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8800000028

第28章 教师魅力与师资建设(1)

德国是个联邦制国家,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是世界上开展教师教育培训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比较典型的国家。目前德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范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培训基本实现了综合性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的一体化培养目标。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

一、德国教师培养培训机构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是世界上开展教师教育较早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教师教育制度比较发达和典型的国家。德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范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它就基本实现了所有教师的培养都由综合性学院或者大学进行的目标。原来的教育学院或是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学科领域,发展成综合性学院,或是合并到现有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中去。到80年代末期,西德只在巴登符腾堡州等几个地方留下了8所教育学院。两德统一后,东德地区5个新联邦州的教师教育培训制度也按照西德的模式进行改革。现在德国存在着两种教师培训机构:一是综合性大学,一是教育学院。到现在整个德国只有巴符州有高等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在较少和消亡,教师培养培训的主导力量是综合性大学。

二、德国教师培养培训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第一阶段: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在德国,接受教师教育培训的资格选拔就体现了德国教师教育的严格:只有拿到完全中学的毕业证书才能申请上综合性大学教育系。而要拿到完全中学的毕业证书,必须经过4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经过选择被录取进附属在完全中学中的两年制促进阶段学校,如果不被淘汰2年后成为正式的完全中学学生,再经过7年的学习,通过完全中学的毕业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也就是说,在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前必须经过13年的学习,而这一资格限制在德国来说是相当严格的。

严进不等于宽出,这个阶段是理论学习阶段,为了保证教育水平和质量,德国综合性大学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上。德国科隆大学教育系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分别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做了要求: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系统性主要是指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不但要学好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整合。综合是指学科不同方面知识的联系,以及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运用,保持不同知识的连接;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特性,灌注以人为本的思想,因为教师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系统化,提高受教育者培养人,教育人的能力;要求受教育者拥有广阔的超过学校教材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社交能力,加强受教育者的自身修养,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

就修业年限而言,各个州的规定也略有不同。大多数州的主体中学教师在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为6学期,有的州为7学期以上;大多数州的实科中学教师或者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教师在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为6学期,部分州为8学期;大多数州的完全中学教师或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教师在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至少为8学期,部分州为9学期。另外,由于德国大学生享受自由学习的权力,可以边打工边上课等等的原因,延长几个学期完成学业是常有的事,所以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要用5—6年的时间是平常的事。第一次国家考试标志着修业阶段的结束,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见习阶段。

2.第二阶段:实习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师实习阶段期限统一为两年。第一年为引导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4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班学习讨论。到第二学期甚至第二年,才开始独立承担一个班的教学。第二年的后半年,则专心准备第二次国家考试。

每年的2—5月是德国各州进行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时期。考试内容包括:1)面对评委和考试委员会,上两节公开课;2)在4小时内,当场撰写一篇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3)参加包括主修专业、辅修专业以及政治法则的3次口头考试。根据德国近年来的统计,只有80%的实习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合格者,就成为正式教师,同时成为国家正式公务员,享受良好的待遇。德国教师的报酬比雇员的平均工资高15—2倍。

这一阶段的训练在地方见习师范机构进行,各州为见习生建立的这种教育机构名称各不一样,有的叫“见习师范学校”,有的称“见习师范学院”。在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由本人向本州或其他州文教部提交师范学校或综合大学毕业文凭以及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的全部材料,申请到有教师培训中心的学校担任实习老师。获得批准后学生才有资格进行见习。大多数州按照学校类型来组织见习生进行见习培训,而且培训各级各类教师的见习期是统一的。这就是说,无论是培养完全中学教师,还是培养基础学校教师,他们的见习期一样长。但是也有一些州规定培养完全中学教师的见习期要比其他学校类型的教师要长。在1990年后,联邦政府规定各州教师见习阶段期限统一为两年,而且不分学校类型。

实习的主要训练形式是研讨课,在这个阶段里,示范见习生除了听课和试教外,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通常规定见习生每周执教5—11课时,参加18周时的示范研讨课。除此之外,实习教师要像普通教师一样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参加所在实习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集中学习,方式是把所有实习教师集中到一起上课,学习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四方面内容:一是相关的教育法规以及和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教学技能,如教学组织、教学规划、考试组织、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等等;三是学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四是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

3.第三阶段:继续教育阶段

继续教育阶段也是教师的职后培训阶段。职后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拥有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负担起教育改革和革新的任务。当前,德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自主学习。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了解教育科学与专业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扩充教师有关教育工作的心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重新认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角色。在德国,政府和各种教育团体经常举办这种在职教育。教师在周末、下午或晚上均可自主参加培训。

(2)派出培训。经校方许可,教师到师资培训机构学习培训,获取另一种或更高级的资格。它主要包括另一种学科任教资格;另一种学校类型的任教资格;在实习教师研修班的任教资格;校长、督学任用资格等。

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各州的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教师在参加工作后还必须得接受“第三阶段的师资培训”。教师每年有5个工作日可以带薪脱产进修。其中,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学校内部和学校间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以学习新知识为主;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两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在校内或学校之间教师互相学习,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具体形式由学校自主决定,可以采用座谈、讲座、集会、交流研讨等等的方式。

三、德国教师培养培训的课程设置

学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他们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到总课时的25%,另外也有为期8周时间的实习安排,一般放在整个学习计划的最后。内容主要是观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讲课、如何批改作业、怎样管理学生等等。目的是能对教师工作有直观的了解,其间不能上台讲课(德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取得见习资格才能上课)。在修业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课有《德语》、《数学》、《教育学》,另外还有选修课供选择,在《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这三门与教师职业有关的课程中选择两门。还要学习修身养性、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的课程,如宗教、英语、法语、拉丁语、艺术、音乐、体育等等,也必须在其中选修两门以上。上述课程学习完成后才能参加获取教师资格的第一次国家考试。近年来,在德国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强调和重视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希望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能对所授知识了如指掌,还能更加深入地认识教育和教学规律。在1990年出台的《关于相互承认教师职务考试与任职资格》的决议中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在综合性大学或者高等师范学校接受过一定课时的教育科学和学科科学培训才能取得任教资格,比如完全中学教师必须接受至少8—18周时的教育科学培训,执教过120—120周时的两门学科科学。

四、考试制度以及教师资格证认证

1.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德国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1)毕业论文,一般是学术性的,以证明其具备运用学术研究方法的能力,内容可以在教育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里面选,考试委员会认可论文后才可以参加下面的考试;2)笔试,相当于毕业考试;3)口试,即试讲;4)教育实习报告。上述过程构成了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的全部内容。

2.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如果说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话,那么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则偏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见习生结束见习前由所在见习学校的教师培训中心做出评价,并且要参考该校校长的意见。这个评价可谓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结论。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虽然没有笔试、口试,但却是非常严格的。

在通过第二次国教教师资格考试后,由州文教部授予教师资格,才能申请教师岗位,获批准后才能成为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如果没有能通过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还可以重考一次,如果仍未通过,一般就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了,说明本人不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申请人一般也不再作努力了。

德国教师资格的两次考试从不同的侧面对自愿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进行考核,既保证了新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训练多于时间训练的不足。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一开始的师范生入学要求就极为严格,必须是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这就保证了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其次德国的教师教育过程完全是按“专家型”教师的目标来培养的,第一阶段所有的课程要求都比较高,毕业论文的要求和非师范学生的论文要求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师范生还要通过专门的笔试和口试才能拿到第一阶段的毕业证书;德国教师的资格考试不是一次性的考试,而是要通过两次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期间要经过两年的见习阶段,相当于试用期,这么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中小学校长的权利与培训一、德国中小学校长权利在教学管理上的集中体现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在教育管理上,联邦政府同各州政府有着明确的分工。联邦宪法规定:“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国家监督之下,教育、科学的立法管理主要由各联邦州负责。”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权力主要由联邦教科部行使,但整体教育外交和师资待遇等则由联邦外交部和内政部负责。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行使竞争性立法权,即联邦政府在某教育领域如果不立法,各州就可自行立法,如果联邦已立法,各州应以联邦立法为依据,制定有关规定;行使框架立法权,主要是确定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各州共同承担高等学校的新建、扩建,参与具有跨地区意义的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事务。

同类推荐
  • 圣山秘境大追踪

    圣山秘境大追踪

    我国是历史悠久和地大物博的国家,幅原辽阔,土地广袤,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我国汇集了世界上众多复杂的地形、地貌。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广阔大地。
  • 会计基础(第二版)

    会计基础(第二版)

    权责发生制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情况。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由赵志卓主编,精选了一百多则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本书通过精炼的语言、精准的释义、精彩的故事,为小学生打造了一部成语故事宝典。阅读这些成语故事,不但能丰富小学生的词汇,更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到成语的魅力和智慧。
  • 学霸自学学习法

    学霸自学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自学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自学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千屿

    千屿

    一人散步在夜里,车来车往,路灯下喧闹如斯,却始终只听见脚步声空荡犹记得那年夏天,夜满星辰,星空下我们单纯如水曾以为会陪你永远,然而结局早已写定时光流逝,年少的心不再,往事如烟,虚假的表情下是一层厚重的霜就这样麻木了吧!然而许多年过去,本该把一切都抛弃了的心,此刻究竟为谁而痛?千与,千予,千雨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是专门探讨交谈技巧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成功的人际交往需要具备哪些修养和素质;怎样通过寒暄迅速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怎样寻找话题化解交谈窘境;怎样高效地倾听别人说话;怎样通过赞美赢得别人的好感;怎样把安慰的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怎样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怎样不伤感情地拒绝别人;怎样批评别人才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怎样跟别人道歉才能挽回濒临破碎的友谊;在交谈过程中应该避讳什么。
  • 道御苍穹

    道御苍穹

    本书已完结,新书《网游之傲剑天下》已签约,带给您不一样的精彩!七千年前,玄天老祖飞升,留下了不被天道所容的“金刚道韵”,七千年后,他等的人出现,王龙自从获得邪天罡经后,觉醒灵根,从凡夫成为修士,修邪天,获道韵,战合欢,灭乳城,进楚国,入南宫,登瀛台仙道,闯毁灭湿地……五行之星,本源为风,四相不生,三因俱断。道悟为刀,斩灭苍穹!新书《逆升仙》已经发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心皇

    心皇

    七百年前统治世界的独孤家族轰然倒塌,七百年后复姓独孤的少年穿过雪原进入圣地万罪山,一场跨越时间的谋划,一颗颗落在天地之间的棋子,然而对于这个少年来说,保护好母亲和得到父亲的关爱,才是他唯一的渴望,然而当他被自己的父亲舍弃,当他的母亲惨死独孤门庭,当他举世皆敌没有容身之所,他终于抬起黑刀对准这个世间,他要复仇,向整个天地复仇,一场心灵的蜕变,一个天地的皇者!他如彗星般闪耀,留下不朽的传说!
  • 奈克瑟斯之凡尘诺亚

    奈克瑟斯之凡尘诺亚

    凡尘之心,正是光的拥有——用心与黑暗相搏——神堕凡尘,才是巅峰之时!
  •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以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军事的相互渗透、各类人员流动的密集频繁、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社会转型期各种关系的交叠碰撞为标志的。这就使得蕴藉于社会深层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随时会以各种可能的形式爆发出来,就像一泓平静的湖水,由于水下各种矛盾的增加和运动形式的变化,使得人们无法断定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激荡起什么样的波澜!
  • 魂战今界

    魂战今界

    宁浩被告知自己是轩辕剑寄主的时候不久,天人大军大举进发人类世界,不久后就统治了人类世界,两年后。宁浩为了推翻天人的统治,决定寻找传说中的武器,成为一名逐天士,踏上了征途。被政府猎人,全职猎人追杀,结识伙伴,最后却发现,原来所谓的天人,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死神才是最后的主谋,而那些被死神驱逐的妖精,则寄生于另外一个空间—妖精的坟墓,远古时期的伙伴炎帝,这一次却成为了敌人。。。。。。。
  • 你的围城我的边城

    你的围城我的边城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冷待我践踏我别以善心待我
  • 色调

    色调

    海龟先生覃明彦寻寻觅觅多年,终于找到了庄梦岚。从此开始了暖心总裁的耍流氓之路,并且越耍越得心应手。庄梦岚原本脸皮极薄,跟他在一起后也慢慢放弃治疗。
  • 爱是世上最无望的祈盼

    爱是世上最无望的祈盼

    一次机缘巧合,田乐乐再次遇到凌然,终于走来了一起。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凌然是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无奈投入了太多感情,居然开始倒追。陆旭一直默默守护她,她的种种做法却很难令人接受,并且越来越过分。后来,左潇潇出现在凌然身边,他们四个人的命运便紧密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