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以至于很多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而选择欺骗别人。我们暂且不管这些人这么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欺骗,并不能伤害别人,而只能害了自己。相反,如果你讲究诚,那么得益的不是别人,而是你。
明高考落榜后就与本家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讨生活,那个城市很美,让明这个农村娃看都看不过来,晚上明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说:“这里真不错。”睡梦中的本家哥被吵醒了,狠狠的对他说:“这里不错是不错,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这里的人根本就看不起我们这些人。”可明还是很高兴地说:“虽然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但你可以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家,别人看不起我们,只要我们自己看得起自己就行了。”他的话还没说完,本家哥早就再次进入了梦乡。
明最后在一家工厂帮人家看守仓库,而本家哥也勉为其难的加入到了他的这个行列。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眼看着仓库外面的货物就要被淋湿了,明一骨碌的从床上爬起来,拿起雨布就一个劲地往外冲。本家哥很不理解,大晚上的做了好事谁知道,再说,外面的东西又不归自己管,于是一个劲的骂他蠢蛋。
明根本就顾不上那么多,他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淋湿了可惜,在农村,谁家里有困难,他们都主动的去帮忙,尽管是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总是不好的。
经过一番折腾,货物终于保住了,这时老板也来了,看到满身湿淋淋的他,很受感动,于是当场提出要给他加薪水,可是明确没有答应,他憨憨的说:“那是我应该做的”。
最后老板让他出任另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可他死活不从,说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还是让那些有文化的人干吧。老板却说:“我看重的就是你,因为你比那些有文化的人责任心都要强”。
于是第二天,明成了总经理,而本家哥却还在看守仓库。在他正式上任的那一天,本家哥来看他,让他给个美差干干,可是明没答应,原因就是本家哥不把这里当成家。本家哥气急败坏,大骂他忘恩负义。
公司开张,几个学历很高,也很有潜力的业务员被招聘到明的公司,后来那些业务员知道了明的背景,就开始看不起明,后来明说,我这个总经理的帽子谁都可以戴,但最关键的并不在这里。后来那些业务员开始安静了,也开始为公司卖力的干活了,不到一年,这个公司就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望。
某天,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就慕名而来想要和明合作,明很高兴的接待了对方。对方是一个外籍华人。
明用英语问:“您会说汉语吗?”
对方说可以,明就说:“那我们还是用母语来交谈吧!”
对方怔了一下,答应了。
谈判很愉快,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会后,明说请他们吃饭,对方同意了。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菜都吃光了,只剩下一小碟花生米,明对服务员说打包带走。
说这些话的时候,明觉得很自然,可是他的助手却不由的紧张起来。这时外商像发现了金子一般的握住了明的手,激动地说:“你就是我要找的合作人,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分手的时候,外商问明曾经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明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外商满眼泪花的举起了酒杯说:“让我们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干一杯吧!”
明从此以后,事业开始一帆风顺,而他的本家哥却还一直在为生活奔波。
看完故事,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其中的明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为什么能获得老板乃至外商的尊重?一个字:诚!
以诚待人,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念,只有拥有这种信念,才能不至于到处碰壁,也才能天下为家。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相见、真诚相待,彼此才能心心相印、才会肝胆相照。而虚伪带来的只能是半信半疑、敷衍了事、口是心非。以诚待人就会在人与人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之桥,通过这座心灵之桥,才能打开彼此的心门,才能合作得非常愉快。
人脉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对它哭。同样的道理,你对对方真诚,对方也就对你真诚;相反,如果你欺骗了对方,对方也同样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报与你。一句话:欺骗别人就是害自己。因此,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一点就是要以诚待人,而不是无尽的欺骗。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信口开河!
懂得欣赏,有效交际
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对方身上的一些优点。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视而不见,甚至心存嫉妒。其实这些人不知道,如果对方身上有着明显的优点,是我们拓展人脉的得力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能欣赏这些人的优势,并且恰到好处地给予赞美,就能快速打动人心,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说,别人的领带很有品味,我们就可以说:“很有品味的领带呢”,或者说“很有品位的领带呢。原本就很有男子汉气概,再这么有品位,这不成了巨星级人物了吗?伤脑筋啦。”这就是欣赏加上客套话再加上奉承。自然而然,无论你使用哪一种方法,对方听了之后都会心花怒放。
在费城,华克公司承揽建造一座办公大楼,并且双方指定必须在某天竣工。
这项工程,每一件事进行得都很顺利,眼看这座建筑物就要完成了。突然.承包外面铜工装饰的商人说他不能如期交货。什么!如此一来,仅仅因为这个承包商,所有的建筑工程都要停下来,这会耽误完工日期,还要交付巨额罚款,将给公司带来重大的损失。
在长途电话里,激烈的争论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好处。于是卡伍被派往纽约,与那个人当面交涉并协商问题。
卡伍走进这位经理的办公室,第一句话这样说:“我想你一定知道。你的名字在整个市里是独一无二的。”这位经理听到这话感到很吃惊。他摇摇头说:
“不,我不知道。”
卡伍说:“我今天查电话簿找您的地址时,发现在本市叫这名字的只有您一人。”
那经理说:“我未注意过。”于是他很感兴趣地把电话簿拿来查看,果然一点也不错。那经理很骄傲地说:“这个姓名不常见的。因为我祖籍荷兰,搬来纽约已有200年之久了。”接着就谈论他的祖先和家世的情况。
卡伍接着又称赞他有这样庞大的一间工厂。卡伍说:“这是我听见过的铜器工厂中最干净、有序的一家。”
那经理说:“是的,我花了毕生的精力来经营这个工厂,我为此而骄傲。你愿意参观我的工厂吗?”
参观的时候,卡伍连连称赞工厂的组织系统优良,同时也赞许几种特殊的机器。这位经理告诉卡伍,那几台机器是他自己的发明,他滔滔不绝地同卡伍说明这种机器的使用方法和特殊功能。而且,他还希望与卡伍一起共进午餐。这一点你必须记住,一直到现在,卡伍对于他这次的来意与目的还只字未提。
午餐后,那位经理说:“没想到我们的见面是这样愉快。我当然知道你的目的,请放心,即便不做别家的生意,我也保证准时运送你定的货。”
卡伍并没有任何的要求,可是他的目的都很顺利地达到了。随着材料的如期运到,那项工程也如期完工。可如果当时卡伍选择激烈的争论的话,还会不会有这样成功的效果呢?
当然,欣赏也是有技巧可言的。这些技巧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不经意之间说出欣赏之话。
欣赏和赞美一样,在不经意间出现效果会更加明显。举个例子来说,你在不经意间告诉对方你的房间布置得真是好看,相信对方一定会赞同你的观点,并且滔滔不绝地为你讲解布置房间的技巧。一来二去,你和对方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2.背后欣赏更有效。
所谓背后欣赏是指在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表示自己的欣赏,会让对方觉得更加有面子。举个例子来说,你的朋友把他的高中同学介绍给你认识,你发现对方确实非常帅气。那么当哪天你和你的朋友单独相处时你可以对对方说:“你的那个高中同学真是帅气啊!”试想,一旦这句话传到对方耳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3.欣赏一定要言之有物。
既然是欣赏对方,那么你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到底欣赏对方的什么。无论是他的为人还是他的着装,哪怕是他的一个装饰,只要你觉得有欣赏之处,都可以告诉对方。记住,人际交往不是暗恋,有什么想法尽可以和对方交流。人际关系往往就在这种交流当中建立起来了。
放低姿态,谦逊交往
在人脉交往中,无论是锋芒太露还是自视太高,都会给自己带来障碍。毕竟现代社会,能人太多。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耻笑。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自视太高之人容易被人看不起。人们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做朋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如果认为自己最有能耐,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那就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
在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靠门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身上的尘土及鞋子上的污泥表明他走了很多的路。列车进站,开始检票了,老人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准备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贵夫人,她提着一只很大的箱子,显然也要赶这趟列车,可箱子太重,累得她呼呼直喘。贵夫人看到了一个老人,冲他大喊:“喂,老头,你给我提一下箱子,我给你小费。”那个老人想都没想,接过箱子就和贵夫人朝检票口走去。
他们刚刚检票上车,火车就动了。贵夫人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还真多亏你,不然我非误车不可。”说着,她掏出一美元给那个老人,老人微笑着接过。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对那个老人说:“洛克菲勒先生,你好,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谢谢,不用了,我只是刚刚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现在我要回纽约总部。”老人客气地回答。
“什么?洛克菲勒?”贵夫人惊叫起来,“上帝,我竟然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他一美元小费,我这是在干什么啊!”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一美元小费退给她。
“太太,不用道歉,你根本没有做错什么。”洛克菲勒微笑着说道:“这一美元,是我挣的,所以我收下了。”说着,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郑重地放在了口袋里。当然,最后这位贵妇人和洛克菲勒成为了好朋友,而洛克菲勒的生意也得益于这位贵夫人不少。
放低姿态就是放下架子,这会让人变得更加谦虚、礼貌、客气。它会使人更好的发展、进步,而自以为是,以为只有自己最能耐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料。与人相处,就要互相帮助,与每个人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低姿态呢?
1.放下自己的“身份”。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人的“身份”是一种“自我认同”。这不是什么坏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她的女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的身份和面子。其实这种“身份”只会让人路越走越窄。当然并不是说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们相信,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份,那么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了。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和面子,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同时,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2.多咨询别人意见,不要一人独大。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寻找答案。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记住一点:多多请教别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拿主意,更不能代替别人拿主意。如果你这么做了,则表明你是一个自高自大之人,不懂得人心,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友情。
总而言之,如果你真的渴望获得更多的人脉,想扩大自己交际圈的话,你就要放低姿态,不要在乎自己的“面子”,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告诉自己;“放低姿态就是一种能带来极大回报的付出。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