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000000004

第4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陀说,出家“沙门”,要断欲去爱才能“识自心源”,认识自心的本体。“心源”指如来本性,也就是真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自性,所以,人的本性和佛性一样,只因被一念无明蒙蔽而爱欲、烦恼丛生。每个人都有家,家者,“枷”也,出家即是为了脱离这个枷锁,而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要了达佛陀的深理,解悟无为的本性与涅槃清净的妙境。“悟”是觉的意思,证是身体力行。修行是要真正去体悟,例如:我们现在觉得盘坐后,脚会痛或修行辛苦,是因为“我”和“身”还系缚着(我的身躯绑住我的心),而这些都是功夫还不到家,所以才会感到痛苦;若是修到真正顺心的境界时,也就是达到身心解脱、轻安自在的境界,就能够“行道”了。那时,我们的身心自然了无挂碍,也就一切无难事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佛陀的心法、教理,是“无所得”,也是“无所求”的,是原本就存在的无为法,不是造作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无须向外追求。《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我们的自性和佛陀是平等的;既然是心、众生与佛平等,那还要修什么呢?又有什么好“得”的呢?其实,众生的心地,就像被一层雾所遮蔽的镜子,所要下的功夫是要拭除雾气。只要雾气一除,镜面光洁,自然能照彻外面的景色,而不染着镜里的物质,所以说“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只要内心有所觉悟、体会,声色货利等等外境,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到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境界,心就不会有所执著而造下恶业。《金刚经》有云:“如筏喻者”,学习佛法就像乘坐竹筏一样,是要将人由此岸载到彼岸。一旦渡过河流,就要舍弃竹筏上岸,不要执著在那竹筏上。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对正法尚且不可执著,何况是邪法?我们要依教奉行,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佛陀所说的法,执著而不知变通,就像到岸之后,却仍坐在竹筏上不愿舍离,将永远无法登上彼岸。

所以,“心不系道”是指心不要被“道”所束缚,也就是不执著。我们修行要像走路一样,前脚走,后脚就要放;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而且,心不但不系道,也要不“结业”。我们要断惑,因为有迷惑才会造业,如果能够断欲去爱,就不会结业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如果能修证到无分别的根本智,也就能“无念无作”。所以,我们要依循佛陀的教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修行,并借由事相来端正威仪。所以,要依靠“戒”来护持我们的戒体,若能守戒清净,就像一张干净洁白、一尘不染的白纸。当我们的心达到本源的时候,也就是“无念无作”、学成功夫了。

学习事物,一定要全神贯注;熟悉了,自然能够运用自如。就如驾驶飞机、车子一样,之前一定要专心学习、了解车子或飞机的复杂性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而不会惶恐。有些人连搭飞机都感到害怕;但是,飞行员熟悉驾驶原理,所以能得心应手。

我们修行也一样,在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专心一意地学习、体会真理。若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的境界。

而“不历诸位”,是指不用再一果位一果位地进阶,也就是“顿觉”。只要我们心静气平,那就是本来面目,也是真体会。根机锐利的人,就能够“闻一知十”。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赞叹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子贡)闻一以知二。”同样是由孔子教授道理,弟子们也同时听闻,子贡却说:夫子讲一分道理,我可以理解两分,而颜回却可以了解十分,这就是对智识体悟的强弱之别。

但是,就一般修行人而言,都必须一步步渐次地修行,才能断除三界的“惑”。因为三界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欲爱,所以佛陀要我们先断欲去爱,才能断一切烦恼。修行若要识心达本,就要去除爱欲,还要断除对一切物质的贪欲,也就是断除“四惑”及“五惑”的烦恼。

何谓“四住地烦恼”?第一是“见一切住地烦恼”,也就是三界的“见惑”。三界众生容易因眼睛所见的色相而起迷惑。譬如:虚空有色吗?虚空本来就没有颜色,但阴雨的天空是灰色的,到了晴天万里无云时变成蓝色,晚上又变成黑色。同样的天空,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本色?其实,这只是地球自转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罢了!哪里有所谓天的颜色呢?

佛陀的眼光能够透视宇宙的真谛,众生却是见解颠倒、无法透视清楚。众生所见的往往都是不正确、有差别的,所以容易生疑惑,这就是“一切见住地惑”,又称做“见惑”。

第二住地烦恼,是“欲爱住地烦恼”。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欲界,也是五趣杂居地。欲界众生最大的烦恼是“思惑”,而思想最大的烦恼还是不离淫欲,这就是爱欲的烦恼。凡夫所造的业,大多是由爱欲的贪念产生。

第三是“色界住地烦恼”。色界虽然已经没有淫欲,但是还有色身、宫殿存在,还有物质享受的爱乐;既然有爱乐便有烦恼,所以称为“色住地烦恼”。

第四是“无色界住地烦恼”,是有爱着的烦恼。这时已经没有色(物质),也没有方位之分,但还有精神、思想的存在。人的痛苦,大部分来自物质;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则已无身体的病痛。为什么能达到没病苦的境界呢?这完全依赖禅定之功。然而,是不是完全断除烦恼了呢?还没有,因为分段生死未断,也就是还有少部分的烦恼,还有爱着。

然而,要断除烦恼,光是断除“四住地烦恼”还不够,一定要连“五住地烦恼”(即无明烦恼)也一并断除。五住地烦恼也断除了,才能真正到达清净、涅槃、无为的境界。

所以,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识自心源”,把欲爱断除而回归本来的面目,如此,便可证入“无为”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魔霸争天

    魔霸争天

    寰武大陆,广袤无垠,武道昌盛,以武为尊,天才云集。少年秦方的强者之路,一路坎坷,历尽磨难。凭借超凡的毅力,不屈的性格,一路过关斩将,书写了不朽的篇章。一部向传统致敬之作!————————————本书因为前段时间作者考试,所以断更了,所以重新创建了一部,将会继续延续本书的内容,一天两更,大家可以去那里看!
  • 血铃之夜

    血铃之夜

    在吸血鬼一族中,有着一个血铃,得到他,就可以成为吸血鬼一族的君主,在这时,一个女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 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

    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一代风流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面前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的艰难历程,反映了自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倍受人们争议的“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问题,提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性”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弘扬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 仙路行

    仙路行

    他出生之日,国亡了,家没了,亲人相继死去;他十三岁生日之时,从小长大的山村不复存在;注定孤独的路他要一个人走完全程,半路出现的她,是希望的灯火还是另一个无尽的深渊?先天帝气,天地孕育!先天帝气者,秉承天地正气,应运而生!紫微照命,帝运相生,复仇路上神魔难阻!身怀帝气,与天争,与仙争,与人争!紫微斗数,斗转星移,天道有缺,补天创世!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堂堂第三集团的掌上明珠天海樱莱尽被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青梅竹马害死,这太可恶了。含着怨气重生回到十岁那年,伪装成了无害的小萝莉,开始狠狠地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可是,为什么引来一只贵少?他,第一集团的独生子,寒气缠身,在一次派对上,遇到了一只小白兔,人生第一次心动了,想把她绑过来好好宠,终于收获了小白兔的心,却发现是一只冷血的猫,不过没关系,我喜欢就可以,但是这娘家为什么这么防着他?什么?怕他伤害她,他宠她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害她。之后,某少来到了某别墅门前,看着一屋子的人,淡定的说了三句话“我爱她。我不会伤害她。她是我的。”转头对某兔说,“过来吧,小白兔。”“贵少,求带走...”
  • 唯识论

    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蜀中盗志

    蜀中盗志

    记述巴蜀地区的奇人异事的短篇小说集。分为“神捕”“侠盗”“官秘”“女风”“市井”等五个部分。语言上文白相杂,有三言二拍的气质,且多用蜀地方言,凸显地域色彩。远望可以当归,悲泣可以为歌。野味十足的龙门阵,叙说着老百姓心中所喜欢的人物,或侠或盗,或英雄或草莽。机智、勇敢、侠义、仁爱……朴实里有几分狡黠,善良中带一分自私。远去却依旧鲜活的人物,绮丽却充满忧伤的故事,如同一脉蜀江多情水,半轮巴山风流月,都随风飘去……
  • 篮坛新秀

    篮坛新秀

    一个向往篮球的弱质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拼命的锻炼自己,当他终于认为自己可以打篮球时,锋芒毕现的他却惊奇的发现,自己的篮球生涯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篮球手,自己还太嫩了…
  • 早安我的公主殿下之血族骑士

    早安我的公主殿下之血族骑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高中生,但同时也是个扬善除恶的血族狩人,在一个叫BLOODRAID的组织里,拥有超能力的她常常斩杀那些失去本性的COSTBLOOD,但是绝对不会伤害一个善良的血族。但万万没想到她会爱上一名血族吸血鬼,作为血族狩人的她会怎样选择,又会遭遇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