兄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产,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
  • tfboys缘分早已注定

    tfboys缘分早已注定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女孩和当红tfboys发生的故事,其中他们经过了重重波折,最后才发现他们的缘分早已注定了。这部小说是作者第一次写的,希望大家喜欢。本小说纯属虚构,不喜勿喷撒!
  • 爱不愿将就

    爱不愿将就

    八年的约定,最后却用金钱换来的婚姻,最后不过是不愿将就。本来转身我就在等你,而你却不愿回头。
  • 农门桑女:守地守财守夫君

    农门桑女:守地守财守夫君

    一朝穿越成为种桑女,对着无际的桑田,杨含雪不忍不住仰天长叹,老天爷这个玩笑开大了吧?她一不会养蚕,二不会抽丝,为毛让她穿成种桑女?穿成种桑女也就算了,可为毛还让她一觉醒来就差点成为别人的童养媳?差点成为别人童养媳也罢,可为毛还要让她刚脱离虎爪又落入“狼圈”?且看小小种桑女怎样在重重压迫下携带家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群号:245445209,敲门砖~~任意角色名~~~推荐温风新文《山里汉宠妻:空间农女田蜜蜜》
  • TFboys之最爱源宝

    TFboys之最爱源宝

    若能表达,爱也好,恨也罢,都能令人快乐……
  • 穿越之我的世界

    穿越之我的世界

    在不同世界里体现不同的人生,你希望下一个是那个世界?我的世界我做主,猪脚神马的无视掉!
  • 龙鹰

    龙鹰

    一个始终带着冷漠表情、纹着身的新学生来到一所臭名远播的大学德伦私立大学,他竟有着一身不凡的身手,他究竟是谁?要做什么?震惊全市的杀人案,竟是他做的?但为什么只关了一天就把他释放了?离奇的怪事纷纷出现,可他为什么不躲避,反而迎身而上?
  •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老公欠下十万赌债,竟然骗我去……事后却发现自己连母亲都做不了了,你们说我毒,说我狠。殊不知,我不狠,站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