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为了故意显示自己有思想、有个性,只要有人在场的时候,他就会故意找出一些“不顺眼”的事情出来,大谈特谈。
要多看别人的优点
社会上让人看不顺眼的东西是比较多,但在一个人的眼里看不顺眼的太多,那就有点不大正常了。当他很随意地对周围的人和事品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时候,很可能在别人眼里,他才是最让人看不顺眼的。.
有些人往往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对他人的不足很敏感,很有观察力,但对他人的优点却视而不见,甚至凭想象大谈别人的缺点。在街上看到一个涂着口红的女孩,他会马上对边上人说:这种人太俗气了,一点不懂高雅;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手机,他马上发表高见:这种人素质太低,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有钱。在他眼里,这个世界的一切人和事都应该和他自己想象的一模一样。
有这种倾向的人也可能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有思想、有个性。只要有人在场,他就会故意找出一些“不顺眼”出来,大谈特谈。当然,在场的人是越多越好。他会谈这个世道是如何不公平,那些领导是如何无能,实在没话好讲,他也会说上一句:那个清洁工扫地动作是多么笨拙。似乎如果让他来,这个世界会马上变个样。当然,有时候,他会为了投同伴的口味而故意发表“高见”。
有这种倾向的人更可能是出于嫉妒或出于不得志,人在不得志的时候是会发些牢骚,在嫉妒的时候也会说些难听的话,但一个人动不动就嫉妒,动不动就觉得不得志,那就有些不正常了。看到邻居王总换了个大套房间,就会十分肯定地说“起码有一半钱是贪污的”,看到科室里的小伙子被提升了,又会逢人便说“不知送了多少礼”。
一个人如果看不顺眼的东西太多,那他肯定没有好的人缘。面对一个动不动说风凉话的人,你自然会担心,说不定哪一天他也会在背后说你的风凉话。这样,谁还敢和他深交?看不顺眼的人总会自己把自己拖入一个孤独的境地,也会被别人看做一个性格怪异的人,一个缺少人情味的人。
要试图改变这种心理,首先要试着让自己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替别人着想,多去理解别人。也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比如,你自己有了钱,手上拿个手机是不是很正常。有时候要替别人想想难处,一个领导见到上级总会满脸堆笑地恭维一番,这不能一概以“虚伪”定论,换了你也许也会这样。难道你就会一脸冷峻?说不定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心里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看人家不顺眼,别人也会看你不顺眼。你多看别人的优点,人家也会多看你优点。这可谓人际交往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要善于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
朋友之间也难免少不了一些“麻烦”,如争吵、别扭、意见不合、经济上的纠纷等。这些“麻烦”可大可小,说它“大”,是因为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友情断绝,甚至反目相向;说它“小”,是因为处理的及时妥善,就会尽释前嫌,和好如初。
应记住,朋友之间有“麻烦”是正常的,及时妥善处理才是最重要的。
(一)与朋友发生争论时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求同存异”,“求同”以在争论中提高;“存异”以使不同的观点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争论问题就是这样。当时法国科学家比·特雷莫写了一本书,马克思认为“很好”。恩格斯却认为“没有任何价值”,两人的意见得不到统一。通过反复的、尖锐而又友好的争论,马克思终于接受了恩格斯的看法,而对另外一些问题,则持保留态度。这样求同存异,通过争论使各自的意见都向真理前进了一步。
正确的方式是不要正面冲突,使争论以缓和方式进行,正面冲突容易让双方都下不了台,会由争论变为争吵,甚至升级为打骂也是有可能的。
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在朋友间出现争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持这样一个标准:原则问题可以争论,细枝末节的东西大可不必争个“你死我活”。这样,你和朋友间出现争论的机会就少得多。
(二)与朋友发生歧见时
1.继续保持忠诚和信任。并不因为双方存在歧见而诋毁朋友,甚至在某些场合还维护朋友的威信、观点,帮他说话。要依然相信朋友的优良品质。
2.暂时拉开距离。有利于双方的歧见处在一个“冷冻”状态,让时间和事实来证明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避免歧见继续扩大。
3.保持平等和尊重。不要固执地认为你是对的而他是错的,朋友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你总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即使对方确实错了,那他也会感觉你对他不够尊重,进而产生逆反心理,“错了又怎么着”则是他很自然的反应。
4.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不要让歧见一直成为屏障,隔在两人之间,积极地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来消除歧见,达成共识。歧见存在时间愈久,副作用愈大。
(三)与朋友关系闹僵时
与朋友的关系闹僵了,不要小题大做,认为这是断交的开始;也不要任其自然,爱怎样就怎样。建立朋友关系不易,不能因为一点小别扭就破坏这层关系,处理好了,说明你们之间的友情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与朋友闹僵时,可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保持冷静。让自己的激动情绪稳定下来。只有冷静才有成功者。
可能理智,才能客观地、实际地去修好。如果在气头上,那么,就要暂时回避一下,绝不可贸然行事。
2.从自身找原因。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自己在处理与朋友关系上的责任,不推诿,不放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对的坚持,错的改正。特别是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失误不要得过且过、宽容和放松。
3.谅解,不翻老账。不论闹僵的原因是什么,应相互予以谅解,不可在这些细节小事上争个你输我赢。要有“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的气概和度量,特别是不要揭别人的短,朋友之间翻老账是很伤感情的,它往往使人要么谨小慎微,要么敬而远之。
4.积极修好。一般说来闹僵的责任往往呈双向性,自己有责任时,应当主动承认错误,积极与朋友修好。在朋友之间采取主动,不但不会失面子,反而显得更为大度和宽容。同时,主动会使朋友感动,更加有利于对方成见的消除,继而会扪心自问或自责,使重修旧好立见成效。
(四)与朋友发生经济纠纷时
一般说来,与朋友间,特别是要好的朋友间尽量少些经济上的往来,比如向朋友借钱,当还不了或不按约定时间还款时,肯定会影响今后的长期交往。但对一些本来就是通过经济往来业务而建立的朋友关系,就难免不出现经济纠纷,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1.对症下药。把产生纠纷的原因弄清楚,是朋友误会了还是自己弄错了。“亲兄弟,明算账”,要把经济往来的账目全部向朋友交代清楚,让他相信你并没有隐瞒什么。
2.坚决按约定或合同办事。因为这是事先商定好的依据,坚决按此来解决纠纷,谁都不会有话说。
3.共商解决办法。朋友之间的纠纷,如果双方坦诚相待,还是能够找到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的。所谓“朋友好商量”,只要你不存在欺诈、恶意使坏,纠纷是不难解决的。
4.请求仲裁。当双方无法达成解决意见时,只能诉诸仲裁机构或法院来按有关程序解决,但一般情况下不要采用这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