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真是三句话不离醇亲王的“本行”,这也看出他在和醇亲王对话之前确实花了一点功夫的,也是着实作了一番的准备。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无疑他的接见直接就会关系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能花不少的工夫来打探醇亲王的情况,甚至在还没见面之前就对他的喜好、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无疑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拜谒之时,盛宣怀句句话说在醇亲王的心坎儿上,使他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很快对他委以重任,最终盛宣怀的未雨绸缪帮了自己的忙。
盛宣怀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不仅仅表现在他会溜须拍马上面,更重要的是他能知道怎么样拍马既能得到自己的好处,又不至于把马给惊了,要做到这样,就得对这匹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是准备。
那么在和对方交往之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了解对方的相关情况。
所谓了解对方的相关情况就是了解对方的—些生活经历和生活状况,以便在说话交流中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进去。一般在这些应酬当中,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愿望和生活观点,交谈能否融洽则在于你话题的选择,对什么样的人就得选择什么样的话题。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个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的人,如果你在那里大吹特吹打高尔夫球或是环球旅游的乐趣,那他肯定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这个话题,转而开始厌恶你这个人,但是相反,如果你告诉他—条快速致富的门路,不用你说下去,他也会提问的,因为这正是他所关心的。也就是说在交流时要关注对方所关注的话题,而不是你所关注的话题。
2.积累相关的经验。
这里的经验主要是指交往的、应酬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那些应酬的话题和场面,就必须具有一定应酬的经验,否则就会出现冷场或者就是很尴尬的局面。那么这些经验是如何积累的呢?很关键的一点:观察。在和对方交谈的时候,我们就得刻意地去观察对方是怎样将这些话题练成一串的,不至于出现冷场或者是尴尬的局面,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学习积累,以便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轻松应对。
3.根据性格不同进行区别对待。
最后一点就是对不同性格的人,要不同对待,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因此在和对方交谈之前就应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比如说对方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那么他们就易于“喜形于色”,我们就能很清楚的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出来对方的心理,根据这些我们再进行话题的调整或者是语气的调整,就能和他轻松的交流,侃侃而谈;而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那就是相反了,因为性格内向的人一般都“沉默寡言”,对于这样的人就必须用另外一种态度了,比如说循循善诱,另外还要注意委言婉语,不能和外向的人一样说大话,开一些不入流的玩笑。
总的说来,要想扩展人脉,就得把它当成一件事情来做,多做准备、多留心,这样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
说到做到,诚信无比可贵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想提高自身魅力,还得看重“诚信”二字。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缺少了诚信,就像车子没有了轮子一样,根本就不能行走,就更不用说用来装载货物赶路了。俗话说得好:遵守诺言是一项重要的魅力储蓄,而违背诺言是一项魅力透支。一个人要想提升自我的魅力,就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否则不但无法有效交际,结识新的朋友,即便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的朋友都会选择离开。
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话题就没有断过,也不断有一些信守承诺的佳话传出来。诚信,普遍来讲也就是说话算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古代有孙膑一诺千金的故事,还有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的故事,现代则又有邓颖超冒雨赴约的故事,毛泽东依时归还图书的故事等等。
在当今社会,诚信依旧是我们所看重的人的品质之一。一个人,只有具备诚信。才能和别人交往,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当你付出了诚信,将来别人也会用诚信回报于你!
老洪的儿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只是苦于家里并不富裕,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却没钱上。后来有一个外地姓李的老板找到了老洪儿子学校的校长,说他愿意资助老洪的儿子去读书。不过前提是,他必须要到老洪的家里先看看才能做决定。
校长和老洪都答应了李老板的请求。李老板按照约定的时间在校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老洪的家里。老洪的家里真的很穷,一眼看过去除了四面墙壁之外什么都没有,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更不用说那些电器了,他们家坐的是破板凳,吃饭大家都把碗端在手里,连一张桌子也没有。可是,李老板在周围转的时候,他却发现老洪房屋周围有几十亩竹林子,一眼望去,尽是密密匝匝、修长修长的竹子。
最后,李老板发话了,他对校长说:“我不想资助这家人了,因为他们家的家人很懒,屋的四周围就是大片大片的竹子,怎么也不砍来做几张椅子坐?”校长一想:“是啊!老洪也真够懒惰的,怪不得生活过的这么艰难”。校长把情况告诉了老洪,并埋怨说:“这么多竹子,你也不砍几条做几张椅子!”
老洪一听,差点急了说:“这可不行,这万万使不得!”李老板连问为什么?校长也一直在旁边催问。最后老洪开始把事情慢慢地道来:
原来,这片竹林是一个王老板在8年前包下这片洼地种的,当时王老板叫老洪看管,十年后,所有卖竹子的收入对半分。眼下,九年已经过去了,老洪一家人也都一直遵守着这个约定,虽然王老板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来了,可是老洪一家人也都还坚持着这个约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现在差一年就满十年了,他更是要坚持这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个人格的见证。校长-听,心里立刻“腾”的上来一道火说:“你怎么死心眼啊?砍几条竹子做椅子怎么算乱砍呢?”老洪说:“我砍几条,别人也砍几条,那这竹林也就没了,我这个人的诚信也就都没了。”李老板在旁边一直都很安静地听,嘴角慢慢的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后来,老洪的儿子还是读上了大学,资助人还是李先生,而李先生就是先前与老洪有一个“十年之约”的王老板的女婿。之前的那一切只不过是王老板对老洪的考验,是商人的狡诈和洪哥老实守信的较量。老洪最后胜利了,他不仅为儿子赢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对于老洪的信守承诺,很多人都能明白这就是“诚信”,也正是因为手心,老洪在获得别人尊重的同时,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人脉的扩展自然不在话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我们的诚信呢?
1.把想法执行下去。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表现得没有诚信,不是他们的心不诚,而是没能把想法具体执行下去。举个例子来说:某个人告诉我们明天我要去长城玩,顺便带上你。这可以说是对方的一个想法,也是一个承诺,可是第二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想法并不实际,因为还要上班,所以他失约了,也就等于失信了。想法并不等于执行,如果光有想法而没有执行,失信也就在所难免了。
2.把自己的承诺放在心上。
失信除了没有能够执行下去之后,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这些人没有把自己的承诺当成承诺,仅仅是当作一个笑话。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随口就说:我哪天请你吃饭。而实际上,这个“哪天”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一天”。当然,时间长了,人们就会觉得我们是言而无信,以至于远离我们,不再信任我们。
3.准备一个记事本。
很多人失信并不是有心的,而是把自己的承诺忘记了。可是别人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诚心的还是有意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冤枉”的。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就应该杜绝这种“忘记承诺”现象的发生。而要想杜绝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一些自己的承诺,以便提醒自己去兑现。这样就能切实减少自己的“失误”,从而提高自己的人脉。
诚信,是人际交往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之所以永恒,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人做得相当不到位。那么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人脉,就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好,说到做到。记住:关键时刻,诚信比一切都来得管用。
守时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你的时间是属于你的,就像你的金钱是属于你的一样,你只愿意自己挥霍,而不愿意被别人偷盗。那么当别人在浪费你的时间的时候,就如同浪费你的金钱一样,在变相地挥霍你的时间。而其中不守时就是最大的、最可恨的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虽然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不守时并没有什么,但是不守时就等于偷盗时间的本质却是不变的。
一个人心中对于的时间态度,直接影响到他的素质问题。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有限的。浪费别人的时间也就是浪费别人的生命。如果你和一个人约好是10点见面,可是你到了11点才去,这就是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也让别人看到了自己的卑劣素质。爱默生说:“我们应当记住,一年中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时光。”不少名人把严守时间当作工作、生活的座右铭。他们认为,要干成一番事业,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是不行的。而要想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懂得守时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纵观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和善于守时是分不开的。
1998年,张朝阳为了搞到一笔风险投资资金,约定第二天上午9点与人家谈判。那时候,张朝阳划旧金山一点都不熟悉。为了不迟到,头天晚上,张朝阳从Yahoo上把旧金山电子地图下载到了笔记本,然后用心记到达每一个目的地的路线,因为走错一个岔路口,约会就可能迟到。
第二天,为了赶时间,张朝阳一边开车,一边啃汉堡包,一边看电子地图。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遇上当地工人在举行大罢工,所有的地铁都关了,高速公路完全被堵住了,整个公路变成了停车场。
张朝阳急了,就把车扔进停车场,跑步前进,跑了个街区,才跑到了美洲银行总部。但还是迟到了半个小时,所以尽管谈判很成功,但最终还是没有争取到那笔资金。因为在美国那片土地上,迟到半个小时,给人的感觉是,连约会都不能守时的人,又怎么能给你投资呢?
在这里,守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习惯好坏的问题了,而且还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不懂得守时,就是没有素质的表现。没有素质,我们又凭什么让别人和我们交往呢?换句话说,面对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人,我们和他们交往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守时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摆正心态。
守时,看似很简单,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做不到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没有摆正心态。心态不正,行为也就难以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