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1200000002

第2章 赖有佳茗似佳人(2)

其实,不需美女在侧,茶本身就惹人。一叶君山银针跳入沸水,随热气而袅娜,那么苗条,那么舒展,那么舞出S形线式神韵,谁的春梦不被激发出来?"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照理论说起来,鉴赏家认为第三泡的茶不可复饮,但实际上,则享受这个"少妇"的人仍很多。"林语堂先生真是孟浪得很啊,想必,也是喜欢"享受这个"少妇"的人"罢。而究竟,喜欢"少妇"也算得上懂得人生趣味,谁说只有少女才是美人真境?"神清如玉壶水,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收乍散,数者皆美人真境。"各道茶有各道茶的滋味,各阶段女人也自有各阶段女人的佳处,晚明的卫泳见识就不凡:"至于半老,则时及暮而姿或半,色渐淡而意更远,约略梳妆,遍多雅韵,调适珍重,自觉稳心。"他说美人是"终生快意"的。只要是真正好茶,哪管一泡二泡?只要是真正美人,哪分十七八二十七八?台湾诗人洛夫写过一篇喝茶的小品,那题目就吓煞人--《初试美人舌》,茶叶在水中自在舒展,张开如薄扁,那形状真堪联想,更加上:"只感觉到衔在嘴中的乃是一件活生生的、有形体的事物。开始是清香温热,继而感到黏黏地滑润,徐徐通过喉管后,再由丹田涌出一股既暧昧而又确切存在的甜美。"你说,洛夫先生在描述什么事啊,不歪想了,他说的是喝茶。"我初尝春茶,骤然入口,仿佛伸进一条香软而温润的舌尖。这种茶,色香味都很迷人,故我称之为"美人舌"。"谁说喝茶只是一种清事?以为喝茶只是枯井人的自慰,那是大大地错了,书中有颜如玉,茶中何尝没有玉如颜?固然是"静浣尘根心地润",但也可"闲寻绮思道芽生",看到舒展水中的形姿,闻到飘逸空中的清香,触到流过舌中的酥润,我们的绮思怎能不萌芽?"极品茶就是极品的女人,其香、其色、其韵,都很值得细细地、慢慢地、花一点心思地品味。"这话好,这话就说到我们男欢女爱的俗世生活了,女人与茶都是值得我们花心思来品味的。对,是花心思,不是花心肠。

所以,茶中绮思也不是浪人"穷思滥矣",洛夫先生将茶叶比喻美人之舌,确实孟浪,但并不穷滥:"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是一种形而下的情欲的冲动,我的初试美人舌,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感觉的升华。"形而下的多堕入溷沦中,形而上的自然升华,意兴遄飞,神思腾空,将佳人与佳茗互为想象,那是心灵佳境。如果时时拥有这般心情,那真是幸福人!谁都想心头永远好吧,那么,对于茶,对于佳人,对于我们的爱情,我们随着台湾诗人翱翱《茶的情诗》一起来理解一起来领会一起来想象吧:

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的里面展开我必须热,甚至沸彼此才能相溶

……在水里相觑,相缠成一种颜色。

文人野茶馆

茶有高下之别,馆有文野之分。文者华堂密室也,列珠玑之市,盈罗绮之室。明清朝廷茶宴设于乾清宫、重华殿上,琉璃碧瓦,红毯绿帐,自然是"文"茶馆。《梦梁录》载南宋杭州茶馆:"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布置如此豪奢,这也当然是"文"茶馆。而"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皎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这就是野茶馆了。

物以类聚,茶人当以馆分。什么茶馆进什么茶人,这大体是不错的。棋人进"棋茶馆",牌友进"牌茶馆","大街上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这自然是非君子进的,而"为奴打聚,诸行伎工会聚"的便是"水茶馆"了,在南宋之际的杭州,茶馆便已细致分类,三教九流都有其所。

人事总是相悖的。文人有文,而心多向野,野茶馆始终是文人的一帘幽梦。晚明文人文震亨家底不薄,居于钟鸣鼎食之家,屋宇相连,勾心斗角,曲径通幽,房舍宛然大观园,然其梦想中的茶馆是:"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范仲淹亦官僚亦文人,兜里几个茶钱应当有的,招呼一下司机或者打个的,到得红楼碧瓦的茶馆面前"踩一脚",着高衩旗袍的老板娘兴许亲自笑吟吟地迎迓来了。宋代茶风盛于宫廷,"茶馆"日趋富丽精巧,看前朝之韩熙载夜宴,多么雍容华美,雕梁画栋,高髻仕女,富贵气息逼人,到这里喝茶,醉煞人的,可以想见宋时茶风。但范老夫子爱野得很,不往闹里深处走,他镇守青州,却不在繁华地段买地皮,径于林木幽处清泉当口辟了茶馆,四周古木蒙密,隔绝尘世,烹茶其上,日光玲珑,独饮为仙,对饮得神。白居易野性尤足,王谠《唐语林》载:白居易每邀人品茗,必出"水泥钢筋之都会",直奔城外河渚,租舟泛于伊水之上,船上设小灶,灶上安铜甑,径勺江水,自煎自烹,谈兴尽而抚琴,琴兴尽而赋诗,诗兴尽而酣睡焉,无人摇桨橹,任意江水漂舟,一去几十里。现代作家朱自清不减唐人高致,他曾从都市"出走",以"七巧板"当茶馆,月夜邀人,去荒郊野外的玄武湖里,迎着小风,躺于藤椅之上泛舟啜茗,茶并非好茶,缺少清甘与清馥之味,但水是白的,风是细的,兴是高的,意是佳的。朱自清的散文清灵绝异,恐怕就是这样得来的。

文人是个异类。商人寻茶馆是寻高档,越高档越合其身份,恋人寻茶馆是寻幽暗,越是幽暗越便于"动作",打牌的呢,他们是寻桌子,这"三教"自然都想到闹市寻茶馆,所寻者不在于茶,而在于馆。文人寻茶不寻馆,文人寻茶是寻茶性,茶出身山野,返归山野中自然最能发挥其性情。知堂老人深知茶性,"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文人画家都需要意境,意境要景,景生境,境生意,意生诗歌散文小说小品文。松涛竹影,明月清风,文人的茶馆便合当在萧竹间,在林泉边,合当在天人合一的江渚溪流之上,茶与人相契合,意与景相感应,诚所谓:"吾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水,自谓与天语而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

而今,野无遗贤,山林间已无文人,只有村夫,文人都集合到街上来住了,文人的野茶馆又何处可寻?鼻祖由来仿惠山,清烹到处可消闲,听松庵里明年况,逸兴遄飞想象间。商家也是尊重文人的,商家开茶馆,为达官贵人开,为巨贾大款开,为情种痴人开,为牌友麻客开,终究也是想着文人的。商家十分懂得:与酒馆、饭馆、赌馆、宾馆由大人大款主宰不同,茶馆是要文人来领风骚的,所以,即或是"黄金价"的市中心,所开茶馆也大都有点林泉逸趣、山林气息。叶文玲《茶之境》描绘的台北闹市间的"五更鼓"的茶馆足供我们"逸兴遄飞想象间"的:那些街什么路什么名全忘了,只记得灯火闪闪烁烁明明灭灭中,照出了一块劈下来的木牌上的三个字:五更鼓。为什么要说"劈下来"?缘自那招牌不是通常那种锯刨得溜光水滑的牌子,而确确凿凿是从一段原木中马马虎虎锯下了一截,又直劈下一片,还故意保留着粗粗拉拉的树皮,那牌子上的字,也是不油不漆……如果不是熟人带领的熟门熟地,你得仔细辨认,才能认出一间极古朴,古朴得像是很幽深的原始森林中的茶馆。

这海岸那边的茶馆在我们这边的都市里何处不见?茶文化无南北,茶文化无古今,茶之传承是从中华的骨髓里传承的,时间割不断,地域也隔不断的。当然,这是与范仲淹相同的"原始森林"中的茶馆吗?不可能了,这是乾隆皇帝在皇宫中所谓的"仿惠山"茶馆了,此惠山不是彼惠山,但可供我们"想象间"。想象正对文人之心思,这当然也是好的。

赖有佳茗似佳人

红袖添香、美人磨墨是文人士子千年未醒的梦。半部《论语》治天下,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此,千古以降,书与红袖,墨与玉手绾结在一起是鱼与熊掌兼得的常态。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唱共咏,同嗔同笑,以词相嬉戏,携手著华章,让人羡慕难眠;清之钱谦益人品不怎样,文品却佳,尤有艳妓柳如是才美兼具,书房情趣让人油然垂涎,据云,钱氏每诗成,必举以示夫人,其得意处,柳夫人凝睇脉脉,秋水汪汪,以琴瑟琵琶唱和之,以锦心绣口歌咏之,文人士子做到此处,那是什么都可丢下的了。

才子佳人连理比翼,这是多么醉人的情景噢,却实在是文人士子的一帘幽梦,虽也曾有过现实兑现,但大半归于虚境了。英国作家吉辛为之搔首踟蹰,嗟叹不已,他曾打开幽寂的书窗,看到满街满巷的姹紫嫣红,不禁感喟:

"读书人在男女上劳燕分飞乃是天数与天理。"文人与士子天生寂寞,而美人如蛾,多是炙热心肠,唯往光华灿烂与火势焰盛的地方飞赴。有几人愿意与人黄灯枯坐对古卷?之所以溯古而上,红袖常添香,乃是因为"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时科举入仕,学而优则仕,"学"是冷的,"仕"是热的,美人以温香呵护冷寂,实是盼望有热在后头。时移今日,通罗马之路多且广,学而优则仕只是一条有点荒寂的羊肠小道,商而优,歌而优,当影星而优,即或不仕,也是极优之绩优股,干吗与书生于烛光灯影里形容相吊呢?美人与文人渐行渐远也便是天数天理了。然则,穷酸文人心有不甘,香梦不醒,蒲松龄之时已见端倪,其《聊斋志异》中,书生居处,常有艳丽女娥侍候一旁,或磨墨,或递纸,或添衣,或煮粥,专迷书生,惜乎大都是女鬼,几无有人间如兰气息的温玉女人。蒲翁一生潦倒,落魄蹭蹬,美人不与亲,他便只好托诸妖狐精怪了。

佳人难得,佳茗易有,文人终穷,难购美人一粲,但买一听乌龙茶,还是可以的。苏东坡诗云:"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文人穷酸,但易满足,有个相似物,即可当真。独坐书房,四周空壁,无人相问,但有清茶置几,也有迷人的情味了。"宾客清闲尘土远,晓窗亲沃案头茶",细斟缓饮,含英咀华,润喉解渴,益神添思,所谓茶益文人思,茶香逸处即是灵感逸处。文思枯竭之际,或许一盏香茗,又将文思滋润,奇文异句又汩汩而下了。巴尔扎克曾说:"身体干了,笔也就枯了",他说的是在美人身上用情过多,致使身枯,因此笔干,美人枯身骨,佳茗润心田,而若此刻,巴翁有一杯龙井或碧螺春冒着氤氲热气,说不定其笔下又如泉涌。陆放翁深夜读书,感到精疲神倦,于是半夜三更去汲水煮茗,"病起罢观书……汲水自煎茗。"或许在陆放翁心目中,夜深人寂,唤美人相伴,莫如唤茶陪侍;唤美人,美人虽来,或许怪怨死了,将读书兴味弄得全无;而一瓯清茶,润泽心田,醒脑醒神,可助人生羽,遨游书间,神思飞越。郭沫若作诗,要有美人侍侧,方可诗句奔泻;然其神遇有几人能遇?倒是红茶绿茶,胜却红女绿女,卢仝诗云: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三碗佳茗入肠,使文字激扬,把脑中昏然假寐的妙语绝句全激活起来,绵绵不绝跳荡纸上。这就是佳茗有胜佳人之处,难怪文人士子爱茶恋茶尚茶颂茶,诗词曲赋中总有千年茶香缭绕,乃至名利美人都不要了。风流文人唐伯虎,尝尽人间风流之后,归命于茶了,其心愿是散尽余钱,去买青山,"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

佳茗果似佳人。佳人之佳,在色,在姿,在香,在味,而佳茗也是"四美具"。绿茶有嫩绿翠绿,红茶有绯红深红,艳丽入目有如美人着绰约之衣;茶投热水,细叶舒展,于杯中袅娜,或舒袖展裙,或舞腰摆臂,在缕缕气息中或浮或沉,有美人写意姿态;有人将龙井之叶舒展喻之为美人舌,那么君山银针,纤纤细细,无异于美人之腰;而人参乌龙茶呢,粒粒颗颗如三月泡,有乳香滋味了。软玉温香,极惹文人相思,而茶呢,茶亦有温香,清新肺腑,与水相得,热气腾腾之中,或发清香,或发浓香,或发花香,或发果香,扶鼻于微雾之中,素瓷雪色飘沫香,真个也可茶醉人人醉茶了。茶味悠长,口感如手感,口味似体味。明人有妙喻,谓茶"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或许,初茶之生涩有如少女之羞涩,再茶之余韵有如成熟嫂妇之风韵,三茶之恒常则如体己老妻之家常滋味了。

若今佳人如云,街头巷尾酒肆歌厅一见一群,独在书房渺然难寻。如花的佳人大都去了T型台,去了摄影棚,去了麻将桌,去了步行街,去了凤凰池,去了歌舞榭,去了海滨场,去了香车旁,去了结婚宴,去了时装屋,去了豪华别墅,去了灯火阑珊处……有几人走进这清寂的书房呢?书房是寂寞深深深几许,书房里的人影确是孤了,孤是孤,但未曾绝,也有那么一些相吊只影,伏于桌旁,只是红袖添香的,怕只有蒲松龄笔下的多情古典女鬼了。女鬼多在荒居古刹出没,在这热闹的水泥丛中,在这白亮的电光之处,女鬼也怕不敢入书生之梦了。也许只有佳茗来伴书生,才有实在的意味,佳茗不是佳人,但佳茗似佳人,佳茗有佳人的形影,聊慰书生,也是好的。

茶养女人嫣然之气

茶是贞的。茶可伴书,可伴琴,可伴棋,可伴羽毛画扇轻摇,但这些伴当,都在茶身之外。茶里头是不能掺物的,蔡君谟《茶录》云: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茶是挺自信的,茶自信素面朝天而不用胭脂,也可招爱缁衣羽客与贵胄王孙以及引浆者流。韦应物说,茶性不可污。龙脑麝香,也是质本洁,但茶不愿与之合,一合也是污,茶只与水合。茶是贞的。

其实这么说话的都是男人,男人一直掌控茶茗之话语权,当然道不着女人心。女人喜欢华服,喜欢浓艳:"我喜欢浓妆艳抹,挣扎一个年轻,生活需要我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和倦容,我必须站在青年人的行列里,不知岁月地活上一番。"演员兼作家的王肇英是女人,当然晓得女人心事的根底。你叫女人陪你喝淡茶?女人可不愿跟你清玩。我老婆给我买来的茶是一包君山银针,色是淡白一色,味是清淡一味,而她给自己买的呢,是名为八宝茶系列的养颜茶,全然不合男人茶道。男人谓茶是淡白最佳吧,她那里是花花草草;男人谓茶是一味最佳吧,她那里是大杂烩,其茶中匹配的是:参片、甘草、红巧梅、紫玫瑰、白百合、茉莉花、水晶糖,还有宁夏枸杞。女人喝茶与男人喝茶终究是两回事,男人喝茶是养心,女人喝茶是养颜。这话翻译成林语堂的语言是:男人研究哲学,女人享受人生。我老婆年过三十日渐近午,她在那里涂口红搽胭脂,喝养颜茶,"挣扎一个年轻",挣扎着回队于"青年人的行列",直想"不知岁月地活上一回"。

同类推荐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冲浪者

    冲浪者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冲浪者的乐趣》、《阳光灿烂的日子》、《友情颂》、《往事断忆》等约80余篇。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作家杨献平有多年在大漠生活的经历,作品内容纵横捭阖,横亘古今,分“少年事”“乡村传”“大地上”三辑,有现实生活的写照,有历史的眷顾;语言叙述大气磅礴,绵密而奇异,对读者有强烈的冲击力。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林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热门推荐
  • 俏皮公主与拽王子

    俏皮公主与拽王子

    她是一个俏皮可爱的公主,从小就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样而盛世凌人。有一天,她来到了……………………………………………………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编著的这本《静下来一切都会好》从静下 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 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 疗伤八个方 面进行阐述,用优美的文字带给人们一份安静的阅读 体验,帮助 人们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收获人生的幸福。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他妖孽般俊美脸庞,自认为能迷惑世间所有女人,游戏人间玩世不恭在莺莺燕燕之中徘徊,她的出现成功夺取了他的心房,第一次付出真情!结果她成了他嫂子。痛苦万般从大少爷落魄成流浪汉,在他人生最低谷期遇到了,宛如一朵蓝玫瑰似的她,她的出现改变了他人生观价值观,可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发誓这一生必须追到她为止!
  • 逆天界

    逆天界

    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天步,突然获得家族传承,强势崛起,让无数人黯然。他的路背天而走....手握残血剑怒斩天涯枷锁,与上界物种争锋,那是洒血之路...祖辈遥望大道,异界破空来袭....歌颂唤醒年轻一代至尊战血与异界生灵血战....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妖魔鬼怪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妖魔鬼怪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带着武功到现代

    带着武功到现代

    望山古道,一袭黑衣一柄长剑。楚风望着天边,想着那众多人都想得到绝世宝物。既然是绝世宝物又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么......
  • 我的特战生涯

    我的特战生涯

    从小就被同龄人当作“沙袋”来练习拳脚的小胖子吴克,在考学无望以及父亲“军人梦”的强烈愿望之下,他毅然选择了走进军营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经过了新兵连、防暴班、普通连队的几重如炼狱般的训练之后,吴克体内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并且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国特种部队的一员。对于特种兵本人来说,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时间沉淀之后的关于人生与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 穿越之逆天玄若倾覆天下

    穿越之逆天玄若倾覆天下

    她,软弱但又坚强。她,天真但又防备。她,爱上一个人但又慢慢放下。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