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3400000078

第78章 唐弢藏书就要读书,读书为了用书

唐弢(1913~1992年)鲁迅研究专家、现代文学评论家。浙江镇海人。建国后,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编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唐弢文集》行世。

唐弢是海内外公认的鲁迅研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杂文散文作家,一生著作等身,建树丰厚。然而唐弢学历只至初二,未进大学深造,他成功的奥秘即在于他常说的“读书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冷板凳”精神即是一种“锲而不舍”、“扎扎实实下功夫”的读书方法。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唐弢出身于祖上几代都不识字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困。父亲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加入了本村富户办的“同义”米店,兼做碾米生意,因不识字,受人蒙蔽,被人坑害,为此,他决心让唐弢读书。唐弢入学读书,受到村里有钱人的讥讽:“他家连缸基地也卖了,还想读书?”唐弢强忍着怒火,刻苦读书。他在家乡浙江镇海读完了小学,十四岁离开故乡,到上海考取了华童公学。此时的唐弢十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晚唐李商隐、温庭筠的七绝七律诗,课余也学着做七言绝句和律句。一天他把陆续写成的一百多首诗抄送给老师看,老师对他说:“你不要将做诗看得那么容易!”唐弢很受震动,把诗集全部撕碎,决心从头学起。

十七岁那年,他父亲为了筹集唐弢的学费,几乎卖尽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欠了不少债,受尽富户的非难和侮辱,导致精神失常。家庭已无法继续供唐弢读书,唐弢决定辍学,投考上海邮局。他以优秀的成绩被邮局录取,分配在信件分拣处工作。

那时邮局的工作是三班倒,每班工作六小时,唐弢主动要求做夜班,以便白天有充分时间跑图书馆,当时跑得最多的是东方图书馆、河南路桥的市商会图书馆和邮务工会图书馆。在上海求学求职的几年里,他寄居过四家小店铺,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学徒和店员,不是满足于现状,安分守己地“平平凡凡过了一辈子”,就是放荡不羁,学会吃喝嫖赌,“最后亲手毁了自己”,唯有他“只管自己读书”。他呆在图书馆的时间,比到邮局上班还要多。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唐弢常去的图书馆被烧毁,当时他借住在亲戚开的瑞泰呢绒铺,就组织起店员、学徒和邮差共十七人,成立了一个读书会。每人每月两毛钱,集合起来买书,读的大都是“禁书”: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夫的《毁灭》,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鲁迅的《三闲集》、《二心集》。办法是轮流阅读或者找一个人朗读。大家静听,常常展开讨论。

当时最使读书会感到棘手的是买不到马克思主义的书。有一次,唐弢走过日本人办的内山书店,发现马克思主义书籍的专柜,多数是日译本,大家决定开始学日语。唐弢受读书会成员们的委托给鲁迅写信,请鲁迅介绍几本社会科学方面的日语学习书。鲁迅几次复信,不但就学习日语方面的情况及学习方法提了意见,而且给唐弢寄去内山书店关于日文书籍的目录,并且在他推荐的书上加了圈。在鲁迅的支持与关心下,唐弢在上海邮局邮务工会开办了日语学习班,聘请专人教授,每星期两次,教材采用鲁迅推荐的《时代日语》,读书会的成员大都参加了。

唐弢一边读书一边拿起笔。二十一岁的他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故乡的雨》,二十四岁时,在鲁迅和陈望道的帮助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杂文集《推背集》。他的杂文潇洒、泼辣、尖锐,当时社会评论界以为是鲁迅的化名。鲁迅与唐弢第一次见面时风趣地说:“唐先生做文章,我替你挨骂。”这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

一个没有上完中学,更没进过正规大学的邮局小职员,不仅写出了诸多文章,并于三十三岁那年受聘为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这完全取决于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唐弢说:“‘锲而不舍’这四个代表着向上一面的字,带我到了另一个境界,让我懂得了我所要写的东西。”他始终把这作为自己坚定的人生追求和莫大的生活乐趣。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唐弢一生读书、爱书,嗜书如命。他曾作诗自称“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购得清河一卷书,古人与我话衷曲。”他的《晦庵书话》、《书城八记》都是以对书籍的精湛博识,新人耳目,益人神智。

唐弢为求书访书,节衣缩食,数十年如一日。在上海沦为“孤岛”之际,许多书被毁,唐弢为了抢救书籍,常常一个人在徐家汇一家废纸收购站,早晚啃两个烧饼充饥,沙里淘金,从大量的废旧书刊中收捡珍贵的典籍,隐藏在地板下面,埋藏在煤球堆里,精心保存,寸积铢累,渐渐成为我国搜集现代书刊的著名藏书家。

唐弢藏书非常讲究版本,同是巴金的《家》,他几乎收藏了所有不同的版本。有些书,稍有破损,而又没有第二本可供挑选,只好不得已而买下,日后假使又遇上好的,虽然重复,他也会再买。他平时衣着整洁,虽然谈不上考究,但也“衣冠楚楚,仪表堂堂。”可是一旦进了旧书店或图书馆的书库里,情况就变了,在布满尘埃的书堆里,东翻西拣,爬上爬下,全神贯注地“沉下去”,一蹲就是半天,等走出书库,早已汗流浃背,“面目全非”了。

唐弢爱逛旧书店,而且每次总有收获。60年代初,他已调往北京中国文学研究院,几乎每星期日的上午都约了朋友去国子监的中国书店淘旧书。唐弢淘书眼疾手快,一次有位朋友先见到一本《凯绥柯罗惠支版画选》,随便放过了,可一想这也许是抗战期间在香港出的版本,觉得放弃可惜,当即返回原处寻找,不料已在唐弢手中。又一次在海王村旧书店,这位朋友在一排书架上横扫一遍,估计难有好书漏网,不想唐弢一眼便在架上抽出一本鲁迅在东京印的《地底旅行》,此书极为罕见,那朋友大吃一惊又追悔莫及。

常有朋友去唐弢家拜访,遇到他不在家,得到的回答大半是“到书店去了”。偶而等他回来,往往是两手提着两包书,腋下夹着几本,虽满头大汗,却喜气洋洋,接着他会忘情地介绍所购的书,一本一本地从作者、版本、到出版背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却忘了招待客人。

唐弢收藏现代书刊之丰富,可为国内个人收藏之最。1959年他调往北京中科院时,光是书籍就装了一、二个车皮。在北京他从铁狮子胡同搬到无量大人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去,成捆的书就装了好几卡车,在新居里满满地摆了三间大屋子。当时他的四合院还算宽敞,但被书刊塞得满满的,让人觉得拥挤不堪:书房里排列着高大的书架和特制的书箱,从屋子的四壁到中央,纵横曲折地挨挤着,一进门就像踏进一座书城。他的研究生或朋友常常为寻资料去他家,有不少在外面图书馆查不到的书刊,都能在唐弢家里查阅到。

唐弢对书的感情很深很深。他从不知自己有什么衣服,放在哪里。然而众多的书,放得重重叠叠,却记忆清楚,难得出错,头脑好像一本厚厚的索引。他最不喜欢别人乱动他的书,尤其是辛辛苦苦配齐的整套书,借去一本,就此音讯全无,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他的孩子们都知道父亲的脾气,谁也不敢未经允许随意取书。有时,他见到价格贵的好书,正逢囊中羞涩,会一连好几天坐立不安。有一次,他的妻子开玩笑说:你对书的感情好像比对人还深,这句话惹急了他,他一本正经连声说了好几遍:那不,那不,那不。

文革初期,唐弢被打成“黑帮”和“反动权威”,他的心脏病不断发作,生命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但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藏书。有一次。他被拉到文学所陪斗,批斗会之前,与何其芳等人都等在过道里,几位年轻同事经过,他突然低声地叫住他们,用低沉的声音说:“我请求红卫兵同志,查封我家里的藏书。”当时几乎所有在场的人听到后都颇感意外: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惦记着自己的藏书。但事后,文学所的一派红卫兵组织经过商量,还是派人封存了他的大部分藏书。这在当时是一种较好的保护性措施。后来确有几批红卫兵企图查抄他的藏书,但只能在封条上加封,不能启封,这也是“文革”抄家的一个“规矩”。十年浩劫过去后,有一次这位年轻人偶然谈起此事便问他:当时您怎么还有心思想到自己的藏书?唐弢很认真地回答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丢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千方百计要保护这些书,不仅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为了维持我的生命。”

“书是死材料,要让死材料活起来”

唐弢是一位把书当作生命的藏书家,然而他藏书不是秘不示人,不是为藏书而藏书。他曾经说过:书是死材料,藏书的目的要让死材料活起来。他深知图书乃人类文明的财富。所以,当有人需要查找某种资料向他求助时,他总是慷慨支持,尽可能满足别人的需求,不讲任何条件,唯一的要求是不能遗失,用后归还。五六十年代后上海书店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全套一百种,以及“五四”以来重要文学期刊四十余种,有许多底本都是从唐弢那里借来的,其中就有珍本和孤本,如《文艺阵地》5卷1期,全国就只有他那里收藏的一份,但他仍慷慨供给上海书店重印。1976年文物局外事处组织的鲁迅作品赴日展出,展品中有一件鲁迅在北大讲授小说史的油印本,北京鲁迅博物馆虽有一本,但正在展出无法提供,复制已来不及,主办者想到这本书的原件全国仅存三册,唐先生藏有一册。对此书唐弢是极其珍爱的,主办者忐忑不安地去和唐先生商量,可否暂借,唐弢非常慷慨地答应了,当即从书籍中找出,包好让主办者带走,解决了燃眉之急。

唐弢对鲁迅的藏书文物视如至宝。1944年,唐弢在上海一个私人开设的小银行当秘书,一天他从郑振铎那里得知北平方面要出售鲁迅藏书,情况非常紧急,当时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委员、国史编纂委员会的主任陈群正在到处搜集图书,想把鲁迅藏书全部买下,周作人也想乘机留下一部分,还有人想推荐图书馆将书买下,得知这些消息,唐弢心急如焚,在那南北交通阻隔、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他毫不犹豫地担任了到北平出面谈判解决问题的重要使者。唐弢在北平的十余天中,穿梭出入各书铺,与书铺老板打招呼,防止鲁迅藏书流散出去,最艰巨的是劝说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不要出售。当时她生活很苦,周作人每月只给她“联准券”150元,只够买几包香烟。唐弢为了解除朱安生活的顾虑,说明生活费仍由上海负担,如有困难几位朋友愿意凑钱,千万不可将藏书出售,唐弢还当时解囊相助,以示诚意。由于唐弢对这一问题的妥善处理,使朱安改变了出售鲁迅藏书的做法,一场轩然大波就此得以平息。唐弢在关键时刻以他对鲁迅、对书的挚爱,解决了一个众人注目、为之担心的关键问题,从而使鲁迅的藏书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鲁迅博物馆的珍贵藏品——研究鲁迅的宝库。

读书要耐得了寂寞

唐弢常说:做学问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做学问并非轰轰烈烈的事业,要有“坐性”,耐得了寂寞,要扎扎实实下笨功夫打基础,然后才能水到渠成,脱颖而出。

唐弢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现代文学研究组组长时,为使刚走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明确宣布:用两年时间,查阅现代文学的原始杂志和报纸副刊,包括有关的作品集,强调要看第一手材料,并且做出编年史式的卡片,还规定一条纪律:两年内不要写文章。这些年轻人从此与发黄的书刊打交道,几乎跑遍北京、上海、重庆几个较大的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翻阅那些积满尘土、从未有人查阅的报刊,看呀、抄呀,做成好几盒卡片,定期送到唐弢手中。作为工作检查,他们心想:卡片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唐弢不可能一一翻阅,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不料,唐弢不仅看了,还在上面做了朱笔批改,指出卡片中的错误和疏忽,这使年轻人大吃一惊,从此不敢掉以轻心。他常对喜爱现代文学的年轻人说:首先要打资料基础,从“五四”时期的报刊读起,一定要读原刊,尽量不要看第二手资料,边读边记笔记。对其中有兴趣的内容可以写写心得,这样有了深厚的资料基础,才能在研究上深入下去。

唐弢认为一个称职的文学研究家,“文史哲都应该懂”。文学研究所曾经编写过一份读书目录,规定刚进所工作的实习研究员,必须阅读这份目录中列出的全部文学名著。唐先生对这份目录很赞赏,说可以再增添一些,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固然是研究文学的出发点,然而光是读文学作品肯定不够,为了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必须多作哲学思考。而文学作品是描绘各个时代的社会人生的,因此要想懂得文学,又必须懂得历史,这包括政治史、社会史、风俗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等。除了要博览文史哲方面的著作之外,唐弢还多次谈起应该广泛地了解绘画、雕塑、书法和篆刻等姐妹艺术的奥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

唐锼做学问有自己的信条,他常对人说:“我成名早,底子差。我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基础知识缺乏,靠自己求知,基本功不足……我的办法是下苦功边做边学。”“别人两天能够做完的事情,我就花它三天,别人不需要核对的问题,我就赔上一点时间和精力,多查几本参考书,多请教一些内行和专家。”他不仅在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全集》、《鲁迅全集补遗》等著作时这样做,而且在年高七十、病魔缠身,编撰《鲁迅传》时,更是“刻苦经营,尽瘁终生。”

《鲁迅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当时国内出版的鲁迅传记不下十种,而唐弢追求的不是写出第十一本,而是写出“第一本”、独具特色的《鲁迅传》。他在北京郊区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写,每天过着孤独而简单的生活。有一次他在煤气灶上煮开水,怕浪费时间,回到室内看资料,看了一会儿竟睡着了,醒来水已煮干,壶底着火,忙乱间将茶壶放在水龙头下,不料蒸汽上冲,将右手的手指全烫坏。

他常常为核实某一具体细节,背着妻子与孩子,自己拿个小凳子,站得高高的,在书丛中寻找资料。此时他是很烦躁的,谁劝也不行,拖一点时间也不行,直到找到才完事。

有一次,唐弢在一本书中看到作者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话,注明出自某个奏折。他想将这段资料用在《鲁迅传》里,可又不放心,请助手寻找原始出处。文学所的图书馆查不到,又开了介绍信,去近代史所去查,直到助手抄录了原文,过目后才点头放心。

1985年的除夕,他写信给学生,仅是为了用在《鲁迅传》中的一段材料的出处,查了几本书,问了不少人,却都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段,请助手静忙再查找。他会为了传记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苦苦思索,也会为了感受一下鲁迅在杭州的那段生活,想方设法高价求购《西湖旧踪》画册……

为写《鲁迅传》,唐弢真是呕心沥血,几次因劳累过度而住院,病情稍好,又营构自己理想的传记工程,不稍懈怠。

1988年5月,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暨国际文化会馆请唐弢访问,他年事已高,健康情况不好,犹豫再三,但考虑日本之行可以亲自走鲁迅当年旧游之地,寻觅鲁迅在日本的行踪,仍然决定前往。旅日期间,他到了藤野先生故乡,弄清了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所说的“西方医学”是指“兰学”(即荷兰解剖学),还获取了许多对研究鲁迅有重要价值的资料。

遗憾的是,唐弢未能完成他魂牵梦绕的《鲁迅传》就离我们而去,然而他为21世纪留下了数百万字的精神财富。

杨宏敏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同类推荐
  • 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每一个男人,无论地位的高低,无论财富的多寡,都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征服世界的梦想,从而成为女人眼中的唯一。征服欲,是男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男人要想征服女人就必须先征服世界。征服世界,征服女人,男人们的征服运动在这里即将拉开帷幕……
  • 你也能成功

    你也能成功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军内军外大量的典型成功案例来说明和阐发成功学观点和成功者的成功方法,探索成功的一般规律,并附有二十幅漫画作插图。
  •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本书讲述了想找工作的人如何找到工作,不找工作的人如何为自己工作,如何面对失业的危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等内容。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热门推荐
  • The Tempest

    The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蛮荒之路

    蛮荒之路

    蛮荒大陆,一个人类与蛮兽共存的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这里没有魔法和斗气,有的只是品种繁多,实力强悍的蛮兽种族。人类不再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修炼蛮气,而修炼蛮气的唯一途径就是召唤蛮兽,通过蛮兽这个跳板,吸取蛮气,走向巅峰!
  • 女科百问

    女科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裂婚烈爱

    裂婚烈爱

    明知她是有夫之妇,他还是‘可耻’的动了心~他不愿意用征服其他女人的那套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征服她,他为她的工作开绿灯,扶持她丈夫的事业,为她的家庭排忧解难,甚至,也愿意为她付出生命……可是,她却对他说,你做的再多又怎样?***面对她的冷漠和算计,他决定用残忍的方式得到她~做了她不想看到的事,只是想让她永远记住他,哪怕是记得恨他也好~在这场所谓的‘报复’中,他发现,他才是被虐得最彻底的那个,因为——心不动,则不痛;她可以离婚后再跟其他男人在一起,对他却只一句话——江厉行,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更不会爱上你……
  • 天生小雅

    天生小雅

    她独自闯荡在混乱的娱乐圈,落难被搭救,可偏偏某人还不自知,被腹黑大尾巴狼盯上,傲娇崛起,腹黑重现。女汉子虽变成了女神,但她栽倒了某位影帝的手里,顺便自觉地跳进了坑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傻王的弃妃

    傻王的弃妃

    他天生痴傻,却智谋过人。她嫁入王府,屡次受辱。洞房之夜,他浑身发热却不知如何排解,直到衣衫尽褪……十月怀胎,她生下皇子,他却记忆全失。当再次相见,他已变成另一个人……他越是肆虐,她越感疼痛。穿越来的王妃,如何抵挡这腹黑王爷的无尽掠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路机关宦海沉浮:机关风云

    铁路机关宦海沉浮:机关风云

    长篇小说《机关风云》以中南铁路分局分局长白金水的宦海沉浮和代理分局长虞虎彪的升官记为线索,通过对中南铁路分局机关一幅幅台前幕后世相图的传神写照,生动地描绘了官场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权力、金钱、女色面前的种种表现,形象地刻画出阴谋家两面派的丑陋嘴脸,无情地揭露了腐败干部的丑恶行径,热情颂扬了小人物真善美的性格。同时,对大人物丑恶腐败的滋生原因和小人物的真善美的自然纯真,也作了人之初性本善和后天权力情欲追逐等方面的探索与揭示,特别是对处在善恶十字路口人物的矛盾心态,作了镜子般的映照。
  • 悍岳

    悍岳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千年前的宋金战场,成为了岳飞的次子,随岳飞一同举起抗金大旗。主人公将如何阻止名族英雄岳飞的含冤而死,又将如何收复大宋的万千疆土?且看锋帅为您展开岳雷的传奇一生,看他如何统帅岳家军抵抗金人,吐蕃人,蒙古人的侵略,看他如何向西方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发起冲锋……铁血之外,自有柔情,那段萦绕了千年的爱恋又将怎样开始,怎样结束?悍岳书友QQ群:119110345
  • 腹黑宝宝:我的娘亲是天才驯兽师

    腹黑宝宝:我的娘亲是天才驯兽师

    因为一个奇异的机会穿越时空穿越到了一个很复杂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者只有被欺凌的下场而这个故事就由这位穿越者的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