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500000035

第35章 对话: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讨论(4)

像熊图腾,很多人把它看成一种文化传统,就像三星堆,一个很漂亮的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基地去看。我不知道观众在这样的展厅里是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好像觉得那是和我们祖先有关的一个遥远的记忆。这种认知其实就已经把传统给埋葬了。所以,熊图腾的梳理是说有一种东西可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个传统可以再现,可以复活。我们讨论过西方文明中很多世界性的现象,包括世纪运动,包括《哈利波特》。它法定的汉语版首发时间是十月二十八号,所有的汉字版的新书不能在今天首发,是因为哪一本今天首发哪一部注定死定,它不能跟《哈利波特》的汉字版遭遇竞争。为什么《哈利波特》有这么大的市场魅力?它后面意味着什么?《达芬奇密码》后面意味着什么?叶舒宪教授最近一系列的研究提醒了大家,我们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似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身上,就在当下。在这个问题上,熊图腾意义的再发现远不止是让我们去重新解读历史,而更可能是召唤未来。舒宪老师的书后面有些评论,有一小段是我写的一个评论中的一段,当中也提到对动物的态度就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态度。早期的熊图腾是一种非常周全的生命方式。如果今天我们只把它看成是正史一样的书写,可以来学习,记忆和纪念,那么这个传统就已经是死掉的,但我觉得它肯定没有死。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前途了,也许在全球化的新世纪运动所表征的背景中重看这样的传统,意义很大。

回到潘年英的保卫传统,我觉得他是以个人的方式很无奈地在保卫,他的保卫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再造。也只有再造,民间的、多样化的、草根的、生态的、生命的文化才可能复兴,否则殖民主义以来的工业化的、都市化的浪潮是不能拯救人类的,当然也不能拯救中国。人类是有某些共同图景的,SARS这样的病毒可以消灭所有的人类,而不只是汉族或者哪一个族。我们的食物大部分也是有毒的,有时还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毒,而是社会方式的毒,可以导致文明病等很大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潘年英的黔东南在人类学写作上是一种新的范式,但我还不太同意把他比作中国的列维-斯特劳斯,这各是各的谱系。当然这种比,徐老师是给我们一个提示。潘年英还有一个一个名字是帕尼,我想这是“帕尼的模式”。

今天那位夏威夷大学的教授讲了很重要的一个转型,可惜彭文斌教授在总结时把它忽略了,就是第二个部分中的。他在总结时翻译成“本土人类学”是有问题的,这个“本土性”在中国就是本国。在联合国的文件里这个词主要指一种非工业的、前文明的、前都市的一个很大的群体,在世界上分布很广。WWF,也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保护国际做了一个地图,在地图上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区域就是原住民生活的地方,因为他们保护自然、动物和生命,保护生态、水和空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的来源,就是原住的、原生的文化。黔东南的文化就是这样。熊图腾的传统被农耕、都市和王权的传统所消灭了。而边缘化的东西是一体的,所以我觉得潘年英的鱼图腾跟熊图腾是有关系的,对应的。一个保卫传统,一个回归传统,回望传统。这是跟我们今天谈到的人类学与中国传统很有关系,是很值得挖掘的话题。我相信叶老师的书会引起一定的反响,也很担心很多人把它变成又一个《狼图腾》,简单地认为它是在跟《狼图腾》叫板,或者仅仅多了一个谈资。其实他不是在讲我们中国过去是怎么样的,而是重新发掘、复活我们传统里面的一些基因。这些文化因素要复活只有一个载体是可能的,不在中原,不在都市,可能就在黔东南,在喀什,在吐鲁番,还有很多那样的地方。在那里才有可能生长,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信这个。我们最近一直在藏彝走廊走,有一个项目就是“神山圣湖”。还有熊猫为什么能活下来?就因为这些人相信山和湖是神圣的,不会轻易去动,因为它们是会报复我们的。

徐杰舜:这个就是李亦园先生讲的“敬畏自然”。

徐新建:对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今天谈传统不仅是知识的问题,用更响亮的话讲,这是宇宙论的传统,而不仅是二十五史的文本传统。那个传统当然也重要,我们不会说它没有意义,但它过度精致化以后已经快要死了,只有在它之外才能找到源头活水。这样的话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内容,上午没有时间讲。这个传统最重要的是天跟人的关系。你看《天演论》,当年为之作序的吴汝纶⑧对它的解释是非常中肯的。但从严复开始,本土的“熊图腾”(的)传统就断了。你看他是这样讲的,第一他把人类学的传统归入到汉传统的格物之学,处于修齐治平之下的层面,跟以前所有对人类发展动力的解释不一样。在以前看来一切都是敬天的,《天演论》的格物学一反前人,提出一个人治,人定胜天的人治观就从这里开始。他原话讲得太好了。他说这种观点可以归结为“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这个观点就叫做“天演”。物竞天择在这里就开启了一个人类中心、个人中心、权力中心的话语。这个话语从一开始就切断了整个的“敬天”传统,所以说银川的那个宣言不是随便讲的。人类学与中国话语这个话题如果要仔细谈的话,这个话语要扩大。叶舒宪老师今天提到要有一个回归,从《山海经》、《尚书》的文本来重新审视。司马迁如果可以看成中国最早的人类学家的话,我们的人类学就不是马林诺夫斯基,或者用英文的anthropology表述的西方人类学,而是一个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这是可以用多重证据做研究,用多元的眼光做比较研究的。从根本上讲,我们不要固守欧美的人类学范式界定,那太晚近了。所以这个话题今天肯定谈不完,今天我们先把它提出来。叶老师也请讲讲我们文学人类学明年的年会。

叶舒宪:他们二位刚好讲的就是这个课题嘛。本来想每次会有一个中心主题,比各说各话要好一点。想把多元化、多民族都照顾到,“人类学写作”明年在贵州讲。包括人类学学者所做的都是人类学写作。这个事情西方人类学几十年前早都做过了,比如向印第安人学习。像卡斯塔尼达,他原来是人类学学博士生,跟你(潘)一样,后来他不要那个学位了,就拜了一个印第安巫师学草药治病,学印第安人萨满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觉悟以后,认为西方那个科学完全是走火入魔了。他的十部小说都是卖几百万册,而且新时代运动也跟他连系在一起。你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你刚才的有个说法,好像是苗族的村寨几千年不变,变和不变哪一个好?你好像认为变化才好,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变的时代,这个价值立场好像有问题。

潘年英:纠正一下,我是说“好得一塌糊涂”。是有幸看到这个变化,这个价值判断不是说这个变化本身好。

徐杰舜:他(潘)还有句话是“变得一塌糊涂”。

叶舒宪:所谓原住民经验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它与西方工业主义、物质主义道路的一种强烈的反差。哪一个是可持续的?这是明摆着的,两千年不变的能适应下来,你那个挖石油挖煤的肯定要完蛋,而且完蛋得很快。想明白这点,那些千千万万的原住民文化反过来就是要拯救我们了。人类在某一个自然环境中能存活下来所用的这一套习俗、礼仪,现在要想返回去是不容易的,但有这个理性的觉悟是好的。你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启蒙何为,为什么福柯、哈贝马斯都要写这样发问的文章呢?直线进步的历史观都是从启蒙那儿来的,为了资本主义的积累。整个经济学就是这三百年建构出来的东西,就在讲怎样生产最大化利润。今天所有高校教的什么MBA,全部都搞市场营销,实际上都是走火入魔的东西。从人类学角度看这是不对的,因为它没有参照,以为自己就是在引导人类方向,这是很荒唐的。所以人类学写作就是从本土作家有了文化自觉意识而来的。你的声音要发出来,不能光给县长说,要出中国的卡斯塔尼达,一呼百应,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是三百万到五百万册啊!

徐杰舜:我接着你的话再讲两句。你刚刚讲“救”。救谁呀,实际上人类学就是救我们人类自己。记得在银川会议上叶舒宪教授的态度是最激烈的,讲生态破坏……

叶舒宪:你们那会儿都说“发展”好,我一个人说“发展”很危险!

徐杰舜:叶教授说根本不可能发展,我们把他的全文发出去了。当时还没有什么科学发展观,都讲发展,都发疯了。以前文革时大家表忠心,现在是全国人民买基金,银行里水泄不通,都在发疯。用数字看,石油再用三十年,煤再用四十年就没了。大庆现在不是采油,是挤油,什么时候克拉玛依也就用完了。美国政治就是把自己的石油保护起来,把别人的用完了再说。日本也是自己的树一棵也不砍,把人家的树砍了做成一次性筷子。所以人类学的意义非常重大,确实包含了拯救人类自己的重大使命。我年纪大了,不能像潘作家写得那样实在,只能做一些宏观的东西,没有你那么深入下去。西方在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因为他们认识到解决不了他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到中国来找答案。

叶舒宪:中国传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块地方的生态是比较差的,却养活了那么多人口,它的经验是最值得全球学习的。而我们现在把自己最宝贵的传统都埋掉了,去追随西方盖高楼大厦了,那只能是一条死路。最可悲的就是经济学家管着十三亿人。

徐杰舜:经济学家、工程师管着十三亿人,那当然就是盖楼房。开发商在赚钱,所以房价越涨越高,降不下来,杭州房价两万四一个平方!回归传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世界性的问题,看我们有没有本事从当中提炼出资源来解决问题。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今天我们还穿着衬衫,十年前冷得你不行的。

好了。这个讨论还要再谈下去。我们换个时间,换个角度再接着谈。现在留一些时间,看看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

王俏嵋:我是宁夏大学06级硕士研究生王俏嵋。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确实是不同的概念。我的问题是问艾老师和潘老师,我们学人类学的都很困惑,怎么样保护,收集起来放到博物馆,然后我们的生活继续往前走?都在说保护文化,但怎么保护没有说,保护对我们的现在和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第一个要质疑的。第二个跟叶老师说的有关系,传统复兴和再造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构,是选择性的,根据现在的需要去建构过去。就想问叶老师,您用四重证据法研究熊图腾是否有一些没有表明的、当下需要的一些东西?

叶舒宪:说一点吧。熊字最早就是能字。今天讲能源的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楷模就是熊。为什么呢?因为它六个月不吃不喝能活下来,这就是生命的奇迹。我认为生命能量的范本就在它这儿。后来引申出才能、能力,抽象的“能”才出来了。原来的意思不明白了,就给能字下面加了四个爪子——有了“熊”字。这里面的生态道理太深刻了!看起来是找回了一个熊图腾,其实中国传统的大传统中没有了,遗失了,但是小传统里面仿生学的经验太多了。五禽戏里面有熊戏,太极武术招式里的熊晃,都是用仿生学从动物那儿学来的,就是想人是否也能从动物那里学习修炼获得长生。这些经验太多了,都是失落了的传统。生态问题也是从中引申出来的,古人崇拜的那些动物都有一种生命循环现象,人类围绕这个现象安排自己的生活,就类似“循环经济”。阿伊努人的那个就是典型的熊图腾。熊神化成熊的模样来让我们打猎,让我们吃,然后我们把熊的骨头敬在那儿,然后它的魂回到另一个世界,来年春天它又来为我们做这些。整个就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原始人用这种敬神的观念、循环的观念来解释了一切。到了农业社会熊就成了敌人了,因为它糟蹋农作物,这样就把这个文化传统彻底断裂掉了,以后人们就不再提了。

李菲: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大家把传统视为可以开采的矿藏,希望从中找到人类学解决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叶老师和潘老师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路径,如果说叶老师是在不断地提供新功能的挖掘机,也就是方法论层面的推进,而潘老师所做的呢,就好比找矿脉,挖掘传统资源。目前好像只对这两个层面有比较清晰的表述。那么除了在方法论层面和作为提供资源或者精神支撑的对象层面以外,人类学对于中国传统还有没有其他的层面可以开掘?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叶老师在方法论上的贡献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但我有一个困惑,在四重证据法的内部,它有来自西方的田野方法,有来自中国传统内部的经学脉络,还有考古。这种方法论的内部应该有一个逻辑关系,如果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融合得不好会有问题。这四重证据应该不是按时间顺序、或数字顺序的一重一重的简单叠加,我不太清楚叶老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徐杰舜:希望你明天下午再好好听听叶老师的演讲。

叶舒宪:逻辑关系就是原来有了一重、二重,现在有了三重、四重。在我们这里,方法就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对远古的东西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现在有了,我们来说它。有了另一重材料我们把它用起来,综合起来看,这就是一种方法。

王炀:我认为人类学讨论的问题就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将要发生的问题。各位专家学者你们做的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政府的参与和各位理论的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徐杰舜:等你当了省长后再来好好解决吧。

龚黔兰:叶老师的书主要是从学术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化,但我在编辑书稿时发现这样的读者群是有一定限制的,同时也就限制了这块文化的传播。如果它的表达方式、语言再简单一点,比如说那本《狼图腾》是人类学小说……

徐杰舜:对《狼图腾》今天我们不再讨论了。

龚黔兰:好的。一个小问题,如果这样简化后能否和我们社合作?

同类推荐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狼颖溢血之君子泪

    狼颖溢血之君子泪

    啊呜!一声狼崖之上的狼吟,狼崖之下上万只银狼跟着嘶吼,树林的鸟飞走多少?难道这一代狼王注无双吗?唉!三年后,银狼长老:“终于有人管管狼王了!”“太好了!”……众人欢呼中。此时狼王的洞穴,狼王正跪着搓衣板写着反思书,检讨书。还时不时向一旁一个邪笑着的女子卖萌打滚各种求。【狼王你的节操捏?狼王你的威严呢?】狼王道:“主人面前皆浮云!”“嗯?~”
  • 八点半

    八点半

    永远在八点半的时候打电话。永远约你在八点半。为你建了八点半的星光。却等不来你。爱情的过程,就是虐的过程,有自虐,有找虐,反正无虐不欢,这仿佛是川菜的花椒,一定要有一点点,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
  •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进入壮年时期的乾隆一改青年时期的风采。为了在文武两方面开创清王朝的辉煌盛世,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勇创大业之中。征讨大小金川的战事,屡战屡败;运往前线的军响,被抢劫一空;追捕白莲教女首领“一枝花”,一次次失利。为编纂《四库全书》征集民间善本、孤版图书,又受到士子们的抵制。再加上富察皇后病势垂危,皇七子病逝。国事家事连连受挫,乾隆仍然壮怀激烈、坚韧不拔、日夜勤政不息。
  • 我的世界之星辰帝月

    我的世界之星辰帝月

    星痕和南支,这对原本平安无事的朋友,在出租屋中玩着游戏,却不想附近一间破败的屋子中藏有一团未知的光芒,在这团光芒的影响下,两人踏入了改变命运的区域。在雷声轰鸣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 侧室难为:王爷,滚远点

    侧室难为:王爷,滚远点

    他是狠毒王爷,喜怒无常,不喜欢她,却毁了她,让她无法跟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他娶她为侧室,只有残酷的掠夺,和无尽的羞辱。然而倔强如她,即便是卑微到尘埃里,也不愿屈服。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最后,是谁锁了情,又是谁,丢了心……
  • 无上魔皇

    无上魔皇

    世间有大道三千,种族过万,更是蕴有无数天地奇才。一副黑骨,万丈魔躯,背负千重罪恶,练就不死之身!少年杨东本是武安州大族杨家的内族子弟,因遭遇表哥暗算,身中夺魂散之毒,而功力尽失,沦为废人。沉寂两年后,冒死重修,获无上神魔传承,再度崛起,且看其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
  • 仙侠奇缘之红魅

    仙侠奇缘之红魅

    红魅胸口的血从剑上一滴一滴的流下来,那一滴滴血像一朵朵盛开的彼岸花。她终于开口道:“我是妖,为了日灵珠才来接近你的,可你却让日灵珠被别人偷去了,于是我只得从姁姁身上拿走月灵珠,我还是在日灵珠丢失后无意间发现了月灵珠在姁姁身上。本来如果我及时送回月灵珠,姁姁就不会死。你知道吗?我曾经对你说的话都是为了获得你的信任。”每说一句话,她的心就像被割了一刀。“我杀不死你,是吧?”乐潜的声音冷若冰霜,似十二月的霜雪。“我是妖,就凭你们凡间的兵器怎么可能杀得了我,不自量力,除非你是仙。”红魅嘲笑道。乐潜将手中的剑刺得更深,他决绝的说道:“你滚······滚。”
  •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0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一年三季

    一年三季

    在一所普通的高校里,一群沉下心来决心考研的毕业班学生,聚集在淹没与老校区成荫的绿树中的自修室里。虽然他们做了3年的同班同学,但彼此间最亲密的问候也不过是点头与微笑而已。可就是在这最后的一年时间里,共同的志向,同甘共苦的经历,以及彼此间增添的深情浓意,都把他们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古语有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对他们来说最实际的安慰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他们在面对表白时,仍旧保守;面对离别时,仍旧泰然。他们戏谑着分离,认为距离不会产生交流的问题,认为即使以后再也见不到了也没有关系。他们欣赏着自己的搏来的人生舞台,在奋斗中忘了当年战友的模样,却还依稀地能体会到那一年里的感觉——欢笑与悲伤、踌躇与果敢、寂寞与热闹...种种洋溢着青春的感觉让他们只能怀着一份感伤,远远地问候着那些年并肩作战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