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7300000020

第20章

我在2001年秋天和2002年春天,两度针对全日本经营者举办研习会,在研习会上,我开宗明义地表示:“别和穷人交往。”

穷人有两种。一种是字面上所指的“没有钱的穷人”,跟这种人交往,只会陷入老是自掏腰包的境地。如果想要存钱,就必须节省这种不必要的花费。想找人一起吃饭、喝酒,找比自己有钱的人作伴当然更为明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身边围绕着没钱的人,享受缝们的阿谀奉承。但是穷人只是向钱低头而已,不论你曾经给过他们多少好处,当你没钱时,这些人就会忘记你曾经施与的恩惠,两脚开溜而去。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如果只有施当然只有损失。而另一种穷人不只是没钱,也缺乏有益于人的资讯和娱乐别人的才能。毫无利他的价值。虽然我说“别和穷人交往”,但如果哪个没钱的人有值得我们请客的价值,那么即使他再穷,我也乐意和他交往。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拥有许多我不知道的资讯,花钱在他们身上绝对不会浪费。我从与他们交游闲聊中得到的资讯,往往成为生意上的灵感。由此看来,为他们花钱其实是很便宜的投资,也就是说,我与别人交往时,经常在瞬间计算着投资效果。

事实上我是个不花钱的人,因为我根本没有“赚钱了就要挥霍”的想法。当我打着系山的名号外出应酬时,不得不去一流的酒店,但是平时我自己吃饭,都是很随便的。当然更加没有兴趣购买什么高级名牌服饰,平时生活比较简朴。兴得合不拢嘴时,我耗资30亿元买下一艘游艇,这是一艘豪华游轮的四层楼大船,我搭乘这个船环游了世界3趟,充分享受了航海的乐趣。

我很喜欢“终身学习”这句,碰到不懂的事情,我不会搁着不管,反而会拼命去寻求解答。我就是通过推销外国汽车而领悟销售技巧,我通过学习,开动脑筋,利用银行达到一石三鸟的赚钱招术。虽然在我的投资生涯里百战百胜,不过每天都有10亿日元上下的资金在我的账上进出,股市的风云变幻让我亦喜亦忧,但我认为善于学习是我制胜的法宝。只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即便是“无偿服务”也能够赚大钱。年龄渐长之后,我至死都不愿意被时代淘汰,3年前,我请老师从“电脑能做什么”开始教我,3个月后,我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发表我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看法。我打心底认为,学会电脑真好,我的世界一下子拓展开来,收集资讯也变得轻松方便。

终身学习。从今以后,我仍要继续发动我这老迈的躯体,勇于挑战新的事物,了解未知的世界。

常常有人问我:“对您来说,赚钱是什么?”

首先,以“忍耐”为重,面包和烧酒,陪伴我度过困窘到极点的20岁生日,同时也让我充分见识了金钱威力的“青春时代”。所以,即使身处逆境或贫困深渊,也要相信明天就会成功,这样才会坚韧不拔。例如,当股价不断下跌,你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甚至想要自杀时,你也必须忍耐,不可放弃斗志。投资股票时,“只有一股也是股东”这一信念支撑我挑起中山制股票大户战。从政时,“就算你揍我、踹我,我也决不辞去议员的职务”。如果工作得不到预期的成果,我也要把痛苦当作经验而忍耐下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雪耻报仇,从不幸中努向力上爬。而且要将计就计,善于使不利的局面为我所用。其次,“信”。这里不是指成为一个宗教家向穷人化缘讨钱,而是认识许多能够互相帮助的人,以拓展人脉。如果能够成为爱许多人,也受许多人信赖的人物,事业自然兴盛,大家都能够赚钱。

那么,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赚钱是门永无止境学问,那些不让别人赚钱的有钱人不可原谅。光知道要钱,乱作一团的人际关系、派系关系,我30年间撒在政界的钱近百亿,我不认为有钱之后就要过奢侈的生活。忍耐,努力,认真工作,成为一个爱人、受人信赖的人,事业自然会兴盛。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挑战新的事物”。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赚钱累积财富方面,我的成绩相当优异,即便现今经济不景气,我的资产还足一直增加。

或许,也可以说我已经打胜了人生这一仗……

系山英太郎在他自述中,还雄心勃勃地宣称:哪怕在60岁以后的20年,他都打算把赚来的钱投资在他所认为需要的地方,或许是慈善事业,或许是其他拳业。这位卓有成就的老板说:“将以一路走来所培养的感觉和经验,全心全力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世界。”

[评析与顿悟]

系山英大郎,这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26岁时当上了前首相中曾根的秘书;30岁便有了几十亿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1996年退回商界成为日本首富之一;他从被金钱玩弄到把金钱驯服得服服帖帖;他在商路上,崇尚“利益至上交往法”,提倡“赚一钱不要挥霍”、“至死都不要被时代淘汰”、“勇于挑战新事物”、“以忍耐为重,善于使不利局面为我所用”。尤其他那“拓展人缘,成为一个爱人、受人信赖的人”的经商精神,才是值得我们中国商人学习的。

商路27:适者生存,享誉世界

[提示]

比尔·盖茨平均每天赚200万美元。他在商路上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联姻下的所产生的奇迹。他获取的第一桶金与他小时候喜欢电脑有关,微软公司日新月异,财源滚滚,至今无人可与它比肩。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父亲是位较有名的律师,母亲是一个金融家的女儿。童年的比尔·盖茨天资聪明,喜欢学习,再加上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所以,他顺利地完成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并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资。11岁,比尔·盖茨就上中学了。

盖茨就读的是西雅图湖边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学术气氛甚浓,对于他这个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的少年最适合不过。

1968年,西雅图湖边中学董事局决定,在校内安装连接附近的通用电气公司电脑的终端电传打字机,租用这家公司的电脑“机器时间”,希望让自己的荦生能够抢先领略电脑科技的神韵。存学校接触电腩,对盖茨来说是天赐机缘。

湖边中学要付的电脑“机器时间”租金急剧增加,才过了半年,校方便难以承受。学校惟有通知家长,让他们公司的电脑“机器时间”,希望让自己的荦生能够抢先领略电脑科技的神韵。存学校接触电脑,对盖茨来说是天赐机缘。

电脑是在盖茨出生前10年问世的,那时候的电脑又大又笨,一套就占了整个房间。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电脑向小型化迈进,到60年代末,电脑应用由极少数科研机构“垄断”开始延伸至学府和民问研究机构。但话又说回来,虽说这时候民间也用得起电脑,但是湖边中学所费租金也相当高昂。买是买不起的,学校财政捉襟见时,只买了一套电传打字机,校长还得亲自向慈善团体求助,好不容易筹得3090美元,才得以实施教学计划。

在湖边中学的校园里,经常见到两个少年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嚼着薄饼,面对面谈得相当热烈。有的同学想加入他们这个圈子,可是对他们的话题听不下去,也无从插嘴,坐不多久就离去了,最终只有他们俩形影不离。他们当中一个是八年级的盖茨,另一个是十年级的保罗·艾伦。俩人同样对电脑沉迷执著。

那时湖边中学的教师,对新奇的电脑也不甚了解,盖茨和艾伦拜师无门,惟有四处搜寻各种电脑说明书和操作手册来解答疑难。自从接触电脑之后,他们就不安分了,上体育课的时候,往往要找个理田离开课堂,然后溜到电脑教室里,兴致勃勃地摆弄起来。到了晚上,校园校舍里都静悄悄的,盖茨和艾伦放轻脚步,潜身进入学校的电脑课教室,肆无忌惮地擅自使用“机器时间”。

湖边中学要付的电脑“机器时间”租金急剧增加,才过了半年,校方便难以承受。学校惟有通知家长,让他们管教自己的孩子,以免毫无节制地使用电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位于西雅图附近雷德得的微软公总部学校的“机器时间”远不能满足盖茨和艾伦的需要。于是他们就留意寻找其他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很快就来了。几个华盛顿大学的毕业生在湖边中学附近建立了一家叫做“电脑中心”的公司,他们的业务主要是将自己手中的电脑的“机器时间”租给其他企业。由于这家公司无法付清购买电脑的货款,于是与卖家迪吉多公司签了一纸协议。协议书规定,只要电脑中心公司能够持续帮助迪吉多公司找出存在于POP-10型电脑程序中的错误(行话称为“臭虫”),货款可以延期偿还。

盖茨和艾伦早已听说电脑中心公司,自信自己也有能力“捉虫”。那天,他们走进电脑中心公司,要见负责人。他们声称可以帮助电脑中心公司“捉虫”,条件是电脑中心公司下班之后,让他们使用电脑。

于是,每天晚上6点钟左右,公司日班员工下班以后,这两个少年加上其他两个同学便骑上自行车到公司“上班”。

夜深人静,电脑中心公司的办公室里灯光明亮,几个少年人默默无声地埋头在电脑的控制台上,尽情操纵很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通宵达旦沉迷于程序字符串成的海洋,如鱼得水。过了一些日子,盖茨和艾伦的功力渐已精深,轻轻松松地提出PDP-10型电脑一个个“臭虫”。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少年盖茨并不满足眼前境界,顺理成章闯入了“禁区”,越过电脑密码防护系统,直接取用他原先不可能接近的资料。取得如此重大“突破”,难免让盖茨得意忘形。不料,这时整个电脑系统突然停机,这意味着大祸降临了。

大胆妄为的盖茨,令电脑中心公司的工程师们勃然震怒,他被臭骂一顿之后,被禁止接触电脑。然而,盖茨没有到此罢休,当他听说华盛顿大学的PDP-10型电脑和全国性网络相连,便偷偷地潜入电脑机房,在网络的电脑系统上安装了自己的程序,让这个程序传播到其他电脑上。在全国网络上安装自己的程序,几分钟之后,网络上的电脑竟然全部同时停机!若非这个网络性能优越,可以追踪破坏来源,并加以修复,后果难以想像。因为这件事情,盖茨受到重重地惩罚,被迫作出从此不再接触电脑的承诺。

盖茨被剥夺了行动的权利,但对电脑的热情却没有被浇灭。他一直着迷于电脑和程序,从12岁那年第一次接触电脑那一刻起,电脑就成了他的终身伴侣。他的大脑细胞与电脑里的线路和元件几乎是相通的,电脑运作给他带来的喜悦在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日不见那闪闪发光的控制盘,便一日感到不舒服。盖茨喜欢电脑,还因为这可以让自己得到超越他人的心理满足。他13岁就开始编写程序,有此能力的少年,当时确实是凤毛麟角。

1970年,盖茨整整一年没有触摸电脑,苦闷之余,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途。正在这时,一家叫做“信息科学”公司的老板跨州过府,从俄勒冈州到西雅图,慕名而来,找到了被称之为电脑神童的盖茨和艾伦,把程序设计的工作交给他们两人,酬劳是价值1万美元的电脑“机器时间”,这段“机器时间”足够他们玩一整学年的课余时间。

1971年6月,盖茨“玩”电脑的机会接踵而至。西雅图湖边中学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课程复杂,而课程安排却是靠人工处理,因此效果不佳。有的科目上课时学生寥寥。有的则过于拥挤。校方决定采用电脑排课,于是起用盖茨和艾伦,让他们设计排课程序。

盖茨和艾伦利用暑假,在几乎空无一人的校园中不分日夜地工作。完成任务后,他们得到的报酬除了2400美元之外,还可以享用电脑“机器时间”。盖茨对电脑的热情,重新燃烧得旺旺的。

1971年秋季,艾伦从西雅图湖边中学毕业,考入华盛顿大学攻读电脑专业,虽然与盖茨相隔两地,但是两人仍保持密切的来往。

大学的生活平淡无奇,艾伦便向盖茨提议成立一间交通数据公司,公司专门为西雅图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程序。盖茨非常赞同这一构思,二人就着手筹办公司,购买电脑实施创业计划。

根据两人的不同兴趣,盖茨和艾伦实行分工合作,艾伦负责利用华盛顿大学的PDP-10型电脑,用组合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模拟8008微处理器的功能,盖茨再在这个作为模拟器的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程序,用来分析交通资料。由于没有经验,盖茨和艾伦花了不少时间去反复探索一些问题,最终还是成功了。

产品一出,他们就到处发信推销自己的第一个劳动成果,除了接到西雅图市的生意外,还积极写信向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在1972年至1973年间,马里兰州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交通流量资料,都是交给这家二人公司分析的。盖茨和艾伦在这几笔生意中总共赚了2万美元。

进入大学就读,也就预示着要对前途作出抉择,可是这时盖茨的目标尚飘忽不定。他有开设公司创业的冲动,也有对抽象的数学和经济学浓厚的兴趣,还有父母辈高谈阔论对他的影响,觉得将来做律师也不错。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离他本人潜能最远的目标,去哈佛大学攻读法律。1973年秋季,盖茨进入哈佛大学。

盖茨的父母先前正担心儿子“玩物丧志”,看到儿子放弃对电脑的嗜好,“脚踏实地”转向律师的道路,内心无比快慰。可是他们哪知道,盖茨入学之后,就陷入了极为痛苦的内心矛盾之中。

能够读上著名的哈佛大学,如果换了别人,应该感到志得意满,可是对盖茨而言,却是人生最苦闷的时期。这时,艾伦也在1973年秋季到了波士顿,平日晚上的课余时间和周末,他便去学校看望盖茨。他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是什么时候可以成立一家电脑公司。

盖茨一边在哈佛大学读书,一边想着计笋机领域的开发,而且主要的心思用在了计算机上。他几次想退学去干计算机开发的事业,可是,由于父母的反对和未找到合适的项目,他不得不继续在哈佛上学。而他的好友艾伦则是一有计算机世界的新动向,就跑来告诉盖茨。有一次,艾伦在一份杂志上见到了一张台式计算机照片,就拿着它来找盖茨。盖茨见说明文中写着“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可与商用型号的计算机相匹敌”,就高兴地对艾伦说:“看来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两个人为此兴奋不已。他们在朦胧中看到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因为,他们擅长的是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得不到普及,那么,对程序的需求也就不会兴旺,相反,当计算机普及的浪潮到来时,人们对计算机各种程序的需求就会自然地成为一种必然,这样,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两个天才少年用他们自发的兴趣和天才的头脑,预见到了一个庞大的新兴科技领域的出现。

同类推荐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研究

    本书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三者关系进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的形成与发展、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营销系统、网络市场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过程、网络市场调研、网络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市场促销策略、网络广告策略、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本书可以作为电了商务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的人员培训使用。
  •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选取了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宗庆后、李彦宏等16位商界成功人士,精心汇集了体现他们真知灼见的精彩语录,以及其管理理念和经营智慧,力求将他们最精要的论述呈现给每一位立志在商业界、管理界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经理人以及每一位对管理思想感兴趣的人。
  • 从不竞争

    从不竞争

    本书是一本讲述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的书,也是一本讲如何做一家快公司的书。7天是一家与速度赛跑的企业:自2005年3月开出第一家直营店以来,每年保持400%的增长,即便是遭遇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这家公司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并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短短4年,7天已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阵营品牌。所有这些,标榜自己“从不竞争”的7天是如何做到的?它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管理方式?它的“从不竞争”理念到底是什么?它有着一支什么样的团队?一切的答案本书为您揭晓!
  •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韩冰编著的《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是专门为年轻企业家编写,非主流MBA经典培训课程的精华本。《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培训教练来自全世界最有人气的成功及商业大师——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松下幸之助、乔·吉拉德、比尔·盖茨、史蒂芬·柯维、卡耐基夫人和李嘉诚。《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思想精髓包括:激励、经营、推销、效能、财富、演说、商业谋略和魅力等八个方面。
热门推荐
  • 那年秋天下雨了

    那年秋天下雨了

    为了兄弟,他曾把枪指向心爱的女人,那一枪救回兄弟命,却粉碎他的爱情。七年后,两人重逢,她已经从绝望中走出来,他却依旧在原地守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王之冷女撞上猫王子

    网王之冷女撞上猫王子

    这篇文呢还是希望大家多多的支持支持感谢了哈对了有群喽~~~~群号343953788
  • 开始的开始第一部之恶作剧之战

    开始的开始第一部之恶作剧之战

    本该在大城市过着属于他们的奢侈的豪门生活的方煞轩和方复跖,被老妈一句话。带着另外两个兄弟,来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树福村。神秘而又捉摸不透,两个不同的世界,四个从大树后面蹦出来的“女强盗”,一场恶作剧大战。八人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掀起一阵阵狂风暴雨!颜子郁:呀,真是没想到啊,就你这种那么无耻那么蠢那么没有思想品德的人也会养兔子耶!方煞轩:你骂够了没有,不许碰我的兔子!颜子郁:小兔子是我的,拿来!方煞轩:你做白日梦去吧你!颜子郁怒了:姐妹们去把那只兔子给我夺过来!方煞轩:你们想干嘛,兔子是我的!颜子郁:等会你就知道兔子是谁的了!
  • 重生空间之末世逆袭

    重生空间之末世逆袭

    九城同卷群号:227301666重生一次,得到系统空间,各种逆天,昔日的小白花浴火重生!重新回到末世十年前,干什么?当然要灭渣女!走上强者之路,站在世界巅峰。这次的末世将会是由她掌控!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小说分为四卷,每卷为一篇小说,写的是才子佳人故事。小说托言宋、明为故事的时代背景,书概为一见钟情,终身私订,顿生波折,金榜功名,终成连理。
  • 前世情今生债:此生不负君

    前世情今生债:此生不负君

    当纯情女遇上渣男,错付真情,身死魂穿。异世再遇渣男,苦涩不已,只是这一世。。。。。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藏深罪欲

    藏深罪欲

    女孩红着眼眶,强忍着泪水手里拿着一张纸,可以清晰的看到是医院的鉴定书。“我.”刚想伸到男孩面前,却怎么也抬不起手,男孩背对着女孩,丝毫没有感觉到身后的人在哭泣,“什么也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不爱我如果想离开那就走吧。”男孩说道,“对....不起。。”女孩抽噎了下,男孩才意识到女孩哭了,立刻转过身来看着她,女孩的泪水像针一样刺着男孩的心,心痛又能怎样,她不是他的,他看到她手里的医院鉴定,女孩意识到他在看着她手里的纸,把手缩到后面,“那是什么?能给我看看吗?”男孩凝视着她已经哭花了妆的脸,女孩抹了把眼泪,硬咽的说“怎么办我.我怀孕了。”男孩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 焰地

    焰地

    炎炎烈火,为五极之尊,苍茫大地,千族林立,傲江湖,惊风云,千年之后,看破落之族,少年应运而生,只为重拾旧族辉煌。伴随着少年的成长,那些被人掩埋的历史又重新浮现世间。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