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800000004

第4章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近代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创立了教育学的基本体系,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本书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启迪了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1592年3月28日,他出生于波希米亚王国(捷克)南摩拉维亚(Moravia))尼夫兹Nivnitz)的一个磨坊主家庭。

1604年,夸美纽斯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兄弟会的资助下成长。夸美纽斯16岁时进入普利洛夫(Prerov)地方的拉丁学校接受传统的中学教育。1611年毕业之后,他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学院(Herborn),专攻哲学与神学。1613年,他在西欧各地作了短期旅行,访问了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文化名城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海德尔堡大学(Heidelberg)学习。

1614年,夸美纽斯学成归国,担任兄弟会开办的拉丁学校教师和兄弟会牧师。此后,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学校教育事业。

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其间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其中《语言学入门》一门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9年,他出版了《泛智的先声》。1641年,夸美纽斯被邀请去英国从事“泛智”研究,但因英国内战爆发而未能成行。1642年,他应邀赴瑞典编辑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前后达6年之久。1648年,夸美纽斯结束了在瑞典的编书工作,回到黎撒,担任兄弟会主教,主持这个团体的宗教与学校事务。两年后,应匈牙利之聘,前往主持教育改革,在沙罗斯—波托克创建了一所泛智学校,作为其泛智思想运用于教育改革的试验。其间,他写成了《泛智学校》和《世界图解》等重要著作。

1654年,夸美纽斯从匈牙利回到黎撒。1656年,在波兰与瑞典的战争中,其寓所被焚,并尽失其图书与手稿。于是移居汉堡,最后定居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并于1657年在那里出版了《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4卷本)。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在阿姆斯特丹去世,终年78岁。留下了包括教育、哲学、政治和神学各类著作约250多本。《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作品内容]

《大教学论》(DidacticaMagna)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的范围,它实际上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全书33章可以划分为6个部分:(1)总论:第1—14章,讨论人生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任务、效能、重要性,普及教育的意义、旧教育的缺陷、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探索教育、教学普遍规律以及教学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2)体育:第15章。(3)教学论:第16—26章。这一部分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它讨论了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自然适应性;各种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及各科教学法。(4)学制系统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第27—31章)(5)结论:这个教育改革计划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呼吁各界人士支持本计划的实现。

一、总论

本书第1章可以看作全书的绪论或引言。夸美纽斯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这一标题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它驱散了原罪论的阴影,歌颂生命的意义。这是夸美纽斯的全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之一。

第2、3、4章中,夸美纽斯从人生的目的出发探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圣经》的《创世记》和传统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夸美纽斯指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住所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第二重,他所经由的是诞生,从第二重到第三重,他所经由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他便不再动了,永远歇在那儿。”

虽然夸美纽斯还沿袭了人的今生是为永生作准备的旧观点,但是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中世纪的世界观已经有了重大区别。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提倡抛弃今生的幸福、虐待生命,以期死后进天堂;相反,夸美纽斯则主张热爱生命,珍惜今生的幸福,充分利用现世的人生,这才是最好的为永生作准备。夸美纽斯终身奋斗的目标是“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宁静”。他把教育青年看作是对国家最伟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他用人生的目标论证教育的目的,认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就是相应的在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前进”,进而提出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宗教或虔信(某种程度上我们可将其概述为智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

第5、6、7章讨论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他认为,人是自然能获得一种关于万物的知识的。我们的心理不独能攫取较近的事物,而且也能攫取遥远的事物,不论是空间上的遥远,或是时间上的遥远;它能克服困难,发现隐匿,揭穿遮掩,考究奇秘难究的事物;它的力量没有限度,没有边际。他同时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受教育从而认识事物、培养德行都是可能的,但所有这些都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他列举出当时已发现的狼孩的事例,说明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否则就可能成为无理性的兽类。

因此,不论愚笨的人、聪明的人、富人、贫民、国王、亲王、官吏、牧师、教师都应受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教育应当尽早开始,因为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所以,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从而强调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8章首先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明确指出了在每一个秩序良好的居民区,都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或一个教育青年的场所,学校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合适的地方。夸美纽斯重视学校的观点,不仅是对当时上流社会只相信家庭教育的偏见的批判,而且与他的普及教育的民主思想是相联系的,因为广大平民无钱聘请私人家庭教师,只有公共学校能为广大民众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第9章夸美纽斯阐述了普及教育的民主思想,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他坚信人受到教育而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

夸美纽斯认为一旦工匠、农夫、脚夫、妇女都受到教育,他们便不会缺乏思考、选择、守纪及表现其他良好德行的材料。人人就会知道,人生的行动与努力应该怎样加以调节,应在什么限度以内前进,每个人要怎样才能保护他自己的地位。

第10章夸美纽斯对学校的职能作了概述,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全面进行:“在学校里面,人人都应学到关于人的一切事项,虽则在日后的生活里,某些事项对于某一个人较有用处,其他事项对于另一个人较有用处。”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应该借助于学校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学会语文;形成诚笃的德行;虔诚地崇拜上帝。学校应成为造就人的工场,能够实现人生的真正目的。

第11章夸美纽斯批评了当时的学校,包括:学校太少,小村庄没有学校;学费太贵,学校是为富人设立的;办理不善,学校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才智的屠场;学校纪律荡然,效率低下,徒然浪费青年的时间等等。从而证明“在此以前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在此基础上,夸美纽斯描绘了理想学校的蓝图:(1)教育对象:一切青年;(2)教育内容: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3)教育目的:生活的预备;(4)教育方法:温和、轻快、自然的方法;(5)教育结果:真实彻底、发展智力;(6)教学组织形式:分班教学。

第12章论述了改革学校教育的必要性。第13章提出要探索出贯穿于万事万物中的从而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根本规律——秩序,这是夸美纽斯所追求的理想,即将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寻找规律,这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一个新的转折点。夸美纽斯提出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模仿自然,以自然为向导(第14章)。这是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勃兴对教育理论发展的推动的结果。

二、体育

第15章中,夸美纽斯指出,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教师要引导儿童遵守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注意休息这三个原则,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中世纪教会提倡的禁欲主义的摈弃,对爱惜生命、保持健康的重视,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夸美纽斯对体育的强调。

三、教学理论

第16—19章夸美纽斯重点讨论了教学理论,详细论证了提出的教学原则。为了使儿童能茁壮成长,作者对教与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建议,如人类的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早晨最宜读书;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有序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书籍与教学所需的材料必须事先准备好;例证应比规则先出现;时间与学科的划分应该严格遵守等。

在这部分,夸美纽斯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证,最终归纳出规则。夸美纽斯着重对教学的便易性、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应从观察开始,运用直观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从一般到特殊,务使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依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安排课程;加强练习、实践以巩固知识;实行班级授课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等等。

第20—26章夸美纽斯分别论述了科学、艺术、语文、道德和宗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第20章。在这一章中,作者以唯物主义感觉论的认识论为基础,论证了直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细则。

夸美纽斯对感觉经验高度评价。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提出感官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否定体现神的意志的经院教条的权威。所以智慧的开端在于真正知觉事物本身;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依靠感官的证明多于其他一切,从感官得来的知识,我们立刻就可以相信;感官是记忆的最可靠的仆役,通过感官知觉的方法,知识一经获得,永远得以记住。因此,夸美纽斯指出教学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视觉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听觉器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觉器官去接触。假如事物本身得不到,便可利用它们的模型图像或制造范本或模型。他强调在接触实际事物时,应分辨事物之间的区别。

四、学制系统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

第27—31章夸美纽斯讨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

夸美纽斯认为,人从诞生到24岁是青春岁月,是培植才智的时期。他指出,学习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这24年的时间可分为四个明显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期六年,相应地建立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学校:(1)在家庭设立母育学校,由母亲对1—6岁的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主要锻炼各种感觉器官,使之辨别周围的事物,为以后成长打下基础。(2)在每个乡村和城镇设立国语学校,对所有6—12岁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主要利用阅读、书写、图画、唱歌、计数、量长、测重及记忆各种事物等方法去训练想象力、记忆力,并发展智力。(3)在每个较大的城市设立拉丁学校,学生应当受到训练,利用辩证法、文法、修辞学以及其他根据因果法则的科学与艺术,去领悟感官收集来的知识并加以判断。(4)每个国家或省设立大学,对18—24岁青年中的“智者”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与意志紧密相关的四科,即神学(教我们恢复灵魂的和谐)、哲学(教我们恢复心灵的和谐)、医学(教我们恢复身体上主要功能的和谐)、法学(教我们恢复外界事务的和谐)。

夸美纽斯认为,这四种学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母育学校和国语学校收容一切男女青年;拉丁语学校对于志向超出工场以上的学生给予更彻底的教育;大学则训练未来的教师和学者,使教会、学校与国家永不缺乏合适的领袖。

五、结论

《大教学论》的最后两章(32—33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夸美纽斯进一步论证了进行教育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的优越性:“(1)矫治现在所用的方法,较少的教师可以教较多的学生。(2)这些学生可以得到比较彻底的教导。(3)教导可以进行得较细致、较愉快。(4)这种方法对于愚蠢、落后的孩子们也同样有效。(5)即使没有教学天才的教师,他也能用它,从它得到好处。”在全书的最后,夸美纽斯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与参与教育改革,以实现新的教育理想。

同类推荐
  • 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

    李琳编著的《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适读于 10-15岁)》编著的植物、动物、人、微生物……这些 生物奇迹般地生长着、繁育着、构成了世界上如此生 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他们既是我们的亲密伙伴,又是 我们的良师益友。《课本上读不到的生物故事(适读于10-15岁)》 将把你带进神奇的生物世界,让你知道世界上**粒 种子是怎样来的,谁是**只飞上天空的鸟,黄鳝为 什么先当妈妈后当爸爸,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小小微生物的妙用……这些妙趣横生的生物故事一定 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爱上生物、 学会生物。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瀑布的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介绍了瀑布形成的原因,以及瀑布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
  • 呵护你的梦想

    呵护你的梦想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者哙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下册收录了《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热门推荐
  • 第N次初恋

    第N次初恋

    朋友A:沈笑恋爱了,这次是个白领!朋友B:沈笑谈恋爱了,这次是个高翻!朋友C:沈笑又谈恋爱了……朋友F:徐晋,沈笑谈了这么多对象,你不急?徐晋淡淡地扫了他的诸位朋友一眼:没听过大奖总是最后颁吗?
  •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古代出使中国的高丽、朝鲜使节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字。这些书统称《燕行录》。《燕行录》的写作持续了700年之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外国文人记录中国的超大型文库。金允植的《阴晴史》是最后一批《燕行录》,也是朝鲜封建文人的千古绝唱。
  • 男尊女贵之休夫

    男尊女贵之休夫

    别人穿越做皇上的女人与皇后斗与宫妃斗,她一朝穿越却成了皇上,穿越第一天就计划起了后宫裁员大计,但是这计中需要一个宠贯后宫的皇夫……
  •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男人强势的把她的手压在高于头部的位置,熟稔的摆弄她的身体。姜媛看着衣冠楚楚,面如冠玉的某男,咽下了拒绝的话,谁要他的保镖大人看上去鲜嫩可口。“唔~媛媛,我们永远也不分开。”十指紧扣,忘我深情。哼,不管怎么变,不管你是小保镖也好,还是全球第一强的赛蒙集团的总裁也好,你都是我男人!姜媛同样沉醉。
  • 黑客无疆

    黑客无疆

    秦朗,一个连大学都只拿结业证书、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小公司职员因累死在电脑前,机缘巧合下获得了电脑般二进制思维待他重生归来之后,他的命运又会如何改写?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药酒泡制技术

    药酒泡制技术

    本书为“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丛书”之一,对药酒的泡制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滋补类药酒116种,治疗类药酒150种。
  • 轩辕裂

    轩辕裂

    传说,远古之时,神州大地荒凉险恶,多有恶瘴毒物、妖魔精怪,世人居住其上,苦不堪言。为求生存,人类少数聪明才智之士,投入毕生精力苦苦探研,终于精研出阴阳五行咒术以及御气修炼之法。最终,人类在部落联盟首领姬轩辕的带领下,与群魔以及群魔之主蚩尤,在逐鹿展开了殊死之战。激战的结果,是姬轩辕以【轩辕剑】将蚩尤斩杀作为收场。此后又不知过了几千几百年,轩辕剑重现世间……谢谢大家的支持,有什么意见欢迎向匿迹提出,Q群:45955553
  • 十五月十五日

    十五月十五日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正在纠结期末考试的时候被拉入了试炼世界。。并被告知世界会在十五月十五日这个莫名其妙的日子里毁灭。念力,神秘的世界之树,三十三层的通天塔。。。一切既是早已开始又是刚刚开始。。
  •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重生之校霸十八岁

    三十一岁的待产妇女发现老公出轨,不当包子,暴打渣夫,手撕小三,却因为难产死在手术台上。再醒来,竟然成为十八岁的高中太妹?重来一次,只想做个温婉的白莲花美少女。然而校园里的男碧池和女碧池们接踵而来。小弟:大姐,揍人去!周婧:每天都被约架真的好累,喂,那个风云学霸,有没有兴趣和我组个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