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3400000035

第35章 诗意栖居:迟子建(1)

迟子建72的写作始终坚持诗意的温存的关注大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品格。正如吴义勤在《迟子建论》中所说:“迟子建的小说,自始至终站立着一个不断成长着的抒情主体形象。这是一个对真、善、美充满了热情与期待的主体,她有着忧虑、典雅而敏感的气质,既有对生活与人生浪漫而诗性的想象,又有对人类精神家园温情的回忆与张望;她的目光透明而纯净,她坚定不移地寻找着人生的诗意,又以悲悯和仁慈的情怀注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她是生命的歌者,又是生存之痛的体验者。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个充满魅力的抒情主体决定了迟子建小说的风格与基调。”73

一、《额尔古纳河右岸》

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于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温柔抒情的方式讲述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她以一位已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我”,自叙的方式讲述了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现状,人生信仰、民族性格及百年沧桑,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作家将小说分为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似是一部悠扬和谐情感丰富的田园交响曲的四个部分。她以优美的叙述告诉我们,一旦人的意识觉醒,生态资源就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具。于是人们纷纷打起发财致富的如意算盘。“发现”既是福音,又是降临到森林生灵身上的灾难。那么,所谓的“开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加速珍稀物种的灭绝。正如美国生态女权主义者苏珊?格里芬曾说,“生命悬浮在一种脆弱的平衡上,即使是最短的时刻也承载着一种巨大的压力。”74人类的贪婪所带来的只能是自然和美的毁灭。

鄂温克人生活在中苏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信奉萨满,与驯鹿相依为命,并随驯鹿过着搬迁、游猎的生活。他们与大兴安岭和谐相处,既从山中猎取各种动物,也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那片山林,在他们的关系中体现了一种互惠的负责的生态伦理道德观。作者以对这种生态观的深情回溯,表达了浓厚的生态文化忧患意识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作为一个从大兴安岭走出的作家,“我就是在那片土地出生和长大的。少年时进山拉柴烧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在粗壮的大树上发现怪异的头像,父亲对我说,那是白那查山神的形象,是鄂伦春人雕刻上去的。我知道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75她对那片土地抱有极深的情感,也因此敏锐地发现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大兴安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酷爱自由、热爱歌唱的鄂伦春民族面临消失的威胁。

生态危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一是由现代审美文化领域中诸种迹象投射出的人的精神生态危机。生态文化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追求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精神信仰的和谐。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就包含在自然、世俗生存、超越性精神信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里。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像是一个被浓缩的地球,它的变迁反映了地球的生态变化。随着现代化文明的深入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资源日渐匮乏,树木被大量砍伐,铁路公路修进山林,环境恶化,动植物属类大量减少,它们严重地威胁了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被迫一次次迁居山下过起了定居生活,然而对山林的渴望却使他们又一次次返回山林。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7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完全可以视为一条生态道德戒律。自然物之间和谐而友好的物际生态动物的智慧,动物之间融洽关系,和善而美好的人际氛围。美好的物际生态寄寓着作者理想化、人情化的社会,是对现实的超越,提供给人类一个好的借鉴。因为和善友爱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和谐均衡社会存在的基础。

鄂温克人有着原始先民的世界观,他们敬畏天地万物,认为它们都是有灵魂的,他们相信“自然是充满着无限神性和魔力的至高存在,她有神奇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无限旺盛的内在生命力,是像人一样生存着的生命体,作为绝对至上的主体,世间万物无不源于她的创造生化。在她面前,人类既深怀恐惧,更充满无限的敬畏和依恋之情。”77比如萨满是通神的,他给人治病用的是跳舞念咒语,而且挽救一条生命时必然会有另一条生命死去。萨满的出现完全是天赋予的类似特异功能一样的东西,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他们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住的是希愣柱,用两人高的树干插在地上,外围围上桦皮和兽皮做成的简陋居所,屋顶有小孔可以看见天空,搬走时很方便,是游猎民族特有的屋子。吃的是打猎猎来的动物肉、叉来的鱼、喝的是驯鹿奶,穿的狍皮或其他动物的皮子,用桦皮做船、篓、桶、摇车等各种生活用品。

驯鹿是鄂温克人相依为命的动物,也正是在人与驯鹿的关系上体现出鄂温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他们喜爱驯鹿,视驯鹿为神灵和亲人,同时他们也很依赖驯鹿为自己运送物品、骑乘来往,挤鹿奶饮用,它的全身的物品都是名贵的中药材,可用来换取生活用品。而驯鹿是放养在野外,自己寻觅苔藓和青草吃。“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还描写了很多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它们都是有灵性的,是丰饶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对它们的生活和美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在礼赞这个我们生存着的地球。比如写到灰鼠,它们会在秋天为自己储藏食物,会把蘑菇采集后挂在树枝上风干。而人类则可以通过它们挂蘑菇的高低来预知将面临一个怎样的冬天,雪大还是雪小。他们对大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比如对待火种,称之为火神,“火中有神,所以不能往里面吐痰,洒水,不能朝里面仍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刻有山神头像的大树,猎人经过时,必须奉上烟酒,还要磕头下跪,以求山神保护。

尼都萨满跳神救活了列娜,一头灰驯鹿仔却应声倒地,在这个民族的意识里,就是驯鹿仔代替列娜死了。而灰母鹿不见了自己的鹿仔,“一直低头望着曾拴着鹿仔的树根,眼里充满了哀伤。从那以后,原本奶汁最旺盛的它奶水就枯竭了。直到后来列娜追寻着它的鹿仔也去了那个黑暗的世界,它的奶汁才又泉水一样涌流而出。”而列娜之死更是具有神秘色彩,她是因为头天晚上听讲故事睡不着,第二天搬迁时她常骑的驯鹿不让她骑,而这头灰色母鹿跪倒她脚边请她骑上去。一路上列娜打瞌睡,从驯鹿上掉下来也没醒被冻死了。带有因果循环的意味和宿命的色彩,动物也有强烈的母性和报复意识,人和兽之间有着神秘、心魂相通的联系。

达西驯养雄鹰奥木列杀死曾咬断自己腿的狼的故事,是全书中非常精彩的章节之一。达西在一次与两头狼的搏斗中杀死了母狼,却被小狼咬断了腿,多年来他被残废的身体和仇恨折磨得又干又瘦,眼睛不能见光,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但有一次他得到一只雄鹰后变得兴奋起来,他用古老的驯鹰法训练他的鹰,希望能让它变成自己的猎枪,杀死自己的仇人。几年后他与前来寻仇的小狼狭路相逢,达西和他的鹰战胜了狼,杀死了仇敌,自己也身负重伤,被其它动物吃掉。这样一个惨烈的故事里首先强调了鄂温克人的民族性格,那就是爱憎分明,仇恨是无论如何要报的,哪怕只剩一条腿,哪怕瘦干了身躯。达西后来几年之所以活着就是因为还有仇恨。第二写出了鹰的通人性,这只鹰原本是达西的俘虏,在达西的驯养后居然与达西有着心神相通的成分,看见达西绝食它会为他捕来山鸡。领会到达西的仇恨后,就以达西的仇人为仇人,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帮助主人复仇。第三在于狼的性格,小狼对当年的杀母之仇也一直记在心里,一直在寻找机会复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有仇必报的特性带有原始生物的特征,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它存在于人和动物身在,同样的强烈而持久。

依芙琳与坤德之间的仇恨,他们原本是一对夫妻,但因为在他们结婚之前坤德爱上一个蒙族姑娘,而坤德的父亲不同意,坚持让坤德娶了依芙琳,从此,英气勃勃的坤德变得灰心丧气的。依芙琳得知这件事后十分生气,想离开坤德,却又因怀孕生了金得而不得不回来。从此以后依芙琳对待坤德十分恶劣,稍有不快就拿他出气,而且不与他睡在一起,小说中借玛利亚之口说:“坤德年轻的时候就像一颗碧绿的汁液浓郁的青草,到了依芙琳手里,经过她天长日久的揉搓,已经变成一颗干枯的草了。我这才明白,依芙琳为什么会对别人的幸福和真情流露出那样的嫉妒和鄙视。我同情坤德,但也同情依芙琳,因为他们跟尼都萨满和达玛拉一样,都是为爱而受苦的人。”依芙琳的恨是因为坤德不爱她,对爱的纯洁有着非常强烈的要求,她之所以不与坤德睡在一起,是因为“她依芙琳永远不跟不喜欢她的人睡觉,她一想到在黑夜中坤德可能会把她当作别人,就觉得恶心。”这份恨并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减,反而将他们两个人都折磨得痛苦不堪,坤德变得更加没有男人气,而依芙琳则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对他人的幸福充满恶意的女人。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她也极少表示出关爱,因为这个儿子有几分像他的父亲。金得长大后,喜欢上了妮浩,可是妮浩嫁给了鲁尼。依芙琳给自己儿子定了亲,要他娶歪嘴姑娘杰英琳娜,金得不同意,她也不肯让步,最后导致金得在婚礼上上吊自杀。依芙琳因为自己不幸的婚姻,因而对幸福有一种奇怪的观点,她在筹备金得婚礼时说过一句话:“我看透了,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远地跟着你。”坤德因为金得的死而变得强硬起来,他在依芙琳面前挺直了腰杆,并强迫依芙琳性爱,要她再还一个孩子给自己。而执拗的依芙琳虽无法反抗坤德的强迫,却用滑一夜雪的方式让腹中的孩子流产了。因为那个孩子是坤德所日思夜盼的。这种奇异而惨酷,以自我伤害为前提的复仇方式是原始而又执着的,无法化解。“以后的岁月,他们就是两块对望着的风化了的岩石。”

小说中还描写了其它几个爱情故事,金得与妮浩,杰英琳娜与达西。在金得婚礼上有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面,作为萨满的妮浩代表全乌力楞的人对他们说出祝福的话来时,“杰英琳娜满面笑容地看着金得,而金得却把目光放在妮浩身上。金得看妮浩的眼神是那么的柔情而凄凉,让我心里一阵难受。”而实际上金得的爱并不为妮浩所知道,她还是个天真浪漫的孩子时被金得和鲁尼同时看中,金得等待母亲为他求婚,鲁尼则自己去了妮浩部落去求婚。金得娶了自己不爱的女子而上吊自杀,善良的他选择了一颗死树,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上吊的树是要火葬的,连一棵树也不忍心毁掉的他杀死了自己。他的死让刚刚行完婚礼仪式的新娘杰英琳娜十分痛苦,要冲入火堆自杀。正在这时,达西向杰英琳娜跪地求婚。而他之所以求婚是因为善与悲悯,他对“我”说:“金得不要她了,可她都嫁到我们这里了,是我们的人了。她成了寡妇,又是个歪嘴,我要是不娶她,她跟谁呢?”在这里恨被爱消融,淳朴的鄂温克人的天性中的善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在这种善的光芒的映照下,依英琳刻骨的恨和金得宁死也不改变的爱都被罩上了一层洁净温柔的光辉。而达西娶了杰英琳娜后,达西的母亲玛利亚极为愤恨,她很晚才得到这个孩子,视为珍宝,而这个珍爱的孩子居然娶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岁的歪嘴的寡妇,这怎不让她仇恨呢?她虐待那个温顺的杰英琳娜,甚至逼迫她流产,然而依芙琳不断滋长的仇恨却使婆媳俩和解了。恨也可催生爱,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

还有林克,尼都萨满和达玛拉之间纠结的情缘,当年兄弟俩同时爱上了青春活泼的达玛拉,以射箭定输赢,结果林克娶了达玛拉,而哥哥做了萨满。多年后,林克去世,尼都萨满并未消竭的爱情重新鼓胀起来,他用山鸡的毛精心作了一条羽毛裙送给达玛拉。然而两人之间的爱被习俗和儿女阻断,按照习俗,弟可以娶嫂,但是哥哥不能娶弟媳。于是两人迅速衰老,都有些癫狂了。后来在鲁尼的婚礼上达玛拉穿着羽毛裙跳舞而亡。

在作家眼中,白桦树和驯鹿一样是鄂温克人相依为命,鄂温克人渴了就在树根上划一个小口,捡根草棍,桦树汁就泉水一样流进了桶里。“那汁液纯净透明,非常清甜,喝上一口,满嘴都是清香。”桦树可以剥皮自己又长出一块来,而桦树皮剥下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桶、盒子、船等。还有奇特的风葬仪式,来于自然而回归自然。他们烧已经干枯了的树。储藏物品的“靠老宝”,都是这个民族在山林中特有的产品,前者将已死的人放在四眼相对的树上搭成的木板上,以风葬。后者则是他们储藏物品的林中仓库,以方便迷路的人取用。前者出自一种纯粹的自然精神,后者则出自善良和远见。他们一切取之自然,比如染布,是将各种植物揉碎了对上水和盐煮,都柿的果实染成蓝色,百合花染成红色等。

小说在描写鄂温克人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时,丝毫不让人觉得野蛮粗砺,相反,在作家温柔的抒情语言后面延展成绵长的诗意。他们逐驯鹿而居,与树木、天空、大地、星星、动植物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所用一切取之自然,又将自己还诸自然。他们热爱山林,依赖山林,也将自己变成了山林的一部分。人是需要对话的,人的精神生活是在与世间万物对话中发生的,其中包括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自我、自然世界,人在各种关系的对话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小说中很多地方用非常轻灵精致的语言说出了近乎天籁的哲理,比如娜杰什卡带着女儿逃走后,尼都萨满说:“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是一样的。你以为伸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小说记载了许多优美的神歌,是鄂温克民族用唱歌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远古信息,是史诗一样的杰出作品。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映像川藏

    映像川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世外桃源”之香格里拉、绒布寺: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北上,抵达有108座子寺的八邦寺、“佛城色达”的红色奇观、乡城:用佛珠串起的康巴江南、探访神秘的“小西藏”——阿坝、“东方瑞士”郎木寺、黑水达古:绝美藏地秋韵秘境、萨迦寺:承载藏传佛教萨迦派传奇的千年古寺、探秘扎坝奇异婚姻与飞檐走壁的爱情等。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热门推荐
  •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在尘世间的一个小镇,有一个少年,心中一直有个修仙的梦想,想要成为一代剑仙。但是因为相士的预言,他却不能如愿,直到有一天,命运的安排让他的人生开始改变……深藏于暗处的邪恶至尊……未知的上古力量和惊天的阴谋……那封印万年的古剑,和御有无穷灵力的仙魂……都在召唤着这少年踏上不凡之路!
  •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人物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先后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甘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孕育和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空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本书在认真查考史籍及遗文碑刻等史料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收入了365名各个朝代、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杰出历史人物。
  • 樱花洲

    樱花洲

    《樱花洲》一共分三卷,第一卷《满窗梧桐雨》;第二卷《谁怜倦客心》;第三卷《莫负痴情人》。通过三组女性角色,白玲玲和施小燕、刘茗若和郑娇、张文欣和贺怡涓的生活际遇,描写了普通城市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三部曲的跨度将近三十年。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线索是刘茗若的故事。樱花洲是萱州的古称,也是江南的一座富庶的大城市。岁月沧桑,在时代的大潮下,这座城市的人们各自挣扎,尤其是女性,面对的困难和诱惑尤其多。随着时光的流转,有人步步向上,有人身陷泥潭,终究每个人都要书写自己的故事。
  • Romantic Ballads

    Romantic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麓林记第一部焚天十二界

    麓林记第一部焚天十二界

    星辰闪烁,群峰叠嶂。入目间山河秀丽,物种繁茂。只是世界之大,让人叹为观止,没有人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广袤?更无人知晓,宇宙从何而来?是谁所创?传闻,宇宙初始,神魔之战,导致空间爆炸,形成无数虚空。大战之后,无数空间诞生了新的生命,新的物种,新的文明。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由其中一个空间开始。
  • 天帝重修

    天帝重修

    我以一箭射天狼我以一印控诸天神域战炎帝,武祖折节交三天诸世界我为王中王这是一个纯真少年到杀伐王者的传说……
  • 萌妻当道,这个总裁我包了

    萌妻当道,这个总裁我包了

    一场车祸,她因为一时玩性把这个帅得人神共愤的妖孽得罪了,导致自己只能每天在他的监视下过着被虐的生活,连约见一个游戏网友都要被干涉!好不容易被惩罚完毕,她又因为夺了他的初吻而得罪了他,导致自己可怜的唇遭遇疯狂的对待,对于这一点她表达了愤怒的抗议,但抗议无效!她只能使绝招,设法解开洛少顷的保险柜密码,然后疯狂买买买,逛了一天,累得脚酸的她等待着他将她赶出门的惩罚,却没想到,他温柔的替她揉着脚,拿出一张传说中的黑卡,说:“媳妇钱够用吗?不够,这里还有。”纳尼?谁是他媳妇!
  • 逍遥魂

    逍遥魂

    一个看似龌龊的男人死后鬼差不来登记立案地府阎王不敢收看似游魂却被人人稀罕
  • 嫡女御夫

    嫡女御夫

    穿越到异世的薛柔儿发现亲爹是个色鬼,姨娘众多,生母受欺。哼,如今的薛柔儿可不是好欺负的!母亲乃正妻,岂能住在偏房小院?我乃嫡出大小姐,岂能被庶妹夺了男人?面对一群恶狼,薛柔儿淡定的说道:“我想给的你才可以拿,我不想给的你敢抢就要付出十倍的代价!”
  • 荒野手记

    荒野手记

    跨越时代的灵异事件记录,老屋怪谈,坟场惊魂,最让人畏惧的是人心。深夜并不重要,也不会太人惧怕,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身边人的一言一行,走错一步,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