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话不太注意场合,而且喜欢在别人的背后说三道四,甚至于进行嘲讽和谩骂。这是一种缺乏道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与人说话要有口德
口德好的人,不会滥用自己的才能,他们会尽量少采用揭对方短的方法进攻他人,这种方法可防备对方“以你之矛攻你之盾”,而此法一经使用,便覆水难收,你很难再和对方复交了。
所以,从道义上来说,在与人交谈时应尽可能避而不用,尤其是有关生理上的特点如,胖猪、矮冬瓜、瘸子、聋子……及身份上的卑贱如,乞丐、私生子、拖油瓶、妓女……及白痴、阳痿、性冷淡、无生育能力……因此,一旦触到上述三点任何一方面时,他的理智立刻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动物性的原始的防卫本能,到那时就有你的好看了。
富兰克林是个口才很好的政治家,但他却十分重视口德。他在早年,也曾经作了一张表,表上列举出各种他所要培养的美德。这样几年的实践力行之下,显然也获得了相当成就。可是,以后他又找出了还有一件应该实行的美德,那也跟谈话艺术有极大的关联。我们且听他的自述吧,他说:“我在自我完善的计划里,最初想做到12种美德,但有一个教徒朋友,有一天前来向我说大家都认为我太自傲,原因是说我的骄傲常在谈话中吐露。当辩论一个问题时,我不但固执地满足我正确的主张,而且有些轻蔑别人的样子。我听了他这话,立刻自己就想矫正这种缺点,因而在我表上的最后一行加了“虚心”这一条。
我到现在,虽然不能自夸实际上在这点上有何成就,但表现上,我至少已经改善许多了。我决定避免直接触犯他人的情感和武断自己的言论:我甚至对自己下了一道命令,决心以后把“当然”、“不消说”等字眼改掉,换以“据我所知的”、“我只觉得”、“似乎”、“可能”等口头语。
我发觉别人如果真的说了一句错误的话,我这时也忍住不去与他辩论,不去争执,或不直接指出人家的缺点来。我即使要说话,也总用“你的说法似乎不大对吧”的口吻。
这样不多久,我果然发觉改变后的态度使我获益不少。因为事实告诉我,我无论在哪里,陈述意见时用谦虚的方式,都会使人家容易接受,而绝少反对;说错了的话,自己也不致受窘了。
在我矫正的过程中,起初的确用了很大的毅力,来克服本性而去严守这“虚心”两个字;但后来习惯渐成自然,数十年来恐怕很少有人见过我骄傲之态显露吧!
这全是我行为的方式所致。但除此以外,在我改善这个习惯过程之中,我更能处处地注意到谈话的艺术。我时常压抑自己,别去做一个擅长雄辩者,因而我和人谈话时字眼的选择常常变成迟疑,技巧也时常有意愚拙,不过,结果我仍然是什么意思都可以表达出来的。
靠了这样一种谦虚的品德,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出色的政治家。
不要用言语伤害别人
今天的社会常常把良好的礼貌同虚伪混为一谈。如果这个等式能够成立,那么人们对虚伪有更多的话要说。
真正的礼貌绝不是出自虚伪,而是出自于一种“体验”。这一点对演员来说最为重要。它是指你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像自己也身临其境一样。可以说,礼貌就是敏感,是一个人对他人表现出的崇高敬意。你应该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感,当然,不可能做到每一次都感觉正确。但是,你还是应该去试试。
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里,大家谈起一个城市,于是人们就议论起这城市的交通拥挤、卫生不佳等情况。可是过了一会儿人们才发现,在聚会的人群中有一位是市长秘书。
还有一次,有人向林先生介绍一家大报的记者A君。他看上去引人注目,身着条纹西装,纽扣上还别着一枝红玫瑰,林先生肯定在该报头版新闻栏里看到过他的名字。于是,林先生信口说他是多么倾慕他写的新闻报导。“是吗?”他说。“你是第一个对我这么说的人,因为我是专门写报告的。”这当然是一件失礼的事情。
你的话是否恰当,这要看当时的对象和气氛。
比如谈论时事、赛马、宗教,可能在某些团体中很受欢迎,而在另一些团体中可能就不受欢迎。大选前夕,人们可能普遍情绪激昂;在“代沟”流行的那些日子里,谈论某些年轻人的行为,就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反应。
简·柯特说:“灵活优雅就是懂得恰如其分。”
除非是和那些喜欢争论的朋友在一起,否则最好还是避开会导致双方发火或争吵的话题。
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调查局也许能这么做,而你却不行。要避开那些有关私生活的事,以及个人的带有刺激性的问题。
人们真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动不动就问别人每个月的收入多少?或者是问小姐、女士的年龄多大了?有一个老太太对上面后一个问题有一种绝妙的问答。“你能保密吗?”老太太反问对方。“当然!”对方回答。“那好,我也能保守秘密。”老太太回答。
如果你刚刚减轻了体重,或者刚戒掉烟瘾,那么对一个胖子或一个老烟枪谈起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也许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但如果对方已经表现了明显的窘迫和不快,你也就不必坚持把全部细节说完。
还有一点必须记住,不要使用伤害别人感情的字眼,尽管你可能并无恶意。
比如,不干净的语言应尽量避免。
人终归是人,人具有思想和语言。绝大多数语言错误只是由于缺乏思考或者是无知造成的。对于他人的体谅仍将是人们公认的美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这一点正是衡量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准绳。
不要随便道人之短
世间没有完人,凡人皆有他的短处,也必有他的长处。在与人谈话中,你要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使别人的声望受损害,而且也足以表明你为人的卑鄙。
第一,不可在谈话中借机刺探别人的隐私;
第二,不可仅知道别人的一点点短处,就见人便宣扬。
宇宙之大,谈话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当做话题,你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衷非你所详悉。若贸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不亚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当事后完全了解真相时,你还能更正吗?
“王某借了李某的钱不肯还,这真是岂有此理!”昨天你对一个朋友说,这是从李某那里听来的,他当然把自己说得头头是道。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你明白了人类的这一弱点,你就不会诋毁王某。因为,你若有机会见到王某,他也会告诉你,他虽借了李某一笔钱,但有一张房契押在李某手里。因房租跌价,到期款未清还,只好延长押期。而李某则急于拿回现款,王某一则无法立即清付,再则借据上写着若房租因环境关系而减租时,可以延长押期,至李某将该款全数收回为止,所以,不能说他是赖债。由此看来,双方皆有道理。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大半如此复杂,你若不知内情,就不宜胡说八道。
有一个词语很贴切,那就是——流言,言辞是可以像水一样流动的,它从这张嘴巴流进那只耳朵,再从那张嘴巴流到另一个人的耳中。论人是非的话迟早会传入被论者的耳朵,而你将得到“长舌妇”或者“长舌男”的称号。
这种流言通常是在闲谈时制造出来的。大家都想来点轻松幽默的,制造点笑声,在这一点上,恶毒的讽刺与挖苦无疑最为奏效,但是在人背后道长论短是最笨的一种。
杰夫的公司长期和外贸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贸公司的胖子经理如同他们的财神爷。
有一天,杰夫极力劝说胖子经理和他们扩大贸易范围,可是费了大半天的口舌却没有得到胖子经理的任何承诺。杰夫恼羞成怒,胖子经理刚一走,杰夫就说:
“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蚊子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进来。”结果胖子经理忘了拿包,正好回来。
之后,虽然杰夫多次请胖子经理吃饭,想方设法赔礼道歉,但关系始终恢复不到以前的水平了,合作因此也少了很多。
胖子经理因为忘了拿包而折回来,却碰巧听到别人说长道短,这多少有点戏剧性的味道。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逢人便说。世间不知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了恶果。而这种恶果的滋长,是你所料想不到的。
请你为自己定下一条戒律,除了颂扬别人的美德以外,永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否则你将沾污了自己的人格,永远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亲近的朋友。
要是别人向你说某人短处的时候,你唯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像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一样,谨缄金人之口,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要记在心上。同谈论别人的短处一样,不可就片面的观察便在背后批评别人,除非这是善意的批评。说坏人的好处,别人听了最多认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认为你居心不良了。
不在背后诽谤他人
有许多人喜欢在人背后传播一些谣言,而谣言就像冰块一样很容易融化开来。
“说闲话”是指到处闲扯、传播一些无聊的,特别是涉及他人隐私的谎言。换句话说,就是背后对他人品头论足。
这里指的是那种会伤害他人的闲话,并不是指一般的闲谈。有时候闲聊倒是很有趣的,而且人们也很可能在背后谈起他人的长处。但是,有时在背后拍人一掌只是为了看准了哪里好下刀子。不论有意无意,伤害他人的闲话都是不可宽恕的——故意的是卑鄙,无意的则是草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自觉”。
传播伤害他人的流言,有时是出于嫉妒、恶意,有时是为了揭示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些都是不能令人容忍的事情。
在人们的谈话中,有百分之九十的闲聊,许多人闲聊的话题是议论和诽谤别人。多数人都觉得:谈话中如果少了品头论足,就会像掺了水的酒一样淡而无味。人们最大的兴趣除了自己就是别人,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因此,并不是要求你做到闭口不提其他人。但是,一旦你发现自己想要说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建议你立刻默想下面的名言:
“你自己也厌恶的东西,不要把它用到别人身上。”
你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应用这句名言。如果你对安妮提到莎丽的体重增加了,尽管这是事实,而且她确实应该节制饮食了,但你提及这件事无异于故意打了莎丽一记耳光,这还不如直接打她一记耳光更诚实一些。当然,如果你公开诋毁他人,很可能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